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要懂心理学
8617500000030

第30章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教育中的心理学(1)

回眸人生点滴瞬间,这里有成长中的辛酸、成长中的苦辣、成长中的快乐、成长中的感动。成长的过程是奋斗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是拼搏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是逐步走向成功的过程。我们其实都是在成长中走向成功的。因此,我们要从小关注孩子的成长,没有成长就没有成功,成长比成功重要!

父母是孩子性知识、性道德的启蒙者,父母在性教育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真心爱护自己孩子的父母应该把这种教育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西方文化的有力冲击,再加上电视、网络、画刊上各种相关的信息泛滥,现代孩子的性观念、性态度已不同于上一代的传统想法。然而,即使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仍然对孩子进行着一种“鸵鸟般的性教育方式”。家长从小教孩子过马路小心车子,不要随便跟着陌生人走,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却从不和孩子讨论性方面的问题。

“我们也知道对孩子的性教育十分重要,但是从小就开始进行,是不是太早了呢?”还有一些父母会这样说。其实,对孩子的性教育越早进行越好,甚至从幼儿期就应该开始。接着,再经过初中、高中有关的性教育课程,便可形成完整的体系,教给孩子最正确的性观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从小对孩子的性教育不但是幼儿期性教育的基础,也是孩子将来美满幸福生活的重要教育根基。

这就好比为垒建一堵坚固而牢靠的石墙。必须将石头由底层一块一块细心叠砌起来一样,如果底层的石头叠砌得不够牢靠,稍有震动就会摇晃。那么,不管上层叠砌得如何牢固,这堵石墙都可能会随时倒塌。

同样,幼儿期或小学生的性教育如果能适时地进行,那么,孩子在以后遇到了令人困扰的性问题时既能自我保护,又能减少犯错或惹起严重的问题。从小对孩子的性教育不仅在于解决孩子时代的性问题,并且还可以让小孩子能安全地度过即将到来的“青春期”这段复杂的性变化的时期。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也可以说是青春期的准备教育。

事实上,对性的学习是延续整个生命的过程,在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展开。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还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异性相处之道,是情感教育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了解性,不但能帮助孩子坦然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而且比较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保护自己免于受到侵害,也更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因此家庭应成为性教育的第一课堂,为了培养孩子们将来“性”方面的道德观,父母必须从小学生时代起反复地教育孩子,灌输正确的性知识,奠立良好的基础。

【育子点拨】

作为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责无旁贷,那么该怎样做呢?

1.越早开始越好

现在的小孩发育快,心智也更早熟。孩子平常在电视、电影上也早就看过许多亲热镜头,因此不要老是指望等到时机成熟,才和子女来一次促膝长谈,解决所有的大问题。应该随时把握机会,从孩子开始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或“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我却坐着”就开始和孩子谈性。

2.允许孩子的性好奇

孩子在探索新事物时首先体验自己的身体,这是很正常的。孩子长到三四岁以后,还会对异性性器官产生兴趣和好奇。应该懂得,孩子对性器官的好奇,与对身体各部位器官的好奇是一样的,父母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带有偏见地训斥孩子。

否则将不利于孩子性意识的发展,甚至会造成性的压抑。

3.拿相关书籍给孩子看

父母可以利用故事书,如动物生态、图鉴等向孩子解说,透过故事书里动物生态的宝宝,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且利用动物亲子关系作为题材,告诉孩子一些自然生态孕育子女的奥秘。

4.坦诚地回答孩子关于性的提问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关性的问题就会多起来。对于孩子的提问,父母正确的态度是自然、坦诚和有信心地给以正确的回答。不要回避、撒谎或责骂。孩子性教育不必讲究系统性。孩子的发育阶段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不同,根据孩子的需要和知识水平,给予他们能够接受的性知识。

【教育箴言】

马蒂科林提到性教育时说到,我们不应该期望孩子说:“爸爸,妈妈,我想学习关于牙齿卫生的知识,你们让我看看是怎么刷牙的。”不,我们应该在他们学步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刷牙了,并且还要让他们对待牙齿的维护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固然无须区分男女,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而忽视孩子的性别教育,因为很难想象一个男女角色混淆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所以请给孩子一张“明性片”,使他尽快完成性别认同,进而定位自己的性别角色,以及与其性别角色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孩子的性别教育,对于父母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没有什么教导可言。但是,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不同性别的孩子从降生那一刻起,就会受到不同的对待。首先是父母对孩子性别的接受程度,然后是针对不同的性别而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将是他成人之后健全、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孩子的性心理健康就像其他方面的健康一样,也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父母应尊重孩子本身的性别,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健康地成长。

然而,说起现在的孩子,的确让人看不明白,男生说话柔声细语,动作扭扭捏捏;女生打扮中性,说话粗声粗气、蛮横泼辣……有人感叹: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其时这与早期的性别教育方式有关。有些家庭喜欢男孩就故意把女儿打扮成男孩,这一做法对孩子形成了严重的“心理暗示”。

一名上初三的女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短发,没穿过裙子,言谈举止粗枝大叶、冒冒失失,就像一个“假小子”。在她的班级里,还有几个女生和她一样,她们的性格都非常开朗、直爽,经常和一群男生在一起打闹,还称兄道弟。她说:“我们很多女生都喜欢李宇春个性洒脱的形象,觉得那样很帅。”相比之下,班级里有些男生则举止文静、性格柔弱。

正如一些学生家长所忧虑的:“现在的孩子已把中性打扮当成一种时尚、潮流,甚至有的孩子男女性别的差异都有些模糊不清了,真不知道现在该如何教育孩子了。”

性别是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区别,而性别角色则是男女之间社会行为上的区别,即社会性别。性别完全是由遗传所决定的,而性别角色却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能否进入正常的性别角色,这对人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而性别角色的培养始于人之初,在达到性成熟期时,性别角色也基本固定,此时再行改造就困难了。

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对孩子的性别教育,男孩子就应该意志坚强、性情豪爽、坚定自信、勇于献身、有泪不轻弹;女孩子就应该心地善良、温柔贤惠、感情丰富、礼貌谦让。当然,这种培养并非单纯的语言传授,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

【育子点拨】

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一定要做好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呢?

