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8678500000003

第3章 我们都会孤独、迷茫,却从不安于现状(3)

那年的冬天很冷,我们又重新分了班,我认识了好朋友——范范,我们一起去上课,一起去吃饭,一起去逛街,淘很便宜的衣服,我们一起坐在教室的后两排,每天简单,快乐。就这样,冬天过了,我却不觉得冷。

一年后,我带着行李去山东,在通往济南的火车上,我不断回忆着那些曾在我身边的笑脸。济南的冬天很冷,和安徽不同,是刺骨的疼。宿舍有暖气,我依旧很冷。我站在我曾经喜爱的城市的土地上,站在充满奢靡气氛的齐鲁大地,一切不是想象的那样。我最好的朋友范范,她在那个我们的城市,再一次拿起那些课本,再走一次高考之路。

那年的冬天,我有范范、有嫦娥、有左左、有梅子,有我温暖的118宿舍。高三的生活很枯燥,但我们依旧过得很好,没心没肺地闹。当然,我们也会因为月考的失败而难过,只不过,我们还是快乐地走了下去。

一年后的冬天,没有她们,没有熟悉的身影。我站在马路上,看行人匆匆过往,试图从中找寻那抹熟悉的身影。风吹过,寒冷的空气好似要冻僵我的整个身躯。红绿灯不停地交替着,一辆又一辆车从我身旁呼啸而过,带着旷野的北风,吹乱了我的发。

那年的冬天,范范抱着《报考指南》一页一页地翻着,编织着一个又一个梦想。突然有一天,范范说她想去山东,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山东是齐鲁大地。然后,我们就展开了有关齐鲁文化的探讨,然后,背书的声音淹没了我们的讨论,再后来,我记住了我们的梦想。

一年后的冬天,我在离家千里之外的济南,写下苍凉的文字。没有她们的日子,这座城市已经没有温度。我在这座冰冷的城市里一直想念,一直想念……

浅笑夏末

三年前,我伴着夏末的蝉声,开始了我高中的生活,开始了新的旅程。就这样,匆匆中竟不觉时间的推移,三年后,带着泪水,带着彼此的成长,我们站在夏末的光线中说再见。

填志愿那天,我拿着表格,很快填完了,去机房的时候见到了嫦娥、左左和小曼,她们已经准备离开,我不知道这一别,何时会再见。我快速在电脑上填完,快速离开,然后在超市里漫无目的地转了几圈。见到范范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匆匆地说上几句话便各自离开,这一别又是无期。

夏末的晚上,吹来的风也是热的。看着一个又一个人离开,我的心像落叶般开始纷纷扬扬地落下,悲凉,无奈。记得尼采说过:人没了痛苦,就只剩下卑微的幸福。身边的位置就那么多,我们能给的就那么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人要进来,就有人不得不离开。是不舍,是无奈。当我想写下那段有关于夏末的回忆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适合的文字。

站在黄昏里,对夏末微微一笑,或许离开是最好的结局吧?青涩的年华里我们彼此留给对方的痕迹。我们在夏末相遇,也在夏末别离。

我走在陌生的校园,看陌生的人在我身旁匆匆而过,每一个人都是微笑的,或许,这个时候我也该是微笑的吧?那些昏黄的灯光,那些伤感的梦,一部分留在了那个熟悉的城市,一部分带给这个城市。尽管这里没有她们,可我还是笑了,把最灿烂的微笑刻在这个城市。

在蝉声还没停止的夏末,我从一个城市来到了另一个城市,好似这一段距离的空气中也有了几丝离别的叹息在游移,像是茶残留在指间的苦,可是,我不得不习惯。

记忆是一张挂满风铃的卷帘,藏匿不了回味里一丝缱绻的痕迹。时间的沙漏沉淀着无数逃离的过往,记忆的双手总会拾起那些明媚的忧伤,而我在这里,浅笑夏末。

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几米

品味孤独

一个人的时候,且从容地端详孤独的容颜,听听孤独的声音,瞧瞧孤独的身影,以欣赏的心态,迎接孤独花开花落……

夜很深了,打开QQ,还有那么多晃动的头像,就像深海里的一条条游动的鱼。

自己也忍不住,东一下西一下,漫无目的地闯来闯去,这边搭一眼,那边插一句,一个无聊透顶的话题,也忍不住跟帖说两句,似乎生怕被人遗忘了。跟着凑了半天的热闹,却越发感到了莫名的孤独。

如果说白天里还有许多忙不完的事情,缠绕着自己,裹挟着自己,焦头烂额地朝前奔走,并没有意识到孤独早已如影相随,那么,在暂时的停歇下来后,才蓦然发现:原来,自己也的的确确是一个孤独的人。

