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伴你行-神圣的征服之旅
8803800000043

第43章 时间的传送

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飞机在蓝天中飞翔,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沿着准确轨道到达千万里之外的预定降落地点,哪一样都离不开精确的时间。可是,精确的时间是怎么得来的?回答也许是简单的:它是时间服务部门提供的。时间服务部门通过怎样的方法提供时间?这里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时间服务部门首先必须确定、保持着一个高精度的时间标准,其次,还要通过适当方式把标准时间传送出去。这一整套工作统称为时间服务,或者按照我国的传统说法叫做授时。

授时和测时一样,它也是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曾经使用过敲钟或击鼓的方法进行报时。我国许多历史名城目前还保留有古代的钟楼或鼓楼,它们就是这类授时方法的重要遗迹。

后来,航海事业发展了,敲钟或击鼓报时满足不了海员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落球报时”。这就是:人们在重要商埠的码头、港口竖起高竿,在高竿顶端挂上气球,按规定时刻升降气球,借以向沿海船员报告时间。

今天看来,这种授时方法未免粗笨;但海员对它却怀有崇敬之情。因为它为海员忠实地服务了近百年之久。

到了20世纪初期,无线电进入实用阶段。1902年,法国人首次在举世闻名的艾菲尔铁塔(位于巴黎市中,高300多米)顶层试验发播短波无线电时号,取得了完满成功。接着,德、英、美等国相继试验,也收到良好效果。

于是一个崭新的无线电授时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目前,全世界约有50多个电台每天都在发播标准时间信号。我国的授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负责。这里是我国的授时中心。它保持着高精度的原子时间标准,拥有现代化授时设备,每天用25,5,10和15兆赫以及9351,5430千赫的频率发播我国的标准时间信号。发播电台的呼号为BPM。

这个天文台还通过100千赫的频率发播长波无线电时号,电台呼号为BPL。

授时部门的另一重要任务是为某些时钟的同步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标准。什么叫同步?我们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来说明。例如,听到广播电台报时的最后一响,人们会习惯地看一看自己的手表,看看它所指的时间同电台报告的时间是否一致,相差太大时就要调整。还有,在描写战争的影片中,也常有这样的镜头:一次大的军事行动前,各战地指挥员往往要和战役总指挥对表,以保证各部队之间动作协调一致。这种使许多时钟或手表相对于同一标准给出相同时间读数的工作就叫做时间同步。按照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律,各人手表之间相差不超过1分钟似乎就可以了;但是对于精密的科学实验,特别是对空间飞行来说,有时相差万分之一秒都嫌太大。例如,为了跟踪宇宙飞船,要在地面布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站,通过测量发向飞船的无线电信号返回地面的时间计算飞船的距离,以确定飞船位置,并作必要校正,使它能准确地按预定轨道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监测站的时钟之间哪怕相差只有亿分之一秒,也可能会使飞船大大偏离轨道。

因此,近一、二十年来,时间同步研究非常活跃,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传送时间的方法和技术。在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中,除短波和长波外,电视和卫星技术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利用电视传送时间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电视演播室放一个原子钟,直接把原子时信号发送出去,这叫“有源传送”;另一种是不放原子钟,在不干扰正常电视广播情况下,利用电视信号中某个特殊脉冲作为比对时间的参考标准,这就是“无源传送”。

无源传送法简单易行,现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参考标准由晶体振荡器产生,它不受电视图像调制变化影响。用户电视机收到该信号后,将其送入计数器,作为开门信号;同时把要对比的时钟信号也送入计数器,但作为关门信号。这样,计数器上显示的读数便代表这个时钟相对于参考标准的时间差。

如果有两个时钟同时进行这样的测量,我们就能以电视信号作为中间媒介而得到它们之间的钟差。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许多时钟之间的同步精度到百万分之一秒。

利用卫星传送时间开始于人造地球卫星技术发展的早期。初期的实验在英、美之间进行。他们把原子钟放到人造卫星上,由卫星上的“电台”将原子钟的时间信号发向地球,地球上的人收到卫星信号就能知道时间。这种方法传送时间的距离远,只要几颗卫星就能解决全世界的时间问题;但是发射这些卫星却要耗费巨大的资金,维持费用也很惊人。所以目前人们只是利用卫星的附带职能进行授时,将来或许会有专门的授时卫星系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