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化学小常识
8882900000009

第9章 硝石精与无翅鸟

在中世纪欧洲炼丹术士密传的经典里,常画有一只手。手的大拇指上面有一顶皇冠,它代表的是硝石(硝酸钾KNO3或硝酸钠NaNO3,后者又叫智利硝石)。炼丹家们用皇冠代表硝石是很自然的,他们把硝石看作是“万石之王”和“火的源泉”。不是吗?把硝石撒在田里,庄稼会长得更壮更好。本来只会燃烧不会爆炸的硫磺和木炭,一经与硝石混合,就会成为炸药,炸得人非死即伤!聪明的中国人正是利用它这一性质,发明了黑火药,威力远远超过了当时欧洲人的长矛短剑。

由于炼丹、种田、打仗都要用到它,天然硝石就渐渐供不应求了。人们为了得到它就建立了“硝石种植场”。当时人们可能还说不清它是石头还是植物,以为它也可以像种庄稼那样进行种植。他们把树叶、半腐朽的木头、牲畜粪便等倒在一个坑里,让它们腐烂、“生长”,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收获那上面长出的白毛状的“硝石霜”。可以想像,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结成的硝石霜,常常是少得可怜又可怜的。

自然界的硝石在哪里呢?在遥远的南美洲智利干旱的沙漠里。别的地方也许也生成过,但却没能留存下来。原因很简单:硝石易溶于水,即使自然界有过硝石,也早被年复一年的雨水冲洗干净,人类开采不到了。

硝石里有些什么呢?当时谁也不知道。人们纷纷实验着、研究着。有人发现如用浓硫酸处理硝石就会得到一种新的液体,当时的人还不大能分离和认清它是什么,就叫它“硝石精”。

化学家总是要刨根问底的,硝石精里又有些什么呢?17世纪德国的格罗伯想得很奇特,他说里边有一只“无翅的小鸟儿”!无翅是说它看不见,小鸟儿嘛自然是能飞喽——什么物质像无形而且能“飞”的小鸟儿呢?只有气体!可是,当时人们连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还不知道,自然也就无法讲明这只“小鸟儿”该是哪种气体了!

又过了大约100年,经过许多化学家的努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了空气中原来还有氮气和氧气,而且分别约占空气的4/5和1/5,但这只无形的小鸟儿与空气中的这两种气体有什么关系没有呢?谁也没再想过,也许压根就把小鸟儿的事给忘了。

1779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在实验中发现,当空气中通过电火花时,空气的体积会变得比原来小,生成的气体遇到水也会明显地显出酸性。这酸性气体是什么呢?普利斯特里犯起了“主观唯心主义”——他草率地把它说成是碳酸气(即二氧化碳),轻易地错过了认识这只“小鸟儿”的机会。后来,卡文迪许使用导电的液体、金属汞让电火花通过装有空气的管子,很快就发现管子里出现了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它具有硝石精特有的那种气味,溶于水后显示的酸性和其他性质也与硝石精一样……

可见,空气中的氮气就是那只“无形的小鸟儿”。它先在通电情况下与氧形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自动与氧反应化合成二氧化氮,然后再与水作用而形成“硝石精”——硝酸,作为炼丹、炼金家“天书”里“圣手”拇指上皇冠的硝石,则不过是它形成的钾盐、钠盐罢了。

就这样,经过几个世纪许多位化学家的探索和努力,才终于把这条从“皇冠”到“小鸟儿”的认识链,串接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