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像夜菊那样绽放
8549400000053

第53章 读书偶得

这不是纸帛的时代,而是一个电子的时代,读书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很少有朋友碰面会问到:最近读什么书?人们谈论更多的是酒楼、服装、车辆、旅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幸福的,毕竟物质极其丰富,享受物质理所当然。

还有人在读书吗?深夜,一盏如豆,温暖柔和的灯光下,斜倚在床上捧书静读,偶尔只有轻翻书页的沙沙声。或者一杯清茶在侧,一手摊书,一手捉笔,边读边记。常常一个人走在街上,望着晦明晦暗的窗口,便会想象这样的镜头,也许窗口背后的人根本与读书无关。

常会听到朋友说自己从来不读书,但其谈吐文雅,甚至出口成章,文才飞扬,我就对古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有些怀疑。究竟是古人错了,还是我们这个时代就是造就天才的时代,不用读书学习,便可知天文通地理晓文学?我一直认为天才是存在的,比如李白、杜甫、苏轼、马克思,甚至鲁迅和毛泽东。可他们依然是勤奋刻苦的,他们付出的努力超乎我们的想象。鲁迅说,“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所以,即使是天才,不学习,估计“气”也难“华”。当然喽,说自己乞丐的不一定是乞丐,浑身上下一袭名牌的大款也常调侃自己是民工,其实这是一种自负的做作和矫情。

电脑是可怕的,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人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不懂电脑意味着文盲。这句话大致可以庸俗地理解成这样,在今天不读书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玩电脑就是不可理喻的。当我们把文字敲打在屏幕上的时候,我们和纸的距离越来越远,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逐渐形成,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坐下来顺手按下电脑开关,然后在一声“叮咚”的开机音乐中,开始自己一天的生活。一种模式形成很久了,一种习惯就这么会被自己任性地蔓延,曾几何时,电脑成了唯一寄托心情的载体。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最初遭遇网络的时候,几近于痴迷和疯狂,一些热衷聊天的女性甚至被对方一句无关痛痒的安慰感动的涕泪横飞,这样的时候常常将自己整个地沉浸在自己的感性思维中,与现实的距离越拉越远。

我总是提倡回归生活,只把电脑当成一种媒体或者工具来看待,如果要学习,读书应该是最佳的选择,网络会让人沉迷,失去自我,一个人不能将自己丢失太久,不能总是一成不变地在一个漩涡中周旋着。我惶恐地触摸着流失的时间,年轻会很快与自己擦肩而过,我需要自由的、纯粹的、知识的、自然的、有意义的生活,因为生命经不起如此地浪费。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本能让人瞬间安静下来的书。我在书店终于碰到了这本书,又是徐迟的译本,没有理由不把它买下来。对于徐迟,了解的不多,作品读的也不多,但中学课本的那篇《哥德巴赫猜想》激励了整整一代人,我们在记住一个叫陈景润的数学家的时候,也记住了一个叫徐迟的作家。但真正喜欢上徐迟,恐怕还是这本由他翻译的《瓦尔登湖》。

译者说:“如果你要读这本书,最好先把心安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我说,如果你没有一个安静的心,你属于网络的浮躁,那么这本书对于你来说是艰深的,是难读的,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它的确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也是一本健康的书。它的文字富有提升、诱导和穿透功能,如轻风细雨,让人心神怡然。因为读这本书的缘故,早晨就不想再赖在床上,闻着被窝浑浊的气息,心智混沌,而是被自然吸引,想给心一个方向,让自己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光是空泛的幻想和寄托。我需要很多,我对自己说,我需要健康的身体,清新的空气,明亮温暖的阳光,愉悦灵魂的知识,情趣相投的朋友,所以我必须找到那个健康的我。于是尝试着变换种生活方式,有了某个晚上的早睡和早起,有了某个时刻的品茶捧读,有了摆脱网络困扰的自信,这样的日子其实也很好。

