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听了这个小故事的人,能重新点燃起新生的火种。别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不论在任何境遇之中,你都必须牢记要珍重自己,不要自暴自弃!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大多数的人,想要别人赞同他的意见,总是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尤其是那些商店里的售货员,一味对着顾客夸自己的商品如何价廉物美,使顾客没有插一句话的余地。其实,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的。因为顾客上门来买东西,早有选择和求疵的心理因素,往往对这货物越挑剔,就越想购买这货物。他批评货物时,你不必和他争辩,不妨随声附和。顾客选定以后,自会掏钱买的。要是你和他争辩,这无异说顾客没有眼光不识好货,顾客受到这样的侮辱,自然会愤而到别家去买了。这样不就损失了一笔生意吗?要切记在生意场上,“不必多言,多言必败”。要学会该沉默时就沉默,沉默有时也是优质服务,也是商机,沉默往往比滔滔不绝的言谈更重要。因此,与其自己唠唠叨叨说了一通废话,还不如尽量让顾客多说话,而自己在旁边表示诚心接受,结果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曾经有个小国派使者来到中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很高兴。可是这个小国同时还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金匠进行检查,称重量,看做工,可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最后,有一位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沉默是金,语言是银。”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但许多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当别人说的话自己不同意时,往往不待别人说完,就想插嘴进去。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这样做,也决不能使别人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来迁就你的意见。别人正有一大堆的话急于说出来时,你想插一嘴,别人根本就不会注意你想表达的意思。所以,我们必须耐心听完,并且鼓励他把意见完全表述出来。
有一个故事可以使我们明白,应用这一方法究竟合算不合算。
美国某大汽车公司采购车座上的绒垫,当时有三家商店分别派职员前去推销。其中两家商店所派的职员都十分能言善辩,只有另外一家商店的职员正好因为患病,讲不出话来。他到了汽车公司,沙哑着喉咙,很勉强地说:“我实在说不出声来,我们店中的商品,我只能写给你们看。”那家汽车公司的主任,一见他这种情形,便对他说:“你不必讲话了,你把商品拿出来,我们可以做出比较的!”于是他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结果,其他两家商店所派的善于辞令的职员,都空着手回去了,他却做成了这笔买卖。全部订货价格的总数,竟达160万元之多。这批庞大的生意,简直是他毕生所梦想不到的。这个特殊的例子,固然不能与一般的事例相提并论,但是根据这个事实,可知不开口的效果,反而会胜过多说话。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所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吧。
以前美国乡间,有许多地方不愿使用电器。有一家电器公司想拓展农村业务,就派一位代表到乡下去考察,以便借机推销。那位代表到了乡下后,先去询问当地经销处的经理。经理说:“乡下农民之所以不愿使用电器,原因无非是他们生性俭朴,甚至可以说是一毛不拔,不愿花钱购买那种昂贵的电器,同时他们对于我们公司的产品,也很不满意。我试过了,一点希望也没有。”这位代表听后,觉得在此情形下推销电器,的确是一件很棘手的事,但他对如何迎合别人很有心得,于是决定亲自去尝试一下。
有一天,他敲了敲一家农户的门,门打开一条缝,一位农妇探出头来。那妇女一见他是推销电器的人,便露出十分厌恶的神情,并把门紧紧关上。他又敲了敲门,那位农妇不得已就打开了一条缝,把她对他们公司的不满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他一看情形不对,就心生一计,装着很客气的样子,对那位妇女说:“对不起,我打扰了你。我不是推销电器的,我只是想买你家的一些鸡蛋。”妇女听他这么说,就半信半疑地把门开了一半。他就接着说:“我看你们养的多明尼克鸡又肥又大,我想生出来的蛋一定很好吃。”“你怎么知道我家的鸡是多明尼克鸡?”那位农妇的好奇心被吊了起来,同时就把门又打开了一些。“我自己也养鸡,但是不如你们家养得好。”那妇女一听心花怒放起来,打开大门问他说:“那你为什么要买我们家的鸡蛋呢?”他更装出内行的样子说:“白鸡生白蛋,黄鸡生黄蛋,做蛋糕是用黄蛋做得好吃。我妻子很喜欢吃蛋糕,自己又没有黄蛋,因此特地来向你买。”妇女听得津津有味,便热情迎接他进去。
