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朋友,大家好!前面我们提到,学习一开始的态度很重要,提到了“学贵立志”,要先立定志向才会有无穷的动力,去驱使我们不断地进步成长。第二个,“学贵力行”。我们现在要学中华文化,要学圣贤的学问,也不要很担心说,我现在才开始学来不来得及?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一句我们就做一句。很多人说等我学好了再来教孩子,等我学好了再来帮助别人。等我们学好了,来不来得及?来不及。现在学一条做一条,光是这样的精神就会感动你的孩子,感动你的学生。我们很多的老师,之前比较少熏习中华文化,他们也是抱持着跟自己的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往往这样的态度,孩子看了也很欢喜,因为我们把好学的态度演出来了。
有一个幼儿园,他们就教导孩子吃饱饭以后要有礼貌,起来的时候要跟同桌的老师、同学说“大家请慢用”,然后再拿着他的碗跟筷子去厨房自己洗。他们的老师同样也这么做,每个老师吃完向他们一鞠躬说“大家请慢用”,所有的孩子都会会心地微笑。诸位朋友,为什么?这些孩子的心中在想:老师也跟我们一样,要有礼貌,要遵守这些规定。其实我们跟着孩子一起做,效果非常好。有一次吃饭,全部的老师、同学都吃完了,只剩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吃完以后站起来,对着桌椅、板凳深深一鞠躬,说“大家请慢用”,所有的老师看了都笑出来。但是我们感受到,这个孩子很老实,说一条、学一条就做一条。一个人要先学老实,再学灵活,这样学问才会成就。假如一开始就学灵活,对老师的教诲,五条当中挑三条来做,很可能学问会不扎实,到时候会被自己的小聪明给害了。
除了力行以外,学习也要重顺序。《三字经》上有一句话,“为学者,必有初”,读书是有次第的。“小学终,至四书”,就是把《小学》这本书学好,接着学四书五经。《小学》是一本朱熹朱夫子编的童蒙养正的书,这本书教导孩子怎么孝养父母,怎么尊重长辈,还有整个生活当中洒扫应对之礼。这本书距离现在已经快一千年,历史比较悠久。为什么学《小学》这么重要?因为孩子从小先扎做人做事的根基,这个根基扎好了,他读其他的经书就不是只有读而已,他懂得要落实在与人相处当中,他懂得要落实在生活当中,所以这个根基一定要扎。但因为这本书离我们比较久远,我也只能看个六七成,很多术语都不懂。后来我又翻《弟子规》,对《弟子规》这本书非常地感动,也非常赞叹。《弟子规》是清朝时候编的书,离我们才几百年时间,很近。而清朝的李毓秀夫子,他就是根据《小学》里面最重要的内容,抓出它的纲领,编成这本《弟子规》;与我们的生活是完全相应的,没有一句做不到。李毓秀夫子编这本书,还是依据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一句很重要的教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此为纲目,编纂而成。
所以,我们把《弟子规》学好,就是把《小学》的根基扎好。假如《小学》的根基没扎好,直接读四书五经,孩子读得愈多愈会跟生活脱节。有些孩子经读得很多,但是他会拿着《论语》里面的经句跟爸爸妈妈辩论。
有个孩子六岁左右,有一次他妈妈在批评他,他就跟他妈妈说:“妈,你有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吗?你假如做不到,你也没有资格说我。”他妈妈心里一震:现在都已经用经典的言语跟我反驳,再读下去会怎么样?
