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才发现,所谓的五大高手只不过是一群伤心人罢了。开心的人各有各的开心,伤心的人却大多一样。
再翻开《射雕》时,浮现在我面前的五大高手群像,不再和酷、帅、牛这些华丽丽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而是和失意、落寞、孤独、伤心、绝望这些灰色的词儿脱不了干系。
伤心的人都是孤独的。
所以,五大高手无一例外地孤苦伶仃。如果这是命运的捉弄还好说一点,可惜的是,他们的孤单都是自找的。
王重阳的孤单是因为太骄傲,混到他这个份上,要找匹配的姑娘已经相当不易,可他老人家倒好,放着才貌双全的林朝英不娶,非得神神叨叨地说什么“不灭了鞑子,我就不成家”,他以为他是霍去病啊。我估计是因为他和林朝英属于强强相碰,火花是有的,却永远达不到鱼水相融的境界。有时候,在爱情里面卑微一点,收获的幸福会更多,肩膀上面还长着个脖子,就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低低头,太骄傲的人,通常都不会活得太快乐。
欧阳锋的孤单是因为太多疑。这里参照一下《东邪西毒》的说法,欧阳锋这个人生来就防范性过强,坚信他人即地狱。像这样的男人,是很难对女人做到坦诚以待的,不管欧阳锋和他嫂子是在她婚前还是婚后勾搭成奸的,有一点绝对可以肯定,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欧阳锋没有动过带着她远走高飞的念头。只是在她郁郁而终后,欧阳锋才痛悔不已,为了弥补心头大憾,只有巴巴地把名义上的侄儿实际上的私生子欧阳克带在身边“视若己出”。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金庸是怎么想的,可能想影射五大高手没一个正常的吧,硬把一顶绿帽子扣在了欧阳锋他哥头上。有趣的是,这一对很容易被扣上奸夫淫妇帽子的男女,到了《东邪西毒》中却成了唯一相爱的两个人。是不是说明了金、王之间达成了共识:只有在非常态状态下诞生的爱情,才是最最动人的。
段智兴的孤单是因为太无情。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不同意,觉得这位后来出家为僧的皇帝老儿,应该是慈悲为怀仁心仁肠的。不错,段智兴从来都不是一个坏人,他只不过是一个无趣的好人罢了。
我非常同意王尔德对人物的分类:这世界上的人与其分为好人和坏人,还不如分为有趣的人和无趣的人。依我一己之见,段智兴这个人,想必是有点无趣。《射雕》中也有描写,说他一味痴迷武功,以至于冷落了当时的刘贵妃瑛姑。
瑛姑应该算是金庸小说中最早出墙的一枝红杏,虽说数百年以前,段智兴的先祖母刀白凤女士就开创过王妃出墙的先例,但人家那是出于报复,哪比得上刘瑛,完全是身体伴着心灵一同出轨。
看一个人有趣无趣,不妨看看他的情敌是哪号人物。我们堂堂的南帝段智兴,原来是败在一个外号叫做“老顽童”的人手里。
周伯通很好玩很有趣,但是从女性视角来看,他无论如何不应该算做富有男性魅力吧?现场做一个调查,诸位姐妹们,你们是否愿意,贵婿是一个永远童心不泯的老顽童呢?
个人认为,既然刘瑛愿意奋不顾身地爱上老顽童周伯通,那么段智兴这个人,不单是有点无趣,更是有点无情了。要知道周伯通也是个武痴,可没见刘瑛后来闹过什么出墙之类的。
贵为大理皇帝,没有后宫佳丽三千人,怕至少也会有个一两百。段智兴练武成痴,时间有限,分在刘瑛身上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这才给刘瑛和周伯通朝夕相处创造了诸多机会。
有些人觉得段智兴后来拒绝救刘瑛的小孩,再后来又跑去出家是对她一片痴情。姑娘认为,与其说是痴情,倒不如说是面子上抹不开。段皇爷的反应,完全和正常男人戴了绿帽子的反应没什么两样嘛。
黄药师的孤单是因为太执著。如果不是他那么执著于“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如果他不是那么痴迷于那本《九阴真经》,就不会落得妻死徒散,只余下一个幼女相依为命。
作为五大高手中唯一享受过正常幸福婚姻的主儿,黄药师的晚景却颇为凄凉。其他人反正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样,“我想我已习惯了孤单”,而黄药师却好歹有过那么几年的甜蜜光阴,对比起来,更觉哀伤。
洪七的孤单原因则比较单一,那就是,身为一帮乞丐的头儿,纵使他再雪白英俊,恐怕都不是女性们的适婚对象。
首先他肯定邋遢,不管是在《东成西就》中,还是在《东邪西毒》中,我们看到的洪七,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脸上不干不净的,即使学友哥一再自诩“我洪七是丐帮中最年轻雪白的帮主”,也不足以使广大女性改观。
当然,这还不能构成单身的充分条件,毕竟,还是有丐帮帮主娶妻生子的。接着看第二个原因:
他非常地馋。这种馋绝对不同于那种见啥吃啥的好吃,精于美食之道的洪七,馋也馋得很有范儿,只有真正的美味才能诱惑他的胃。我记得洪七公在吃了黄蓉烧的菜后,略出了一会儿神,若有所思地想:“怎么我年轻时就没有遇到这么一个会烧菜的女人呢?”
