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6年12月18日,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新馆揭牌,陈忠实文学馆建馆启动。陈忠实文学馆是由西安思源学院支持创建,白鹿书院设立的关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白鹿书院院长、著名作家、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长篇小说《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生活、创作、有关研究资料以及关中地域历史与文化的收藏与陈列、展示馆。
北京来的同志参观后说,在大学建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馆在全国是少见的,是非常有眼光、有远见的。西安思源学院院长、白鹿书院理事长周延波说“大楼起而大师至,大师至则大学兴”,中肯地阐释了陈忠实文学馆的建馆对于西安思源学院发展的重大意义。
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说,《白鹿原》这部作品、陈忠实这个作家和西安思源学院所处的位置,构成了一个白鹿文化。白鹿书院成立一周年时,他曾挥笔题辞“南洞北原两白鹿,往圣今贤鸣黄钟”以表庆贺。现在,陈忠实文学馆建馆,他非常赞赏,认为陈忠实文学馆馆藏之丰富,在他见到的文学家个人文学馆中,是比较少见的。
参观陈忠实文学馆的嘉宾对文学馆纷纷予以了肯定和赞扬。文学评论家李建军参观后称赞这个文学馆具有专业水准。然而很多嘉宾不知道,从确定筹备陈忠实文学馆,到设计、装修场馆,再到征集藏品、布置陈列到准备建馆启动仪式,仅仅用了不足两周的时间,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炜评称其为深圳速度。
陈忠实文学馆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距一个成熟的文学馆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衷心期待陈忠实文学馆开馆庆典的到来。
奋战12天:从筹建到初具规模
2006年12月5日,白鹿书院与西安思源学院议定于12月18日举行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新馆揭牌暨陈忠实文学馆开馆仪式。因准备时间过于仓促,白鹿书院院长陈忠实建议将开馆仪式改为建馆启动仪式。
12月5日当晚,白鹿书院领导召开紧急动员会,安排布置工作。从12月6日至18日,只有短短的12天准备时间,时间紧,任务急,工作量大,白鹿书院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繁忙、有序的工作之中。白鹿书院现在日常工作的是2位副院长、6位工作人员及2位司机,要筹建如此一个专业性的文学馆,人员力量明显不足。而且当时交过来的场地还是一个内装修没有完成的工地。书院领导临时外聘了2位西安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的教师作为陈忠实文学馆的场馆设计。按通常的惯例和经验,如此专业性的文学馆,工作人员至少应有二、三十位,为了减少开资,书院领导、工作人员及外聘工作人员加起来虽然还是太少,但大家工作热情极高,所有假日都不休息,每天加班,主要工作人员加班到晚上十二点以后是常事。
2006年12月18日,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新馆揭牌暨陈忠实文学馆建馆启动仪式在西安思源学院新图书馆隆重举行。国务院稽查特派员、西安思源学院名誉院长刘吉,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涛,西北大学教授薛瑞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畅广元,西安文理学院教授王仲生,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炜评,西安石油大学中文系主任王新建,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朱鸿,文学评论家李建军,作家孙见喜,《各界导报》社长兼总编、书法家张魁,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副馆长木南,灞桥区化馆馆长李君利等一百多位来自北京、陕西的领导和文化教育界人士参加此次活动。西安思源学院院长、白鹿书院理事长周延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白鹿书院院长陈忠实等白鹿书院领导丰持、参加了这次活动。
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新馆揭牌暨陈忠实文学馆建馆启动仪式结束后,在曲江宾馆举行了建馆座谈会和笔会。