我有个长辈,她带着她的孙女到我们家,我爸爸妈妈都在。她一坐下来就对她的孙女讲:“来,我们背英文给这些长辈听。”这个小女孩背得非常纯熟,我相信绝对不是只有表演给我们看过,一定是上演不少出了,所以她也很自在。然后她的奶奶接着问:“苹果怎么讲?”小女孩说:“Apple。”“雨伞怎么讲?”小女孩说:“Umbrella。”问了好几个都对答如流,突然这个小女孩反问她奶奶一句话“奶奶,书本怎么讲?”她奶奶说:
“我怎么会知道!”小女孩说:“奶奶,你怎么这么白痴!”孩子假如没有学会做人做事,学的知识、看的书愈多就会愈傲慢。“傲慢”是求学问一个很大的杀手,傲慢心只要生起来,学问很难有成就。所以《礼记·曲礼》提到“傲不可长”,这是以前的圣贤人给我们很重要的提醒。
林则徐一生归纳了“十无益”,假如人犯了十个错误,那人生是没有益处的。第一个叫“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对父母都不孝顺,每天拜神求神明保佑,有没有用?没有益处。“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在家里面跟兄弟相处都不懂得包容,都常常有冲突,这样的人出去外面交朋友,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吗?不可能。在“十无益”当中,其中两点是针对求学问很重要的提醒,“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一个人只要有了傲气,学历愈高愈瞧不起人,愈容易伤害别人。“行止不端”,假如他的言语、行为跟圣贤的教诲都背道而驰,那读的书跟他不相应,也不得利益。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圣哲人所留下来的话,我们要很珍惜,要好好拿来警惕自己。这是学习的次序。
再来,学习的方法要抓住八个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哪一门?中国圣哲告诉我们的教诲,假如用两个字来说,就是“道德”。道德两字就是圣贤几千年的教诲的整个纲领,所以纲举目就张。诸位朋友,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所以“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法则,俗话讲伦常大道。五伦关系就是道,所以天地万物都有它运行的轨迹,才不会发生冲突。不只人有正确的道路,像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运转,也有它正确的轨迹。宇宙间的星球运转,它今天这样转,明天那样转,行不行?不行。假如九大行星,冥王星说我今天不这样转,明天我要改了。可能它一改轨道,就会跟其他的星球相撞、冲突、摩擦。万物如是,人亦如是。所以五伦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去遵守,那就会相处得很融洽。但是我们假如不愿意去遵守,就会发生矛盾,发生冲突。
诸位朋友,现在这五个关系有没有冲突?有很多冲突,打开报纸就知道。那我们来看看,这五个关系如何才能不逾越?如何用心地去经营?诸位朋友,这五个关系你觉得哪个最重要?夫妇关系。《中庸》里面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所以夫妇关系影响很深远。为什么夫妇关系最重要?因为夫妻是同室,夫妇假如和睦相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父子关系自然会很亲;夫妇关系处得好,兄弟也会和睦。
昨天我的姐姐也有到现场来听我讲课,她说她是家庭的代表。我跟两位姐姐相处得很融洽,因为我的父母在我们面前从没有吵过架,没有用过那种很冲的言语,家里面长养了一种祥和之气。我们就深刻感觉到,夫妻的相处确确实实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夫妇一正,父子自亲,兄弟姐妹也会和睦。
当“父子有亲”,孩子知道要感恩父母的辛劳付出,他这份对人的感恩心就会油然而生。他踏进社会遇到对他很提携、很栽培的领导或长辈,他自然而然会效忠他的领导者,做到“君臣有义”。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句话是相当有道理的。现在跳槽的特别多,跳槽的时候只想到自己的财富,没有想到那些领导对自己长期的栽培,有的甚至于直接就跳到对手的公司去,又跟自己本来的公司竞争起来。再有,兄弟姐妹能相处得好,在家里懂得互相照顾、互相帮忙,一跟同学、同事相处,他那种态度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所以也会跟人家很好地交朋友。
