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05

第5章 民俗·礼仪(4)

宗庙,在中国古代被当作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它对保持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及其世袭统治有极大的维系作用。

宗庙中设有先祖的牌位,还供有祖先的遗像,以便后代子孙瞻仰。我国儒家文化以孝亲为人伦之本,孝亲又以崇拜祖先为基础。为祖先立庙,就是因为后人相信,祖先之灵可以保佑子孙,因此立庙祭祖,代代相传。

在古代,立庙祭祖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可以进行,但庙制却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以体现尊卑秩序。《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祭品也有差异,如天子祭祖用十八“太牢”(太牢指羊、牛、猪),庶人祭祖就只能选韭、麦、菽、稻等作物。

宗庙建在哪里也是很有讲究的,按《周礼》“左庙右寝”的规定,应设在宫室居处的东面。在称谓上,由于宗庙非帝王独有,因此称谓也不同,天子庙称太庙,公卿大臣庙称家庙,民间则以宗族为单位设屋祭祖,称祠堂。

趣味链接:昭穆制度

昭穆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古人在室内座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东向;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朝南,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朝北,称穆。

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故亦称左昭右穆制,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昭者,明也,南向朝阳而明亮,故为昭;穆者,冥也,北向背光而冥昧,故为穆。

昭穆制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且有一定的配享制度。《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在这种宗庙数量的排列顺序上呈现出一个显着的特点,即地位越高的人其宗庙中可以供奉的祖先就越多,相反,地位越低的人其宗庙中所供奉的祖先就越少,以此通过宗庙和祖先数量的多少来象征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

004古代礼器都有哪些

礼器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包括鼎、簋、鬲、盂、俎(食器),盘、匜、监、盉(水器),爵、觚、觯、觥、彝、卣、尊(酒器),钟、鼓、钲、铎、铙、磬(乐器)以及玉帛(祭祀时用的璧、璋、琥、琮、圭、璜等玉器和束帛)。

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进入商周奴隶制社会后,礼器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象征。此时的礼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其中青铜器工艺精美,意义重大。以青铜鼎为例,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禹铸九鼎之后,鼎从一般的炊器而成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

玉帛中,玉指玉器,帛指丝织品。从狭义上讲,指古代诸侯参与会盟或朝觐天子时所持的礼物。从广义上说,玉帛泛指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礼器。据《左传》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料中,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玉帛在后世于是又成了和平的代名词,俗语“化干戈为玉帛”即由此而来。

005古代宫室建筑要遵循什么格局

宫室中,宫一般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秦汉以后,只有王者居住的地方才能称为宫。

在建筑上,古代宫室一般朝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为东、西房。整栋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

上古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也就称为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户和堂相通。

汉代文献中还常提到阁和厢,其指的是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邻平行的房子,和后世阁厢的概念不尽相同。堂东西有墙叫序。序外东西各有一个小夹室,叫东夹、西夹,这就是阁。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叫东堂、两堂,这就是厢,厢前有阶。乐府诗《鸡鸣》篇:“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东厢即东堂,殿是堂屋。

在统治者的宫室中必有台榭观阙等华美的建筑。台,高而平,便于嘹望。榭,是台上的木构建筑,只有楹柱没有墙壁。观,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侧的高建筑物。两观间有一个豁口,因此叫阙。

汉代帝王宫殿和将相之家还有廊庑,一般人家大约是没有廊庑的。

趣味链接:华表

华表是一根挺拔笔直的汉白玉石柱,柱身上雕刻有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柱的上部横插一块云形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顶端还有蹲兽。其含义是纳谏,又作为某种标志。

在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镌刻精致,为华表的代表作。倘若将这二对华表仔细对比,则会发现,前面的蹲兽是头向宫外,后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说,蹲兽名犰,性喜望。头向外是表示希望外出的君王不要迷恋山光水色,尽快回宫处理国事,名曰“望君归”;头向内则是表示希望君王不要沉湎于酒色声娱之中,要经常外出走走,体察民情,因而名曰“望君出”。

006古代车马的礼仪有哪些

古代典籍中,常看到“车马”二字一起出现。这是因为在战国之前,车马是相连的。没有无车的马,也没有无马的车。所谓御车即御马,乘马也就是乘车。驾车的马的数量会有所不同,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马车的车厢称舆,这是载人的部分。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人从舆后上车,站在车舆里。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称辅。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把扶,称式(轼)。也有绳子可以手持。