是在谁的家里,应该是在你的家里吧,那是我唯一一次走进你的家门,提着一捆书。你的家是简朴的,不是我想象中的奢华,吸引我的是一套精美的音响。我想作为女主人的你,每天会一边做着家务,一边打开音响,但那天你没有打开音响,而且我不知道这客厅里的音响你多久没有打开,也许很长时间没用了,它仅仅是一种摆设。我说,网络占用你的时间有些多了,我希望你尽量地少上网,或者读读书,或者听听音乐,不要在网络上听,而是用音响,放上正版CD,安静地斜靠在沙发上,轻轻打开一本书,微闭双目,把书反扣在脸上,闻着书本散发的纸香,让那纯净的声音,让那轻轻跳动的音符,滑过你的耳膜,那是种立体的享受。

喜欢户外的你,只是找不到能和自己一同享受阳光的人,尽管你跟着各种各样的所谓“驴子”们翻山越岭,只有你心里明白,“磨脚”不等于“享受”,当你想把对大自然的一种热爱讲述给别人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听众。你怎样才能使别人懂得沙漠的起伏如同少女优美的曲线,你怎样才能使别人懂得湖水的纯洁透明如同少女的眼眸……

天气不错,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洒在床前,也填满了整个房间,很温暖,很惬意,沐浴这样一室阳光,心也柔和平静了许多。

一天总是这么重复着巡回,日出日落是自然规律,由于电脑网络故障,晚上有更多的时间来陪儿子,柔和的灯光照在儿子的脸上,他做作业,蹙眉伏案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我便可以看一会自己喜欢的书。你呢,也会如我一般,不再是当初那种慵懒状态,让房间里安静下来,儿子在做功课,你打开床头灯,倦靠床头,问自己已经多久没看书了,曾几何时伴着一盏柔灯,品着一杯淡茶,享受着那一本书,一杯茶,一盏灯,一个影子的生活。今天这份温暖就这么真实地萦绕着你,你一定会捧起那本《挪威的森林》,因为我喜欢那种淡淡的忧伤,喜欢这些优雅诗意的文字。

茶在你的手里,也在我的手里释放着温度,芳香温润着需要温暖的心房,灯光柔和地散落在书页上。

其实,我一样感谢网络,如同一位朋友所说,网络让自己结识了情趣相投的朋友,但网络还是一个媒体,真正吸引我们的应该是文字后面那颗善良的心。记得某一年某一天,我陪朋友逛书店,我们悄然地盘桓在书架之间,偶尔会停下脚步,抽出一本来品评一番。我曾经极力向朋友推荐张爱玲、石评梅,那天她买了一本庐隐的《滨海故人》,我觉得她适合读那样散发着淡淡忧伤的文字。朋友也是个性情女子,天赋敏感,文章写得质感灵性,极具感染力。

年前我和儿子去书店的时候,又买了一本耶利内克的《啊,荒原》。其实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书,作者自己也曾经说过她的作品是不可翻译的,但读她的文字富有挑战性。我曾经买过一本她的《钢琴教师》,这本书是我在看望一位朋友的路途中,坐在车上看完的。

我是喜欢逛书店的,但逛书店也给自己沉重的压迫,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古今名著,会突然感觉自己的渺小,感觉到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把握。那些陈列在书架上的书呢,仿佛是一粒微尘,它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它不知道谁将把它带走,又是和哪些人成了伴侣。它不知道带它走的人是否就会珍惜它。一本书的命运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就如我们无法把握命运对我们的安排一样。此刻,我选择了这本书,或许仅仅是因为书名,这本书被我归属了我,在某一段时间内,它的命运就和我息息相关了。

有人说,“读书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即使忧伤落泪,思绪翻涌,仍然是痛并快乐的历练”。这句话使我想起了博尔赫斯,他在一篇随笔中说:“读书是一种略带忧郁的享受……”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觉得活得越来越粗糙,曾经是电视,后来又是网络,我们的生活空间被切割得七零八落,我们在无所适从之际也越来越浮躁,书籍被我们疏远了,再也没有了一杯茶一本书消磨一个个夜晚的余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真的很困难,人越长越老,交往多了,应酬多了,看电视的时间多了,说废话的场合多了,读书只是偶尔空下来时的调剂。人似乎很难安静下来,如果晚上有大片空白,常常会发愁如何打发。于是就期待着电话响起,有人来约,或者吃饭喝酒,或者聊天打麻将。