所以夫妇一正,五伦就正,而如何把夫妇关系处好,这是个相当重要的学问。诸位朋友,你曾经学过夫妻相处之道吗?课本里面有没有教过?没有。这么重要的事怎么都没有教?你看,我们以前考试的那些题目,对现在人生影响不大,但是学很久;可是影响人生很重要的道理,我们却没学过。夫妇关系也要记住,“慎于始”。还没结婚之前,你就要睁大眼睛,要选好对象。当然你要选别人,别人也要选你。要找到好对象,不是一直跑出去相亲,这个方法很累人。最好的方法叫做“众星拱月”,你只要把自己的光圈擦亮,很多星星就会靠过来,到时候任你挑,这是最高明的找对象的方法。
夫妻要慎于始,婚前要去明辨对方是不是能够相处一生的伴侣,这不是可以马虎的事情。现在很多的年轻男女,学夫妇之道,学男女相处,从哪里学?都从情歌里面学。情歌里面说男女相处都是什么情况?都是爱得很痛苦,爱得死去活来,有没有?好像年轻不痛苦就不叫年轻人,“人不轻狂枉少年”,这样叫爱吗?我发觉这一点,在教五六年级学生的时候,就很谨慎。赶快先跟他们打一些预防针,让他们对男女关系有正确的态度,不要被这些情歌误导。我跟他们说,人与人相处都会经过一个过程,一定是先从“相识”开始,认识了,再发展“相知”,互相了解,再来“相惜”,互相珍惜彼此的因缘,再到“相爱”,最后“结婚”。结婚是不是结束?很多人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都是误导。假如好好相处,酒会愈陈愈香,所以婚姻要经营。
什么是真情真爱?我常常举一个例子,真情真爱就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牵着七十多岁老太太的手,在公园散步。然后老太太就跟先生说:“先生,明天是十五了,该吃素了。”你看老夫老妻才看得出来那种相爱相惜的味道,绝对不是很激烈的那种情感,激烈的情感很容易变化。
假如今天有个男生跟你认识了,他马上跟你说“我好爱你”,这一定是骗你的,这不符合自然,这是错误的。或者,今天遇到你就告诉你“我这一生非你不娶”,你也要赶快清醒过来。他又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他也不知道你整个对人、对事的态度,然后就说他很喜欢你,这叫什么?花言巧语。但是花言巧语的力量很大,你没有相当的定功会承受不了,所以一定要先建立正确的认知。从相识到相知这个过程要很冷静,比方说你觉得这个男孩子不错,你就要细细地观察,看他都跟他的同事怎么相处,跟他的朋友怎么相处;或者你跟他是大学同学,你就要看他跟其他同学怎么相处。你这样观察很客观,能真正了解他的做人、做事的态度。
假如一开始你还没有认识他,你就跟他单独看电影、爬山、喝咖啡,他一定把他最好的,不只是会把他最好的,还会超水准地表演给你看,把最不好的统统埋起来,所以你认识的他就不是他平常的样子。如果他对其他的同学、朋友都非常有爱心,非常关怀,一旦跟你相惜相爱,一定会对你有很多的付出。所以相知也要客观、要理智,不能一开始就两个人去活动,这个很危险。诸位朋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都陷入很危险的境地。有句话讲,“因为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对!因为对彼此的了解是表面,不是真正客观的了解。所以,相知很重要,要多观察,要冷静。
再来相惜。珍惜彼此的因缘、相处的机会,之后相爱,再走上红地毯的那一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要有共识以后再走向婚姻。很多朋友很有雄心壮志,说:“他的观念不对没关系,我去改变他。”这种人还不少。我会跟她说,有一句诗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假如是抱持这样的态度去,回来的、活过来的几率不大。因为到了二三十岁,很多的习惯、性格已经比较稳固,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不然别人很难去扭转他。所以我们还是要随缘,不要去强求,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婚姻才不会走得很辛苦。
然后是相爱。怎么样去爱别人?怎么样去辨别人与人之间是真正的爱?现在很多人把这个“爱”字拿来威胁别人,我很爱你,所以你应该替我怎么样怎么样。当对爱不了解,很可能会拿着爱到处控制别人,到处让人家生痛苦跟烦恼。我们看这个繁体的“愛”字,中间一个“心”,外面一个“受”,所以爱是用心去感受。感受什么?感受他人的需要在哪里。当对方都时时感受到你的需要,都会懂得关怀你,你的内心会很温暖,绝对不会像情歌写得那么痛苦。所以,爱的感觉是温暖的。我们现在要懂得判别是不是真正的爱,假如不是,要赶快抉择,不要执迷不悟。
