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听十大总裁讲故事
882900000034

第34章

第六章第三节员工就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将心换心

“企业养活职工已经是过时的经营理念,现在新的经营理念应该是职工养活公司、养活企业。企业就像家庭,员工就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李嘉诚说过:“企业养活职工已经是过时的经营理念,现在新的经营理念应该是职工养活公司、养活企业。企业就像家庭,员工就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这也是他一贯的观点。

李嘉诚身边有两个陪他一起“打天下”的元老——上海人盛颂声、潮州人周千和,他们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跟随李嘉诚。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主理财务,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辅助李嘉诚创业,可谓劳苦功高。

周千和回忆那时创业的艰辛说道:“那时,我们的工资都不高,才百来港元上下,条件之艰苦,不是现在的青年人可以想象的。李先生跟我们一样埋头苦干,大家都没什么话说的。有人会讲,李先生是老板,他是为自己苦做,打工的就不是。话不可这么讲,李先生宁可自己少得利,也要照顾大家的利益,把我们当自家人。”

李嘉诚拥有的第一幢工业大厦、地产大业的基石、让他赢得“塑胶花大王”盛誉的老根据地是北角的长江大厦。20世纪70年代后期,香江才女林燕妮为她的广告公司租场地,跑到长江大厦看楼,发现长江仍在生产塑胶花。此时,塑胶花早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当时长江地产业已创出自己的名号,赢利已十分可观,就算塑胶花有微薄小利,对长江实业的利润实在是九牛一毛,为什么仍在维持小额的塑胶花生产,林燕妮甚感惊奇。后来通过一些知情人了解到李嘉诚这样做 “不外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点生计”。

“长江大厦租出后,塑胶花厂停工了。不过老员工亦获得安排,在大厦里干管理事宜。对老员工,他是很念旧的。”

曾经有一位在李嘉诚公司工作了十年的会计,因为不幸患上青光眼,无法继续在公司上班,而且他早已花尽了额度之内的医疗费,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李嘉诚关心地询问会计:“太太是否具有稳定的工作可以维持家庭生活?”他支持他去看病,而且说,如果他的生活不够稳定,他可以让他的太太在他的公司工作,使这家人不必再为生活奔波。

这位患病的会计经过医生的诊治,退休后定居在新西兰。本来这件事该这样结束了,但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李嘉诚从媒体上获知治疗青光眼的方法,都会叫人把文章寄给那个会计,希望对他有所帮助。他的行为使会计的全家都十分感动,那个会计的孩子尚处幼年,大概不到10岁,为了表达全家对李嘉诚的感激之情,孩子画了一张卡片,寄给李嘉诚,礼轻情义重。由此也可见李嘉诚优秀的人品和对员工的关爱之情。

有人看到李嘉诚如此善待员工,不由得感叹道:“终于明白老员工对你感恩戴德的原因了。”李嘉诚认为:“一家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别人夸奖李嘉诚精神难能可贵,不少老板等员工老了就一脚踢开,他却没有。这批员工过去靠他的厂养活,现在厂没有了,他仍在为员工考虑。李嘉诚急忙否定别人的称赞,解释说,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相比较而言,日本的企业,在新员工报到的第一天,通常要做“埋骨公司”的宣誓。李嘉诚却从不勉求员工作终身效力的保证,他总是通过一些小事,让员工认为值得效力终身。他自豪地说,他的公司也有人跳槽,但是公司行政人员流失率极低,可说是微乎其微。

在商战中,利益高于一切,商人不会从事没有收获的事业,毕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所以工厂没有效益,关闭也无可厚非,李嘉诚却继续生产,坚持“员工养活企业,企业应该回报他们”的朴素观点,他是把冷漠商场化无情为有情。

李嘉诚认为,他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为企业赚钱是应该的,所以其他股东相信他,虽然管理者受到的压力很大,但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很多,所以他们应该多为员工考虑,应该努力为他们做些事,保证他们的利益。为了增强下属对集团的归属感,他往往会给他们以低价购入长实系股票的机会,从而使集团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

李嘉诚也对帮过他的人很好,滴水之恩总能以泉相报。

杜辉廉是曾为李嘉诚的事业鼎力相助的一位“客卿”。他是英国人,出身伦敦证券经纪行,是证券专家。李嘉诚最辉煌的战绩在股市,最能显示其超人智慧的场所也是在股市,而被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的杜辉廉,在其中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他是长江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实际操办了长实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但杜辉廉并不是李嘉诚属下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谢绝李嘉诚要他担任长实董事的邀请,是众“客卿”中唯一不支干薪者。但他却不因为未支干薪,而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这令重情重义的李嘉诚一直觉得欠他一份重情,总想寻机报答他。

1988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创百富勤融资公司,李嘉诚当即决定帮助百富勤公司,以报杜辉廉相助之恩。杜梁二人各占百富勤公司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他们都和李嘉诚一样不入局、不参政,目的仅在于助其实力、壮其声威。在李嘉诚和其他商界巨头的大力协助下,百富勤发展势头迅猛,先后收购了广生行与泰盛,也分拆出另一家公司——百富勤证券,杜辉廉任这两家公司的主席。当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巨商主动摊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其目的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好让杜梁两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的“安全”线。

李嘉诚对百富勤的投资,完全出于非赢利目的,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报杜辉廉之恩。尽管李嘉诚并不想从百富勤赚得分毫,但他持有51%的百富勤股份,仍为他带来了大笔红利。

“将心换心”这一点是处理人际关系最关键的要素,掌握了这一法则可以无往而不利。李嘉诚善待自己多年的挚友和多年的伙伴,让人觉得他非常“念旧”,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真正实现“士为知己者死”,而且还可以“好事传千里”,名利双收。

唐太宗李世民用水和舟来深刻阐述民与君的关系,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李嘉诚的做法与他很相像,不同的是李嘉诚用在企业管理中。李嘉诚说,一支同心同德的军队、身体力行的军队、有凝聚力的军队,才是无坚不摧的军队,才能够出奇制胜,一个光杆司令打不了天下,孤掌难鸣,就像舟和水的关系一样。而且他也是这样做的。他说如果要员工全心全意地工作,就要将心比心,让员工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保证他们的利益。

懂得感谢员工,回报部下,不计利益和索取,是李嘉诚对人生的领悟,也是他成功的又一个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