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伴你行-神圣的征服之旅
8803800000005

第5章 蜡烛出世

油池是油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油池,也就是没有灯碗或灯盏,油放到哪儿去呢?

可是,我们的祖先却偏偏要在这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干脆革掉了油池。

要知道,液态的油脂是一定要容器盛放的,而固态的油脂却不一定需要。

把灯芯同固态的油脂相结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照明工具——蜡烛。

最初,或许是由于动物油脂经常凝结在油池里吧,有人就想:这油脂已经凝固不动了,还装在油池里干什么呢?干脆拿出来不行吗?

人们就尝试着把凝固了的油脂从油池里挖了出来,结果一坨油脂裹着一根灯芯——这就是最早的蜡烛。

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制造这种照明工具了。因为跟油灯相比,蜡烛在携带和使用上要方便得多。

古代人们在一根横起来的木棍上悬挂几十根烛芯,然后把它们一起浸到盛着熔化油脂的大锅里。当这些烛芯充分地吸收了油脂之后,马上把烛芯提起,油脂冷却凝固,就在烛芯外面包上一层。再浸一次,再冷却,再包上一层。每浸一次加厚一点,这样反复操作多次,直到烛芯周围凝固的油脂达到足够的厚度,蜡烛就做成了。

后来又发明了更方便的浇注法。也就是先将烛芯放在蜡烛形状的模子里,然后把熔化了的油脂浇注进去,冷凝后倒出来,就成了一支蜡烛。模子的材质各种各样,有铁制的,有锡制的,有竹子做的,甚至还有纸做的。浇注法制成的蜡烛,不仅大小一定,而且表面光滑均匀,比浸制的蜡烛美观得多。

在《天工开物》一书里,还记载着当时手工制烛的情景。办法是用竹筒作模子,先把竹简剖成两半,放在水中煮涨,为的是不让油液粘挂在筒壁上,然后取出将两半对好,用小蔑箍勒紧,再用鹰嘴铁勺舀油灌进竹筒,并把烛芯插好,等油冷凝以后,把箍打开,蜡烛就做成了。

蜡烛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陕西咸阳塔儿坡出土的秦代铜器中,有一对铜烛台,做成一条雁腿的形态,雁足踏在桃形灯座上,雁腿股部托住环形灯盘,灯盘上面有3个灯柱,可以同时点燃3支蜡烛。这就告诉我们,早在距今2200多年以前,蜡烛便已经进入我国人民的生活中。

当然,话还得说回来,古代的蜡烛很贵,一般贫苦百姓是买不起的,只有官僚、地主、豪绅之类的人才使用的起。

不仅汉族,我国少数民族也使用蜡烛。在河北宣化出土的辽墓壁画中,有一个宴饮的场面,画着一支大蜡烛,插在雁足灯台上,灯台放在地面,火焰却达到了侍者的腰部。这就是说,这支蜡烛竟有1米多长!

虽然蜡烛便于携带,但是经不起风吹。为了用于室外照明,应该给它加上一个挡风的设备。

办法很简单,在灯座外面套上一个用细竹丝做骨架的半透明的油纸框,这样就得到了一种我国特有的照明工具——灯笼。有了灯笼,人们在夜间走路就方便多了。

你看见过大灯笼吗?有一本古书叫做《东京梦华录》,那里描述了宋朝时候元宵之夜皇宫里的情景:皇帝坐在宣德楼的正中,楼上垂挂绲着黄边儿的帘子,两边垛楼上各挂一个大灯笼。灯笼的直径有1丈多,里边点着巨大的蜜烛,蜜烛像房屋的椽子那么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