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在“祈祷”的过程中,不要出现“我希望自己有可能成功”、“但愿一切顺利”等这样的字眼。因为这种意识对成功没有任何用处。这样做,只能使潜意识思维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使你的愿望不能实现。你的言词要充满权威,充满坚定的信念。你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相信一切都会顺利”。
很多参加考试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他们拿到试卷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背得滚瓜烂熟的东西一时间忘得一干二净,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时,如果你越努力去想某些东西,越是和自己较劲,你就越想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是暂时把它放弃,做那些你可以记住的题目。等到把会做的试题都做完了,再回过头来思考先前想不起来的问题,往往有意想不到地顺利。还有的时候,你在考场上无论如何也想不出问题的答案,可是一旦走出考场,却突然间什么都记起来了。
像在考场上一样,如果对大脑进行强迫性控制,那是你自己给自己预先设置了障碍。如果你把思维全部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上,那么,它就不会关注于问题本身。对于任何的愿望、想法或头脑意象来说,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必须达成某种默契。只有二者之间没有矛盾与冲突,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因此,为避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出现冲突,你在“祈祷”时,最好让自己进入意识模糊的状态。比如,即将睡着的时候或刚刚起床的时候。这种时候,既有助于排除各种杂念的干扰,又是潜意识思维活动的“高峰期”,潜意识能够乖乖地听命于你。
成功有方
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那么如何来训练开发和利用它呢?以下几点可供探索参考:
1.训练开发潜意识的无限蓄储记忆功能
为了使潜意识储蓄功能更有效率,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储存。如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笔记、现代的电脑软盘等,以便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其他聪明才智服务。
2.训练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
珍惜原来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输入新的有利于积极成功的信息资料,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
3.开发利用潜意识自动思维创造的智慧功能
潜意识蕴藏着我们一生有意无意、感知认知的信息,又能自动地排列组合分类并产生一些新意念。所以我们可以给它指令,把我们成功的梦想,所碰到的难题化成清晰的指令经由意识转到潜意识中,然后放松自己等待它的答案。
只有那些敢于相信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能战胜周围环境的人,才能创造辉煌。
——布鲁斯·巴顿
虽然你不是一台力量巨大、程序复杂的机器。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的内心里却有一部威力无比的成功机器在等待着你发号施令。只要你发现了它,并认识了它,那么便能为你提供强大的、源源不断的成功动力。这便是自我意象。
其实,一个人内心蕴藏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力量足以帮助你走向成功。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而认为自己一无所长,干什么也不会成功,这其实是不对的。只要能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普雷斯科特·莱基曾做过一个实验。由于他是一位教师,所以有机会通过成千上万名学生来验证他的理论。他提出,如果学生学习某一学科有困难,那可能是因为他自认为不适合学习该学科。然而莱基相信,如果能说服该学生去改变对自己的自我界定,其学习能力应该也能随之改变。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有一名学生拼100个单词会拼错55个,而且好几门功课不及格,整整一学年连学分都没拿到。但在第二年总评却达到92分,还成为全校拼写最好的学生之一。另一位因为学习成绩差被勒令退学的大学生,却在退学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还令人信服地得到了“A”。有个测试机构告诉一位男孩,说他根本没有学好英语的天赋,但这个孩子在第二年却获得了文学比赛的优秀奖。
这些学生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们不聪明或缺乏基本能力,而在于有一种不恰当的自我意象,比如“我不是学英语的料”,“我天生就缺乏拼写能力”等。他们认同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但是,只要他们能够改变对自身的看法,就会取得非常惊人的成就。试想一个整天说自己是失败者的人,又怎能获取成功呢?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老师开导他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做上帝的特殊钟爱,并振作起来,准备向命运挑战。
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位着名的盲人推拿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
把人生缺陷看成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虽然有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但却体现出一种积极心理:发现自身缺陷以外的优点,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不气馁、不退缩,并坚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才能充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名的三大怪杰,他们一个是瞎子,一个是聋子,还有一个是哑巴。他们就是成功地利用了自我意象而使他们成为世界闻名的顶级人物的。英国伟大诗人弥尔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听力丧失以后创造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
帕格尼尼,4岁时出麻疹,险些丧命;7岁时患肺炎,又几近夭折;46岁时牙齿全部掉光;47岁时视力急剧下降,几近失明;50岁时又成了哑巴。可是让我们震撼的是,他却成了一个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永远不相信命运,不屈服于挫折,他坚信,只要自己活着,就具有一定的价值,甚至可以创造出和正常人一样的辉煌。果然,他做到了,追求成功的信念让他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巨匠。
由此可见,自我意象是一种完全控制一个人实现目标的能力,也就是认识自我,并从内心中塑造一个自我走向成功的形象。那么,人就能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逐步走向成功。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也叫“心像”。对你的意识来说,这幅图可能模糊不清、朦朦胧胧。其实,人的意识甚至根本无法辨认出它。但它的确就在那里,完完全全,纤毫毕现。这个自我意象就是你自己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你的自我看法为基础形成的。这些关于自己的看法,大多数都是根据你过去的经历、成与败、荣与辱以及别人对你的反应而无意识地形成的。根据这些看法,你便从心理层面上构建了一个“自我”。
具体来说,你的一切行动、感受、举止甚至才能,都始终与自我意象相符。简单地说,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更重要的是,你根本无法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哪怕有意识地努力也无济于事。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给自己创建一幅正确的“意象”。
成功有方
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你来说很难,哪些事对你来说很容易。那么,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改变自我意象呢?
1.在内心里描绘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也许我们小时候都有崇拜的偶像,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要成为那样的人。只是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越来越实际了,而这种趋向实际就把我们的成功的潜力扼杀了。如果你还想取得成功,那么就把你想象成一个成功的人,可以参照名人、伟人,当然也可以独创一个你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2.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这个形象
当你在内心描绘出了理想的自我形象后,每天都要想一遍,或者没事的时候就想。只要这个形象在你头脑里根深蒂固了,它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着你,使你不自觉地以走向成功的标准要求自己,按这种标准去做,从而引导你逐渐走向成功。
如果一个人满怀信心地朝着心中的梦想前进,并致力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他将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与成功不期而遇。
——亨利·戴维·梭罗
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目标追寻装置。造物主让它来帮助生物实现自己的目标,直白地讲,就是帮它“生存下来”。在简单的生命形式中,生活的目标就是每个生命体在物质世界中的存活。动物的这种生活的目标仅限于寻找食物和住所,逃避危险以及繁衍后代。
而对人来说,生活的目标不只是生存,还包括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人的内置成功机制要比动物宽广得多。除了逃避危险、延续香火之外,人的成功机制还能帮我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明创造、探索科学领域、形成良好的品性或在一些活动中取得成功,这些目标与“生存下去”紧密相连,也使生活变得更加完美。
可以说,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成功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