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请见《威尼斯商人》作者简介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古代的丹麦王国。一个阴冷的冬夜,艾尔西诺皇家城堡的露台上,站着几个放哨的卫兵。一听到脚步声,他们就会惶恐地问一声:“谁?”
他们的情绪特别紧张是有原因的,原来最近两个晚上,每当午夜时分,露台上总会出现一个全身盔甲的鬼魂,使这里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之中。鬼魂的样子酷似新近故去的老王——哈姆莱特王子的父亲。王子的老同学霍拉旭听说此事后,根本不相信。于是卫兵便把他带上露台,让他亲历眼见。
午夜钟声刚敲过,鬼魂果真又走了过来。霍拉旭试图跟它说话,但听见雄鸡的高声鸣叫之后,鬼魂很快地隐去不见了。他决定把此事告诉哈姆莱特本人。
哈姆莱特曾去德国威登堡大学留学。他博览群书,具有人文主义思想;他品行高贵、举止文雅,是个二十八九岁的英俊青年,心里一直深深地爱着御前大臣普隆涅斯的女儿奥菲丽娅。近来王子却精神忧郁,痛苦不堪。父亲在两个月前突然故去,叔叔克劳狄斯马上娶了母亲,继承了王位,成为一国之君。叔叔老谋深算、面慈心狠,善于笼络人心,竭力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干练的君主。他一方面派遣朝臣去向挪威修好;一方面又让大臣普隆涅斯的儿子去巴黎游学。哈姆莱特沉浸在丧父的巨大创痛中,每天都穿一袭黑衣。新王说:“好哈姆莱特,脱下你的黑衣,对你的叔王应该和颜悦色一点……活着的人谁都要死去,从生存空间踏进永久的宁静。”说得好听!多么伪善!冠冕堂皇的劝告,只会增加王子的反感。父亲的坟土未干,母后就嫁给了叔叔,这个人与父王相比不啻于“一个天神,一个丑八怪”。看着这个猥琐的小人搂着母亲亲热,王子就恶心欲吐。
“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讨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衰败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王子心里痛心刺骨,怒火中烧。
这时好同学霍拉旭带着卫官进来,他是哈姆莱特惟一可推心置腹的挚友。霍拉旭也离开德国回到丹麦的艾尔西诺,使哈姆莱特深感意外。“我是来参加您父王葬礼的。”霍拉旭说。“我想你是来参加我母后婚礼的吧?”哈姆莱特苦笑道。他们俩都觉得这两件事离得太近,颇有些蹊跷。霍拉旭将老王鬼魂出没的情形告诉王子。他说,看上去老王脸色惨白,悲哀多于愤怒。王子听说父亲的幽灵披着甲胄,感到事出有因,其中很可能包含着奸人的恶计。然而他相信“罪恶的行为总有一天会被发现,虽然地上所有的泥土把它们遮掩。”
王子与霍拉旭约好,当晚一起上露台去看个究竟。
御前大臣普隆涅斯的儿子莱阿提斯年轻性烈、容易冲动。近来他看到哈姆莱特一直在追求妹妹,所以在去法国进修之前对妹妹一再叮咛,放心不下。照莱阿提斯看来,王子的爱情即使纯真,也不过是年轻人的感情冲动,奥菲丽娅不应过于认真,更不应因为轻信而使自己的名誉受到损害,因为王子是丹麦王位的继承人。他不是喜欢谁就能娶谁,他的婚姻需由国家决定。奥菲丽娅正当妙龄,美丽纯洁,为人真挚,举止优雅,自小循规蹈矩,是个人见人爱的窈窕淑女。她答应哥哥一定在家谨守闺教,也请哥哥在外要善自珍重。
他们当宰相的父亲是个谙于世故的老头儿。临行前他不厌其烦地训诫儿子,说的虽是些套话,却也是当时社会上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他说,“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对人和气,可是不要过分亲热。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肝胆相照,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交情。