书城艺术碑林集刊(十六)
8547500000017

第17章 北周末年至武周时期袭爵制度考索(1)

———读唐《史怀训墓志》

景亚鹂

一、导 言

唐《史怀训墓志》,1992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居安村,收录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一书。此方墓志提供的历史信息颇为丰富,特别是在承袭爵位方面有其特殊性,故特撰此文,就教方家。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论述:从《唐史怀训墓志》及相关史料得知,其父辈史万岁、史万宝两人均承袭其父史静同一爵位“大平县开国公”。整理馆藏墓志中符合此时间段的袭爵资料,梳理《周书》、《隋书》、《旧唐书》 的相关章节,了解此时的袭爵情况。透过对上述非嫡长子袭爵情形之分析考证,将史怀训父辈袭爵之特殊性作为个案,完善补充中国历史上北周末年至武周时期的袭爵制度。

二、二子同袭父爵

据墓志与史书可知,志主史怀训家世如下:曾祖史归,志文云:“曾祖归,魏骠骑将军、陇西道都督、原州刺史、灵武郡开国公。” 史载,史归是北魏孝武帝拓拔修时的原州刺史,后被周太祖宇文泰所派都督侯莫陈崇袭击并擒获。此段历史之记载见于《周书》、《北史》。志文云: “祖静,宇文朝开府仪同三司,泾州总管,原、兰、河、渭等六州诸军事,六州刺史,大平县开国公。” 史静,亦是一位名见经传者,其记述见于其子史万岁传记中。据记载,史静有一子为史万岁,一子为志主史怀训之父史万宝。志文云“父万宝,唐大丞相府功曹参军、左光禄大夫、右卫将军,袭封大平县开国公”。

《隋书》卷53与《北史》卷73《史万岁传》记载略同: “父静,周沧州刺史……

年十五,值周、齐战于芒山,万岁时从父入军,旗鼓正相望,万岁令左右趣治装急去。

俄而周师大败,其父由是奇之。武帝时,释褐侍伯上士。及平齐之役,其父战没,万岁以忠臣子,拜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有子怀义。”由上述可知,史静之子史万岁随父参加平齐之役,此战役发生于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五年(576),之后史万岁袭父爵太平县公,且有子史怀义。

志主之父史万宝,墓志如是说:“擒煞李密,从平王充、窦建德。” 史万宝之事迹,史书上亦有记载。《旧唐书·李密传》有云: “时右翊卫将军史万宝留镇熊州,遣副将盛彦师率步骑数千追蹑,至陆浑县南七十里,与密相及。彦师伏兵山谷,密军半度,横出击,败之,遂斩密,时年三十七。王伯当亦死之,与密俱传首京师。” 又从《旧唐书·钱九陇传》可知:“太宗擒获窦建德,平王世充。” 《旧唐书·王远知传》:“武德中,太宗平王世充。” 太宗擒获窦建德、平王世充之事具体发生在唐武德四年(621)二月,史万宝参与此战役。《资治通鉴》卷184云:“(李)渊从弟神通在长安。

亡入户县山中,与长安大侠史万宝等起兵以应渊。”综上所述,史静有二子,一为史万岁, “袭爵太平县公”,一为史万宝,亦“袭封大平县开国公”,史万岁袭爵时间约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年间,史万宝袭爵时间约在初唐时期。本文的焦点就在于此,传统概念的袭爵乃是嫡长子袭爵,而此事件反映的却是两个儿子均袭父爵“太平县公”。我们把探考的时间空间限定在史万岁与史万宝袭爵之间,或者考虑有可能如志主史怀训墓志所能反映其祖上袭爵之事,更延伸至史怀训安葬的武周长安二年,此阶段中国历史上的袭爵制度是怎样的呢?

三、墓志所见之袭爵资料

依据史万岁、史万宝袭爵之事所发生的时间,我们基本上锁定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数百方墓志中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年间和武周长安二年这一时间段,就墓志所反映的袭爵方面之记载作一梳理。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符合此时间段共95方墓志,其中仅《史怀训墓志》有袭爵之记录。

1唐《史怀训墓志》:“祖静,宇文朝开府仪同三司,经州总管,原、兰、河、渭等六州诸军事、六州刺史,太平县开国公……父万宝,唐大丞相府功曹参军、左光禄大夫、右卫将军,袭封太平县开国公。”

另,《隋书·史万岁传》记载:史静之子史万岁袭父爵。

《新中国出土墓志》符合的有62方墓志,其中有袭爵记录者为6方,列举如下:2隋《田德元墓志》: “祖广略,周柱国、太保、观国襄公。父仁恭,隋上柱国、司空公、观国敬公。”