女人都希望自己嫁的男人有个好胃口,却并不喜欢那种分分计较的美食家,这就涉及洪七的第三个特点,那就是挑剔。
洪七挑剔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总是那么的红光满面笑容可掬,照说是挺可亲的。但从蛛丝马迹,可以隐约推断出,洪七其实是一个很有原则很不肯马虎的人,换言之,就是颇有几分挑剔的。
这从他食不厌精的态度可见一斑,佐证则是接班人问题。五大高手中,王重阳、段智兴、黄药师都收了一大堆徒弟,欧阳锋也悉心培养了一个欧阳克,只有洪七公,出场的时候已经胡子花白一把年纪了,却连半个徒儿都没有。即使偶尔手痒指点一下后辈如穆念慈之类,却从来没有正式向谁传过拿手绝招。
这么挑剔的他,守候半生终于等来了两个徒儿,虽说收的时候一块是美玉一块是顽石,可幸好最后都成材了。
洪七这辈子,在五大高手中并不冒尖,论帅拼不过黄药师,论酷拼不过欧阳锋,论气质拼不过段智兴,论武功拼不过王重阳。但洪七有一点却远远胜过了众人,那就是,他的徒弟是最强的。
看到郭靖的脱胎换骨,我们不得不承认,洪七公,他从表面上看来是一个乞丐头子,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千古难遇的名师。
世有名师,而后才有高徒。在名师洪七的手下,石头他朝成翡翠。
伤心的人都是失意的。
我们总认为武林高手肯定活得特意气风发,结果却发现,他们没几个不是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为何?因为他们既然如此天纵英才,必然会志存高远,而人的这一生,欲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五大高手其中有两大的失意都和《九阴真经》有关,特别是黄药师,他的人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本武功秘籍引发的血案。
其实黄药师和欧阳锋不乏相似之处,其中一点就是都比较淡泊世俗名利,只求业务精进,有点儿不通俗务的感觉。虽说欧阳锋跟完颜洪烈瞎掺和了一阵,但其毕生志向还是做武林中的NO.1,这点和黄药师如出一辙。
你想要什么,偏偏就得不到什么。欧阳锋和黄药师二人机关算尽,最后还是没有把武林第一这顶桂冠揽回家。最后欧阳锋倒是突然精进了,那是因为,他疯了,大彻大悟了,NO.1的称号对于一个疯子来说,就犹如天籁之于聋子,美景之于瞎子,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
其他三位高手则已然有点志不在武林的味道了,王重阳投身于抗金的滚滚洪流之中,洪七公一身正气处处除暴安良,一个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是侠之小者,替天行道;一个愿天下太平社稷安稳,一个盼人间美满百姓安康,总之,这境界,这念想,这志气,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武林中人可以达到的。
洪王二人再牛,也无法实现这样的理想。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理想太远大了,远大到有点不切实际,根本就没啥可行性。
远居于南蛮边陲小国的段智兴,书中没有提到过他的志向,但用脚趾头都想得到,作为一个有志中年(那么痴迷于练武大抵是有志的吧),他怎么可能像李后主那样且尽今日欢,莫忧明朝事,肯定是日亦忧,夜亦忧,时刻想着怎么样才能使大理强大吧。
根据当时的形势,这样的理想,基本上能够称之为幻想了。所以我私底下推断,段智兴跑去当和尚,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爱情,而是彻底地绝望了,向当时的大宋大金做出一个颓废和放弃的姿态,好在人家卧榻旁边再酣睡几年。
好吧,情场失意了,职场也不得意,五大高手点儿够背的了,可金庸还是想了一个更狠辣的招儿,就是让他们无一例外地不能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
除了黄药师外,金庸干脆让其他几位高手都绝了后。王重阳和洪七公终身未婚,段智兴中途就跑了去做和尚(按常理来说他应该是有后人的,但和尚总会让人想到不婚不育),欧阳锋好不容易弄出个私生子,还被金老爷子毫不留情地写死了。