还好,我还愿意在案头枕边放几本书,偶尔也会随便翻翻,也许就因为这一串充满诱惑的名字——卡夫卡、米兰·昆德拉、菲茨杰拉德、村上春树、杜拉斯、马克·吐温、海明威、屠格涅夫、杰克·伦敦、卡尔维诺、海因里希、余华、王小波、史铁生、韩少功……他们的文字总在挑战我们的智慧。

文字是有力量的,特别是好的文字可以让你不自觉地融入进去,让我们每个普通的人,都有勇气和大师交流。它可以让我们反观自己的灵魂,尽管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我们在这个世上毫无意义。文字就这样,带着一份魅力,带着一种执著,让你懂得,你是普通的,但你的确很重要,的确该善待自己,得学会珍惜!

很多人已经对电视产生依赖,被电视控制了,记得一位同事一到单位就大骂前一天晚上看的电视节目。就目前的中国电视,节目难得有几个好看的,但频道却越来越多,先是模拟的,现在又换数字的,可我们更加不能安心地完整地看一个节目,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先是争夺遥控器的按键权,无论谁控制遥控器,都是几十个频道换来换去,从球赛录像、电大讲座、减肥广告、领导讲话、娱乐星闻到一集一集播不停的古装剧、肥皂剧。一边骂一边看,知道自己被一帮弱智的编导们策划着、玩弄着,但是除了摁遥控器还能做什么呢?直到两眼发涩,睡意袭来才肯罢休。

不被电视和网络困扰,已经现出心态的平静。六丑说自己“再次走进书店是为自己搜寻一本《芥子园画谱》,看到书才想起搬新家时买的几本书被自己冷落已久,随即回家翻出再读,正好弥补了暂没有电视看的空闲”。花开花谢,春来秋去,读书如同残梦,在不经意间会突然苏醒。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一度疏远了书籍,让我重新找回读书感觉的是一本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亨利·莱克罗夫特杂记》,中文译名《四季随笔》。这本并不厚的小册子还是在我上大学期间购买的,一直没有认真地看,也是一次搬家时,整理书架,随意翻看了几页,竟然放不下了。从此,我就把它装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包里,在长途车上或者在休息的时候,拿出来翻翻,或者几页或者几行。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除了它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行文,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的那种淡泊名利,醉心于书籍,对于大自然和恬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作者认为:生活与思想的乐趣,可以战胜以往悲哀的回忆。

“学习”两个字恐怕得伴随一生,从幼儿园开始,卡片、画册,然后是童话故事,到了上学的年龄,小学、中学、大学,直至硕士博士什么的,每天书包里装着各样的教材,读书写作业作论文搞实验成了学生生活时代最重要的内容,即使走上了社会,参加了工作,读书学习依然是少不了。学习不外乎长知识,增本领,提修养,大致上属于谋生存和悦情性的范畴。在一般意义上,我们把读数理化经济金融外语之类的为生存计的书,不叫读书,叫看书,估计只把阅读文学作品等愉悦性情的书算作读书了。

文学是人学,是人性的回归和体验,如果说影响我们,那也是情感的影响,美学价值的影响。一个人喜欢不喜欢一部文学作品,关键在于作品的情感和美学价值是否与阅读者趋同,也就是说,是否感染读者,就在于能否引起共鸣,之所以能引起共鸣,说明你内心深处早已潜伏着某些情愫,只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被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或者某段话勾引了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读书不但没有丢了自己,实际上是找回了自己,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一位老师曾经告诫我:“要把厚书读薄,再把薄书读厚;要先入得书内,然后要能出的书外。”所谓入其内而出其外,前者是态度,后者则是方法,读薄是需要兴趣也需要毅力的,否则读一本书大概会常在序言上转来转去,想读薄是很难的。读厚则需要对书透彻地理解,其思想延伸至文字外,吸收成为自己思想情趣的一部分,所谓受益匪浅是也。所以,老师在这里绝对没有警示学生的意思,更不会担心学生读书丢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