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8763900000034

第34章 向成功迈进一步 (4)

索罗斯密切关注军工业的发展,又专程去华盛顿与国防部的官员接触,他还找军工企业的承包商一起喝咖啡。一大圈走下来,索罗斯心里有底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时,索罗斯又获得重要信息,一些公司已得到大量订货合同,最近几年利润不会差。于是,索罗斯马上行动。从1974年年中开始,他大量购买军事工业股票,其中包括“诺斯罗普公司”、“联合飞机公司”和“格鲁曼公司”等股票,他还购买了传闻中即将倒闭的“洛克洛德公司”股票。

1975年,索罗斯买了许多电子类股票。在他看来,在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输得很惨,主要原因是其电子对抗设备已经落伍,而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性能要靠技术水平,实际上取决于电子技术水平。可以预测,电子设备公司将得到大的发展。

果然,军工类和电子类企业空前发展,其股票上涨,为众多的投资者所追捧,索罗斯又大大地赚了一把。

索罗斯在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我渴望生存,但我不愿冒毁灭性的危险。”

一次面试

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

——戴尔·卡耐基

雷格是在布鲁克林长大的,那时他胆小,而且说起话来口吃得厉害,他最怕被老师叫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话。有时,雷格为了避免上课时老师叫到自己,就逃学。每逢躲不开的时候,他就背对全班站着朗读,同学们常常取笑他。

雷格真正得到解脱是在15岁的时候。那时正赶上家里经济困难,他不得不辍学,在曼哈顿地区帮父亲和叔叔把服装和鞋送到顾客家里去。他们不给雷格工钱,但是干那种跑腿的差事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

起初,雷格对歌剧还只是有点爱好——这主要是受妈妈的影响。雷格的妈妈是一位业余歌手,她的嗓音优美,听到雷格在家里唱歌,她就带他去拜见一位声乐老师。这位声乐老师的工作室就在大都会歌剧院里。雷格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敬畏。他们交不起学费,但是老师同意靠奖学金教雷格唱歌。

雷格利用午餐的时间,手里抱着一大堆鞋盒和衣物去上课,或是干完了活去上课。那时雷格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他和妈妈都没有把上课的事告诉父亲,因为他们知道他是不会理解的。

一天,上完课后雷格回家晚了,父亲想要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

雷格不能再保密了,他忍不住,就把上声乐课的事告诉了父亲。虽然父亲不知道什么是声乐课,但他没有阻止雷格。

这以后不久的一天,当雷格去第57街送货的时候,看见在斯坦韦大厅前围着一群人。原来是艾迪罗恩迪山旅游胜地的斯卡鲁恩庄园要招收一名暑假帮工,正在这里进行面试。

雷格唱了一首歌压倒了40多名对手,得到了这份工作。那时候他才18岁,因为缺乏实际经验,雷格感到非常紧张。但是在工作中,他什么活都得干,所以这种紧张感很快就消失了。女声合唱队唱歌的时候,他给她们伴唱。他同时还为一个名叫斯克尔顿的青年喜剧演员当助手。第一次听到观众的掌声,雷格就知道自己走这条路是走对了。

连雷格自己都不敢相信,他一上台演唱,口吃就消失了。每次站到一批新的观众面前,他的自信心就得到进一步加强,胆怯也随之消失。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使人变得软弱的不利条件是有可能克服掉的。

如果那天雷格没去送货,他就永远不会遇上那次面试,他就不会有那第一次转机。

面试的故事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

——培尔辛

强生公司要招聘一位市场人员,丰厚的薪水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了不少报名者。

应聘的条件除了其他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有一定的口才,许多人跃跃欲试。经过笔试和面试,留下了三个人进入最后的测验。

第一个应聘者一走进来,就看到面前坐着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他在商场中叱咤风云,以果断和善辩著称。应聘者一见老总亲自面试,不免心慌意乱起来。老总的问题尖刻而带有挑衅性,应聘者根本不敢正面驳斥,只是竭力自圆其说。不到半个小时,他就被老总问得毫无招架之力了。

老总笑着对他说:“你可以出去了。”

