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陈映真的第三世界:50年代左翼分子的昨天今生
88623300000001

第1章 作者小引

陈光兴

这本小册子是我个人研究陈映真思想与文学的第二篇长文,受到贺照田与高士明两位先生的青睐收录在他们主编的书系中,在出版前向读者交代一点背景。

台湾战后经过长时期的戒严,1949到1987年间与当局不同的思想都会遭到打压乃至于禁绝。作为台湾战后一代左翼思想的代表性人物的陈映真正是这一历史的见证,除了1968到1975年锒铛入狱七年,他的文学创作与杂文也只能以隐晦绕路的方式来克服出版检查的机制,在暗夜中持续摸索前进。但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坚持与努力,才使左翼思想的香火在台湾没有全然熄灭,并成为今天我们重新理解台湾战后历史乃至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线索。

本书所追溯的主要是陈映真五个文本中所提供的有关理解线索。这五个文本包括陈映真早期创作的《乡村的教师》(1960),80年代创作的《铃铛花》(1983)、《山路》(1983)、《赵南栋》(1987),90年代创作的《当红星在七古林山区沉落》(1993),这五篇是陈映真文学中最为直接以左翼分子为主体的写作,关切的都是50年代入狱的地下党人及其家属,其中前四篇完成于风声鹤唳的戒严期间,显然是作家不顾外在情势的险峻而紧追左翼前辈们的产物。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他当时这种强烈的内在精神动力呢?

20世纪50年代是台湾、大陆、东亚区域与世界史的分水岭,两岸分断、全球冷战确立于此时,从此亲美反共成为台湾战后至今的基本思想走向,出道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台湾作家早有体会,不可触碰左翼禁忌。与国民党的左翼禁绝同时的,是接下来二十年国民党政权的“保台”发展成为分离主义的温床,结果是到80年代“台独”从暗流浮出地表。根据陈映真90年代的陈述,正是这样一些强烈的危机意识使得他致力重返当年台湾地下共产党人的历史。50年代这批地下党人惨遭枪决、入狱,活下来的后来也事实上被监禁在整个社会总体上反共亲美的牢笼中。陈映真认为挖掘他们奋斗的历史就是在衔接被切断的史观,因为这不仅是把台湾重新连接上中国革命左翼路线的关键,也是在岛内的战斗位置上“克服民族内战、克服民族分裂”的关键。而且,只有重新接上当年地下党人反帝、反封建、重建公平公正社会的理想主义,才能真正理解当年他们不畏牺牲的思想与精神意义。

对我来说,重新梳理陈映真文学的重要性,在于让活在台湾的后生晚辈们清楚认识:左翼思想在台湾从来就是反压迫、争平等的理想主义的产物,而台湾战后半个世纪的路途表面看上去富裕繁荣,实际上问题多多,包括社会割裂、人心分化,包括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五十年间被割去左眼确实是主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台湾是少有的在主流政治舞台上没有左翼力量的地方,堪称“一枝独秀”。

也就是,重读陈映真对生活在台湾的我们而言,既是在我们自身的土壤中找回思想资源,与历史重新相连,也是在破败的政治舞台废墟中通过看到前人未能完成的遗志,来勉励自己努力承接不该丢弃的理想主义精神。

2014年2月 于新竹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