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协调、互有影响的;并认为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也是一个相适应的统一整体。这种人体内在环境的统一性和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它是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医学中的体现,并贯穿于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中。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组成的,它们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整体活动中又分工合作,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把六腑、五脏、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统一的机能活动。五脏六腑之间,按五行学说的生克关系,其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如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共同维护血液循环,其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如心属火脏,肾属水脏,心火暖肾水,肾水制心火,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如此维系着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人体某一局部区域内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因此,在分析病症的病理机制时,应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腑、经络,又不可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产生的影响。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如《临证验舌法》称:“查省脏腑图,脾、肝、肺、胃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脉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脉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故“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治疗局部的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其他如“从阴到阻,从阳到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人体内部环境与人体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是相适应的统一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人是万物之灵,他不是消极、被动地与天地相应,而是积极、主动地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以谋求生存和健康。但自然界的变化若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就会成为影响人生存的不利医素,导致生病。
如: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换,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均有一定的影响。气血的运行,“天温日明”,则“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血凝泣而卫气沉”。人体还随气温高低而调节汗尿机能:“天暑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若寒热太过或气候与时令不一致,则可成为致病因素。天阴多雨,使人困倦、头重,为“外温”所致;久晴无雨,使人口干唇裂,为“外燥”所致。春天应暖而反寒,易得风寒感冒。有些病与时令关系密切,春节多温病,夏季多中暑、痢疾、腹泻,秋季多咳嗽,冬季多风寒感冒。而痹证、哮喘、咳嗽、偏头痛等病症,也常因气候变化而加重。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人体生理状况和病理变化也各不相同。我国东南部地势低下,滨海傍水,气候偏于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其民多食鱼盐,其病多痈痛。而我为国西北部地高多风,气候寒凉,人体腠理较致密;其民多食乳脂,其病多胀满。至于其他某些地方病和职业病,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人的健康状况亦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人体脏腑功能是情感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而人的精神、心理等情感活动,又直接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无论职业、政治、经济、道德、婚姻、家庭、人际等任何一方面的因素,都会引起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方式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借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若这种自身适应性或调整机能失调,就势必造成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机能紊乱,导致内伤人体正气,引起疾病发生。如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忧愁伤肺、惊恐伤肾。故而“医身”必先“医心”“精神内守,病安从采”。
根据人与自然界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医学强调在诊治疾病时,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切忌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