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的智慧
8607200000006

第6章 梁惠王下(2)

当齐宣王听到孟子描绘出周文王的仁政图景时,他不由得脱口而出,赞扬孟子所说是“善哉言呼”。然而,有意思的是,当孟子自以为抓住了时机问齐宣王为什么不向周文王学习施行仁政时,齐宣王竟然又一次找出遁词来,从上一次孟子劝他采取和平共处外交政策时的“寡人好勇”上升到说“寡人好货”,乃至于“寡人好色”来了。大有自甘堕落,自认是孔子的学生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杌也”的味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我贪财好色!”我就是这么不成器,你难道还要我实行你那高深廉洁的王道或仁政吗?殊不知孟子就是孟子,莫说你贪财好色,你就是说你“好杀”,是杀人狂,他也会告诉你说,喜欢杀人不要紧,只要你杀的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周武王不就逼杀了殷纣王吗?所以,针对齐宣王说自己“好货”“好色”的问题,孟子又展开了谈天说地,同样找出了史证,说周朝的始祖公就“好货”,而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就“好色”。当然,最关键的两句话依然是:“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一言以蔽之,还是“与民同乐”的思想,或者准确一点说,是“与民同欲”。在孟子的心目中,看来,只要你是能够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的国君,干什么都是不会错的!

我们当然也知道: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亚圣”奉行的是中庸之道,根本不会走上极端的。他之所以退让,如此纵容齐宣王,任齐宣王说什么他都顺水推舟,打蛇随棍上,其实是采用的欲擒故纵手法,使齐宣王没有退路,难以遁出王道政治的“彀中”。其用心良苦,实在值得我们今天的读书人细心体会,而不要捡了半句就开跑。甚至依据“亚圣”孟子曾经说过贪财好色没有关系,使自己成为拈花惹草的好色之徒和唯利是图的贪财小人。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①,则②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③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

①比(bǐ):及,至,等到;反:同“返”。

②则:这里的用法是表示事情的结果。

③士师:司法官。

【评析】

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特别是最后“王顾左右而言他”一句,可谓是生动传神,成为大家喜欢用的名言。

孟子采用的方法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法。他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中层干部的行为,再推论到高级领导人的身上。逼的齐宣王毫无路可退尴尬不已,也就只剩“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份儿了。

其实出齐宣王的洋相,孟子倒不一定出于本意。不过是因为他老东推西挡,东扯葫芦西扯瓢,不肯表态实施仁政,所以激他一激,逼他一逼罢了。如果可能再迫使他思考如何抓纲治国,正确抉择。

平时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常常遇到类似情况,比如被上司或下属问得一时之间不知怎样回答。遇到这种时候,你虽然不是“王”,但是,“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可以用来应一应急的吧。不过,反过来的情况是,对待你的上司,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可一定得当心,不要把他逼到“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程度。不然的话,他那时尴尬是尴尬,可下来以后就有你够受的了。孟子不是最终没有在齐宣王那里待下去吗?之所以会这样,很难说没有这些使宣王尴尬的成分在内。

因此,孟子的言谈和论辩术固然厉害,但如果我们要学习使用,也需要注意要有一个运用的对象和场合问题。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②之谓也,有世臣之③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④,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跄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

①故国:指历史悠久的国家。

②乔木:高大的树木。

③世臣: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

④进:进用。

⑤亡:去位,去职。

【评析】

在这里,孟子所谈论的人才选拔观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他的先辈孔子,一是他自己的民本主义政治思想。

《论语·子路》篇里记载道,子贡曾经问孔子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何?”孔子仍然说:“还难说。不如一乡中的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在《卫灵公》篇里,孔子又概括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我们不难发现,孟子在这里对齐宣王的论述几乎就是孔子思想的翻版而加以扩展。只不过,孔子是就一般人品或人才的识鉴发表看法,而孟子则是具体到为国家选拔人才、提拔干部的问题,所以又糅进了他“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他要求国君要多听国人的意见,放到今天来说,也就是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

孟子的论述从理论上说,的确是非常有道理的。直到今天,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是要听听“国人”的意见,而由“人大”任命政府各级干部正是选拔任用人才听“国人”意见的具体体现。另外,我们一直坚持的干部考查制度不就是听取群众意见吗?即“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日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从实践的操作来看,我们当然对孟子论述的理解也不能拘泥刻板。因为事实上,我们不大可能就某一个人的情况而听到“国人皆曰”,全国人民都谈论他。除非他是围棋国手、体育世界冠军、顶尖级的电影明星或歌星一流的人物。可是,做政府部门的领导人,多半又不一定适合这一类人物。

因此,“国人皆曰”也不是绝对的。我们把握的精神实质应该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此而已罢了。

【原文】

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②,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⑥,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⑦而已矣。”

【注释】

①齐人伐燕: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②五旬而举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

③不取,必有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所以,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这是当时人流行的观念。

④武王是也:是武王灭纣。

⑤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侍殷商而没有造反。

⑥箪: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米酒。

⑦运:转。

【评析】

在这里孟子的表态非常谨慎,摆给了齐宣王两种选择,任你自己去决定。用我们今天的看法,有点模棱两可。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琢磨,还是可以发现,孟子其实是支持齐宣王去占领燕国的。因为他已经说过,如果占领燕国而使燕国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而他又明明知道,当齐国的军队进入燕国时,燕国的老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怎么不高兴呢?所以,他的倾向性意见还是有的,只不过说得很谨慎罢了。毕竟,牵涉到了战争,这可是大事啊,而在通常情况下儒者是反对战争的。

可是,《战国策·燕策》中的记载就不同了。孟子说得再不是这样含含糊糊了,而是直截了当地对齐宣王说:“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这也可以证明孟子是主张齐宣王占领燕国的。大概史书所记没有忌讳,而作为经书的《孟子》所记为圣者讳,做了润饰。因而含糊谨慎一点,这不是不可能的。

问题不是在于怎么记,而是在于,孟子一贯反对“霸道”,反对战争,他怎么会去支持齐宣王进占燕国呢?要知道,这不但是侵略之举,而且无异于趁火打劫啊!

原来,与圣人孔子一样,孟子作为“亚圣”,并不是死搬教条、抱缺守残的书呆子。他还具有非常灵活的通权达变思想。因为他认为当时燕国的老百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不反对齐宣王的占领军去进驻。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的欢迎齐国军队去,那这支军队去进驻。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的欢迎齐国军队去,那这支军队去解放他们,就是仁义之师。何况,他也清楚的说明,如果齐国的军队进驻以后,燕国的百姓反倒会陷入“水益深,火益热”之中,那也行不通的(下面一章证实了这点)!

因此,孟子也并不是绝对反对战争的。只要是正义的,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战争,他也是支持的。这种权变的思想,正如前几章齐宣王说自己有好勇、贪财、好色等等毛病,他都说没有关系一样,是以“民本”为原则的。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