黄药师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是做岳父的,普通老百姓是嫁个女儿就多了个儿子,黄药师却是有了个女婿就失去了女儿,最后女儿女婿一家几口其乐融融,剩下他一个人在桃花岛喝着闷酒,这次第,怎一个惨字了得。
那些光彩夺目的绿叶们--谈谈金庸笔下的俏丫环
前文说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其实只不过是书生的江湖意淫之梦,难脱书生本色的金庸,自然还保留着书生有关于爱情的传统幻想,那就是:佳人在怀,还想有美婢伺候。
张爱玲写《小团圆》来讽刺胡兰成妻妾双全的梦想,殊不知,娇妻美婢,正是千古文人的梦想所在。张爱玲说,每个男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红玫瑰和一个白玫瑰,而在姑娘我看来,每个男人的理想生活则是,除一个情投意合的妻子之外,还有一个千依百顺的小丫头。
金庸无疑是有丫环情节的,他毫不掩饰地表示他对小昭、双儿、阿碧等人的偏爱,他曾说过:“我心中对之有柔情、有爱意、愿意终生爱护她的女子(和妻子不同)--郭襄、小昭、仪琳、双儿、阿碧、阿九、程英、公孙绿萼、甘宝宝。”
俗话说,红花也要绿叶配,明人小品中有这样一段话:“美人不可无婢,犹花不可无叶。秃枝孤蕊,虽姚黄魏紫吾何以观之哉。”其实,有没有婢对于美人来说倒是不大要紧,可对于男主人公来说可是无比要紧,与美人相比,丫环们自有其佳处,且听我慢慢道来。
丫环之容宜俏,在诸多国色天香的女主角身边,当然得有这样一片娇俏可人、但又不是十分夺目的绿叶来衬托。如果以花来相比,女主角们是牡丹、是兰,丫环则是芍药、是蕙,本来姿容也殊有可观之处,但无奈何珠玉在前,只能沦为花中之婢。阿朱阿碧虽美,怎比得上传说中的神仙姐姐王语嫣;小昭无疑是有国色的,却还是“身量未长,年齿尚幼”的萝莉,和敏敏郡主的草原风情没得一拼。
丫环之名宜雅,如古时的绿翘、红拂之类皆是化俗入雅,清新可喜,《红楼》中也曾提到,看一个人的门第,就看他丫环的名字即可,有袭人、晴雯这样的婢女,怡红公子自非浊物。金庸的取名也颇为不俗,《侠客行》中的侍剑,显然是脱胎于《红楼》,惜春之婢,即名“侍书”,化书为剑,顿染几分江湖气息,颇具点石成金的功效。小昭之名,和明教的教名大有干系,南朝时有一昭明太子,选编了《昭明文选》,是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之书,我觉得这个名字的灵感应该来缘于此。
我最喜欢的名字,却是阿朱、阿碧。语出武则天的《如意娘》一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要思念一个人到什么地步,才能够将朱色看成了碧色?记得有一个专栏作家叫朱碧的,应该也是典出于此。朱色端凝,碧色灵动,但阿朱阿碧的性格,却恰好相反。不过,红色是最讨喜的颜色,这点倒和鬼灵精的阿朱挺相衬。
丫环之性格宜柔。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神雕侠侣》中也曾写过一个丫环,那就是公孙止喜欢的柔儿。双儿、小昭、阿碧这几个都是温柔和顺到了极点的,《天龙八部》中透过段誉的眼睛来看阿碧,虽然只有八分人才,可加入十二分的温柔,那便也是十分的人才了。阿朱虽然比较古灵精怪一点,到了乔大爷面前,那也是温柔似水。
温柔到了极致,便会出现个性沦丧的危机,百分百的温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不是有点等同于奴性?这一点在最出名的丫环双儿身上有充分体现,曾经有个笑话说,如果韦小宝说“月亮是方的”,双儿必定会附和着说“相公,你看月亮有棱角呢”。
正因如此,丫环们很容易丧失掉自己的独立和个性,完全沦为男主人公的附属品。比较起来,侍剑倒是比较有个性的了,只可惜,有个性的人通常不长命,所以早早死在了丁珰的手下。
丫环之出身宜贵。如果是小户人家出身的丫环,难免会使男主人公起了轻贱之心,但如果那小丫头居然出身不凡,就很可能有化婢为妻,转副为正的可能。比如说侍剑、柔儿之流,终究占不了多少戏份。同样是慕容家的丫环,只因为出身不同,阿碧在闪亮登场后,只在最后露过一面,阿朱却成了《天龙》的女主角之一,公然能与乔峰大爷谈情说爱,我觉得,她背后那位王爷老爹居功甚伟。当然,乔峰本身也许并没有什么偏见,但是金庸呢?我估计他是看重出身的,总之,他笔下女主角的出身,非富即贵,很少有什么出身微寒的小家碧玉。
说到这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