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8678500000018

第18章 一路走过,一路成长(4)

起初,她在父亲的指点下,还画得有模有样的。时间一久,她绘画的兴趣便渐渐地淡了下来,可是一向乖巧听话的她,不忍让父亲失望,尽管心里不大情愿,她还是放弃了自己的其他爱好,走进了各类绘画辅导班,一遍遍地在画板上,被动地涂抹着自己也越来越不清晰的梦想。

因绘画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她的其他功课落下许多,复读了一年后,她才勉强地考上了一所普通的艺术院校。

是大一的一次“校园模仿秀”大赛,改变了她后来的人生走向。

大赛的初赛,她轻松地过关;复赛前,她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临场发挥也很正常,结果她竟然没能入围最后的决赛。

带着很大的失落,她独自来到校园里的人工湖畔,心情黯然地望着波光潋滟的湖面,不时地喃喃叹息:“我真笨啊,真的太笨了,我连模仿都做不好。”

“为什么非要模仿好别人,而不去尝试着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呢?”那位学生们都十分敬仰的老教授不知何时站到了她的背后。

“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她仰起头来。

“对啊,即使你模仿得再逼真,那你也只能是他人的一个影子,失去了自己。

别忘了你要拥有自己的人生,知道你心中最想要的是什么,去做最好的那个自己,才是最最重要的。”老教授微笑着点拨她。

“做最好的那个自己”,她轻轻地重复了两遍,仿佛有一股清新的风陡然吹入幽闭的心扉。带着豁然醒悟的激动,她向老教授深鞠一躬,笑容满面地跑开了。

后来,她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将绘画只当作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自己喜欢的写作。大学读书期间,她便成为有名的网络作家,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并如愿地留在省城的一家出版社。

她叫顾天天,网名云淡风轻。在谈到她今天的成功时,她的父亲愧疚地说:

“我差一点酿成了一个大错,我只想着让女儿模仿别人,成为优秀的‘他人’,却忘了告诉她成为一个最好的‘我’。”她却安慰父亲―那不过是人生难免的一个弯路,也许只有经历过一些挫折以后,经过冷静的思索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心中最想要的是什么,才懂得在成长的路上怎样不迷失了自己。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想起那一幕,也为自己骄傲,不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而是一种能得到那一瞬间的过程,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棒。

每个人曾经都有一个美丽的梦,它属于自己,也属于一个故事,我想,只要心中念着,无论过多久,仍旧记忆犹新。一想到它,我也不觉得低下头。一笑,那个梦太实际,让我们为自己而骄傲,让众人为我喝彩。

2011年的暑假,我很庆幸地入围了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决赛,亲戚朋友为我加油鼓气,父母也一致支持我,终于信念打败了懦弱,我和几个同学一同进入了总决赛。在北京比赛的那天,我努力放松,写出了自己觉得较好的文章。

在五天培训过后的颁奖仪式上,我和同来的几位同学都紧张得不行,虽然我不在乎这些奖项,可还是为自己捏把汗。我不太习惯这样过于拘谨的场面,让人压力好大。当时,从三等奖开始颁奖,别人一个个拿到了奖项,过了很长时间才颁完三等奖。看到许多同学都拿到了奖状,我开始想哭了,想到了许多许多,爸爸妈妈对我寄予了希望,我却给他们带回去的失望。整个脑袋都乱乱的,一团麻似的让人疼。

当我想到我已经没有希望的时候,只听,主持人说:二等奖的获得者是……

当念到第四个名字,竟然是我,我以为我会哭,但没有,我当时激动得很,一个大我一级同宿舍的姐姐,帮我用手弄了弄稍微有点乱的头发,我便飞快地跑向了领奖台。

诗人汪国真,为我们颁发了二等奖和奖品,并和我说,要好好学习。就这样,我兴高采烈地捧着奖状和奖品走下领奖台,除此之外,我还得到了全国知名的作家诗人文学家等的签名,并合影留念,而那“要好好学习”五个字,极大地鼓舞了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直到现在,想起那一幕,也为自己骄傲,不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而是一种能得到那一瞬间的过程,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棒。