避免与人争吵;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尽自己的财力购制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异,必须富丽而不浮艳,因为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不要向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借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而向人家借钱,更是容易养成因循懒惰的习惯。尤其要紧的是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天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儿子走后,他又问及女儿与哈姆莱特交往的情况。奥菲丽娅告诉父亲,哈姆莱特已对她捧出一片真心,郑重其事地向她求爱了。但普隆涅斯并不相信王子对他的女儿的一片真心。他一再告诫女儿不要相信哈姆莱特的盟誓,要矜持,要洁身自爱,以免成为哈姆莱特玩弄的对象。奥菲丽娅的辩解全然无用,普隆涅斯顽固地禁止奥菲丽娅再跟哈姆莱特接近,甚至不准他们哪怕说一句话。奥菲丽娅也只好顺从。
将近午夜时分,哈姆莱特和霍拉旭在城垛上碰头。他们忍受着寒冷,在黑暗中耐心地守候。城垛下不时传来醉酒的人们寻欢作乐的喧闹声。正在凄冷难耐之际,鬼魂悄然出现了。哈姆莱特急忙上前,见鬼魂正是亡父,他忙请求父亲的鬼魂告诉自己为什么要显现。鬼魂向他招手示意,旋即转身径直前行。哈姆莱特紧跟在身穿甲胄的幽灵后面,来到僻静处,幽灵方转身缓缓对王子道出了真情。
原来哈姆莱特的叔父克劳狄斯心术不正、荒淫无耻,和王后乱伦通奸。为满足他的淫欲,就对他的王兄下了毒手。他趁着国王午后在花园里睡觉时的机会,将毒汁灌入了国王的耳朵,将他毒死,然后宣布国王是在花园午睡时被毒蛇咬伤而死。实际上咬死国王的那条毒蛇现在头上正戴着他窃取来的王冠。这一有悖天理人情的谋杀实在是令人发指。
国王的幽灵威严地嘱咐王子一定要替他报仇。接着又慈祥地叮嘱王子,要他切莫伤害自己的母亲。鉴于克劳狄斯十分狡猾,幽灵要哈姆莱特起誓,绝不能对任何人透露这件骇人听闻的秘密。父王暴死的真相大白,加上对叔叔的刻骨仇恨,使哈姆莱特几近疯狂。他一时还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方式去报仇雪恨,但从此为父报仇就成为他生命的中心,其他的一切,包括他对奥菲丽娅的爱情,都已变得无足轻重了。
奥菲丽娅的父亲普隆涅斯是个爱管闲事的人。他对远离家门的儿子放心不下,还要派遣仆人前往巴黎,探听莱阿提斯的行为举止。他自己年轻时没有过真正的爱情,所以不理解女儿的心,也误会了王子的真情。
有一天,惊惶失措的奥菲丽娅赶来告诉父亲说,他在闺房做针线的时候,哈姆莱特忽然闯了进来,紧紧抓住她的手腕,眼睛盯着她的脸,看了很久。王子脸色惨白,神情凄惨,好像刚从地狱里逃出来似的。未了,他发出一声凄惨的悲叹,似乎整个胸腔都要爆裂了。然后他缓缓倒退着,一步步走出了房门,眼光却一刻也没有从她身上离开。普隆涅斯听后大吃一惊,心里很懊悔,他以为王子神经错乱,是因为女儿听了自己的话,拒绝和王子见面的结果。他深怕闯出大祸后知情不报而受到处罚,于是去把这消息报告了国王。
国王对哈姆莱特的异常举动也有所察觉,并感到惶恐不安。他派人将哈姆莱特过去的同学和朋友罗森格兰兹和基顿斯坦找来宫中,让他们去陪伴王子,并打探王子内心的秘密。
普隆涅斯来向国王和王后陈述了自己对于哈姆莱特发疯原因的看法,他断定是因为爱情,并呈上王子献给他女儿的情书作为佐证。
那信里写道:
“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
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
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言;
可是我的爱永不改变。
我最好的人儿啊!我最爱的是你。
永远是你的哈姆莱特!”
