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15

第15章 哲学·思想(3)

他又说:接受天命的君王,天道会在他身上得到大大的彰显。因此委屈百姓从而伸张君王,委屈君王而伸张上天,就是《春秋》所表现的大义。从中可看出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和神道设教观念,一方面抑制地方诸侯势力,从而树立天子的权威;另一方面用天道来制约天子的权力,使之奉行儒家仁政。

在西汉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董仲舒借重国家宗教观念和《易传》的“圣人以神道设教”思想来表达他的政治理想,是值得重视的人本内容。

018魏晋玄学是否“玄之又玄”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学术思潮,因盛行于魏晋时期,故亦称“魏晋玄学”。所谓玄学,并不是指一种“玄之又玄”、“神秘莫测”的学问,而是指中国古代以解说、阐述、发挥三玄(《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要形式,以探求事物之所以产生、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变化的根据为主旨的一种学说。

东汉王朝瓦解后,统治思想界的儒学失去了以往的魅力,人们对荒诞的谶纬之学、繁琐的汉代经学及为统治者服务的纲常理伦深感厌倦,于是转而寻找精神新的归属,正是这一特定背景,让玄学走到了前台。

玄学思想的骨架是老庄思想,但又糅合儒家经义。其中心论题是本末有无——宇宙最终存在的根据;目的在于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调和儒道。

玄学的代表人物有魏晋时期的何晏、王弼、嵇康、郭象等。其发展又可分为四个阶段: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玄学。

正始玄学出现于曹魏正始年间,属玄学的开创阶段。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主张贵无,以老子学为主;竹林玄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主张超越名教而任其自然,以老子、庄子学为特征,是贵无向崇有的过渡时期;西晋玄学,以郭象为代表,主张独化,自生,崇有,以庄学为主;东晋玄学,张湛是其代表。张湛综合崇有、贵无学说,把世界和人生视为无常,主张采取“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人生观。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张湛《列子注》,显然受佛学影响:般若学各宗,则大都用玄学语言解释佛经。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019理学因何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理学,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理学家们认为,合乎自己愿望的事物就是“理”,就是一种自然。在这一点上,“理”与老庄学派的“道”有点相近。

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很多理学家将“理”规定为宇宙万物本原,认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一切都是从“理”而来,这个“理”是自己存在的,是永恒的,它“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封建的伦理纲常也是“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实际上就把封建伦理关系神圣化、绝对化、永恒化。所以理学为宋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推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强迫人们信奉。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主要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趣味链接:宋初三先生

“宋初三先生”指北宋初年三位有影响的学者,即胡瑗、孙复、石介。他们继唐代欧阳修、韩愈以后,开始重新探讨儒家学说,树立儒家思想的权威。

他们继承了韩愈的道统说,以儒家经典《周易》、《春秋》为依据,提倡道德性命之学。他们“以仁义礼乐为学”,提倡文人写文章要弘扬仁义忠孝之道,从而形成一种风气,揭开了理学的序幕。

020道学提倡“道统”说吗

道学又称“程朱理学”,为理学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是宋代二程、朱熹,因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故称程朱理学。该学派肇端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二程,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是理学中最大的学派,影响极为深广。

“道学”之名始于北宋,然而早在唐代时,就已有了“道统”的说法。韩愈在《原道》中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一不得其传。”就讲述了历圣相传的道统,且自汉代以来的儒学都已非圣贤真传。

韩愈为文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佛、道二教盛行,唐宪宗一度还要迎佛骨入朝。韩愈的文章有为儒家说话,与佛、道二教抗衡之意。

北宋时,大儒们如法炮制,亦抛开汉唐繁琐的考据注疏,要直接上承孔孟德千载不传的道统,如此一来,开辟了儒学发展的一片新天地。这一时期的学者名家辈出,像周敦颐、邵雍等。

程颢、程颐早年受业于周敦颐,接受其道德性命之学。他们又自家体会出“天理”二字,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就是君臣、父子、夫妇等人伦道德之理。他们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二程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学派,即洛学。

