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千秋智谋上
8901800000010

第10章 卷三(2)

本篇以《形战》为题,旨在阐述如何运用“示形”之法战胜敌人的问题。它认为,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作战,要采用设虚形假像的“示形”之法,迫使敌人分兵处处防我。敌兵一经分散,其每一处的兵力必然薄弱;我集中兵力一处一处地打击它,就会形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篇中引自《孙子兵法·虚实篇》的“形人而我无形”一语,意思是,使敌人显现真形而我真形隐蔽不露。实质上,这是一种以“示形”之法隐蔽真实企图,达到出奇制胜的作战指导思想。战争的军事目的,在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古今中外的战争概无例外。但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巧妙地伪装自己以欺骗和迷惑敌人,否则,就不可能既消灭敌人又保存自己。因此,孙子所倡导的“示形”惑敌之法历来为兵家所强调和重视。“示形”之法的具体内容,则因不同的敌情我情而是有所不同的。本书多篇所讲到的,诸如能而示之不能,弱而示强,强而示弱,设置虚形假像,实施佯动惑敌,等等,都是属于“示形”战法的范围。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派兵围攻曹操部将刘延于白马城,曹操原打算率兵北出径援刘延,但谋士荀攸则认为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直接北救是不利的。为此,他建议曹操率兵一部到延津,伪装成“将渡河向其后”的样子,诱使袁绍“西应之”,然后乘其兵力分散之隙,派兵袭击围攻白马的袁绍军。曹操采纳了荀攸的这一建议,打败了围困白马的袁绍军,击斩了袁军大将颜良,解除了白马被困之危,创造了以佯动为“示形”内容而战胜强敌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兵力众多,就要用制造虚形假像的“示形”之法来改变敌人的兵势,迫使它不敢不分兵来防备我。敌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那么,它在每处的兵力必定减少;而我军集中兵力于一处,兵力自然众多。用我众多的兵力攻击寡少的敌人,是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用制造虚形假像之法诱使敌人暴露弱点,而把我军真实情况隐蔽来不为敌人所知。”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绍对抗于官渡地区。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率兵进攻驻扎在白马的曹操部将、东郡太守刘延所部,袁绍亲自率兵进至黎阳,准备南渡黄河。是年夏四月,曹操率军北进援救刘延。荀攸向曹操献策说:“现在我军兵少难以抵挡袁军,如果分散他们的兵力,然后才可以战胜它。您带部分人马向延津方向,摆出将要北渡黄河攻打其后方的样子,袁绍必定会西来应战。然后我们率领轻装部队袭击白马,乘其不备而攻之,颜良就可以为我们所擒。”曹操听后采纳了他的建议。袁绍听到曹军要从延津北渡黄河的消息后,立即分兵西向应战。曹操乘机率兵日夜兼程直趋白马,当进抵距白马尚有十余里时,颜良得悉大为吃惊,匆忙前来迎战。曹操派大将张辽、关羽为前锋,打败了袁军,击斩了颜良,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危。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①汉末,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②。绍遣郭图③、淳十琼、颜良攻曹将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④,绍率兵至黎阳⑤,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荀攸⑥说操曰:“今兵少不可敌,若分其势乃可。

公到延津⑦,若将渡河向其后,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操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

操乃率军兼行趋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迎战。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之,斩良,遂解白马之围。⑧【注释】

①形人而我无形: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官渡:古地名。位于今河南中牟东北,临古官渡水。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以劣势兵力歼灭袁绍主力于此,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今尚存上垒遗迹,称中牟台,又名曹公台。

③郭图: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字公则。为袁绍谋士,曾劝绍乘汉献帝东迁,将其挟持于邺,但不为绍从。

④白马:古县名。位于今河南滑县东。

⑤黎阳:汉置县。位于今河南浚县东。《汉书·地理志》注引“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

⑥荀攸:东汉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公达。东汉末,曾任黄门侍郎,后为曹操军师,从征屡献计谋,被任为尚书令。后随曹操攻孙权,病死于途中。

⑦延津:古津渡名。位于今河南汲县东之古黄河渡口。

⑧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势战二十四

【提示】

本篇以《势战》为题,旨在阐述充分利用有利态势击敌的问题。它认为,作战上所讲的“势”,就是利用击敌的有利态势问题。只要抓住敌人可被击败的有利态势,不失时机地进攻之,就一定能够打败敌人。因此,本篇这里所讲的“乘势”问题,从作战指导的角度看,乃是一个如何正确选择战机的问题。

