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看法
8902200000005

第5章 朱元璋宽己的一面值得学习

今年,媒体掀起了一股讲史谈经热潮,一部接一部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此起彼伏,应接不暇,大有围攻之势,老百姓感觉置身十面埋伏的阵势当中。先是易中天的品三国,接着又是清朝的慈禧太后、解说清帝王等等。近段时间,又掀起一股明朝热,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刚刚热播完毕,你方唱罢我登场,央视十频道又立即在“百家讲坛”中推出有关明朝帝王的讲座。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无论什么时候都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把历史一锅端,贪大求全,一上来就是一个朝代,评点多少个皇帝,如此这般,只具备引导百姓阅读历史以外,恐怕难有其他效用。历史仅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材料”,需要去整理、去伪存真。只有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的“历史”,才能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而把历史当成“口号”,随便就用来作为宣传的材料,历史是不会告诉你什么的。两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只是“打转”,一次次“轮回”,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但要研究,就必须有一大批不计功利的“读书人”,要有秉笔直书的“史官”。同时也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一个商量讨论的余地。中国历史上是缺少这些条件的,“以史为鉴”也就失去了基础。“历史”反而成了沉重的“包袱”,而不是什么“财富”。

苏洵老先生说:“为文必中当世之过。”讲史谈经如果也不切中时弊,跟炒冷饭有何区别,至少上过中学的人都学过的东西,又搬上银屏,简直是一种浪费。比如,最近百家讲坛正在热播的明朝帝王讲座,在谈朱元璋时,谁都知道这个农民出身的传奇皇帝暴政,体恤农民,重视教育,废除了丞相等特点。但是讲坛中出现的内容,依然如此。我们来看看易中天的《品三国》,就有所突破,将演义和历史结合起来,结合现实,非常通俗易懂地讲给大家。即便他在非议和掌声中从一个学术教授变成了“学术超男”,我个人认为他的“讲”、“坛”是选择了角度的,跟现实不相关的少讲,相关的一定要反复论证阐述清楚,让观众听得明明白白,真正理解。这才达到了真正目的,只管讲我的,不研究受众的需求,到头来,讲了就是讲了,丢在水中的石头泡都没有冒一个,岂不白忙活了?

就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说,除了上述的功过以外,其实他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宽己严人,朱元璋以八股文取士,自己为文却一点八股文味也没有。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身先士卒,一生追求做一个开明的皇帝。他原来不识字,起义随军读书后,喜欢写文吟诗。除《菊花诗》、《征东至潇湘》等写得粗豪又风韵外,即兴诗也令人捧腹。洪武14年是鸡年,过年不久,朱元璋与学士们一道在外考察时,一时诗兴大发,于是提议以“金鸡报晓”为题吟诗。来到一座庭院时,他挥毫写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写到此处,他稍微停了一会,朝远处的山村望了望。这是什么诗?大学士们不敢出声,互递眼色。朱元璋随后续了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写得何等明白与气派。人称此为“败笔生辉诗”。

一个例子能说明问题吗?肯定有人会问。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实,这是他的一封亲笔信,写给隐居的恩人田兴的,原来发过两度诏书,要田兴进京相见,田兴不肯做官,拒见。朱元璋只好亲笔写信说:“文臣好弄文墨,所拟词意不能尽人心中所欲言。特作此书略表一二,愿兄长听之。”原信有近600百字,这里只将最后几句抄录如下:“皇帝自是皇帝,元璋自是元璋……并非做皇帝便视兄长为臣民也……美不美,江中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再不过江,不是角色!”田兴果然是“角色”,见信后立即过江相见。

这样的证明材料还有很多。虽然时隔几百年,他的很多作品都不难理解。倒是如今,还有很多人在玩八股文,乐此不疲,尤其是一些公文,常见为文甲乙丙丁,几“多”几“性”,几“不”几“要”,“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本部门的团结一心”云云……多少年了是乎约定俗成?所讲报告中不见心中所欲言,新八股文却很浓,耳朵都磨起茧了,难怪听者昏昏然,会场瞌睡虫最多也就不足为奇。还有的文人喜欢“现代”的深奥,有“闻到花香很愉快”这句话,本来很简明,却硬要显得自己有文化,有水平、有深度,非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强行把它解释成:“审美主体对于作为审美客体的植物的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关照,产生生理上并使之上升为精神上的愉悦感。”还有一例子,中学期间有一位学长,其父是某大学的教授,为他取名为“闵尦(liào)”,到学校那天点名,老师都不认识这两字,就放弃了这道程序。后来,在上课期间,老师一直没有点他回答问题,很多时候学校举办什么活动基本没他的份,他这名字故弄玄虚,玩深奥、玩文化的名字让他丧失了很多机会,给他一生都将造成不小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在当代不胜枚举,如此故弄玄虚的文风,何不学学朱元璋。(原载《文史天地》杂志 新浪网 凤凰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