到了南宋,朱熹集诸儒之大成,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将儒学的发展送至顶峰。

朱熹殁后,由于其思想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程朱学派在发展中发生分化。一部分人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心性学说,统理于心,把朱熹哲学发展为心学;一部分人批判朱熹的理学体系,改造其理气论和格物致知说,发展成以气为本的哲学。

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全面地批判总结了朱熹哲学,陆世仪、张履祥等人批判改造了朱熹的心性说,李光地、陆陇其等人坚持正统理学,但无重要发展。之后,程朱理学逐渐退出学术舞台,“道学”二字也成了古板迂腐的代名词。

021陆王心学怎样与理学分庭抗礼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故心学又被称为“陆王学派”。

宋代陆九渊主张,既然气聚合为人时,理成为人的本性、精神,那么,人心也就是理,并且因为整个宇宙也都是气的或聚合或消散的状态,那么,这个理也就到处贯通。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学反对程朱学派以理为宇宙本原,而把宇宙本体安置于人心之中,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因此,只要心中能够先树立一个大的志向,或者说是一个基本原则,那么,就可以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和引诱。

到了明代,王守仁认为,人心中都有天生的良知,所以儒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心中的良知推广到每一件事物。他和陆九渊一样,认为不必要一件一件地去考察事物,要认识天理,只要考察自己的心就可以了。在方法论上,他反对程朱理学的支离烦琐,提倡反本归心,简易直截。

陆王心学强调人的精神自觉,直认本心,否定传统经典文献以及圣贤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开创了思想界的新局面。尤其是在对心学的论证过程中,阐明了心物关系、心理关系,也即主、客体关系。如果套用西方哲学,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其讨论的不是物质和意识,而是探讨“人在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

陆王心学反对理学、冲击圣贤以及高扬心性的思想具有思想解放的积极因素,在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流行数百年,直到近世还为革新派人士所青睐。但发展到后来,理论上走向了空谈心性,实践上则任性废学,导致没落。明清之际的学者批判心学,别开新径,陆王心学遂退出学术舞台。

022明清实学:儒学发展的新形态

明清实学,是明朝正德以后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夕,儒学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明清实学摒弃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空疏的学风,提倡“崇实黜虚”,在一切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中,突出一个“实”字,强调经世致用,而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

明清实学大致可以分为实体实学、经世实学、科学实学、考据实学和启蒙实学五大类。

实体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基础而言的。它包括以气这一物质实体为本的本体论,以实践(力行)为基础的认识论,以“性气相资”为基本内容的自然人性论。以“实功”为主要修养方法的道德论,以利游欲为基础的理欲(包括义利)统一说等等内容。其主要代表有罗钦顺、王廷相、崔铣、杨慎、吴廷翰、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

经世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社会政治内容而言的。它既包括对社会弊病的揭露和批判,也包括对拯救时弊方案的构思与实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居正、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全祖望、章学诚、龚自珍、魏源等。

科学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科学内容而言的。它既包括中国古典科学,也包括从欧洲输入的西学,其代表人物有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梅文鼎等。

考据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经学研究而言的。明中叶以后,随着实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在经学研究领域里,出现了汉学和子学的复兴,以子学研究代替独尊经学,以专事训诂名物的汉学代替以己意解经的宋学。其代表人物有方以智、传山、顾炎武、毛奇龄、戴震、汪中、焦循、阮元等。

启蒙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市民意识而言的。主要反映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艮、何心隐、李贽、汤显祖、黄宗羲等。

明清实学,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逻辑结果。其理论价值在于,它不但对宋明理学所讨论的范畴和命题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反映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新范畴、新命题,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理论先驱。

