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服饰通览
8873700000029

第29章 汉族发式

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古代汉民族,深知先贤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伤”的训诫,所以,无论男女都蓄着长发。只有犯人因受惩罚的缘故,才被剃去须发,名之“髡首”。

虽然,头发不能毁伤,但发式却常有变化。

史前社会里,男女都披发于肩,由于不利于生产劳动,便改用绳、带系住。有的则用绳子串起打磨过的兽骨、玉石,做成饰物束在头发上。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这类束发器。进入文明社会后,发式更为讲究。儿童头发自然下垂,称为“髻”。长到一定程度后,便于顶门两旁扎成两束,称为“角”或“总发”。这都是未成年人的象征。20岁成人后,将束起的头发绕成髻,用一块黑色的布帛包住,再加冠,用竹制或骨制的“笄”横贯发髻和冠加以固定。殷墟出土的俑,冠都很高,说明此种束发的形式已经出现。不过,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加冠仅是贵族男子的特权,平民只能束发盘髻。也因为此,贵族不能随便去冠,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由此,也形成了贵族戴冠、平民披巾的汉人打扮模式。一直到明末,汉族男子这种发式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其间,虽有一些狂人、隐士散发披肩,与世俗抗衡,但人数极少,没有产生大的影响。汉族男子发式的真正改变,是在清代。当时,入主中原的清廷有“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汉族男子不得已改变传统发式,前顶剃光,后梳单辫。辛亥革命后,受新思潮的影响,人们自发剪辫,理发开始普及。

同男子单一发式相比,古代妇女的发式变化丰富得多。殷商妇女发式,与男子大同小异,其辫发式样,大多卷曲垂于肩,头上有冠巾和对笄。春秋战国时,尽管各地风俗不同,妇女发型的基本式样仍为辫发形制,但编梳方法不同,或挽成大辔垂于脑后,或编成大辫垂于胸前,简洁纯朴,影响至今。秦汉时,发髻增多。汉代妇女一般将头发向后梳掠,在脑后绾一个髻,像是拖着一把锥子,所以汉代人称之为“椎髻”。在汉代的陶俑中,这种发式很普遍。东汉时,妇女中堕马髻十分流行,妇女们将头发梳得高高耸起,堕向一侧,看去别有一番情致,因而深受妇女喜爱。古诗《陌上桑》中采桑妇女罗敷头上的倭堕髻,便是由堕马髻演变而来。魏晋的发式多且高大,假髻、撷子髻便是典型。唐人之髻更是丰富多彩。据史书记载,髻名不下200余种,著名者有高髻、低髻、卜髻、螺髻、反绾髻、乌蛮髻、同心髻、囚髻、抛家髻、闹妇妆髻、丛梳百叶髻、花髻、双鬟望仙髻等等。杨贵妃常以义髻(即假髻)为首饰,其以加添而梳成,亦有用薄木制成者,上缀珠宝或饰以画彩。宋以后,女子发式不胜枚举。据载,蔡京等几个大臣设宴时,侍奉的女伎的发式,就有“朝天髻”、“懒梳髻”

、“三十六髻”等多种,近代以来,海禁大开,又出现了“一字髻”、“东洋髻”、“舞凤髻”等新发式。辛亥革命以后,除了梳髻之外,许多妇女还在额前留有一绺头发,俗称“刘海”。“刘海”的式样,前后不一。最早流行盖在眉间“一字式”,继而流行将发剪成圆角,梳成垂丝的“垂丝式”,接着有“燕尾式”、“满天星式”等。20年代以后,中国大城市的妇女,发式大多模仿西式,以剪去发髻为时髦。剪发后用缎带束发或戴各种发箍。有的还把头发染成红、黄、棕褐等不同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