对哈姆莱特来说,情书里表达的确实是发自心底的真挚爱情。可眼下他不得不为了隐藏起自己对奥菲丽娅的真情而装疯。因为当务之急是剪除杀父的奸贼。
普隆涅斯说,王子发疯是因为他叫女儿拒绝见他并拒纳礼品所致。王后相信这一推断,国王对此却将信将疑。他让普隆涅斯派人继续监视王子,打探虚实。
普隆涅斯在王子时常散步的走廊上走过时,王子似乎正专心读书。王子装疯卖傻,提了些问题,同时对普隆涅斯的问题做出了听上去荒唐却具哲理的答话,使这位老臣捉摸不透。最后,哈姆莱特还把他着实戏弄了一番。
王子刚打发走普隆涅斯,又来了少年时代的两个朋友罗森格兰兹和基顿斯坦。两位朋友是奉命而来,哈姆莱特一眼就看出他们的真实目的。哈姆莱特心中恼怒,不禁发出“丹麦是座大监狱”的慨叹。他还说,“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监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哈姆雷特看到两位往日的好友居然成了国王用来刺探他内心秘密的工具,内心的悲愤,甚至动摇了他一向对人类崇高的信念,也使他更加痛感人世间的污浊。在矛盾、复杂的心情下,他发出了激昂而沉痛的感叹: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像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不,女人也一样……”
两个探子一听王子心绪如此不佳,对人类不感兴趣,因此担心王子对他们特意约来的戏班子会不感兴趣。没想到哈姆莱特一听说戏班子要来,就立刻兴致勃勃,一时间疯态顿消。
戏班子终于到了。哈姆莱特让其中一个伶人背诵一段慷慨激昂的悲剧片断。伶人表演特洛亚城陷落后王后的亡国之耻丧亲之痛。伶人声音哽咽,泪流淌面,把悲剧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王子想,为一段与伶人生活毫无干系的远古历史,一个演员尚且能投入全部的感情,联想到自己至今迟迟没有复仇行动,真有愧于七尺之躯,枉为男子汉。必须采取行动了!为了慎重起见,哈姆莱特要验证一下幽灵的话。为此他特意点了一出叫做《贡札古之死》的戏,还为这出戏加写了一段文字,并亲自帮助排演。他指导艺伶表演用毒药害人并迫不及待地摘取王冠的场面,打算演出时在一旁观察叔父的神色,从而窥透他的灵魂。
国王与御前大臣仍在想方设法探查王子发疯的真正原因。普隆涅斯做了精心安排,让奥菲丽娅单独与王子见面,他与国王则待在王子出没的地方暗中观察。罗嗦的老臣叫奥菲丽娅拿本书假装用功,以免王子疑心。他说,“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内心”,没想到这句话无意间在国王的良心上重重地抽了一鞭。
哈姆莱特走了过来。他没有注意到奥菲丽娅。父亲暴死、叔父篡权、母亲匆忙改嫁、老同学趋炎附势充当密探,邪恶势力竟如此强大,使他陷入无限的苦闷和忧郁之中。痛苦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憎恨自己的延宕和优柔寡断。时代的丑恶与混乱使他难以找到同恶势力斗争的手段。他痛苦至极,感到十分孤独,觉得倒不如一死了之。只有死亡才能帮他彻底摆脱痛苦。哈姆莱特对自己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他觉得死亡能摆脱一切痛苦,但一想到死后所进入的那个世界也并非乐土,也许死亡像睡眠一样,还会做梦,也许噩梦将永远折磨他,又使他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时候他看见了美丽的奥菲丽娅,他心目中的女神。