哲学大家

001孔子为何又是“至圣先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殷商王室微子的后代。微子是商纣王的哥哥,也是一位贤臣。微子四传至宋渥公,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弗何父,小儿子叫鲋祀。弗何父曾孙叫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嘉是名,孔父是字,因后世以字为姓,故称为孔氏。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纥原配夫人姓施,育有九个女儿,未得一男。后叔梁纥又纳一妾,才育有一男,但这个男孩是“庶出”(即妾的儿女),且又是个瘸子,不能继承家业。

此时,叔梁纥已经67岁,于是向颜公求婚。颜公有三个女儿,都没出嫁。颜公深知叔梁纥出身世家,乃名门之后,于是把年仅16岁的小女颜征在嫁给了叔梁纥,并生下了孔子。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亡故,母亲颜征在携其移居曲阜阙里。孔子15岁时确立了坚定的学习志向,决心追求仁和道。再年长一些时,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工作。他虚心好学,有过无数位老师,相传他曾向老子问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弹琴。

由于勤奋好学,孔子30多岁的时候,已经博学多才,成为有名的学者,开始在阙里收徒授业,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使一大批下层平民可以受到教育,进而踏上仕途。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礼是十分重要的,是立身、立国之本;所以他说“不学礼,无以立”,又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仁”是孔子思想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其主要内容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不仅把仁当作一般士人遵循的准则,也要求统治者做到仁,而统治者的仁就是“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他做了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到齐国的第二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得到了齐景公的赞赏,他准备重用孔子,结果因齐相晏婴阻挠,最终作罢。

孔子随后回到鲁国,继续授徒讲学。5l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升任司寇,摄行相事。为了提高国君的威望,孔子力主削弱三桓(鲁桓公的三个孙子),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矛盾激化。

不久,齐国送来名马美女,鲁国君臣欣然接受,整日游乐,不理朝政。孔子失望之余,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遍游诸国,只为了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然而终无所遇。其间,他曾被卫国国君质疑;遭遇过贵族叛乱;出陈国时被楚人围困,绝粮七日。在周游列国14年后,鲁国季康子听从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把孔子从卫国接了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然而在政治上仍不被重用。这时孔子深感在现实政治的道路上走不通。他曾一度失望、消沉,但很快就寻找到新的人生支撑点,那就是整理“六经”,建立学派,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孔子的治学并不是单纯的治学,而是要参与、干预现实政治的。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辑录他的言论,编成《论语》一书,此书即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材料。孔子本人也被历代儒林士子尊称为“至圣先师”。

趣味链接:孔门七十二贤

相传孔子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有较大成就者七十二人,人称“孔门七十二贤”。但七十二并非实数,人数远比这个数要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有七十七人之多,有的书中甚至达到了九十人之多。

这些人分别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燕汲、宓子贱、原宪、公冶长、南宫适、公皙哀、曾点、颜无繇、叔仲会、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寮、司马耕、樊迟、有若、公西赤、巫马施、梁鳢、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奚容葳、公祖句兹、施之常、秦祖、漆雕哆、颜刻、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后处、秦冉、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旃、县成、左人郢、郑国、秦非、颜哙、步叔乘、乐亩、廉絮、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葳、琴张、林放、陈亢、申枨、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颜祖、蚝单、句井疆、宰父黑、县宜、孟懿子、南宫敬叔、颜浊邹、鞠语、孺悲、惠叔兰、孔璇、原亢籍、公西舆如。

002子思因何被尊称为“述圣”

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名汲,子思是他的字,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子思的生平事迹已很难详考。《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汲,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据说子思曾受业于孔子高足曾子,并与自己的门人作《中庸》,其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子思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和“诚”。

中庸之道乃孔门最高之道,它出自人的明德之性。子思从人性上阐发了这种必然表现的心理实质,把中庸之道在更深的层次上归结为一个中和之道。他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太平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子思的中和之道。

他又提出,“诚”是世界的根本性质,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依靠诚存在的。他又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天道、人道都系之于“诚”。他还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指出人性天赋,遵性而行就是道。《中庸》一书还重点发挥了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中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