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863600000121

第121章

第6篇第2章第2节会读书不如读好书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被传为“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出身贫

寒,来自乡间,一生没有好好读过书。因为与赵匡胤年轻时是同

学,所以当了宰相。“半部《论语》”是谦虚的话,表示读书不多,只

读了半部《沦语》。据历史记载,碰到国家大事和重要问题不能解

决时,他都要停下来,把今天不能解决的问题搁到明天。有人看

到他回去以后,往往在书房里拿出一本书来看。一些人好奇,想

知道这个秘圾,拿出来一看,就是一部《论语》。

其实《论语》中并没有冶理国家的具体的方法,更没有什么政治技

巧,它讲的都是大原则,但赵普却能以“论语”一书言简意赅,深

入浅出之优点。因此,我们在大学中不仅要会读书而且还要选择好

书籍来阅读。

多读书、读好书是对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现在各种各样的书籍

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学图书馆里的藏书就达几十

万或几百万册。虽然说大学生读书的时间相对充裕,但是人的精力毕

竟有限,任何人也不可能达到博览群书的境地。因此应该在最大限度

多读书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读好书。

我们不仅要选择好书来读,而且还要对书中的知识也要有选择性地采纳,即所

谓取其精华。鲁迅先生说得好,学习知识“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

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我们应尽量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根据

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有目的地多涉猎一些自己感兴趣、

或与所学专业交叉学科领域、甚至是距离很远学科的书籍,使自己的

知识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精细的系统!

从前,有一位老人,非常有钱,也非常有知识。

老人在临终的时候,把两个儿子叫到自己的床前,说:

“我很快就要死了,我希望你们将来能够独立生活,家里的东

西,你们俩分吧,想要什么就说吧。”

大儿子说:“我希望能够继承你的遗产。”

二儿子说:“既然哥哥要了钱,那么我就要父亲的

书吧!”

于是,两个儿子分别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与书籍。

许多年后,选择继承父亲遗产的那个儿子,因挥霍无度

而成了沿街乞讨的乞丐,而继承了父亲书籍的那个儿子却走

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他经过十几年的苦读与努力,成了一

名知识丰富的学者,并受到了国人的敬重。

人生不可无书相伴,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难抵你对知识的渴求。在学生时代

我们应多读一些经典书籍,这不仅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更可以提高我

们的修养,增强为人处事的能力。现在许多大学生的书包里装的除了教科书外,

很少有一些享誉世界的名著。

经典书籍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有的

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时间的考验,有的则在人间广为流

传,有的成为现代歌剧、寓言的范本。它们之所以流传下来,

本身就证明了它们具有一般书籍所不具有的巨大实用价值和阅读。

“走不尽天下路,读不尽世间书。”世上有多少本书?谁也

说不清。当今时代,各种门类的新知识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

暇。据统计:世界知识的总量,每隔5年至10年就要翻一番,

而且按几何级数继续增长。1500年前,欧洲一年所印的书,不会

超过1000卷,而今我国一年所出的书刊、画报就达40亿册

(张)。其实,现实中远远不止这个数目。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

洋,你怎样才能更迅速直接地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书来阅读呢?

选择经典的书籍将会让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信息丰富的环境中阅读,你必须还要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

矣!”虽然庄子的这个论点是消极的,但所提出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

思考的,即:如何以有限的一生向无限的知识海洋进军。要解决

这个问题,在确定阅读的战略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知识结

构、所攻专业、图书资料的条件、所要解决的问题等,确定阅读

的主线,并将这条主线用阅读计划的形式,明确表现在一些具体

书目上。不仅要根据这条主线来分配阅读精力、安排阅读时间,

选择阅读的思维类型,而且更重要是要根据这条主线组织其他阅读参考材

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不会被知识海洋的波涛吞

没,而是如鱼得水,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