奥菲丽娅手中拿着王子过去送给她的礼物,说王子变心了,礼物已失去了价值,要把礼物退还给他。奥菲丽娅无中生有的指责使王子顿生戒心。为父报仇的念头赶走了其它情感,他承认自己有对不住姑娘的地方,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心中所愿。可是奥菲丽娅听了父言就拒绝和自己交往,现在反过来责怪自己变了心。哈姆莱特知道,这绝不是纯洁少女自己的心里活,但他警觉到天真的姑娘可能受了国王和御前大臣的利用,不自觉地成了他们试探自己的工具。心念及此,正好将计就计。压抑不住的愤怒使哈姆莱特顾不得对恋人表白忠贞不渝的爱情,反而乘机发泄对人面兽心的叔父的怒火,借着在奥菲丽娅面前装疯的机会,违心地用狂暴的态度,尖刻的语言,刺伤不知内情而又深深爱着自己的姑娘。他说自己不曾爱过她;劝她不要相信任何人;他劝奥菲丽娅不要结婚,以免生出一大堆孽种来;他大声吼叫着要她“进尼姑庵去!”此时哈姆莱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已经顾不上去想这些话会给姑娘带来多么巨大的伤害。奥菲丽娅在失望和悲痛中,深信王子的疯病已是无法救治了。
可是在暗中偷听的国王却不是那么容易被蒙骗的。他从哈姆莱特看似语无伦次的疯话中,听出了王子的弦外之音,感到哈姆莱特的存在就是对自己的安全极大威胁。他立即以派王子到英国追讨拖延的贡品为名,将哈姆莱特流放国外。普隆涅斯则坚持认为王子是在受着单相思的煎熬,建议国王在戏剧演出结束后,由王后出面召哈姆莱特一谈,若仍刺探不出真情,再行发落也不迟。
在戏班子演出之前,热爱戏剧、才华横溢的哈姆莱特对伶人应如何表演提出了切中时弊的真知灼见。他要求伶人将剧词一个字一个字打舌头上很轻快地吐出来,不要拉开了喉咙嘶叫,也不要老是把手在空中挥舞。一切动作都要温文,因为就是在洪水暴风一样的感情激发之中,也必须有所节制,以免流于过火。他说,“当然太平淡了也不对,应该把动作和语言互相配合起来;特别要注意不能越过自然的常轨,因为任何过分的表现都是和演剧的原意相反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观照时代的演变和发展。要是表演得过分了或者太懈怠了,虽然可以博外行的观众一笑,明眼之士却要因此而皱眉;因此必须看重一个卓识者的批评甚于满场观众盲目的毁誉。”
直到最后,哈姆莱特向挚友霍拉旭道出邀国王看戏的真正动机。他请霍拉旭和他一起仔细观察国王脸上的表情,千万不要放过稍纵即逝的任何蛛丝马迹。霍拉旭表示一定不负王子的重托。
国王、王后和朝臣们都来看戏了。哈姆莱特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国王和王后,还用粗鲁的话拿老臣普隆涅斯开心。然后哈姆莱特放肆而惬意地倚坐在奥菲丽娅脚边。
