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欧阳修散文
8896800000013

第13章 答吴充秀才书

【题解】本篇写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是作者由武成军节度判官召还京城复任馆阁校勘时,给建州浦城(今福建松溪)秀才吴充的一封回信。信中重点阐述了文与道的关系。

作者主张文必载道,“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并说“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他强调道的具体内容,是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事”,“弃百事不关于心”者,其文“所以至之鲜也”。这不仅涉及到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问题,还涉及到了文学创作的目的及其渊泉问题、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等等。作者认为只有“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的文章,才“可谓善矣”。

【原文】修顿首白,先辈[1]吴君足下:前辱示书[2]及文三篇,发[3]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4]。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5]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6],此好学之谦言[7]也。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8]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9]。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10]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11]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12],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13]?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14]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15]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16]。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17]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18]。”此其所以至之鲜也。昔孔子老而归鲁[19],六经之作,数年之顷[20]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21],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22]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23],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24]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25],荀卿[26]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27],此道未足而强[28]言者也。后之惑者[29],徒见[30]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31],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32]。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33],不能纵横高下[34]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35]也。先辈之文浩乎沛然[36],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37],而溺干所止。因吾子[38]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注释】[1]修:欧阳修的自称。顿首:头叩地而拜。白:禀告,陈述。先辈:唐宋应科举的人士相互之间的敬称。李肇《唐国史补》:“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明清称先得第者为“前辈”。这里用作一般敬称。[2]辱示书:承蒙给写书信。辱,谦词,承蒙之意。[3]发:打开,拆开。[4]浩乎:形容众多,汪洋恣肆。少定而视:稍稍定神细看。少,通“稍”。言:字。尔:罢了。[5]辞丰意雄:言辞丰富气势雄伟。沛然:形容流畅。御:抵挡。[6]“然犹自患”句:意思是吴充信中说他仍不能自信,担心没有人开导他使他的写作继续提高。然:可是。犹:还。自患:担心自己。伥伥:失意,惆怅,无所适从的样子。莫有开之:没有人开导他。使前者:使他向上(提高)。[7]谦言:谦虚的话。[8]材:才能,才干。荣:荣耀。[9]毁誉不足轻重:说好说坏无足轻重。气力:指才气或势力。动人:引人注意。[10]世之:指当时应进士举的人士。假誉:凭借说好话。力:指势力。奚:哪能,哪会。取于:有求于。[11]字精文雄:学问精通文章气势雄浑。施:推行,这里指已产生影响。时:社会。非待:不用等待。[12]惠然:形容高兴的敬词。责:求。[13]得非:如果不是。者欤:疑问语气词。[14]未始:未尝。至者:达到某种目的或要求。鲜:少。[15]溺:沉迷不悟。 [16]“盖文之为言”三句:指当时应进士举的士人,把文章当成一种猎取功名、顺时取誉的说话工具,一旦取得功名利禄,就自以为满足了。为言:当成说话的工具。工:通“功”。[17]甚者:严重的。至:发展到。[18]职于文:职业在文,即以文为职业。而已:罢了。[19]孔子老而归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返乎鲁。”孔子:名孔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春秋末年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0]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数年之顷尔:几年时间罢了。顷,时间。[21]“然读《易》者”二句:语本李翱《答朱载言书》:“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故其读《春秋》也,如未尝有《诗》也:其读《诗》也,如未尝有《易》也;其读《易》也,如未尝有《书》也;其读屈原,庄周也,如未尝有六经也。”是说古人学习,重在内容,而忽略形式,所以收获大。[22]至于至:达到了最高成就。[23]圣人:人格品德最高的人。及:赶上。[24]道胜者:指道德修养高尚的人。不难而自至:即自然容易达到理想的高度。[25]孟子:即孟轲,字子舆,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皇皇不暇著书:孟子一生游说诸侯,没有时间著书。《孟子》七篇是他的学生万章等记述的。皇皇:同“遑遑”,匆忙的样子。[26]荀卿:名况,战国后期思想家,先仕齐,后适楚,春申君时期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他退居兰陵著《荀子》。[27]若:那。子云:西汉扬雄字子云,著有模拟《易》的《太玄》、模拟《论语》的《法言》等。仲淹:隋代王通的字,著有模拟《论语》的《中说》等。方:才。焉:于是,指在摹拟著作方面的成绩。[28]强:勉强。[29]惑者:糊涂的人。[30]徒见:只见,光看到。[31]以为学者:认为有学问的人。文而已:只重文章的表现形式罢了。[32]故:所以。愈力:愈是用力。愈勤:愈是刻苦。愈不至:愈是达不到目的。[33]轩序:指屋子,房间。轩,窗户。序,房屋中堂两旁的隔墙。[34]纵横高下:即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的意思。[35]若:假如,倘若。道之充焉:道充盈胸中。之:至。[36]沛然:盛大的样子。与上文“浩乎若千万言之多”相应。[37]不至者: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不甘于所悦:指不满足,不沾沾自喜所取的成绩。[38]吾子:古人对人的亲热称呼,我的先生。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相当“您”、“先生”。

