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秀满十八岁的儿子小俊上广州打工去了,走了个把礼拜,传回来的消息说工作还没找到,暂时借住在他满满也就是小叔的集体宿舍里。小叔在那边工厂上班,负责扫地,每月有八百块钱工资。八百块钱,暂时还得叔侄俩匀着花,也强大到足以令农家子弟背井离乡。
这是很普通的打工仔的故事。然而这次,我见到的是打工仔的母亲,仿佛镜头闪回,背景不再是人头攒动、挤满农民工和他们行李卷的广州火车站,而是他们静谧而满含牵挂的家乡,桂林兴安附近的一个村落,旁边有漓江的支流溶江流过。
阿秀在门前清澈见底的溪流旁向我道出了内心的隐忧:“其实还是很担心他的。”会晕车的阿秀,离家几十公里的桂林城都很少去。她是位种葡萄的好手,家里七亩葡萄地,每亩一年挣三千。可是有什么用,儿子说走还要走,因为“当农民太辛苦”。眼下葡萄熟了,我从桂林乘一小时的班车,再乘十分钟的手扶拖拉机,就到了她家。
其实这里的巨峰葡萄也跟我一样,从外地迁来不过十几年。可是到现在竟已很成气候,以至这儿的整个乡都变成了“葡萄乡”,南方灿烂阳光下,葡萄满枝满串,颗颗晶莹饱满,仿佛在用它的甜美和繁盛证明我当初来这儿定居是个不错的选择。是啊,这儿既有美丽的江,又有成片的葡萄园,只是目前还造不出工艺上乘的红酒,否则说它疑似普罗旺斯也不为过。
食物有助于消解乡愁,我不知道小俊想家的时候,会不会借着广州的葡萄来平息自己的愁绪。呵呵,广州的葡萄,里面一定有他自家园子里出产的。因为家里葡萄好的都销往广东和港澳,只有那边才出得起价。每年都有商贩专门来收,两块到两块二一斤;中等的,半青不红,颗粒不均,卖一块六,就近销往桂林。我在桂林市面上看到的巨峰葡萄,这季卖三块一斤,中间商赚得比农民辛苦一年还多。在广州,价钱怎么也得翻一倍吧。
前不久有商贩电话来约,说好这两天就有车过来拉货,阿秀一家于是忙起来。先要把包在果串上的那层报纸小心摘了,那纸是在葡萄刚挂果时就用铁丝系上串柄的,像只杯口朝下的红酒杯,一来隔开过多的潮气,二来农药也喷不到果子身上。摘了纸罩的葡萄让太阳一晒,不几天就都红了。然后是摘果装箱,大家只管用剪刀在成排的棚架间剪摘,装箱是阿秀的事,都说她装得又多又好。原来装箱时还要把葡萄串的把儿再剪一道,免得戳了别的葡萄。
阿秀这哪是在装箱呀,分明觉得她小心翼翼侍弄的这些果子,她儿子也吃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