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映像川藏
8562400000014

第14章 巴蜀古镇(5)

穿越时空的古镇

沿周公河拾阶而上,石梯宽广,又无遮栏,爬完118级石梯,眼前是一条蜿蜒的古朴苍老的老街,这便是望鱼古镇。老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道,由于年代久远,布满了厚厚的苔藓,那坑洼不平的石径,似乎在诉说着它在人们的脚下流失的岁月。古街两边高高低低的木柱青瓦的古屋静静的依偎在一起,一间连着一间,虽显古旧,却透着典雅、别致的韵味。历经百年,木墙木柱已呈暗灰色,但木雕工艺精湛的瓦楞、檐角、窗棂、门扉的细处却难掩往日的荣光与华贵。厚重青石的街道,两侧店铺地坪与街面有一定高差,若干石阶通向各家各户。铺面石坎也用青石砌成,设有门板滑槽和门枢孔,并雕有各式各样的花纹,石孔洞与地下的排水系统相联系,形成了独特完整的排水体系。街面沿地势曲折且蜿蜒起伏,高低错落,街道的空间变幻丰富。

当地人说,古镇的公共建筑中有衙门、药店、绣楼、银庄、旅店、戏台等,在现在已被遮挡的戏台与原火神庙之间,就是长街最重要的交易场所,这里比小街宽敞,给人豁然开朗的视觉效果。而这里的民居,多为四合头式,又因地处“天漏”的雅安,雨水较多,故建成“四水归池”式,落雨时走水十分通畅。这样的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院落空间的结构处理便有了一种整体错落有致,转合和谐之感觉,体现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沿着潮湿的石板路走着,偶有鸡鸣狗叫,却少有人声的喧闹,古街两旁一些房子已破旧得没有人住了。古街不长,约200多米石板道百十间旧房,满眼是风雨洗刷后的沧桑,满眼是历经百年的古朴,除了十几只点缀街景的红灯笼外,竟没有一点点商业味和现代味。倒是在街的中段有间翻修过且修旧如旧的木房很引人注目,透过木格窗户望进去,房内是老式的太师椅和八仙桌,石台上摆放着盆花,配上房门口那两只旧的却仍红艳艳的灯笼,使人有一种在旧电影中才见过的感觉。

从长街向山顶上走,便会见到有若干条石径通往山顶林间,那里曾是一些大家宅院修建地,听说当年的大院落雕梁画柱,尤其是柱础的石雕艺术为最佳,望鱼柱础多为鼓形变体,上刻吉祥图案、戏文人物等。大院落修建在位置略高于长街的山腰之上。昔日的辉煌如今已不在,但山上至今还保存着那些大户人家的墓地,其墓碑多为牌坊式样,有石雕抱鼓石与神兽,体现出四川明清墓葬建筑的鲜明特点,显得十分壮观。

沿长街而行,沐浴着斜照的晚霞,一阵阵谷草味、炊烟味从木墙的缝隙中飘出。耳畔,似乎又响起了由远而近的马铃声,那马蹄击打石板道的“嗒嗒”声,还有“歇脚了!”挑夫们的吆喝声。透过树丛间,从房顶上斜斜照在小街上的那缕夕阳,又似乎让人们看到了,肩挑背扛的汉子们放下手中的茶碗,咬咬牙又迈开了赶路的脚步,一步一步,这是古代中国百姓谋生的手段,这就是茶马古道的故事。

望鱼老街上,现有50多户人家近200居民,一家卖油、盐、酱、醋、烟、酒、毛巾、牙膏、牙刷、洗衣粉之类日用百货的小商铺,一家理发店和一家开张不久名叫“青竹茶楼”的旅社。

小街上的理发店算得上是望鱼场镇最热闹的地方。62岁的尹师傅说:“从十几岁学手艺算起,我在这老街上剪头发也快50年了”,“有的‘家伙’比我的年龄还大。早些年,我还用剃刀洗眼,后来上面规定不准搞这项服务,说是怕伤人,我才没干的。”尹师傅指的“家伙”,包括一张已经磨得很光的老式理发木椅,木椅的背后有个机关,理发时可竖立,而剃须时则可斜放;一面大的水银镜子,上面还依稀可见当年用朱红漆画的喜鹊、红梅之类的图案;当然摆放推子、剪子等理发用具案台上用于磨剃刀的那块油石,其年辰也不会太短,因为已经磨出了一弯丰满的“半月”。