作战时机,特别是战略决战时机,选择得是否恰当有利,将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败。所以,正确选择战机问题,历来是为兵家所极其重视和把握的问题。

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灭吴战争,就是充分利用有利态势,不失时机地发动进攻而取得决战胜利的典型战例。司马炎(司马懿之孙)于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取代曹魏建立西晋以后,为了实现灭吴统一全国的宏图大略,他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经过十余年的稳步发展,使西晋一跃而成为当时“国富兵强”(见《晋书·杜预传》)的中原大国了。相反,地处江东的吴国这时在昏君孙皓的残暴统治下,却呈现出“吴之将亡,贤愚所知”(见《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的衰败局面。晋武帝司马炎正是在这样对已极为有利的形势下,及时采纳了镇南大将军杜预、中书令张华等人建议,派遣大军对吴国发动战略进攻而取得决战胜利的。此役晋在作战指导上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能从敌我双方情况和地理条件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见《资治通鉴·魏纪十·元帝景元三年》)的正确战略方针,充分利用吴国日趋衰败的有利态势和长江顺流而下的有利条件,以二十万大军兵分六路齐进,给吴军造成不可阻挡的“破竹”之势,从出兵到占领吴都建业,仅四个月时间,就灭亡了吴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译文】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势”,就是利用击敌的有利态势的问题。趁敌人出现的败灭趋势,我军不失时机地发动攻击,那么,敌人必定会溃败。诚如兵法所说:“要利用有利态势击破敌人。

“晋武帝司马炎秘密制定一个灭亡吴国的战略计划,但交给朝臣讨论时,多数人的主张与帝意相违。唯有羊祜、杜预和张华的看法与武帝意图相合。征南大将军羊祜病重时,曾向武帝举荐杜预代替自己职务;待到羊祜一死,晋武帝便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督统荆州一切军务。杜预奉命到镇后,修缮兵器铠甲以搞好战备,加强部队训练以显扬武威。他在选拔精锐部队大败吴国西陵都督张政之后,就向晋武帝请示大举伐吴的日期,武帝回复说等到明年再考虑大举攻吴之事。为此,杜预再次上表申述己见说:“凡事都要分析比较它的利害得失,现在攻吴之举,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分之一、二,其结局最差不过没有成功而已。朝臣们说吴国败亡的形势还没有到来,(他们所以这样说)只是因为灭吴之决策不是出于他们的谋划,胜利后的功绩也不能归于他们本身,且又都羞于承认自己原来意见的错误,所以至今仍然固执己见而反对伐吴。往昔汉宣帝在朝臣讨论赵充国关于在羌族地区实行屯田戍边的奏章时,经反复比较而采纳了充国的建议后,严厉批评了那些参与讨论而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迫使他们各个都叩头请罪。宣帝这样做为的是杜绝那些固执异说的反对者。自入秋以来,伐吴之事已经逐渐外露,倘若中途停止而拖延进攻时间,那么,吴国皇帝孙皓因担心被伐而想出对策来,或如迁都武昌,增修江南城防设施,疏散城镇居民,将会给我们造成城镇不可攻拔,野外无所掠获的被动局面,一旦吴国把大批舰船集中到夏口对我进行防御,那么,明年伐吴的计划或许就落空了。”就在晋武帝与中书令张华下围棋兴致正浓之时,恰逢杜预的奏表送到。张华立即推开棋盘拱手向武帝说:“陛下英明伟大,战无不胜,国家富饶,兵力强大;吴王孙皓荒淫暴虐,滥杀贤能之人,现在立即出兵进攻他,将不费多大代价就可以平定吴国。”晋武帝听后,就批准了杜预的建议。杜预于是把部队集中到江陵,并派周旨、伍巢等将率军乘船夜渡长江以袭击乐乡;晋军沿途多插旗帜,点火于巴山之上,出击其要害之地,从心理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俘虏了吴军都督孙歆。晋军在平定了长江上游地区后,从湘江以南至交州、广州的广大地区的吴国州郡,都望风不战而降,杜预则亲执符节宣读皇帝诏书,一一加以安抚。在晋军众将举行会议时,有人提出说:

“已据江南百年的吴国敌寇,是很难一下子把它完全战胜的。

如今正值酷暑,雨季已经开始,疫病将要流行。因此,我们应当等到冬季到来之时,再大举进攻吧。”杜预则坚定地回答说:

“从前燕国大将乐毅凭借济西一战,而一鼓作气地吞并了齐国。

现在,我军已经声威大振,对敌进攻如同刀劈长竹一样,数节劈开之后,其余的就会迎刃而解,再也用不着费力了。”于是,杜预指挥众将率军直趋吴国京都建业,沿途所过城镇的吴军,无不束手就降,结果活捉了孙皓,平定了吴国。