一般车舆上有活动装置的车盖,主要用来遮雨。车轮的边框叫辋,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毂(用来穿车轴),辋和毂为两个同心圆。连接辋和毂的木条称辐条。车轴是一根横梁,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做辖。辖可以防止车轮外脱。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称轨。辕是驾车用的车桢,后端与车轴相连,夹在牲畜两旁。车辕前端插上销子和轭相连,称作辊。

乘车也有一定的礼仪,由于古人有尚左(以左为尊)的习俗,因此尊者通常在左,御者居中,右侧另有一人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

驾车的马匹数量也有讲究,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贵族的车马还有考究的装饰附件等,不一而足。在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少有单骑。到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学来了马术,于是骑乘之风才渐渐兴盛。

007古代帝王因何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就是由符合“六礼”所娶的妻子生育的、有着纯正血统的长子。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由正妻所生的长子来继承家产和王位。这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法律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

嫡长子继承制自商朝开始,至西周确立,并一直流传到民国时期,是与王位继承和家族延续不无关系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伦理色彩极其浓厚的继承制度。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但在当时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

008宫廷朝会规则是怎样的

君臣相见,自有一番客套,但这却是由简而繁,由宽而严的。

上古时,君臣相见一律站立,讨论政事时则同坐,文武大臣向君王施礼、拜叩,君王有时也以礼相还。秦汉以后,皇帝威严日渐膨胀,“朕”、“万岁”等为皇帝专有。但汉时,皇帝召见丞相,仍要从御座上站起来。唐代,大臣向皇上奏事,皇帝还给其赐坐。

但到宋朝,皇帝为了立天威,一次乘宰相起立递呈公文之机,密令内侍将相坐移去。从此宰相立而论事。到了清朝,大小官员晋见天子,则变成跪见。

而朝会之时,礼仪更是繁琐。明清时,每遇新皇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等,天子都要接受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臣的朝贺。

清代行朝贺仪式时,由銮仪卫陈设法驾卤簿于金銮殿下,直至午门外,乐部把由编钟、编磐、琴瑟、箫、笙等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置于金銮殿东西檐下,由云锣、方响、管子,杖鼓等乐器组成的丹陛大乐设在太和门内东西檐下,礼部把王公百官的贺表放在午门外龙亭内。

文武百官皆着朝服,王公在丹陛上,其他官员和外国使臣在太和殿院中,按品级排在规定的位置上。是日,皇帝须穿上黄色朝服,乘舆出宫,午门鸣钟鼓,至保和殿后下舆,先到中和殿升座,接受在典礼中传班、执事,导从等官员的三跪九叩之礼,尔后进入金銮殿,这时中和韶乐声起,皇帝升宝座。

随之,丹陛大乐奏响,文武百官跪下,乐声随即止住。宣表官宣读贺表,完毕再奏升陛大乐,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礼。然后皇帝降座,奏中和韶乐,退朝。朝贺结束。

在元旦、冬至、万寿节等,朝会后皇帝还要回到乾清官分别接受皇后、妃嫔、皇子等的朝贺。

趣味链接:卤簿

这是天子的仪仗队。起源较早,以唐宋最为讲究。如宋神宗时,卤簿队伍多至22200多人。明朝的卤簿也很重要。降至清朝,康熙时就用了卤簿队伍3000余人。乾隆初才将此制定下。《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仪仗才称卤簿,皇后、皇太后的称仪驾,皇贵妃、贵妃的称仪仗,妃嫔的称乐仗。皇帝的卤簿分四种,大驾卤簿、规格最高,法驾卤簿、銮驾卤簿、骑驾卤簿依次而降,且各有用途。

009古代宫中实行怎样的后妃制

中国自三代以降,宫中就有所谓“内职”制度,即天子、国君后妃的编制、礼制。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形成完整的礼制统治的时代,周礼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按照周代官制类推,后之地位同天子,三夫人同三公,九嫔则同九卿,世妇同大夫,御妻同士。

秦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秦始皇称帝后,尽收六国宫女充实后宫。秦以皇帝为中心,称皇帝之母为皇太后,祖母为太皇太后,嫡妻为皇后,妾皆为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称。由于秦朝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还未完全确立和实际执行。

汉初,因刘邦“布衣”称帝,不十分重视皇家礼制,后宫也未形成定制。直到汉武帝时,才制定后宫制度。“汉承秦制”,后妃仍同秦制,爵列八品。汉元帝时,后宫嫔妃又扩充至十四个等级:昭仪、婕妤、烃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等。