是的,自己陷入了孤独的包围:一个人面对着不断变换的电视频道,却找不到一个想看的节目;打了一圈电话,却没有约到一同喝酒的熟人;一本计划已久的旅行,因某种顾虑迟迟未能实施;一个曾经那么亲密无间的知己,分离十多年了,竟几乎没有打电话相互问候一声……没错,因为那些触手可及的孤独,我的生活变得有些不可思议。

一次乘车回老家,无意间,与一位满面风尘的农民工说起了孤独,他竟很看得透地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孤独不过是一种感觉,谁都有,没啥大不了的。”

细细想来,他说得真的有道理,谁都逃不脱孤独,孤独不分年龄、职业、性格、学识、阅历……孤独是与生俱来的,要陪伴自己一生的。有时,即使一个人在一个热闹的群体里面,依然能够感觉到深入骨髓的孤独。只是孤独的类型不同,品位不同,持续的长度也不同,有“独自怎生得黑”的孤独,有“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孤独,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孤独,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有能够玩味的孤独,有很审美的孤独,也有很折磨人的孤独……

一位好莱坞的巨星,说她之所以不停地接受各种片约,马不停蹄地赶往一个个片场,绝对不是为了拿到更多的片酬,而是要逃避孤独的追赶。

我想起一位退休八年还愿意往公司跑,喜欢看那些年轻的工人忙碌,眼睛里满是羡慕的邻居。他那一句口头禅“我那时候,真是……”一下子就将他心底的孤独,毫无遮掩地流露出来了。

那天,一位身家过亿元的富豪,很偶然地看到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的日记,连着三页,竟然重复地写着“我很孤独,很孤独,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假如有来生,我一定做一只蚂蚁,有那么多可以交流的伙伴”。富豪满脸困惑地说:“小小年纪,从小在蜜罐子里泡大,现在和将来都衣食无忧,根本没什么要操心的,他还孤独什么?”意思是,他的儿子实在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立刻告诉他,其实孩子也会孤独,甚至他们对孤独更敏感。一位中学生就告诉我,她不愿意与父母说话,也不愿意跟老师同学说话,只偶尔在网上跟对脾气的陌生人说话。她说,她也知道那样不好,但就是改不掉。

我听到后,心里重重地“唉”了一声,因为我也找不到消除孤独的灵丹妙药。

为什么要摆脱孤独呢?好好地品味一下孤独,从中发现生命的某些秘密,不是更好吗?一位着名的美学家,在一篇题为《品味孤独的魅力》如是反问。

扪心自问:孤独何惧?孤独多美?

既然孤独就像掌心的某些与生俱来的纹络,注定要一生相伴,那么,何不坦然地面对孤独?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且从容地端详孤独的容颜,听听孤独的声音,瞧瞧孤独的身影,以欣赏的心态,迎接孤独花开花落……

车站·时光

时间是最大的盗窃者,盗走了我们的稚嫩,只剩下成熟和坚硬的羽翼。

有多少次,我站在这巨大的广场,在拥挤的人群中,不知道朝哪一个方向迈出下一步。在车站,我不止一次感觉到前行的盲目。也许车站对于人的意义就是这样吧,让人感受离别的痛苦,体味重聚的幸福。同样的,它也让我这样历来独自远行的人,一次次感觉到迈步的沉重。

这是寒冬里的某一个黄昏。四个小时的颠簸留下来的疲惫一阵阵侵袭着我,冷风呼啸。十二月的贵阳,寒冷封锁了所有人们的温暖。缓步下车,眼前是排列整齐的汽车,他们要么刚刚抵达终点,要么即将开往远方。其实这些汽车就和我们一样,来来去去,真不知道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

习惯独自远行,所以无人接站。走出出口,人群远去,掏出手机,给妈妈打电话,告知已经抵达要到的地方,正在去乘坐公交车的路上。

在等待开往花溪的公交车的时候,突然想起第一次远行,是年幼无知的年月,跟随爸爸去小镇上,那时候老家没有汽车,我们乘坐拖拉机前往小镇,身边都是不认识但是看起来和蔼的面容。他们跟我们一样,难得有一次机会,坐上拖拉机,去往远处的小镇,用汗水兑换一些自己无法生产的生活必需品,买下盐、煤油、猪油、锄头……有时候,他们会奢侈地买下一些颜色鲜艳的布匹,偶尔也买糖,给家里淘气的孩子们。记忆荒芜之后,只记得一路摇摇晃晃,头晕和恶心像病魔一样纠缠着我,耳边有爸爸和身边人聊天的声音。那一次车程其实很简短,但是对于年幼的我而言极为艰辛,当然这初次乘车的痛苦在爸爸将糖递到我的手中的那一瞬间化为乌有。