移民家族的古镇

在望鱼古镇主街上的一间老木屋旁,铺着一块大石板子,乍看之下好像与其他铺路石并没有什么两样。凑近一看,发现这石板上刻有“大清光绪十三年”的字样。原来,这看似普通的石板竟是一块清朝光绪年间的墓碑,距今已有百年。墓碑主人为一刘姓男子。刘姓是望鱼的3大姓之一。清朝湖广填四川时,辜、刘、罗3家迁入雅安望鱼镇,现在望鱼的居民姓这3大姓的最多。

据望鱼古镇的老人讲,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之中,最早迁入望鱼定居的是3大姓之一的辜家,而后是刘家,康乾后期迁入罗家。这3大姓氏迁入最早定居望鱼镇,各自经营自己的家业,人丁也最为兴旺。

3大姓氏定居望鱼后的前几代都是家族的鼎盛时期。伴随农业文明的没落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萌芽,望鱼镇的移民家族一点一点地集聚着财富和更远的梦想。随着洋务运动置办实业之风的兴起,移民们开起了商号店铺,办起了矿山,不自觉地跟上了近代民族资本经济发展的节拍。望鱼附近田坪的铜矿遗址就是刘氏家族产业的遗存,刘氏古墓周围的山林田地也是当时刘家的田产。

望鱼小学旁的山坡上,坐落着一座普通农舍。这里生活着望鱼3大姓之一的刘家后裔。

“我家是在(清朝)康乾盛世时从江西老家迁到四川定居的,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8代了。这所房子也是祖上传下来的祖屋,有近200年历史了。”男主人刘克兴热情地介绍道,说着,还指了指怀抱中的小女儿:“她就是第9代了。”

刘克兴从自家后房中取出一本家谱。“这是我们刘家的家谱复印本,家谱上记载着清朝康乾时期,刘家先人刘开明和刘开月两兄弟背着老母亲从老家江西向四川迁徙的事情。”

作为开拓者,刘开明和刘开月两兄弟身上自然有着近乎传奇的故事。“当时他们身上没有带多少盘缠,沿路靠卖字挣得饭钱。还没有走到四川,(他们的)老母亲就在途中去世了。按照旧时习俗,老人过世必须回家乡安葬。于是兄弟俩中途又折返江西,安葬完老母亲后又继续向四川进发。(他们)经过望鱼的时候,见这里山水丰饶,气候宜人,就定居在这里,开荒种地,娶妻生子。以后又在望鱼古街上做起了商贸生意,在望鱼附近的田坪开了铜矿,家族日益兴旺。”清末,刘家矿山倒闭,家道中落。

“而说起矿山荒废的原因,颇有些诡异。”刘克兴接着说道:“据说光绪年间,铜矿上演了一次大戏,唱的是《水漫金山》。唱完这场大戏后不久,铜矿在一次开采中竟然塌陷了,一下子埋了十几个人,田坪矿山从此也就逐渐荒废。镇上老人们都说,就是那场《水漫金山》的大戏犯了忌讳,惹得神仙动了怒,埋了铜矿。”

在刘家祖屋不远处的望鱼小学里,我们见到了一块黑板上写着的学生花名册,在读书的学生中,辜姓、刘姓、罗姓最多。经过两三百年的生息繁衍,昔日迁入的外乡移民不仅已经与蜀地融为一体,更创造出了新的商镇和文明。其庞大的家族分支也构成了如今望鱼古镇居民的主体,传承着家族的血脉香火,拨动着古镇不息的历史脉搏。

《郪江古镇:蜀汉遗留的真实印记》

郪江古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城南47公里处,南临郪江,东滨锦江,建于两江汇合处,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也曾作为秦汉以来郪国的县治和三国蜀汉时期的郡治所在,元代时还做过四川省的省府。

这个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与东南大小狮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风光优美。锦江、郪江两岸20里的山崖峭壁间,汉墓极多,远远望去,墓穴密若蜂房,总数不下万座。

历史中的郪江

据《山海经》卷第16记载:有赤国郪氏,有双山。《华阳国志·郪县》载:“郪县有山原田,富国盐井,濮出好枣,特好入贡。”

郪江古镇,是春秋时郪国都城。据《太平寰宇记》载:“汉旧郪县城在今县(指今三台县城)南90里,临江,郪王城基址见(现)存,以郪江为县名。”