他看见牛栏里养着几只奶牛,便又称赞道:“我想你养的鸡下这么好的蛋,一定比你丈夫卖牛奶挣的钱多吧。”这时,那位妇女已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很热情地告诉他许多养鸡的方法,并领他去参观她的鸡棚。他们交谈了很长时间,那位农妇越说越起劲。临走时那位妇女忽然自动告诉他:“我们的邻居也养鸡,但他们的生意比我们的好,听说他们家鸡棚中装了电灯,这大概和他们的生意好有关。现在我们也想装,你看怎么样?”他知道时机已经是十二分成熟,便竭力劝说她家也装。
隔了两个星期,这笔电灯生意便由这家电器公司具体承办。本来是一件毫无希望的事,但经他略施小计,居然马到成功。其实,他并没有替公司宣传推销,也没有替公司争长论短,只是在那妇女不高兴的时候,设法使她高兴,使她自己想到要用电器而已。
再比如,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家公司招聘人的广告,我的一位朋友前去应聘。他事先打听到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以前的经历,一见面就对那总经理说:“我十分希望能在这里工作,我更愿意追随您左右努力工作,因为我知道在十几年前,这个办公室里只有一台打字机和一个职员,经过先生的艰苦奋斗和苦心经营,才能成就今天这样伟大的事业,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事啊!”
那位经理本来对于应聘的人,大都瞧不上眼,所以应聘的人虽然络绎不绝,结果都扫兴而归。可是他这么一说,正中那位经理的下怀,引起了他的很大兴趣,于是就向他大讲起自己的奋斗历史。他说他刚开始创业时,只有几万元钱,不过是小本生意,只赚一些蝇头微利而已。在业务方面,也十分清淡。经过他长时期没日没夜的筹划经营,每天工作平均12小时至16小时,总算渐渐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那经理一谈起自己的成功史,就兴高采烈,眉飞色舞,我的那位朋友只是在旁边侧耳恭听,表示敬佩。谈了半晌,那经理也不去查问他的学历技能,就对坐在旁边的副经理说:“我看这位小伙子很不错,我们就要他吧。”这个位置,就在他最初的几句谄词下,稳稳地拿到手了!正如俗语所说:“兵在精而不在多!”说话也是如此,不在话的多少,而在能说得恰到其分。
人们都喜欢诉说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所以与人交往时,如果对别人有所求,只要使对方多诉说他最得意的事就行。法国大哲学家洛士佛科说:“与人谈话,如果自己说得比对方好,便会化友为敌;反之,如果让对方说得比自己好,那就可以化敌为友了!”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如果对方总是夸耀自己的好处,并陶醉其中,觉得自己像个伟人,那么你就不妨多谦逊一下,表示卑小无能,这样自然容易获得对方的同情与好感。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都有一种“嫉强怜弱”的心思。
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有时更可以获得实际的好处。美国文学家考勃因有一次与人打官司,差不多就要失败时,对方律师知道他是一位名作家,准备大加攻击一番,但他却特别谦逊地说:“徒有虚名,毫无实学。”他这样一说,反而使对方律师不好意思再攻击下去了!可见谦虚一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一个人知道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即使活上一百岁,也仍然像朝露一样。百年以后,将会无人知晓。那你只要细细地想一下,你就会觉得尽可以让别人多说话,自己实在没有多说自夸的必要。
记住吧!你要想获得别人的赞同,就必须自己少开口,让人家多说话!说话固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听人家说话,更非易事。
司惠勃就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他经常专心致志地听人谈话,从而使人称心满意,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是一个工人还是一个百万的富翁和他讲话,他总是洗耳恭听。
美国的报业大王赫斯特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当他和别人交谈而侧耳倾听的时候,竟会像一个女子般娴静!美国着名的政治家海·约翰不但善于演讲,并且善于倾听。
伍尔芙说:“诚意的关注,最能打动别人的心!”所以,有许多人以为“多讲少听”才是正当的方法,其实是错误的,切记言多必有失。
不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一群青蛙在进行比赛,看谁先到达一座高塔的顶端。周围有一大群围观的青蛙在看热闹。
比赛开始了,由于大伙都不信有谁能到达那座塔的顶端,只听周围一片嘘声:“太难为它们了!这些青蛙无法达到目的,无法达到目的。”青蛙们开始泄气了,可是还有一只青蛙在奋力摸索着向上爬去。
围观的青蛙继续喊着:“太艰苦了!你们不可能到达塔顶的!”其他的青蛙都停下来了,只有那只青蛙一如既往继续向前,并且更加努力地爬着。
比赛结束,其他青蛙都半途而废,只有那只青蛙以令人不解的毅力一直坚持了下来,竭尽全力到达了终点。
其他的青蛙都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它就能够做到不管不顾地一直向前冲,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到达终点。这时,大家才发现——它是一只聋青蛙!