《贡札古之死》开演了。伶人先用哑剧形式表演了维也纳公爵贡札古在花园睡觉时耳朵里被灌入毒药而死的情景。谋杀者从死人头上摘下王冠并立即向王后求爱。哑剧概括了剧情之后,话剧开始了。“愿日月继续他们的周游,让我们再厮守三十个春秋!”这分明是暗示王后与先王当初美满的婚姻,国王、王后听了都有些不安。剧中的王后说,“我倘忘旧迎新,难邀天恕,再嫁的除非是杀夫淫妇。”剧中的国王说,“我相信你的话发自心田,可是我们往往自食前言,意愿不过是记忆的奴隶,总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剧中王后起誓说,“我倘死了丈夫再作新人,让我生前死后永陷沉沦!”这两句台词鞭挞得国王、王后如坐针毡。演到下毒一场,国王克劳狄斯见自己的丑恶罪行揭示在众人面前,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忽地站起身来,下令点灯,于是演出在慌乱中结束。哈姆莱特的计划成功了,他得到了叔叔犯罪的确证,他决心要进行复仇了。
克劳狄斯感到性命和宝座都危在旦夕。他一面加紧策划除掉哈姆莱特,一面为自己的罪恶深重而内心里畏惧不安。他跪在地上喃喃地祈祷,求上帝解救他那颗像死亡一样黑暗的心。哈姆莱特正想动手杀死他,可是转念一想,这个恶人是在父亲满心俗念,毫无防备的时候害死他的,因此父亲的亡灵只能在夜间游行地上,要经过一段时间,生前的过失被火焰净化以后,才能脱罪上天堂。现在恶人正在祈祷,此时下手等于送他进天堂,岂不成了以恩报怨,便宜了他!于是他又收起了宝剑,决定要在新王作恶时再下手,要让他那阴暗的灵魂永堕幽深的地狱。
哈姆莱特来到母亲的寝宫,谈话中哈姆莱特要母亲坐在镜子面前看一看自己的灵魂,指责她大大地得罪了父亲。王后以为儿子要杀她,呼喊救命,这时躲在帷幔后面偷听的普隆涅斯也不由得叫喊起来,王子以为克劳狄斯藏在帷幔后面,拔剑就刺,没想到应声倒下的竟是御前大臣普隆涅斯,自己心爱姑娘的父亲——一个爱管闲事的倒霉的傻瓜。
哈姆莱特痛心而愤怒地揭露了母亲不贞和虚伪的罪恶。指责她背叛了从前那个高雅优美、威严矫健的丈夫。而现在的丈夫像一株霉烂的禾穗,是一个杀人犯、一个恶徒、一个不及前夫二百分之一的庸奴、一个冒充国王的丑角,一个盗国窃位的扒手……他恨母亲有眼无珠、忠奸不辨,甘愿作情欲的奴隶,不顾羞耻地屈从于那个偷下珍贵的王冠塞在自己腰包里的下流的恶人!
哈姆莱特的揭露,使王后看到了自己灵魂上的污点,他的话像刀子一样戳进了自己的耳朵和心胸。她求哈姆莱特不要再说下去。她的精神也快要崩溃了。这时先王的鬼魂再次出现,他要坚定哈姆莱特复仇的决心,同时也让他不要伤害自己的母亲。于是,王子劝母后忏悔过去,并要求她克制情欲,与叔父一刀两断。王子冷冷地警告王后,不要泄露他装疯的秘密,并告诉王后,他已识破派谴他去英国的阴谋,决心用诡计对付诡计。
王后告诉国王,哈姆莱特突然发疯,刺死了帷幔后的普隆涅斯。国王大吃一惊,马上差人去找回御前大臣的尸体,然后将他偷偷地埋葬。他知道百姓拥戴哈姆莱特,因此不敢惩办他,以免引起骚动,只乘机催着王子尽快去英国。克劳狄斯设下毒计,他在给英王的一封密信中,命令英王接信后立即处死哈姆莱特。
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莱特意外地遇到了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他正带领着挪威军队穿过丹麦去攻打波兰。看到两万多士兵为了一小块不毛之地准备拼死战斗,视死如归,王子很受震动。相比之下,自己为父报仇时却因循隐忍,犹豫不决,白白废掉了上帝赋予的能力和智慧。他觉得所见到、听到的一切,都好像在谴责他、鞭策他,要他赶快进行自己蹉跎未就的复仇心愿。
普隆涅斯被误杀,这给奥菲丽娅那温柔、脆弱的心灵带来无可挽回的创伤。过度悲伤使她精神崩溃了。她一边采着野花,一边唱着悲凉的民歌,在宫中四处游荡,此情此景使人们都为她心酸。
