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863600000005

第5章

第1篇第1章第5节扬起志向的风帆

中学和大学的差异,就像是破晓时分和日正当中的不同——一开始只见数道曙光,但一分一少过去,太阳会愈来愈炽热。上大学也是一样;每件事情,从学校功课到个人控制情绪都显见进展。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因为你对每件事情的感觉更敏锐了。这对于每一位准大学生而言,是令人相当振奋的事情。

古人左宗棠曾说过:“读书做人,先立志。想古来圣贤豪杰是我们这般年纪时是何气象?是何学习?是何才干?我现在哪一件可以比他?……”

冰心应该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女作家了,小时候,读着她的《小桔灯》、《寄小读者》等优美的文学作品长大。然而,冰心女士的选大志向也曾是在她大学时期开始确立的。

冰心的父亲是个清朝海军军官,常年在外。她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带她离开家乡,到上海生活。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到山东烟台创办海军军官学校,冰心又随着迁居到了烟台。烟台是有名的不冻港口,冰心在大海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她的母亲十分疼爱她,她对母亲也充满了爱。

1911年,冰心随父母回到家乡福州,考入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父亲到北京出任海军部司长。冰心又随着来到了古都北京。从此,她和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1918年,十八岁的冰心从贝满中学毕业,进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学习医学。当医生,这时候已成为她的理想职业了。

然而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五月四日那一天,冰心正在医院陪着做手术的二弟。一个亲戚走进来,兴奋地说:

“太好了!北京的大学生们为了阻止北洋军阀政府签订出卖青岛的条约,在天安门聚集起浩大的游行队伍,呼口号,撒传单,后来,他们又涌现卖国贼的住处,火烧了赵家楼!”

冰心听了,也激动起来。这一夜,她没有睡着。第二天跑到学校一看,校园完全变了样。协和女大是所教会学校,一向与政治运动相距甚远,可此时也无法抵挡住汹涌的时代潮流了。那些一向温文尔雅的女青年,都在慷慨激昂地议论国家大事,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很快,大家成立了学生会,还参加了北京女界联合会。冰心因为文章写得好,被选为“文书”。这样,她就写了不少宣传文章。后来,还在有名的《晨报》发表了好几篇,这大大激发了她写作的积极性。

她觉得自己有许多话要说,对社会各种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为什么不定出来呢?于是,她开始以“冰心”为笔名,写起“问题小说”来。第一篇小说是《两个家庭》,发表于1919年9月。她写了两个家庭的夫妻关系的不同,提出了对家庭和婚姻问题的看法。后来,她又写了不少家庭关系、社会矛盾的问题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一篇题为《去国》的小说,写青年英士,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想干一番事业,可面对着当时政治腐败与黑暗,他无法实现理想,又无能为力,只好又离开了祖国。有的留学生看了这篇小说后说:

“《去国》不只是小说,而且是研究人才问题的引子。”

冰心对军人向来是崇敬的,她这期间还写了不少写士兵生活的小说,很有特色。

1921年,冰心加入了著名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成了最早的会员之一。她是现代文学最早的作家之一,也是最有成就的女作家之一。

1921年暑假后,冰心决定放弃当医生的愿望,转入燕京大学文科。她边学习边创作,不但写小说,还写散文、诗歌。两年以后,她毕业了,就决定到美国留学。这时候,她出于对儿童的热爱,开始给小朋友们写东西了。《寄小读者》的通讯,成为了她最著名的作品。

冰心在十几年中,为儿童们写了大量作品,如《陶奇的暑假日记》、《小桔灯》、《在火车上》、《好妈妈》等等。在《陶奇的暑假日记》里,冰心满腔热情地写了在新社会成长的一群孩子。他们虽然各有缺点,但都是那么可爱。在他们的心目中,生活总是光明的,向上的。

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为现代文学增添了光彩。

大学是人生的加油站,对你以后能飞多高多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院长在迎新报告《这一刻,你们是主角》一文中提到:“在大学里你会发现一套在中学学那里得到的不同的有关知识、学术和社会的规范。”

曾是大学时代的骄子,后来注视着一代代大学生成长的师者们,他们对大学的感悟和解读,更具有一种深刻与成熟的力量。而大学的重要性又不仅仅是这些,它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大学是我们积累广博的知识、不断开阔眼界的时期。无论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首要条件——精湛的专业知识,还是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综合素质、完整的知识结构,都在这一段时间得到最初也是最稳固的发展。正如某位大学老师讲的:“以后你们很难再有如此完整的一段时间完全投入到学习环境中了”。

其次,大学生开始更多的考虑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大学中,大学生面临走出大学校园的现实,尤其是通过大四的考研、求职过程大学生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残酷性,心理上真正完成了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变。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大学是一个人能力全面提高的阶段。这里的能力不光是指专业的学习能力,更指组织能力,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观察社会、抓住观察后面更本质的东西的能力,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心理调节承受能力等等。

再次,大学还是人格的塑造和完善的时期。大学独特的氛围对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是任何其他环境不能替代的。一位高校教授曾说过:“一所学校的人文精神、文化氛围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这所学校学生的人格,就象北大人在外人看来天生有种近乎傲的自信一样”。

既然这四年如此重要,如何使其充分体现它的价值的问题就很自然的摆在我们面前。

北大法学院朱苏力院长的《这一刻,你们是主角》一文的最后说到:“你必须培养一种新型的责任感,不但要对自己,更要对你的机构、你的单位、你的‘老板’负责;你必须学会同你喜欢或不喜欢的,行为古怪甚至居心叵测的人合作;你必须更多地面对陌生——这意味着持久的学习;因为你在乎一个长久的成功,你必须接受众多眼前的失败——这意味着不断的风险;你必须学会面对种种诱惑,仍然要信守承诺,必须从现在——也许从助学贷款或遵守时间——开始培养自己的信誉;你可以且应当从情理想事,但必须学会按原则办事;你们可以保持甚至坚持自己的偏好,却必须学会用效率的眼光来考察社会和自己的选择与付出;在这里,你会感到社会中各种知识的类型和重要性都在发生变化,你们要面对的是一套看上去很冷漠但其实未必冷冰冰的关于社会的因果性的规范。”

现在的你读后也许还无动于衷,但走过大学四年的人会明白。因为这并非因为这些道理稀松平常,而是你阅历不够还难以领会其中的奥妙。只需记在心里,在你生命的某一个拐角时,你会突然想起这些道理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