3隋《李立言墓志》:“祖制,周仪同大将军、冀州刺史、新昌敬公……父纲,见任大唐太子少师、上柱国、新昌公。”

4唐《李绍墓志》: “祖询,隋上柱国,营新都大监,襄、隰二州总管,民部侍郎,陇西郡襄公……父方元,隋成州刺史,袭封陇西郡公……君袭封陇西郡公。”5唐《执失奉节墓志》:“大父,皇朝上柱国、安国公……父左骁卫大将军、定襄都尉、驸马都尉、上柱国,袭爵安国公。”6大周《李则政墓志》:“曾祖椿,隋骠骑大将军、虞州刺史、河东郡公……祖匡义,隋朝请大夫、益州别驾、袭爵河东公。”另,录于《陕西碑石精华》的隋《李椿墓志》记载: “宣政元年序勋特封河东郡开国公……开皇十三年……薨……嗣子匡世、匡民、匡道、匡德、匡义等并身以仁,终身以孝。”

参考两方墓志得知,李则政之祖李匡义是以第五子之身份承袭爵位的。

7唐《史怀训墓志》,此书亦收录,故不赘。

四、《周书》《隋书》《旧唐书》所见之袭爵资料梳理此时间段史书记录之袭爵情况,以《周书》《隋书》《旧唐书》为考察基础。

(一)《周书》之记录:

1《高琳传》:“建德元年,薨……子儒,少以父勋赐爵许昌(郡) 〔县〕公,拜左侍上士。后袭爵犍为郡公,位至仪同大将军。”2《窦炽传》:“炽兄子毅……隋开皇二年,薨于州……子贤嗣……隋开皇中,袭爵神武公,除迁州刺史……武德元年……并追赠贤,金迁房直均五州诸军事、金州刺史,袭杞国公。又追赠贤子绍宣秦州刺史,并袭贤爵。绍宣无子,仍以绍宣兄孝宣子德藏为嗣。”

3《赵文表传》: “天和三年,除梁州总管府长史……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进位大将军,爵为公。大象中拜吴州总管……其子仁海袭爵。”

4《杨詄传》:“保定四年,迁少师……令其子袭爵。”

5《裴文举传》“父邃……太祖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邑三百户,文举……孝闵帝践阼,袭爵澄城县子。”

6《辛庆之传》:“族子昂……入为司隶上士,袭爵繁昌县公。”

7《宇文神举传》: “父显和,少而袭爵……神举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邑二千三百户。”

8《宇文孝伯传》: “天和元年,迁小宗师,领右侍仪同。及遭父忧,诏令于服中袭爵。”

9《王褒传》: “曾祖俭,齐侍中、太尉、南昌文宪公。祖骞,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南昌安侯。父规,梁侍中、左民尚书、南昌章侯。并有重名于江左。褒……梁武帝喜其才艺,遂以弟鄱阳王恢之女妻之。起家秘书郎,转太子舍人,袭爵南昌县侯。”

10《泉企传》: “曾祖景言,魏建节将军,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

父安志,复为建节将军、宜阳郡守,领本县令,降爵为伯。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大统初,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尚书右仆射,进爵上洛郡公,增邑通前千户……密诫子元礼、仲遵……元礼……朝廷嘉之,拜卫将军、车骑大将军,世袭洛州刺史。从太祖战于沙苑,为流矢所中,遂卒。子贞嗣,官至仪同三司。仲遵……朝廷又以其父临危抗节,乃令袭爵上洛郡公……子端嗣……建德末,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11《李迁哲传》: “父元真,仕梁,历东宫左卫率、东梁衡二州刺史、散骑常侍、沌阳侯。迁哲……太清二年……袭爵沌阳侯,邑一千五百户。”

12《姚僧垣传》:“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长子察在江南。次子最……袭爵北绛郡公,复为太子门大夫。”

13《黎景熙传》:“曾祖嶷,魏太武时,从破平凉,有功,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后为燕郡守。祖镇,袭爵,为员外散骑侍郎。父琼,太和中,袭爵,历员外郎、魏县令,后至城郡守。”

(二)《隋书》之记录:

1《李穆传》:“开皇六年薨于第,年七十七……孙筠嗣。筠父 (穆长子) ……

先穆卒。筠幼以穆功,拜仪同。开皇八年,以嫡孙袭爵。”穆孙筠卒,李穆第十子李浑袭爵,因浑“有勋于国”,又遵照隋时“立嗣以长,不则以贤” 之制,在李穆嫡长子、嫡长孙先殁的情况下,封浑“为申国公,以奉穆嗣”, “大业六年,有诏追改穆封为絣国公,浑仍袭焉。”另外,李穆兄之长子李询,询弟李崇之子李敏, “高祖以其父死王事,养宫中者久之。及长,袭爵广宗公,起家左千牛”。