郪王国作为一个小国存于四川中部蜀国与巴国之间,其后被蜀国吞并。战国时,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于更元9年(公元前316年)命司马错率兵伐蜀。秦灭蜀国后,在蜀国首都建立蜀郡,郪为蜀郡所辖之地。西汉高帝6年(公元前201年),置郪县,以郪国首都为县城,以郪国的郪为县名。三国时,蜀汉建兴2年(公元224年)分广汉郡,建立东广汉郡。东广汉郡城(治所)初设在郪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12月灭魏,仍置郪县,县城仍在今郪江镇。南北朝时,南朝刘宋时仍设郪县。隋朝开皇13年(公元593年),置飞乌县,治所在郪江镇。清雍正12年10月(公元1734年),郪江镇遂由中江县划归三台县。

穿越时空的古镇

从郪江镇政府门口立着的两尊轮廓模糊的石狮开始,古镇的风貌就渐渐展开了。宽3米左右的街道两边,清一色木制小清瓦平房的明清民居相迎而立,绵延延伸,像是江浙一带的小镇。房子的屋檐都向街心伸出,用木柱支撑,在门前形成了一条遮阳避雨的走廊。平日,街坊邻居在廊下吃饭、喝茶、摆龙门阵。赶集的日子,廊下摆起一个个小摊:菜市、肉市、小吃、百货……成了人气旺盛的市场,方便了自家,也方便了路人。木柱上精美的浮雕图案和横梁上的镂空雕刻,虽被灰尘覆盖或蛛网缠绕,却还隐约可见。

郪江的老街遗迹,主要有地主庙、广东会馆、黑神庙、王爷庙、武圣宫、观音堂和坛神庙等。

老街南头的地主庙,是老街上建筑外观最考究的。临街的牌楼为歇山式,万年台就建在它的背面,从台下进去就到了院里。正面大殿,有石阶而上,两厢与大殿和牌楼、万年台相连的是走马转角楼,一半已毁。从街上能看到牌楼歇山顶飞檐翘角及青瓦间突起的弓形防火墙。正面台基高起,有石阶而上廊内。比起两边的民房,地主庙高大而气派。

老街中段北侧的王爷庙,坐北向南,给人满眼的荒凉和破败。进门是一个走廊,上面是一个戏台,只是上戏台的楼梯已不复存在。戏台的中央和两边,一组组的木雕已残破不堪,只能隐约看见鎏金的颜色。闭目冥思,仿佛还能听见当年铿锵的锣鼓,一张张抹满油彩的脸仍然隐约浮现。

从郪江老街的一条小巷去往河边,是一条古官道,坑坑洼洼的石阶,参差的山石和茂盛的林木。这条道曾是“古郪道”的一段,是连接川中、川东的咽喉。古官道为石板铺成,路宽1-1.5米,是进出郪江的必经之路。

据悉,每年农历5月28日,周围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都要到郪江赶“城隍庙会”。这一天,牛头、马面、吴二爷、鸡脚神、阎王要出面“巡视”人间,惩恶扬善,教化信众;善男信女打着“阴阳界”的招幡、彩旗、金龙、叶符、龙幡,抬着王爷“祈雨”。“祈雨”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为“雩”,有文字记载的“祈雨”活动始于殷商,兴于春秋,全盛于汉。“祈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便几乎绝迹了,但在郪江这个古镇却至今保留着这种流传了数千年的民间活动。

两汉遗韵犹存

郪江汉墓散落在以郪江古镇为中心的河湾山峦间,主要分布在金钟山、泉水坝、松林嘴、天平土、银杏沟等处,经普查有上万座,实地勘察暴露的有1638座。特别是金钟山一号墓的狗咬耗子图、紫荆湾三号墓的凫鸭图、松林嘴一号墓的推门探望图、柏林坡一号墓的“春宫秘戏图”等刻工精细,神态逼真,构图精巧,堪称国宝。崖墓的时代早晚不一,多以东汉墓为主,规模大小不一。结构上,多室墓均在中轴线上,一般可分墓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侧室和耳室,墓内利用山岩凿有台阶、水沟、壁龛,灶案、柜、棺台、床等附属设施。很多墓有圆雕、浮雕、线刻等建筑装饰雕刻和画像装饰雕刻,还有一些墓内有红色涂料彩绘。画像装饰雕刻多在前、中室两壁和门壁上。汉代以红色表示高贵吉利,故很多墓内部用朱红、土红涂抹和彩绘,一些床台、石棺也有此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