【译文】欧阳修顿首禀告吴君足下:前次承蒙给我来信和文章三篇,我打开读阅,文章汪洋恣肆,像是有千万字之多,待稍定神细看时,才知不过几百字罢了。如果不是文章言辞丰富、气势雄浑,沛然有不可抵挡之势,哪会竟至如此!然而您还提心,惆怅没有人来开导自己,使自己更加向前发展,这是好学的谦虚态度啊!

修的才干不能为时代所用,官位也不能使世人感到荣耀,我说好说坏无足轻重,才气也不足以引人注意。世上应进士举的士人,想要凭借他人说好话来引起人们重视,凭借他人的力量然后才能进升的人,何求于我欧阳修呢!先生学问精通,文章气势雄浑,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又不是要待我欧阳修说说好话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凭借我的力量然后才能进升的啊!虽然如此,你却恭谦地给我来信,像是有所求助似的。如果不是急于求道,您哪会不择对象而来问我呢?

那做学问的人,没有一开始不在道上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的,那是很少有的。这不是道对人离得太远,而是做学问的有所沉迷不悟罢了。大凡应进士举的士人们,他们把文章仅仅当成是一种说话的工具,一旦用它在功名利禄上得到了点好处,他们就为自己难得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就十分高兴的自我满足了。世上做学问的人,大都往往对此沉迷不悟,一旦稍稍有了点成绩,就说:“我已经学满足了!”严重的竟发展到丢开百事,毫不把它放在心上,说:“我是文人,我的职业只是在文罢了。”这样他们能取得成功的就很少了。

从前孔子年老了才回到鲁国,六经的写作,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然而读《易经》时像是没有《春秋》,读《书经》时像是没有《诗经》,怎么他们花功夫少却达到最高成就了呢!圣人的文章虽然不可能赶上它,然而大抵道德修养高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很容易达到很高的理想境界。所以孟子匆匆忙忙没有空闲时间来著书,荀子大概也是晚年时候才有著作。那扬子云、王仲淹靠摹拟人家的字句,才勉强取得了些成绩,这是道不够而勉强表述的东西。后世的胡涂人,只看到前代的文章流传于世,认为有学问的人,只是在文章罢了,所以愈是努力,愈是勤奋就愈不能达到目的。这就是先生您所说的那种整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却不能无所束缚一切使自己感到满意的人,这是在道上面下功夫不够啊!如果道义充盈胸中,即使走遍天下,深入渊泉,都没有做不到的呢!

先生的文章汪洋恣肆,气势通畅,可以说是好极了。而您又有志推行道义,还自认为不够广泛,如此自强不息,要想达到孟子、荀卿那样的水平并不难啊!我学道虽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但可喜的是我不甘于满足已有的成绩,而沉迷不前。因我的先生您能不自我满足,并用它来勉励我也能多少有所长进,实在是很可喜,很可喜呀。欧阳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