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西之路
“河西之路”,是指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之后至唐代,从长安(西安)或洛阳(指其为都城时)西至西域东境之路。其间河西走廊是主要干线,故名“河西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的起始路段,沿途多设军镇关津馆骤,店肆林列,为行军、来往使节、僧侣和商旅等的必经之路。河西地区的历史无论在中国史,还是在中西交通史中都是很重要的,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更为密切。
2.长凉南道
唐代都城长安至凉州之路简称长凉道,其具体路线又分南北两道。
3.长凉北道
北道西出长安亦经临皋驿、咸阳驿,由此与南道分途。从咸阳驿西北行经磁门驿和管城驿,八十里至醴泉县(在今礼泉县东北十里汾北镇)醴泉驿。西经骆驿四十里至奉天县奉天驿,或从咸阳西至兴平县驿,再西偏北行七十里至奉天驿。唐奉天县即乾州治所,县址在今乾县之东。奉天为长安西北交通要道,唐中叶由于吐蕃入侵,唐常于此屯重兵拱卫京师。
从长安取北道至姑减约一千八百里,南道则两千余里,较北道远两百余里。北道原州以东大致沿径水河谷而行,到邺州又南折逾梁山至长安。原州以西横越山河,道路较险峻。南道虽迁,相比之下则较平坦,沿途富庶,故唐人多取此道。
4.吐谷浑道和回鹃道
河西走廊是“河西之路”的主要干线,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则改行河西走廊南面的吐谷浑道,以及长凉北道、河西走廊和天山北路之北的回鹊道。吐谷浑族崛起于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他们以今青海为基地建立了吐谷浑政权,并一度占据了今新疆的若羌和且末地区。
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形成割据局面,中国内地南北对峙,战乱频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吐谷浑与周边诸政权关系较好,青海地区遂成为交通要冲,并逐渐形成了吐谷浑道。所谓吐谷浑道,是指南北朝时期以吐谷浑领土今青海为中介,北通河西走廊,南通益州(四川)转南朝建康(南京),东通陇右,西通今新疆若羌和且末,西南通西藏转印度之路。这些道在此以前早已各自存在,只是到吐谷浑时才形成较完整的交通系统。由于此道在黄河以南,又称“河南道”。吐谷浑道南北朝以后逐渐衰落。
青海的乐都和西宁,是吐谷浑道东西线和北线的必经之地。
5.天山北路
天山北路,指沿天山北麓从伊州向西抵碎叶,沿额尔齐斯河的东西交通线,以及一些南北向的支线等。天山北路的自然景观,以天山、阿尔泰山及两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为主体。天山是亚洲最大的山系之一,东西长两千五百公里、南北宽二百五十至三百五十公里,西部延伸至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境内的天山耸立于准噶尔与塔里木两个盆地之间,东起东经96°10″的哈密县东,西至东经74°50″的乌恰县西北,东西长一千七百六十公里,海拔多在四千米以上。天山北麓地区山体东西方向以东经88°(乌鲁木齐附近)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部山地高峻,山脉延续,少断裂娅口,南北交通维艰。东部天山除博格达山较高外,一般海拔较低。山脉延长不远,每为断裂娅口分开,南北交通孔道较多。阿尔泰山是亚洲的宏伟山系之一,北西一南东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国境,绵延两千余公里。在中国境内的属阿尔泰山中段南坡,山体长五百余公里,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阿尔泰山西部山体最宽,愈向东愈狭窄,高度也随之降低。其东南部位于中蒙边境,称北塔山。准噶尔盆地西侧为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东西长七百公里、南北宽四百五十公里。
6.伊庭道
伊州至庭州之路简称伊庭道。伊州即今哈密,位于哈密盆地东部,是东汉至唐代从天山北麓东端进入西域的重要门户和第一大站。
7.碎叶道
庭州至碎叶之路简称碎叶道。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之西托克玛克城附近,唐以前为各族商人杂居之地,受西突厥控制。658年后唐在此设羁糜州,679年设碎叶镇,为安西四镇之一。71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请求移居碎叶城,遂以焉香代碎叶设镇。此后碎叶又相继为突骑施、葛逻禄所居。
8.伊吾军道
据文献记载,伊吾军属北庭都护府统辖,在北庭东七百里、伊州西北三百里折罗漫山北甘露川。唐景龙四年(710年)置,管兵三千人、马三百匹,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因此,伊吾军道主要是指伊州和北庭至伊吾军驻地之路。
折罗曼山又名时罗漫山,指今哈密之北巴里坤东南的松树塘一带山岭(清代称库舍图岭)。
9.庭州北道
庭州北道,指庭州辖境内伊庭道与碎叶道以北诸道。其中主要可分为五咄陆道、回鹊道和额尔齐斯道三道。庭州北道从庭州经回鹘道与额尔齐斯相接,再西南与五咄陆道相接,再南又与碎叶道相接。这样以庭州为始、终点,围绕准噶尔盆地形成了一个环形路线。
10.庭州南道
庭州南道,指庭州辖境内伊庭道与碎叶道之南,越天山,与天山以南相通之道。其中主要有庭西道、庭焉道和尤尔都斯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