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863600000108

第108章

第5篇第3章第5节在实践中赢得学习的观念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

有较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

验的人,必然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都获得了提高。同时,也只有把

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善于利用知

识处理各种情况,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丰富的经验也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资本,特别

是年轻人,由于涉世未深,他们的经验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

但要注意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如今人们已认识到,知识并不等于能力。21世纪对能力界限的新

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

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清晰明

了地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提出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

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

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也就是说,有了同等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同等的能力,掌

握知识与运用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学以致用的过

程。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学习一些更为实际的东西,而且更要赢得一种学习的观念。斯蒂芬逊是英国蒸汽机车发明家。生于纽卡斯

尔的一个矿工家庭。当过工人,坚持自学,积极进行创新实践,掌

握了蒸汽机原理。他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于1814年制成能牵引

30吨重量的蒸汽机车。1825年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客运机

车“旅行号”,首次试车成

功,开辟了世界陆上运输

的新纪元。从此,火车开

始正式应用于各国交通

运输事业。

那么,斯蒂芬逊是怎

样发明蒸汽机车的呢?

他出生于穷困的矿

工家庭,全靠当煤矿蒸汽

机司炉工的父亲微薄工

资维持生活。他8岁那

年就不得不给人家放牛。

他从小聪慧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经常利用给父亲送饭的机会

观察轰隆作响的机器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探究为什么会运转

放牛时,就用泥巴做蒸汽机,有锅炉、汽缸、飞轮,做了一遍又一遍

越来越逼真,既培养了他探究蒸汽机兴趣,又发展了创新实践操作

能力。

在斯带芬逊14岁时,真的当上了梦寐以求的见习司炉工。从此,他可以整

天观察、探究蒸汽机了。斯带芬逊会生火加煤,发动蒸汽机;给蒸汽机

擦洗油污,了解机器的部件。一个周日的下午,工人师傅下工回家

去了。他借口清洗机器零件,把蒸汽车全部拆卸开来,仔细探究机

器内部结构,然后,再重新装配好。这是他第一次拆装整台机器,

既高兴又担心,生怕自己装配有问题。他一夜没有睡好觉,第二天

刚蒙蒙亮,就赶到煤矿,怀着紧张的心情生火加煤,发动机器。机

器正常地运转起来了。他在庆幸自己拆装成功之余,萌生了自己

发明一台更好机器的想法。于是,他模仿着拆装过的蒸汽机大胆

画了张草图,送给煤矿的总工程师看。总工程师看了,大为赞赏说道:

“好孩子,有志气。希望你多读书,多掌握科学知识,将来发明一台

更好的机器。”

总工程师的鼓励,使斯蒂芬逊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知识。他

晚上坚持到煤矿夜校上课,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刻苦自学。功夫不

负有心人,他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成为一个机械修理工。一次,

煤矿的一台蒸汽机突然发生故障。总工程师和机械师们都毫无对

策。他不顾机械师蔑视,毅然请求总工程师允许他试一试。待总

工程师允许后,他镇定自若地拆卸零件,仔细地检查和矫正每个部

件,熟练地把机器装配好,排除故障后蒸汽机又正常运转起来了。

看了斯带芬逊的故事后,你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习与实践

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相反,它们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实践与实习

也没有谁先谁后之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促进实践发展,而当实践缺乏

理论指导时,你便又要回到学习中。正是在这样一个学习——实践——

不断学习的模式推动下。我们才能获得不断的提高与进步,这也正是在

实践中赢得学习观念的重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