【原文】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破之。”①晋武帝②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③、杜预④、张华⑤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既至镇,缮兵甲,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守之耳。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⑥效之后,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之。若今中止,孙皓⑦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⑧,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居其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⑨,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⑩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遂虏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抚绥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能尽克。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注释】

①因势破之:语出《三略·上略》。

②晋武帝:即司马炎。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他取代曹魏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③羊祜:西晋大臣。

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字叔子。晋武帝时任尚书左仆射,曾参与谋划灭吴。他出镇襄阳十年,都督荆州诸军事,开屯田,修兵甲,储军粮,为其后一举灭吴打下了基础。

④杜预:西晋大将,著名学者。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元凯。晋武帝时,为羊祜所举,祜卒后,代镇襄阳,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因灭吴有功,封当阳县侯。他博学多才,尤善谋略,时有“杜武库”之称。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孙子兵法注》等。

⑤张华:西晋大臣。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字茂先。

晋初任中书令,力排异议,支持武帝司马炎灭吴计划。灭吴后,受封广武县侯。

⑥赵充国所上事:赵充国,西汉大将,陇西上圭阝(今甘肃天水西南)人,字翁孙。熟悉匈奴和羌族情况。武帝、昭帝时,率军反击匈奴贵族袭扰,勇敢善战,因战功卓著而任后将军。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在与羌族先零部贵族斗争中,曾多次上书提出屯垦戍边的建议,所谓“赵充国所上事”即指此。赵充国每次上书,宣帝都召集大臣讨论,开始,赞成者只有十分之三;中间,增至十分之五;最后,增至十分之八。对此,宣帝下诏责问原先持反对意见的人,迫使他们叩头请罪。事见《汉书·赵充国传》。

⑦孙皓:三国时吴国最后一个皇帝。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即帝位后,专横暴虐,奢侈荒淫。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翌年三月,晋军攻入吴都建业,孙皓投降称臣。

⑧武昌:吴江夏郡治所,位于今湖北鄂城。

⑨夏口:古地名。位于今湖北武汉对面。

⑩枰:棋盘。

乐乡:位于今湖北江陵西南。

交、广:即交州、广州,相当于今广西、广东大部。

乐毅藉济西一战: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打齐国,于济西(古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大败齐军,并乘胜追击,攻占了齐都临淄。事见《史记·乐毅列传》。

群帅:马本及唐本皆误作“郡帅”,今从王本。

径造:直往。

秣陵:晋以建业(今江苏南京)为“秣陵”。

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杜预传》。

昼战二十五

【提示】

本篇以《昼战》为题,旨在阐述昼间作战如何迷惑敌人的问题。它认为,白天对敌作战,可多设旗帜为“疑兵”以迷惑敌人,使敌无法准确判断我军兵力多少,这样就可打败敌人。

置旗作“疑兵”乃古代作战常用的“示形”方法之一。此法实质是以假像迷惑敌人的问题。“昼战多旗帜”一语,与下篇《夜战》所引“夜战多火鼓”一语,皆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本指以“旗帜”和“火鼓”作为统一和适应士卒视听需要的一种指挥讯号(即孙子所称:“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和“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而本篇这里则借用作为迷惑敌人的一种伪装手段,这显然是有别于孙子原义的一种创新发展。春秋时期,晋国联合鲁、宋、曹、卫等国进攻齐国的巫山之战,就是采用此种以设置假像为内容的“示形”战法而取得作战胜利的。当时,晋平公为了欺骗和迷惑齐军,主要采用两种伪装办法:一是在山泽险要而部队不到的地方设置大量旗帜作为“疑兵”;二是在战车的右边装设假人,并于车后拖上树枝,行动起来尘土飞扬,如同大军奔驰。齐灵公登上巫山远望,果然中计,误认晋军众多,不可抵抗。于是,连夜逃跑。晋平公乘势挥军追击,大败齐军。

【译文】

大凡白天对敌作战,必须多插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以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兵力多少,这样,就能战胜敌人。

诚如兵法所说:“白昼作战须多设旗帜(以迷惑敌人)”春秋时期,晋平公率军进攻齐国,齐灵公登上巫山观察晋军情况。

晋平公派遣司马探察山林川泽的险要情况,尽管是部队不到的地方,也必须树起大旗而稀疏地布设疑阵;又令战车左边乘坐真人而右边设置假人,以大旗为先导,战车拖着树枝随后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