你是要成功还是要听别人的话?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你的梦想,这时你最好做一个“聋子”!
奥里森·马登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特质,就会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深信所从事之事业必能成功。因此,他们在做事时就能付出全都精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
小戴尔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位体面的医生。可是戴尔读到高中便被计算机迷住了,整天鼓捣着一台现在十分落后的苹果机,他把计算机的主板拆下又装上。
戴尔的父母很伤心,告诉他,他应该用功念书,否则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可是,戴尔说:“有朝一日我会开一家公司。”父母根本不相信,还是千方百计按自己的意愿培养戴尔,希望他能成为一位医生。
不久,戴尔终于按照父母的意愿考入了一所大学的医学院,可是他只对电脑感兴趣。在第一学期,他从当时零售商处买来降价处理的IBM个人电脑,在宿舍里改装升级后卖给同学。他组装的电脑性能优良,而且价格便宜。不久,他的电脑不但在学校里走俏,而且连附近的法律事务所和许多小企业也纷纷来购买。
第一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戴尔告诉父母,他要退学。父母坚决不同意,只允许他利用假期推销电脑,并且承诺,如果一个夏季销售不好,那么,必须放弃电脑。可是,戴尔的电脑生意就在这个季节突飞猛进,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他就完成了18万美元的销售额。
他的计划成功了,父母很遗憾地同意他退学。戴尔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很短的时间内,他良好的业绩引起投资家的关注。第二年,公司顺利地发行了股票,他拥有了1800万美元的资金,那年他才23岁。
10年后,戴尔创下了类似于比尔·盖茨般的神话。他拥有的资产达43亿美元,他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戴尔公司的总裁。
比尔·盖茨曾经亲自飞赴他的住所向他祝贺,比尔·盖茨对他说:“我们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且对这一行业富有激情。”
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是新经济时代的两个创业的“神话”:他们都中途退学,都成为世界上顶尖的大富豪。也许他们的传奇经历并没有普遍意义,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点:做你真正喜欢的事,而且你可以从你的事业中获得许多乐趣——财富、名誉、成就感等。
每项奇迹开始时总是始于一种伟大的想法。或许没有人知道今天的一个想法将会走多远,但是我们不要怀疑,只要沉下心来,努力去做,让心中的杂音寂静,你就会听见它们就在不远处,而且伸手可及。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奇的发源地。”被称为石油巨子的保罗·盖蒂就是凭着极强的自信,一次次把自己推到事业的巅峰的。
当人们问及盖蒂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一个人的成功,关键是应该坚信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主见。对成功充满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而不要迷信权威。”接着他深有感触地谈了自己因缺乏自信而犯的三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发生在盖蒂年轻的时候,他在俄克拉荷马州买了一块自认为相当不错的地皮,根据他的经验,下面会有相当丰富的石油。他请来一位地质学专家,专家考察后在报告中肯定地说:“这块地根本产不出一滴油,最好将其卖掉。”盖蒂听信了专家的话,把地皮卖掉了。然而没过多久,那块地上竟打出了高产油井,事实证明那是个石油高产区。
第二个让盖蒂痛心的失误发生在1931年,那时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影响还在继续,全国的经济不景气,股票的价格降到了极低的水平。盖蒂认为美国的经济基础是好的,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恢复,股票价格会大幅上升。于是他买下了墨西哥石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票,随后几天股市出现了一些下跌,盖蒂自信下跌已经接近最低点。然而他的同事们已经被大萧条弄怕了,他们竭力劝说他将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大伙的一致意见使盖蒂动摇了,最终抛出了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股票。事实最终证明,盖蒂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在以后的几年中,这家石油公司财源滚滚。事后盖蒂不无后悔地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失去了自信,你也就失去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