莱阿提斯得知父亲死讯,从法国秘密潜回丹麦,要报杀父之仇。阴险、狡猾的国王知道莱阿提斯剑术高超,无人能敌。决定利用这个鲁莽的年轻人,行借手杀人之计。国王正在挑拨离间之际,莱阿提斯看见精神失常的妹妹走过,更使他感到心碎。国王乘机要求莱阿提斯作他的心腹,一起采取行动,除掉他们的共同敌人。
不久奥菲丽娅溺水而死。原来她用雏菊和紫罗兰编成花环,准备挂到树上去。树枝突然折断,于是地连人带花一起坠入了溪流。可怜的姑娘没有做任何努力来救自己,反而任凭衣裙被水渐渐浸湿,躺在水面上断断续续唱着古老的歌谣,直到沉入水底,莱阿提斯为此更坚定了复仇的决心。
一位使者前来向国王呈上哈姆莱特给他的亲笔信,王子在信中请求国王饶恕他不召而返之罪,说自己现在已光着身子回国了。
哈姆莱特能回到丹麦,真是九死一生。出海的第一个夜晚他无法成眠。他对国王要他们一行如此勿忙上路颇觉蹊跷。于是蹑手蹑脚地摸到了罗森格兰兹与基顿斯坦的公文包,拆开密封文书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叔叔竟密令英王见信后即刻将他斩首。他急中生智,改写了密令,让英王将两位解差处死。由于他随身带着老父王的御玺,此事办得天衣无缝。第二天一艘海盗船来追赶他们,哈姆莱特只身跳上海盗船拼杀,不幸做了俘虏。结果海盗们并没有伤害他,使他回到了丹麦。
回国后。王子找到了忠实的朋友霍拉旭,两个人漫步走到墓园。墓地里两位掘墓工人正在挖一个新穴,边唱歌边说笑话,还不时扔出一两个骷髅来。多少达官贵人,生前显赫一时,最终化成一堆白骨,哈姆莱特深感人生之无常。看到宫廷小丑约里克的骷髅,王子更是感叹不已。这个自小把他背在背上,逗他玩耍的弄臣,这个曾亲吻过小王子的快活人,如今也落得这副模样,与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他想到威镇四方的亚历山大国王死后也会变成一堆泥土,说不定还会被用来做啤酒桶口的封泥咧。历史长河,沧海桑田,令王子十分伤感,将一切都看得淡漠了。
这时国王、王后、莱阿提斯及教士等组成的一支小小的队伍,悄悄走进了墓园。
由于奥菲丽娅是自溺而死,根据教规,她的葬礼必须从简,而且只能葬在圣地之外。教士认为给她举行处女的葬礼,已是极大的恩惠,更不用说为她举行唱安魂曲之类的仪式了。这大大激怒了莱阿提斯。他想到温柔美丽、清白无辜的妹妹死得这么惨,又被如此草草埋葬,真是痛不欲生。不禁纵身跳入墓坑,大声吼道,“埋吧,把死的跟活的一起埋了吧!”说罢紧紧抱住妹妹的棺材不放。哈姆莱特再也忍不住了。他喊道,“哪一个人的心里装得下这样沉重的悲伤?哪一个人哀恸的辞句,可以使天上的流星惊疑止步?那就是我,丹麦王子哈姆莱特。”随即也纵身跳入墓穴说,“那么让他们把几百万亩的泥土堆在我们身上,直到我们的地面深陷人赤热的地心……,我爱奥菲丽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加起来,也抵不过我对他的爱。”直到这时,哈姆莱特才知道自己对奥菲丽娅的感情有多深。
从墓地回来后,哈姆莱特很悔恨自己给莱阿提斯带来了连续两次的丧亲之痛,只想向他道歉。可血气方刚的莱阿提斯受到国王挑唆,誓与哈姆莱特不共戴天。他存心要按国王布下的圈套,诱使王子与他比剑,好趁机报杀父之仇。
国王以名贵的骏马和宝刀打赌,竭力怂恿两位青年决一雌雄。王子心想,按照规则,比赛是用钝剑,决不会有伤亡。自己对于普隆涅斯和奥菲丽娅的死的确负有责任,此番与莱阿提斯比剑,胜固然可喜,万一自己失败了,也好让莱阿提斯出一口怒气,不失为一种补过的手段。就这样,他接受了挑战,决定和莱阿提斯进行比赛。
霍拉旭凭直觉感到事情不妙,竭力劝阻,但哈姆莱特不听。此时此刻,王子放松了警惕。