好多记忆突然就涌上心头来——十三岁离家求学之后,开始独立生活,时常面对各种孤独。乘车,算是灾难深重的一种。每次需要乘车,在想到的时候都会害怕,等到坐在车上,要么会感觉车要侧翻,要么总觉得车要被后面的车辆追尾,或者就是头晕胸闷,呕吐不止。也许这就是年少时留下来的后遗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再大一些的时候,我到县城读书。那时候的车程是三个多小时,这对我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每年放假的时候,我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将所有的朋友都送上回家的车,然后看着远去的汽车,感受到一种异样的悲怆。这样的感觉,送别的人都应该了解,当汽车远去,视野里只剩下缓缓降落的尘埃,有一瞬间的错觉,仿佛万物消隐,置身陌生的境地,周遭都是熟悉但无生气的风景。

我记得这年的夏天,在火车站送人远行。当她走到检票处,回头看我的一瞬间,我差一点,就流出泪来。那种场景,突然之间好像陷入黑白电影的骗局,没有任何声音,静谧成一幅画。转身的时候,巨大的悲伤涌上心头。送别对我而言,是一种苦难。然而,这种苦难一直在继续。这么多年来,一直站在送别的位置,看别人远行。而我,从来都不喜欢被别人送行,也许是知道那种苦难,所以拒绝成为苦难的缔造者。

我现在寄居在贵阳花溪的某一座山头,读书、写作,匆忙生活。晕车的弊病似乎已经远去,然而对于快速度的事物,依旧无法适应。我习惯步行,耳朵里塞着耳机,许巍的声音会轻轻地触摸柔软的耳膜:谁让我们哭泣又给我们惊喜/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总是要说再见相聚又分离/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我过分迷恋这具有质感的声音,然后在风声中独自走在路上。而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也是一个人,匆忙地独自走在前行的路上。

车,以及更多快速的事物,依旧在我们的生命里来来去去。出现了,消失了;想起了,忘记了;发生的,过去了……日日年年如此往复,一个一个的“我”,不见了。

时光深处,其实我们都是繁盛但终将凋谢的花朵。成长,是一个说来沉重的词汇,却是无意间完成的蜕变。当一辆辆车从我们身边飞速驶过,我们看见车窗倒影里的自己,稚嫩的脸不知不觉间已然变成熟。

这其实就是成长啊!好比从晕车到不晕车,从离别时的泪流满面到学会仰头看天忍住眼泪然后微笑挥手,从珍惜到懂得……

多年之后,我们恍然发现这样一个真理,时间是最大的盗窃者,盗走了我们的稚嫩,只剩下成熟和坚硬的羽翼。

季节里的倒影

失落过,彷徨过,烦躁过,迷茫过,喜悦过,骄傲过,得意过,可我们还是要不断成长。

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我默默地收拾好东西,关了灯,锁上门,在走廊里撑开淡紫色的雨伞。天上无星无月,校园里昏黄的灯光映着地上的积水明明亮亮。

雨下得很大,我慢悠悠地走着。很多时候,我希望有那么一个人,不在乎我飞得高不高,只关心我飞得累不累。我对自己很苛刻,想要努力活成一个优秀的人,就是那种站在人群中闪着光,引来许多艳羡的目光的人。

但是,我是会累的。当我回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我只有我自己,和季节里深深的倒影。

在我并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十九年里,我目睹和习惯着身边一拨又一拨人的来去,慢慢地接受着人生各种变数,然后成长。可是长大,只是一瞬间的事。我忘记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早上醒来有了沧桑的感觉,尔后记忆复苏,和过去有关的那个自己总被现在的自己包容着。总是说,当时的我好傻。在说这话的时候,嘴角是轻扬的。不管当时自己是怎么折腾的,现在我喜欢的永远都是已经过去并且不再拥有的旧时光。至于那些旧时光里的人和事,足够我以后坐在摇椅上慢慢地回忆。

曾经和现在,有很多男孩对我告白。他们在不同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的喜欢,但是结局都一样,每次在我被感动得决定打开心扉接纳的时候,他却走了。从此,我的喜忧再与他无关。

有个喜欢我很久很久的男生问我:“沫沫,可以告诉我你怎么做到封心禁爱的吗?”我笑而不语。要怎么说呢?被伤多了,自然就不再有所期望和幻想。尽管我偶尔还是做不到,可是我的心早已死在了以前的某一天。

过去,是一个多么令人遐想无限的事。不论时间的洪流如何浩浩荡荡,有些坚持却固若金汤。从我开始写第一篇文起,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文字。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甚至在争分夺秒的高三,我还是会偷偷地把稿纸压在课本下,写些关于青春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