2《梁睿传》: “父御,西魏太尉。睿少沉敏,有行检。周太祖时,以功臣子养宫中者数年……七岁,袭爵广平郡公,累加仪同三司,邑五百户。”

3《卢贲传》: “父光,周开府、燕郡公。贲略涉书记,颇解钟律。周武帝时,袭爵燕郡公,邑一千九百户……宣帝嗣位,加开府。”

4《窦荣定传》:“武元皇帝引突厥木杆侵齐之并州,赐物三百段。袭爵永富县公。

……开皇六年卒……于是赠冀州刺史、陈国公,谥曰懿。子抗嗣……炀帝即位,汉王谅构逆,以为抗与通谋,由是除名,以其弟庆袭封陈公焉。” 隋炀帝时,因怀疑参与叛乱,故让其弟袭爵,此乃非嫡长子袭爵之一例。

5《贺若谊传》:“开皇……卒于家,时年七十七。子举袭爵。”

6《豆卢绩传》: “天和二年,授邵州刺史,袭爵楚国公……宣帝大象二年,拜利州总管,进位上大将军。月余,拜柱国。”

7《虞庆则传》:“京兆栎阳人也……父祥,周灵武太守……仕周,释褐中外府行参军,稍迁外兵参军事,袭爵沁源县公。”8《高颎传》: “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

9《苏威传》: “父绰,魏度支尚书。威少有至性,五岁丧父,哀毁有若成人。周太祖时,袭爵美阳县公,仕郡功曹。”

10《李德林传》:“高祖……追赠其父恒州刺史……复赠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曰孝,以德林袭焉……有子曰百药……袭爵安平县公,桂州司马。炀帝恶其初不附己,以为步兵校尉。大业末,转建安郡丞。”

11《张煚传》:“父羡……周太祖……赐爵虞乡县公……?好学,有父风……高祖……授仪同三司,袭爵虞乡县公,增邑通前千五百户……仁寿四年卒官。”

12《柳机传》:“子述嗣……袭爵建安郡公。仁寿中,判吏部尚书事。”

13《杨素传》:“文思字温才,素从叔也……炀帝嗣位,征为民部尚书。转纳言,改授右光禄大夫……卒官,时年七十。谥曰定。初,文思当袭父爵,自以非嫡,遂让封于弟文纪,当世多之……在周,袭爵华山郡公,邑二千七百户。” 看来嫡长子袭爵之风深入人心。

14《元孝矩传》:“孝矩西魏时袭爵始平县公,拜南丰州刺史。”

15《庞晃传》:“周太祖既有关中,署晃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晃因徙居关中。后迁骠骑将军,袭爵比阳侯。”

16《李安传》: “父蔚,仕周为朔燕恒三州刺史、襄武县公。安美姿仪,善骑射。周天和中,释褐右侍上士,袭爵襄武公。”

17《韩擒虎传》:“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拜都督、新安太守,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18《达奚长儒传》:“十五,袭爵乐安公。”19《史万岁传》:“武帝时,释褐侍伯上士。及平齐之役,其父战没,万岁以忠臣子,拜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20《元亨传》:“父季海,魏司徒、冯翊王……大统末,袭爵冯翊王,邑千户。”21《杜整传》:“魏大统末,袭爵武乡侯。”

22《高劢传》:“齐太尉、清河王岳之子也。幼聪敏,美风仪,以仁孝闻,为齐显祖所爱。年七岁,袭爵清河王。”

23《卢恺传》:“周齐王宪引为记室。其后袭爵容城伯。”

24《令狐熙传》: “河阴之役,诏令墨从事,还授职方下大夫,袭爵彭阳县公,邑二千一百户。”

25《薛胄传》:“周明帝时,袭爵文城郡公。”

26《于仲文传》:“父萛,周大左辅、燕国公……高祖受禅……后袭爵燕国公,邑万六千户。寻以疾免。开皇七年,拜泽州刺史。数年,免职,卒于家。子世虔嗣。”

27《史祥传》:“仕周太子车右中士,袭爵武遂县公。”

28《卫玄传》: “周武帝在飗,引为记室。迁给事上士,袭爵兴势公,食邑四千户。”

29《慕容三藏传》:“武平初,袭爵燕郡公,邑八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