爱的言语是正直的,不会是一大堆的花言巧语。今天他会对你花言巧语,改天他同样会对其他的人花言巧语。反而是不大会花言巧语的男人靠得住,因为他的精神、他的用心都没有摆在这种花言巧语上。那些花言巧语的人,就是把精神都放在这些言语的推敲上。有位女士,她说她第一次跟她先生见面,她先生什么话都没说,第一句就跟她说:“你的牙齿不好。”接着又说:“你的肠胃也不好,因为牙齿不好,你咬食物的时候咀嚼不充分,所以肠胃负担也会大。”后来她就想,这个人真老实,都没有花言巧语,第一次见面就把我的缺点讲出来。她觉得很可靠,后来就嫁给了他。事后想想,她还真有智慧,她知道言语正直的人才可靠。所以,爱的言语应该是正直的。
再来,爱的心地是无私的。一个人懂得关怀、爱护别人,他应该是对父母、对妻子,还有对朋友,甚至于是对陌生人,都是同样的态度才是。现在很多男女交往,女方不愿意继续交往了,男方就恼羞成怒,甚至于会伤害对方。这个不是无私的心,这是控制、占有,他们是穿着爱的外衣在骗人。所以你要会明辨那个叫欲,那是控制跟占有,绝对不是爱,他们把爱给污染了。
再来,爱的行为是成全的。我们有位老师,她的先生有个妹妹,在夏威夷读书、生活。有一次妹妹在财务上出现问题,她的先生就跟他太太讲:“我们这两三年存了一些钱,现在妹妹有困难,我想把这两三年存下来的钱统统汇过去。”诸位朋友,假如是你老公,你会怎么说?这位老师马上跟她先生说:“你这么做我很感动,你这样无私地照顾你的妹妹,相信你父母会很欣慰,所以我支持你这么做,明天我去帮你汇钱。”你看这个太太还亲自去帮先生做这件事,所以爱的行为是成全对方的善良,成全对方对的行为。这个太太隔天要去汇钱,另外一个朋友听到这件事很感动,说:“我先帮你垫上,我去帮你汇。”然后汇完钱以后,告诉这位老师说:“你什么时候给我都没关系,我已经帮你汇好了。”所以,一个人善良的行为会感动身旁周遭的人。
从这四个角度,我们可以去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懂得爱人。有位朋友提出来,他说:“蔡老师,这四点后面还要加一点,还要喜欢读圣贤书。”我说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做人的态度从哪里学?不是突然冒出来,要学圣贤教诲才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
当我们已经选对了对象,接下来要经营,要取得共识。家庭里面第一件大事,是要把孩子教育好,所谓“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来思考一下,假如夫妻双方社会地位都很好,也很有财富,但是孩子每天在外游手好闲,他们的后半辈子会不会好?不可能。不只是普通家庭要把孩子教好,我们几千年来的帝王,也认知到把下一代教好很重要,所以他们登基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立太子。他们也希望他们的朝代可以长治久安,而太子正则天下才会正,所以他们都是找来全国最好的老师来教导他们的孩子。当夫妻之间取得这样的共识,就会很好配合。
五伦关系当中,夫妻伦叫“夫妇有别”,“夫妇”是道,“有别”是德。别在哪里?别在责任不同。古时候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有两大主轴,第一个是物质生活,第二个是精神生活。男主外,把经济问题、物质问题解决;女主内,把精神生活、把孩子教育好。现在很多都是夫妻一起出去工作,教育孩子留给谁?老人、保姆、老师、外劳(指外籍劳工),好多!所以现在有个新的名词,叫做“代理父母”。有些老师下完课就把孩子送到安亲班(指专门在课余时间和假期照顾小朋友的机构)去了。还有一个“代理父母”也是很多家长都会聘请的:电视,现在还有电脑。
诸位朋友,当我们赚了很多钱,这些钱是不是你一直都能够留在身边?我们要了解,财为五家共有,水灾要你的钱,火灾要你的钱,贪官污吏要你的钱,小偷、强盗要你的钱;这四个还不够力量,最后一个最厉害,叫不肖子孙,你赚得很辛苦,他花得很痛快。所以,假如你这边在赚,他那边在漏财,那是守不住的。当我们都是用“代理父母”教孩子,到最后孩子不懂事,你可能一辈子都要担心,可能会得抑郁症。
我们来看一下现在小孩子的教育情况,首先看看安亲班的情况。我曾经深入去观察一种现象,全班前十名的孩子,差不多一半有补习,一半没有补习。有补习的孩子,他们上课比较不专心,觉得自己已经在补习班里面学过了,还会拍拍旁边的同学说:“那个我已经学过了。”那不得了!求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专注,当他开始对求学变得轻慢,败相已露。
补习班已经上过的课,他不专心;课上教新的内容,他也不专心,他会想补习班老师还会教。
这样的同学,我还发觉,他们在考试前夕都会抱着几张纸在那里猛读。哪几张纸?补习班老师帮他们整理的重点,读书谁帮他们读?都是这些老师。考前他们很认真地背,然后考完试马上说:“解脱了!”我在想,两三天就把这些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没有补习的,他们都是两个两个的在一起,“来,我整理了一些重点,我问你,看你会不会。你也问我,看我会不会。”都老老实实自己画重点,在画重点的过程中,已经在积累做学问的能力了。所以,很多觉得只要花钱就会有效果,但花了钱也没有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学到东西。