1.男女平等的性别教育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都要从小灌输给他们男女平等的思想。男孩不比女孩尊贵,女孩也不比男孩卑微。而且从小就要做起,男孩不能蛮横、霸道,欺负女孩,女孩子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孩就甘愿吃亏。

2.性别定位的教育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性别定位的教育。男孩子和女孩子在身体上有什么不同,在装扮上有哪些差别,有哪些事情是女孩子可以做的,有哪些事情是男孩子可以做的,都要教给孩子。这种教育是随时随地的,结合生活的。男孩子要教他勇敢、果断、刚强,女孩子要培养她多一些温柔、娴静。

3.及时纠正孩子的性别错位行为

有的父母可能觉得孩子还小,有点问题不必在意,这样是万万不可的。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童年的经历对成年后的性格乃至整个人生都有深刻的影响。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性别错位,一定要及时纠正,否则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

【教育箴言】

青年的可教性大概在性欲勃发的时期即告结束。教育家们都深明此理,故常采取相应的措施;但他们或许也会接受精神分析成果的影响,而将教育的重点移至从哺乳期开始的幼儿时期。小孩多在四五岁即已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未来的岁月不过是将这一时期埋藏下来的素质逐渐加以显露罢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男子汉是培养出来的。对于正在长大成人的孩子,父母往往把培养孩子的男子汉气概,作为送给儿子的成长礼物,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起点上,为明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做好充分的准备。

男孩和女孩是如此不同,养育他们也需要不同的规则和技巧。父母可能觉得男孩总是很调皮,总是给大人惹麻烦。有时他还很固执,不听大人的话。其实,有些行为恰恰因为他是男孩。

许多父母都承认,现在的男孩子身上太缺乏阳刚之气,显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地存在呢?

过去,因为靠男孩子“传宗接代”的陈旧观念作祟,人们常常把男孩子看做是家庭的根本和支柱,对他们寄予着深切的希望,认为,家庭未来的担子要靠他们来承担。现在,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家长便把男孩子当成了宠物,不再对男孩子委以重任了,他们觉得,仅有的一个孩子很难以稚弱的肩膀承担任何责任。

但是,好的初衷并非会有好的结果,越是舍不得让孩子接受锻炼,孩子越是胆小懦弱,承担不起任何责任。成功的父母是懂得从小培养孩子的男子汉气概的。

着名教育家卢勤作为一个男孩的母亲,从孩子一出生,她就决心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在儿子3岁的时候,一次卢勤抱他挤公共汽车,谁知腿一软,没有上去车,还险些摔倒在车门下。儿子十分关切地问:“妈妈,你怎么了?”卢勤认真地告诉儿子说:“妈妈曾经膝盖受过伤,所以抱着你上车很困难。”儿子一听,立即从妈妈怀里挣脱出来,用小拳头为妈妈捶腿。卢勤高兴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儿子听到妈妈的话特别得意,从此他再也不让妈妈抱了。

还有一次,卢勤丈夫出国了,她要独自照看儿子。卢勤胆子非常小,她家楼上不知是谁养了一条大狗,每次上楼,狗都要叫个不停,卢勤被吓得不知所措。以前,都是丈夫走前面,卢勤跟在后面。在机场送爸爸时,卢勤对儿子说:“这下麻烦了,你爸一走,我连楼都不敢上了!”儿子拍着胸脯说:“妈妈别怕,有我呢!”于是,爸爸离开的那段日子,每次上楼,儿子都会主动走在前面,卢勤跟在后面。大狗叫起来,儿子虽然也害怕,却壮着胆子对妈妈说:“别怕,有我呢!跟着我走!”每到这时,卢勤都会鼓励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母亲的夸奖,使儿子心中萌生一种庄严感,他觉得保护母亲是自己的责任。

不难想象,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多么重要。懂得用男人的标准来塑造男孩,那么,他就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男孩成为男子汉,实际上就是他逐渐获得社会化的性别角色。孩子从出生直至死亡的生命的全程,都是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性别角色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培养孩子成为男子汉的过程,就是不断向他传授男孩子的性别角色标准,告诉他这个社会公认的适合于男性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孩子会渐渐认同并内化这些性别标准,他长大了就能顺利地适应社会的要求,追求和享受幸福成功的人生。

【育子点拨】

1.培养男子汉的礼貌礼仪

父母应不断从各个方面帮助孩子掌握男子汉标志。比如培养他“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父母就要在吃饭的时候,让孩子等待女士先吃第一口;上车的时候,有意不让爸爸先上,而让妈妈先上。只要让孩子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就将获得一张具有绅士身份的男子汉“名片”。

2.把重担交给孩子

对于男孩子,父母要敢于把重担子交给他们,不要太保护、娇惯他们。而且,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男子汉,当母亲的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提供显示本事的机会。这样,会令男孩子变得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有保护弱者、保护母亲的责任。

3.教孩子不能乱发脾气

有些孩子一不高兴就又撕又咬,乱发脾气,这种行为一旦养成习惯,遇事就会不懂得控制。因此,父母要告诉儿子:“不高兴时,可以说出来,但绝对不可以乱发脾气。”但这事不光要言传还需要身教,这就要求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给孩子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