魏明帝时,于王后以下定爵秩十三等。晋武帝参照魏制于皇后下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九嫔之下还有美人、才人等爵秩。南北朝时,尊承晋制,只在名称上有所不同。

隋炀帝即位,大选美女,扩充后宫,除设三贵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外,还有六尚、六司、六典,侍奉宫中杂役。唐代后妃制与隋略同。

北宋重礼仪,内廷宫制与唐代无大差异。辽、夏、金、元虽系游牧民族,但建国后亦以汉族后妃体制为楷模。明初内廷后妃制肃严。明中期以后,皇后以下有六妃(贤妃、淑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又立六局(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和一司(宫正司)。

清朝入关后,重新规定了宫女的数额和等级。皇后称福晋,是“可敦”二字的转音。至康熙帝以后,后妃体制日臻完备与巩固,皇后居中宫,下有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分居东六宫与西六宫。至此,俗言所说“三宫六院”体系最终形成。为了保持清种族的纯正,宫中规定不蓄汉女,但在清后期已打破这种旧制。

趣味链接:古代的奴婢制度是怎样的?

奴隶社会中,奴隶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奴隶中除大部分人从事农业、手工业及其他社会生产部门的劳作外,还有少部分人专为奴隶主日常生活服务,主要从事家务劳动。随着奴隶制被封建制取代,奴隶在社会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被农奴或农民所取代。

封建社会的奴婢,一般分为官婢和私婢两种。官奴婢主要为皇室、朝廷、官府服务。两汉时官奴婢的主要任务是到皇苑饲养狗马禽兽和在官廷充当侍女、宫人,以及在官署承担各种杂役。

私奴婢“是替富人做家务和供他们过奢侈生活用的奴隶”,他们主要是为封建贵族、官僚和富豪家庭服务的。两汉的私奴婢有许多人被用于歌舞、扈从、侍奉。如两汉贵族出游,都有“骑奴侍童”的习惯,将童奴作为骑马时的踩脚,唐代奴婢从事的工作要更为广泛一点,如为主人管理田庄和高利贷、经商、当扈从和承担部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等任务。

010古代帝王“立子杀母”是怎么来的

“立子杀母”始于汉武帝刘彻。刘彻在位期间立有太子,后来太子以罪被废,其余皇子如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等又品行不端,就想传位于幼子刘弗陵。弗陵母赵氏,封钩弋夫人,年轻聪明,引起刘彻的疑虑,担心以后弗陵“年稚”而“母少”,“女主专恣乱国家”。为防患于未然,他借故把钩弋夫人杀掉了。此后,“立子杀母”时有发生。

北魏前期实行立子杀母制,《魏书·明元帝纪》载:明元帝拓跋嗣被立为太子,父道武帝拓跋珪赐其母刘贵人死,对嗣云:“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后经明元、太武、文成、献文、孝文几代均不改。至宣武帝元恪笃信佛法,“立皇子(元)诩为太子,始不杀其母。”

由于立子杀母制过于残酷,北魏之后,各朝均不实行。如清咸丰帝临死,传位于载淳(即同治帝),担心其母慈禧干政,有人便建议效“钩弋故事”,咸丰帝不忍采纳,由是慈禧才逃过一劫。

011古人的避讳制度是怎样的

我国避讳的习俗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二名不偏讳”之说,即官名和人名都与天子名字相同的字,只避讳一字就可以。

秦汉时代,避讳制度渐趋完备。秦始皇生于正月,取名“赢政”,下令把“正月”改称“征月”或“端月”。这是秦朝国讳的一项内容。西汉司马迁着《史记》不用“谈”字,是因为其父名叫司马谈。这是避家讳。

唐宋时代,避讳制度更加严格,除了本字,连音同音近的字也要避,唐代并且要求七世以内的君主的名字都要避讳。宋代的国讳比唐代更进了一步,七世以外的君主的名字也要避讳。宋代把“镜子”叫做“照子”或“铜鉴”,是因为宋太祖的祖父叫赵敬。“敬”“镜”同音,就犯了避讳,需要用其它字来代替。

清代大兴文字狱,国讳最多也最严。如顺治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福临,乾隆帝见门楣上写有“五福临门”,便下诏责问,命令全国不准再在门楣上题写这四个字,违者治罪。

012古代帝王为何祭孔

在古代,孔子被称为“素王”,意思就是指有圣王之德与才、无圣王之爵与位的人。作为我国思想界的第一人,历朝历代都对孔子推崇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