第二个,佣人。很多的佣人连普通话都讲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语、语文能力一直在下降。诸位朋友,语文的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学其他学科都会很吃力。不只是言语有问题,佣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用什么态度?是不是父母的态度?不是,是把他当老板、当皇帝伺候。很多佣人带出来的孩子,要出门,往小椅子上一坐,双脚一摊,让佣人帮他穿袜、穿鞋子,生活能力很差。这样的孩子,父母生意一失败,他可能会饿死。富贵不可长保,你要考虑到当家里没有那么富裕的时候,孩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该怎么办?要高瞻远瞩。也有报道提到,在家里都是佣人伺候的孩子,到学校去,老师给他安排扫地工作,他会跟老师谈判,他说:“老师,我给你钱,你帮我做。”他的价值观里面就是什么?无论什么,钱都可以帮忙打发掉。所以,佣人没有办法用父母的态度教养你的孩子。
再来第三个,隔代教养。很多长者当父母的时候还蛮有理智的,可当了爷爷奶奶,觉得孙子怎么这么可爱,就宠得不得了。我的母亲,她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多有原则!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对我母亲有个要求,不合理的要求,我妈妈就拿着一本书不理我。然后我就躺在地上开始打滚,一定要达到我的目的,结果我妈妈根本不看我,继续看她的书。后来我觉得打滚很累,也知道用情绪不能达到我的目的,就乖乖自己爬起来走了。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原则,对孩子不能予取予求,会把他宠坏。你看我妈妈教我的时候这么好,结果带外孙就开始宠,常常跟我说:“你对外甥不要这么凶。”我也不说话,后来过了半年左右,她就跟我说:“你凶是对的。 ”因为这个外孙已经爬到她的头上去了。所以隔代教养效果都不好,会宠。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保险。
再来,电视跟电脑,那就更不用说了,学的都是贪、瞋、痴、慢。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言语都非常地桀骜不驯,言语都非常地粗鲁,这个不见得是跟父母学的,可能都是跟电视跟电脑学的。而看电视、电脑有一种催眠的效果,大家有没有发觉看电视的人好像与世隔绝,旁边的人叫都听不到?为什么?因为电视的整个辐射线、磁波会让你的脑子跟隔离在一个屋子里面九十六个小时的状态一样。所以电视看得愈多愈不会思考。你看为什么很多很贵的商品都喜欢打电视广告,愿意为此花大笔大笔的钞票?因为人在看电视的时候没有理智,看那个SK-Ⅱ擦下去,脸马上就变得晶莹剔透,望眼欲醉,就去买了。我们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叫“电视带大的儿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学已经研究证实,电视对孩子有很不好的影响。
现在我们了解到,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靠自己,才能够掌握得好,因为孩子的成长不可能重来一次。现在叫你自己带孩子,你做得到吗?有人马上说:蔡老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讲的我都很认同,但是我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就是经济问题。一般的人都会觉得,两个人不一起赚会饿死。诸位朋友,在我爷爷那一代,夫妻两个只有先生出去赚钱,而且还生了五六个、七八个,他们有饿死吗?没有。现在我们才养一个,还怕饿死,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没有掌握治家很核心的态度:勤俭。“俭为治家根”,只要勤俭,不要乱挥霍,其实一个人赚的钱,足够家用了。而且一个人赚钱,家里用得很勤俭,从小就给孩子扎什么态度?非常勤俭的态度。这样你已经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他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好,我们下一节课再就经济方面来分析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