走进陈忠实文学馆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卷首引用巴尔扎克的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有评论家认为,《白鹿原》是一部民族的秘史,也是一部被外化了的作者陈忠实自己的心灵的秘史。
走进陈忠实文学馆,我们仿佛与陈忠实开始了心灵的对话。首先看到的是序言大厅。序言大厅包括陈忠实巨幅照片、前言、陈忠实著作年表及获奖目录。序言大厅之后,陈忠实文学馆收藏、陈列及展示的内容分为六个区域。第一展厅:踏过泥泞五十秋一一陈忠实的生活道路;第二展厅:独开水道也风流——陈忠实的创作历程;第三展厅:一部民族的秘史一一陈忠实与《白鹿原》;第四展厅:原下的日子——陈忠实近年的生活与创作;第五展厅:历史与世界——多维视野中的陈忠实及其创作;第六展厅:一个原,两个人——白鹿原,陈忠实与周延波。
陈忠实文学馆陈列、展示陈忠实的生活与创作、《白鹿原》的创作及影响、陈忠实著作的各种版本、重要手稿、书信、书法、有关陈忠实及其创作的研究与评论、陈忠实与西安思源学院等内容。另有放映演示区,展示陈忠实及其《白鹿原》、白鹿书院以及文学界重要活动的音频、视频资料。
第一展厅介绍了陈忠实在完成《白鹿原》之前50年的生命历程。正标题引用的是陈忠实的诗句,原诗题为《故乡》:“云垂雨疏柳如烟,桃杏含苞又经年。轻车碾醒少年梦,乡风吹皱老客颜。来来去去故乡路,翻翻复复笔墨缘。踏过泥泞五十秋,何论春暖与春寒。”
在第一展厅里,共有14幅照片,其中有多幅陈忠实早年的珍贵照片。最早的一幅照片是1959年陈忠实于西安市第18中学毕业时的一张合影,前排左一为陈忠实,那一年他17岁。陈忠实手里拿着一本刊有柳青《创业史》的《延河》杂志。在陈忠实的文学道路上,陈忠实将柳青奉为文学上的导师。他的《白鹿原》也被评论界称为是超越了《创业史》的现实主义著作。第二幅足陈忠实高中毕业照片。这一年是1962年,陈忠实20岁。古人二十为弱冠之年,然而弱冠之年的陈忠实高考落榜。进入高校,读中文系,成为专业作家的梦破碎了。同年9月,陈忠实于西安东郊毛西公社担任乡村小学教师。第三幅照片摄于1963年春,陈忠实21岁。这一年,陈忠实依然是毛西公社的乡村小学教师。白天,他给孩子们教书;夜晚,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第四幅照片摄于1979年夏。这一年陈忠实37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另外还有陈忠实家乡老屋照片、1980年代、1990年代牛活照。
第二展厅展示的是陈忠实在《白鹿原》发表之前的创作历程。正标题引自陈忠实的词句,原词题为《青玉案·滋水》:“涌出石门归无路,反向西,倒着流。杨柳列岸风香透。鹿原峙左,骊山踞右,夹得一线瘦。倒着走便倒着走,独开水道也风流。自古青山遮不住。过了灞桥,昂然调头,东去一拂袖。”
陈忠实在2006年夏做客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牛》节目时,曾这样形容他的创作生涯,“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在破旧的老屋里,点着昏暗的煤油灯,陈忠实俯身在祖辈留下的旧桌子上写作,开始了他文学上的辛苦耕耘。虽然陈忠实只问耕耘,但是耕耘必然会有收获。随着一部部优秀作品的面世,从1979年荣获全国短篇小说奖的《信任》开始,陈实获得了国内多种文学大奖。
第二展厅重点展示了陈忠实早年与当代陕西作家、评论家的合影,陈忠实早期的手稿、出版的作品以及实物。本展厅的重要照片有:陈忠实与王汶石在延安;1980年夏在太白县招待所,上面集中了陕西文坛的几员大将,包括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京夫、王蓬、邹志安、王晓新、徐岳等。
展示的重要手稿有《桥》、《枣林曲》。展有《四妹子》、《到老白杨背后去》、《初夏》等14种著作。
饶有意味的是,在手稿和书籍的旁边,放有两盒巴山雪茄、一盒王冠雪茄以及一个羽毛状的玻璃烟灰缸。这些是陈忠实早年与现在抽的烟以及他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办公时用过的烟灰缸。
第三展厅是整个文学馆分量最重的部分,也是展品最丰富的部分。这里展示的是陈忠实在创作《白鹿原》时期的相关资料以及有关《白鹿原》的资料。
1988年到1992年,陈忠实回到了原下老屋。开始了《白鹿原》的五载寒窗写作。完成了这部被他称为死时可以作为枕头的长篇巨著。
本展厅的第一幅照片是白鹿原的标志性建筑,陈忠实亲笔题写了“白鹿原”三字。关于白鹿原一名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是周平王迁都洛阳之时,见白鹿游于原上;二是传说汉时获白鹿于原上。“白鹿原”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随着时代的风云演变,白鹿原几易其名。宋时大将狄青驻军于原上,“狄寨原”一名遂沿用至今。因为陈忠实《白鹿原》的面世,近年来,这个古原又恢复了古称。
