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感动人心灵的故事全集
8812500000199

第199章 “名誉村长”

10多年前的志强村,人均吃粮只有320公斤,人均收入只有320元,不通路、不通电,全村没有一幢像样的房子;而10多年后的今天,一条盘山公路紧紧地将志强村与外界连在一起,村里建起了一幢幢新楼房,建起了小学校和农贸市场,家家户户都通了电、通了自来水,都拥有了家用电器,不少人家还装了程控电话。村民们十分明白,这一切与郑传楼是分不开的。

郑传楼放弃处长的职位,从贵阳来到了穷乡僻壤。省城的一些朋友就这样劝他:“如今是什么年代了,人家都踊跃下海挣钱,你却去‘捞’一个不拿钱反而付出的‘名誉村长’。要干,你也该去干个名誉董事长、名誉顾问。传楼,你太跟不上时代了,不知你到底在想些什么?”郑传楼却笑着说:“我是搞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帮助父老乡亲发展农村经济,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郑传楼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988年,当他刚从国家级贫困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扶贫归来,回乡过春节的时候,他便深深体会到“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的道理。故乡贫穷,就是贫穷在观念上、信息上、科技上。面对团团围坐在身旁的乡亲,郑传楼情不自禁地向乡亲们讲起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的形势,讲江浙、沿海农村大办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讲华西村的故事……乡亲们因贫穷而冷却麻木的心逐渐开始沸腾起来。一位高中毕业的青年激动地站了起来:“同样是农民,为什么别人干得轰轰烈烈,而我们却死气沉沉,一贫如洗?”面对激发起来的热情,传楼的心也沸腾了:“只要你们有决心,我就当你们的参谋。”在贫困中挣扎的乡亲似乎抓到了一只救身的船,异口同声地说:“传楼,你就当咱们的名誉村长吧。”没有红头文件,没有聘书,没有一字片纸,更没有报酬。就凭一腔真情,就凭乡亲的信任,传楼干上了。从1988年至今,郑传楼有9年春节是在志强村度过的。每年在贵阳至志强村300多公里的路途上往返七、八次。10余年来协助村干部召开村组干部及群众大会30多次,先后为志强村引进了150多万资金。

1991年春节,为了帮助志强村人早日修通公路,郑传楼让年迈的母亲乘车几百里来到志强村,捎一袋糯米给村里修路的村民。把公路修进志强村,这是传楼父亲在志强当村长时就有的夙愿,也是郑传楼这位名誉村长一直在为志强村人努力的一件大事。

“郑传楼,你忍心让几十岁的老人远离贵阳到乡下去干这个吗?”朋友们无不责怪。在沿河县扶贫时,为了帮助大垭40多名女青年在省城找到事干,他和父亲一道不知跑了多少单位求了多少人;为了帮助志强村找水源,父亲、幺叔同他一起不知爬过了多少山山岭岭;为了帮助缺医少药的乡亲看病,学医的妻子也利用春节到志强村为父老乡亲看病送药。就连他上初中的孩子也一同到村里为同级或低年级的同学补课和组织春节联欢。1995年春节,传楼强忍着父亲去世才两周的悲痛,匆匆赶到志强村,又和幺叔一起组织村里的群众抢时间平整农贸市场。郑传楼拿出150元,幺叔买上几条香烟用于农贸市场的平整。难怪《经济信息时报》在报道了郑传楼的事迹后要附上这样的短评:“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大批像郑传楼这样生在农村,而现在在城市工作的干部、科研人员等,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如果也能像郑传楼那样心系家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家乡办实事,谁能说这样的扶贫攻坚不能奏效?”1996年6月,农业部、林业部、航空部、劳动部等9个部委的24名团委书记来村考察后也为之感动。

心檐滴雨:

放弃舒适闲逸的生活而宁愿到边远山村搞扶贫工作的郑传楼是党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尽管现在这样的好人越来越少,但是他们的事迹将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