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告诉自己没什么
88963100000003

第3章 与其你说说看不如换我做做看

奇怪得某天竟然没有关注天气,天空和心情一样多云。

面对给人带来不快和引发郁结的人和事,暗自消化和没有目标的哭诉,你选哪个。

当时就骂娘总是解气的,但愧疚比较久。它胜在词藻华丽,连自己也不知其所云,赢的也就是所谓的气势:棋不一定逢对手的霸气。没有目标的哭诉,伴随而来的是更加长久的自我消化。理解和安慰,如果再有适当的行动支持。那就是化解烦恼的最佳良药了。

自爱的七大姑八大姨伴随着年中盘点而来的威胁,总能被牌局化解。好似没有人情味,但又能避免相处时难免泄底后的无谓。

博爱的三姑六婆往往是微笑着端坐就显得“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已走上儿孙满堂且各个奋发图强的人生巅峰;斜坐着目光炯炯“待我与你细细评说”: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一手精心打造的;歪坐着侃侃而谈“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们有的我也有,我有的你们不一定有的——八卦。

不听也不是,显得你不好客就算了,还不待客。听也不是,我自己还一脑袋事没理清,一肚子气没地儿出呢。交换信息此时仿佛也没什么稀奇的了。

怎么就没有个什么也不操心、洒脱的时候呢,那些瞬间的风拂脸庞、夜色微凉、灯光和湿度刚刚好、此刻最妙、忘乎所以的时刻,怎么就那么短暂地让人想念呢?

产生代沟的往往不是她们对某个人的某件事跟你有着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看法,而是她们的经验糅合成的意见一致到令人无语到无解的地步。无论是外人的,还是亲戚家的,学就对了,不学?“打”就对了。

孩子不上辅导班?孩子才上两个辅导班?有没有上这个班?上没上那个班?什么?竟然没钱上辅导班?!

谁家的孩子以前调皮,这次考得很好呀;谁家的孩子没走学习这条正道,可惜了;谁家的孩子犯了错,父母逼迫着学习有了好结果……

言语中仿佛透露着:只要学习好,什么问题都看不到,什么过去都不重要。不信?听我跟你辩驳:孩子虽然这次没考好,但是他心态好,平时待人热情,有同情心。语气激扬换来一句有力的辩驳:也没说他学习不好呀!

孩子自己不用心,家长有劲也没地方使呀,全面发展不容易呀。——“合理安排时间,定时定量完成、家长参与规划,监督实行、家庭氛围要到位……”这都是适时的提醒,但是说什么“找辅助、换战场……”这就有点超纲了。

可能你我到了某个年纪,也会变成这样,也许现在已经走在了这条不归路上:无论面目表情、穿着打扮,我们先猜猜看他身家几何?

已经物化了一个人了。我已经自发地不看脸就知七八九了。可是无论形单影只还是结伴而行走在街上又怎么样呢?远距离像蚂蚁一样渺小的人,脑海里却背负着看不见的庞大星云。

比什么不好,比我没有的,让人听了就上火。看我给你们表演人的感觉、感情是多么重要的。

听我讲那过去的故事,说一说生活的琐事与烦恼,吧啦吧啦一下对未来的迷惘……唤醒了你们年轻的感觉了吧,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参杂着猜疑、辩解、体格与体力较量、谈不上十全十美的岁月。

此间掺杂的无非是:已经够难得了,何必来无声地刺激本就脆弱的心了?一时落后的我们需要真正的理解和帮助,不是阵仗和口号。我们也有好的愿景和目标,何必拿不用的框架来调配我们呢。

倾诉得到了它没想要的结果:更添烦恼了。

为什么把这些跟她们说?为什么我觉得更难过?为什么我为了这些有的没的还要思索另一番解释了?

只有慢慢来,慢慢好了。做什么事也更畏手畏脚了。现有的底气都是她们临时支援我的,一会儿发飙用完了可要还的。可这一切不是我想要的啊。我知道不该说的,我想隐藏起来的,我想着自我消化的。不想让你们觉得郁闷的,你们来的不是时候,这会儿正是我理智停转休息的时候。现在大家转场下一站的重点话题就降级为“可怜”(又“可恨”)的我了。

无一例外,钱能解决百分之八十的烦恼,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能解决掉。只不过是临别的叮咛,突然变成了现场扶贫会的总结词。

完了(liao),第二天收获的就都是同情的目光了:也跟我当初一样,是一个努力生活、奋力前行的年轻人啊!

以前有烦恼写下来自己捋一捋就释怀了,在七嘴八舌中找想要听到的、想知道的、能用得上的,没想到有经历的人们参与答题就成灾难现场了。

所以呢,孤独为什么,还不是想好好保存一丝仅有的自尊了。说破了,连底线都漏了。

屡屡混了个脸熟后怎么办呢,假装自己也不认识刚才那个自己不就得了。我什么也没说,你们也不记得对不对?

那天我们还说你现在怎么样呢?额……不说了不说了,孩子得吃奶、喝水、换尿布了/我有事得走了/锅里煲着汤呢,下次再聊哈。

瞧瞧,您忘了,我也忘了。

落魄无助的时候,谢谢您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