一念善心

一念善心,虽常常倏忽而生,翩然而至,看似如此简单明了,却不知其生于怎样的襟怀,内里藏着怎样的慈爱。

一位文友告诉我,他喜欢世间所有美丽的花朵,高贵的,卑微的,艳丽的,淡雅的,长开的,转瞬的……那些兀自芬芳的生命,其实都怀着摄人心魄的善意。

一语惊心:能够从每一朵花绽放的美丽当中,读出怦然心动的善,该具有怎样慈悲的胸怀和独绝的慧眼?

我不禁想起了在《青年文摘》上读到的一篇人物通讯,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她是一位与丈夫离异的女子,也是两个女儿的母亲,说不清是由于某种难以抗拒的诱惑,还是因为沾染了毒品后的身不由己,她加入了一个贩毒团伙,并成为了其中的骨干分子。后来,贩毒团伙成员悉数落网,她被判了十五年的徒刑。

他是亲手抓获她的警察。在她那窘迫得令人心酸的家中,看到她的十三岁和九岁的两双眼睛里满是恐慌的女儿,他的心似被什么东西猛地刺了一下,柔柔的疼,让他眼角陡然一阵灼热。

没错,不幸的风暴,正猛烈地吹打两个蓓蕾般的女孩,她们随时可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伤害。那一刻,他侠骨柔情,将兜里所有的钱都交到了她们的手里,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掷地有声地告诉她们:“孩子,别怕,遇到什么困难,就告诉叔叔。”

其实,他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警察,他的妻子四处打零工,他还有需要赡养的老人和抚养的女儿。还有,他与两个女孩住在不同的两个省份,隔着上千里的路程。

他似乎有太多的理由,可以对那两个偶然认识的女孩不必过多的牵挂。然而,一回到家中,他便毅然地决定,从此开始,每个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面,拿出两百元钱,帮助那一对可怜的小姐妹。他还一次次致信给当地有关部门,希望能够给她们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她们驱散心灵的阴霾,让她们多感受一些生活的阳光,希望她们像自己的女儿一样,成长的记忆里,多一些快乐的色彩。

就这样,怀着一份朴素的善意,十年间,他一直坚持寄钱、写信、打电话、探望……默默地帮助两个似乎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女孩,让她们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有亲人般温暖的呵护,最终健康地长大,陆续地考入大学。而他,那些年里,却俭省得出了名,生了病也舍不得花钱买药,一件洗出了破洞的衬衫竟穿了八年……

记者问他自己的生活如此艰难,怎么还会义无反顾地去助人,他淡然地回答:“当初看到那两个孩子渴望关爱的眼神,就觉得自己不能视而不见。”

原来,他数年如一日,将一份朴素的真情演绎得如此美丽,只是缘着那一念善心。

就像世间的许多大美,往往居于善的小屋。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许多英雄壮举,也常常起于一份小小的善意,那藏于心底的绵绵爱心,只因一个或许很不经意的偶然,便被自然地引发出来。譬如,骤然而至的一场灾难,街头偶然撞见的一幕不幸,甚至是阅读中碰见的一件苦难遭遇,瞬间便拨动了柔软的心弦,一颗心再也无法平静如初,自己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袖手旁观,因为那些寒冷需要温暖,那些苦痛需要疗治,那些孤独需要抚慰,那些忧伤需要拂去……一念善意,就像被春雨滋润的一粒花籽,立刻听从了那爱的召唤,欣然地钻出泥土,恣意地葳蕤,纵情地绽放,如水中的莲,如谷底的兰,简单、自然、清纯。

民国年间的大家李叔同,已经决计皈依佛门了,却依然念念不忘自己资助学生刘质平之事,甚至在出家前,仍在信中这样写道:“余虽修道念切,然绝不忍置君事度外,此款倘可借到,余再入山;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君以后安心求学,勿再过虑,至要至要!”字里行间,弥漫的尽是人间烟火味的善心,更是大师高尚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