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创新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新产品、新工具、新业务、新项目等。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说:创新是领导的特定工具。他们利用创新改变现实,作为开创其他不同企业或服务项目的机遇。
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
没有创新,就没有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1999年,在旁人质疑的目光中,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网上交易服务。较之其他的电子商务类网站,阿里巴巴至少有两点思路上的创新:首先它不是简单模仿美国成熟的电子商务形态,做大中型企业的电子商务,而是为中国9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服务;其次,和其它大众的电子商务网站相比,阿里巴巴不是要帮商家省钱,而是要帮商家赚钱———为他们提供商业信息,获得新的商业机会。正是这些经营模式的创新,使得阿里巴巴在网络经济的寒冬中生存了下来,并迅速发展壮大。没有创新,就没有盛大网络有关《传奇》的传奇。当陈天桥建立盛大企业时,他没有花心思去开发游戏软件,而是致力于推广成熟的产品,发展自己的消费终端。
创新使得一批新兴的小企业得以成功,但是,创新并不是小企业的专利,即使对于位于美国财富500强排名前列的世界级大型跨国企业,创新也是它们保持领先地位的武器之一。
是不是所有的创新一定要像上面所列举的实例那样,要么形成一个垄断的行业市场(如同微软的操作系统),要么成就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创新是不是一定那么高不可攀、神秘莫测呢?当然不!创新其实并不神秘,任何对常规的变动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它蕴于领导工作、生活的每一刻。姜雪梅只是HP的一名招聘助理,她的工作就是把那些“慕HP之名”而来的成千上万的简历进行分门别类,按岗位分送给各用人企业的领导。这是一份很“简单”的工作,似乎不需要动脑筋进行创新。但是,和她的前任不同,当姜雪梅开始做这份工作时,她不是简单地把简历送交上去,她会仔细阅读每一份简历,把简历中的关键词标识出来,并在后面写上她自己对这份材料的一个初步评价。当她把这样经过初步处理后的简历送给领导们时,通过她所做的标记,他们能快速判别出某个人的核心能力或关键素质,大大节约了他们的时间。因此,姜成为最受领导欢迎的HR之一,她在她普通的岗位上扮演了业务伙伴的角色。
苏容是一家IT企业的HR经理,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她最头疼的工作之一就是给用人企业招人。“优秀的人才在哪里?”,她想到了充当企业的“内部猎头”。她开始搜集整理自己的人才信息库,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人才库网络。当她出差到外地时,她会尽可能安排时间与那些人见面,沟通交流一番。有了前期的感情投入,一旦企业有这样的人才需要时,或者对方有工作变动愿望时,她往往能第一时间获悉并处理完成。曾经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已经跳槽到另外一家企业了,但因为后来她的邀请而来到了她的企业,就是因为对她的信任,对她前期工作的认可。
无论是姜雪梅还是苏容,她们的工作并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是在她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个工作的用心人,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改变工作的环境或工作的方法做起。她们的例子还说明,创新并不只是领导者的专利,它更是每个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