第二位也是如此,他一看到主持测验的是在商海中威信极高的老总,马上就被老总的气势压住了,自己的语言特长根本发挥不出来。

很快轮到了第三位应聘者,面前的老总在他眼里只是一位戴着眼镜、干瘦而精明的老招聘人。

应聘者对老总说:“你好。”

老总威严地扫了他一眼,提了许多问题,应聘者侃侃而谈,老总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突然,老总提出一个涉及个人隐私且十分尖刻的问题。应聘者一听,不禁有些气恼,但仍然平静而有礼貌地指正了老总。老总不同意他的观点,两人便言来语去地争论起来。老总的话音突然戛然而止,笑着说:“不错,有胆量,你等我们公司的最后通知吧。”

第三位应聘者气呼呼地走出面试室,看到先前的那两位应聘者。当得知那位面试官是集团公司的老总时,第三位应聘者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他想起刚才和老总争辩的场面,估计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录用的。

而结局却出乎意料,真正被录用的是第三位应聘者,公司老总评价他是少见的有自信心的年轻人。

蝴蝶效应

要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坚持要达到目标的恒心,此外都是细节。

——歌德

1995年2月17日,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以最夺目的标题报道了一个相同的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了。全世界都为此震惊。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巴林银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着233年的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着270多亿英镑的业务。它曾创造了无数令人瞠目的业绩,在世界证券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然而,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巴林银行,却毁在了一个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里森的手上。而这一切的诱因,竟然是一个小小的错误账户。

在期货交易中,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错误无法挽回,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该项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这在金融体系的运作过程中是一个正常现象。

当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担任巴林银行的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就有一个账户为“99905”的错误账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他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以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向她咨询是否可以另立一个档案。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问他需要什么账号。于是,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里森以“8”这个吉利的数字设立了一个账号为“88888”的错误账户。

没过多久,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要求新加坡分行仍按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这样,“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从此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储在了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过去。“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账,掩饰投资失败的机会。这以后,里森为了其私利,一再动用这个错误账户,造成了银行越来越巨大的损失。

1995年1月,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后数日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里森在这种不利形势下还大量进行交易,遭受了极为重大的损失。与往常一样,他将这些都计入了“88888”账户。随着交易形式的进一步恶化,里森最后终于招架不住,在一片震惊声中宣告了银行的破产。

事后里森说:“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罪犯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

正是这些由错误账户而引起的一系列失误,最终导致了巴林银行的破产。

意外的收获

发自内心的热情是一种高贵而崇高的东西!

——巴尔扎克

在美国费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是一个阴霾满天的午后,倾盆大雨瞬间落下,行人纷纷就近跑到店铺里躲雨。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妇人,蹒跚地走进了费城百货公司。许多售货员看着她狼狈的样子,简朴的衣裙,都漠然地视而不见。这时,一个叫菲利的年轻人走过来,诚恳地对老妇人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她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

老妇人随即又不安起来,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在人家的屋檐下躲雨。她在百货公司转起来,想哪怕买件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算是个光明正大的躲雨理由。

正当老妇人神色迷茫的时候,菲利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

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菲利道过谢,要了他一张名片,然后颤微微地走进了雨后的彩虹里。

几个月后,这家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原来,这封信就是那位老妇人写的,她竟是当时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信中要求将菲利派往苏格兰,去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还让他承包下一季办公用品的采购,采购单都是卡耐基家庭所属的几家大公司。詹姆斯震惊不已,匆匆一算,只这一封信带来的利益,就相当于百货公司两年利润的总和。詹姆斯马上把菲利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当菲利打起行装飞往苏格兰时,这位22岁的年轻人已经是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在随后的几年里,菲利以自己一贯的踏实和诚恳,成了卡耐基的左膀右臂。菲利功成名就,向全国近100所图书馆捐赠了800万美元的图书,用知识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走向成功。

每次都是第一次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敌人。

——卡耐基

有个美国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趁等菜之际,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美国商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毕俱。美国商人连声赞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转过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美国商人一见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在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一本正经摆好了姿势,让他画。

美国人一动不动地坐了约有10分钟。

“好了,画完了。”画家说。

听到这话,美国人才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美国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美国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捉弄人……”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商人相比,还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