在第三展厅里有一幅照片是著名画家、诗人范曾在法国读了《白鹿原》之后写给陈忠实的一首七律。这首诗的内容是:“白鹿灵辞渭水陂,荒原陌上隳宗祠。旌旗五色凫成隼,史倒千秋智变痴。仰首青天人去后,镇身危塔蛾飞时。奇书一卷非春梦,浩叹翻为酒漏卮。”诗后自注:“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甲戌秋,余于巴黎读之,感极悲生,不能自已。夜半披衣吟成七律一首,所谓天涯知己,斯足证矣。乙亥年抱冲斋主十翼范曾于北京。”以诗为书是古代文人互为赠答、互通友谊的方式。范曾先生承袭古风写给陈忠实的这封书信堪称当代文坛的一段佳话。
有一幅照片是1990年代初陈忠实与《西安晚报》编辑张月庚的合影。张月庚是陈忠实第一篇散文《夜过流沙沟》的责任编辑。《夜过流沙沟》于1965年春天发表于《西安晚报》副刊。这时候的陈忠实于西安东郊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2003年,当有记者问到陈忠实第一次发表作品时的感受,陈忠实说这篇散文的发表在他追求文学的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信第一次战胜了自卑。
这一展厅里还有大量珍贵照片,不一一细述。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堪称陈忠实文学馆镇馆之宝的《白鹿原》手稿,这是《白鹿原》手稿14年来首次亮相;我省青年艺术家李小超创作的《白鹿原》泥塑,展厅展示的是其中的一个场景“白灵满月”;《白鹿原》问世以迄于今的所有版本。
第四展厅展示的是陈忠实完成《白鹿原》之后,也就是50岁以后的创作、生活情况。正标题引用的是陈忠实的散文《原下的日子》的题目,《原下的日子》也是他一部散文集的书名。
这一展区重点展示了陈忠实60华诞暨文学生涯45周年有关照片、实物,陈忠实近年来与文学界朋友的合影。本展厅还展示了陈忠实珍贵的手稿和书信。手稿:《何谓良师》、《猜想死亡》、《威海三日》;往来书信:陈忠实致友人书信以及陈忠实60华诞暨文学生涯45周年笔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致陈忠实信。
第五展厅展示的是14位国内著名评论家、学者有关陈忠实及其《白鹿原》的重要评论。这14位评论家、学者分别是陈涌、贾植芳、雷达、曾镇南、朱寨、何西来、冯牧、阎纲、冯立三、屠岸、严家炎、蔡葵、吴泰昌、张锲。
在这个展厅有一幅25种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影照片,在这些文学史里分别有对于陈忠实及其《白鹿原》的文学史意义的评价。
第六展厅“一个原,两个人”,原是白鹿原,两个人是白鹿书院院长陈忠实、西安思源学院院长、白鹿书院理事长周延波。本展厅展示了陈忠实携手西安思源学院创办白鹿书院至今的有关珍贵资料。是白鹿书院成立一年多来的一个历史缩影。
首幅照片是陈忠实与周延波在白鹿书院共话白鹿书院发展前景。2005年夏,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对陈忠实与周延波共建白鹿书院做过专题报导。
第二幅照片是2005年3月5日,陈忠实与周延波在共建白鹿书院的协议上签字。
有一幅照片是陈忠实与张贤亮、熊召政在白鹿书院成立庆典上的合影。作为当代中国三位非常有影响的作家,他们的这张合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有一幅照片是2005年12月陈忠实在白鹿论坛上做题为《感动长征》的演讲。
本展厅还收集了白鹿书院成立庆典邀请函、有关白鹿书院的重要报导等大量实物。
陈忠实《白鹿原》手稿14年来首次亮相
1992年春天,一个梨花绽放的日子,白鹿原下的西蒋村,陈忠实将《白鹿原》的手稿郑重地交给《当代》杂志的编辑洪清波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一编室的负责人高贤均,同时就有一句积蓄已久的话涌到嘴边:“我连生命都交给你们了。”
2006年12月18日,白鹿原上的陈忠实文学馆建馆仪式启动,这份被陈忠实视为生命的《白鹿原》书稿,在14年后,首次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作家,尤其是卓有成就的作家的手稿是一种稀缺资源,作家的手稿大多是孤本,具有极高的研究与文化价值。《白鹿原》是当代最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之一,《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是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他既是名家,《白鹿原》的手稿也是著名的手稿。名家名手稿的展示在文学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