王宫里热闹非凡,人们聚在一起观看比赛。开赛前,王子向莱阿提斯说了不少表示歉意的话,表明以前所做的伤害朋友感情和荣誉的事,都是在疯狂中犯下的过失,决不是自己的本意,并再三对他说:“我得罪了你,请你原谅。”莱阿提斯表示,尽管如此,人不能白死,血不能白流,今天他要为家庭的荣誉而死,否则枉为男子汉。
按照国王的设计,莱阿提斯用的是一把浸透了毒液的开刃剑。王子光明磊落,并没有察觉这一卑鄙的阴谋,只随意拿起了一把钝剑。莱阿提斯也知自己的剑上有毒,只要刺中对手,对手就必死无疑,刚才王子向他道歉,他的怒火已经平息了大半,因此对这场谋杀,有些于心不忍。他决定采用后发制人的战术,只守不攻。这样,王子轻取了头两个回合。在一旁观战的王后看到王子武艺高强,激动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向哈姆莱特表示祝贺。不料这杯酒里也下了剧毒,是国王准备万一王子取胜时,用来“慰劳”王子的。国王还假意地在酒杯里丢下一颗比王冠上更贵重的珍珠以掩人耳目。国王想阻止王后去碰毒酒杯,但已来不及了。
第三个回合开始。哈姆莱特劝莱阿提斯不必有所保留,尽管把全副本领都施展出来。莱阿提斯在国王的暗示下果然拿出真本领来与他拼杀。他俩一个沉稳雄健,一个轻灵飘逸。两个人的动作快如脱兔,势若蛟龙,你来我往,寒光闪闪。王子对莱阿提斯总是手下留情,一剑刺来,他躲闪不及,左臂受了轻伤。双方再战,比赛更加激烈,只听得哐啷一声,双剑同时震落在地。当两人各自就近拾起剑来重新厮斗时,哈姆来特拿到的恰是莱阿提斯的那柄开刃毒剑,只见王子挥剑一刺,莱阿提斯也受了伤。
这时王后喝下的毒酒药性发作,她高声警告儿子说,“那杯酒,那杯洒——我中毒了!”然后便颓然倒下。
哈姆莱特命令侍从把门锁上,要查出凶手是谁,倒在地上的莱阿提斯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他告诉哈姆莱特自己就是凶手,并和盘托出了国王的阴谋,他对哈姆莱特说,“……你已经不能活命了……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凃着毒药。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这都是国王一个人的罪恶。”
哈姆莱特奋力一击,愤怒地将毒剑刺向了国王,还强迫他喝下了自己亲手调制的毒酒。王子终于报了杀父之仇,奸贼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莱阿提斯临死之前与哈姆莱特互相宽恕了对方。
垂死的哈姆莱特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王位继承人的责任。他决定推举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兼任丹麦国王,并委托霍拉旭代表他宣告自己的遗愿。
王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霍拉旭向这个孤独、受尽磨难和举世无双的入作了最后的告别,“晚安,可爱可亲的王子,成群的天使将用歌声来送你安息。”
从波兰班师回来的小福丁布拉斯怀着悲痛的心情接受了哈姆莱特临终时的推举。他命令将士们把王子的遗体抬放到高台上,按照战地仪式高奏军乐,鸣放礼炮向他致敬。他说,这位高贵的王子本来可以成为丹麦一位最贤明的君主,他的早逝令举世震惊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