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裁
001诗是如何产生的
诗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中,是产生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我国,几千年来,诗更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那么诗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字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这就是诗的形式最初形成的原因。当时诗起着记事的作用。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也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字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功文字的记载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从典籍中可知,诗最初是一种乐歌,与音乐、舞蹈为一体,能够让人载歌载舞。诗富有节奏韵律,因此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现存节奏韵律最简单的诗体是《吴越春秋》上所引的一首古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周秦以来,诗歌的节奏韵律逐渐由简入繁,出现了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杂言”不等的句式。
在秦汉以前,四言是最为流行的句式,魏晋以后,五言和七言成为最流行的体式。由于四声(平、上、去、入)的发现,诗人开始讲究行文声律,诗作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平仄参差十分讲究,即“格律”。
到了唐代,诗的格律规定愈发严格、缜密,无论是字数、句数还是平仄、押韵都有详细严谨的规定,诗也开始有了近体诗、古体诗之分。
趣味链接:诗歌何时用“首”计数?
在古代,诗歌最初是用“篇”或“章”计算,而不用“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作叫“九章”。
诗歌用“首”计数,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着诗一首。”从此,人们就普遍用“首”来计算诗歌的数量。
002古体诗有何特点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可以称为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四言诗,出现较早,《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魏晋四言诗名篇有曹操《观沧海》、陶渊明《停云》。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在唐代大量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就是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所以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的《蜀道难》都是典型的杂言诗。
由于古体诗形式灵活,便于传达感情,因此很受诗人青睐。不少文人墨客都是古诗高手,像李白、杜甫、刘长卿等,佳作迭出,为后人津津乐道。
003近体诗有何特点
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也叫“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唐代将周、秦、汉、魏不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或“古风”,将齐梁以来开始流行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今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近体诗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具体来说,在句数上,近体诗没有古诗的参差变化,它具有一种整齐的美感,律诗分八句,超过八句属长律、排律;绝句分四句,句式分五言、七言,又称五律、五绝、七律、七绝。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一是每句必须平仄相间,也就是说,七言句当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过来一样。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即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对句类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
二是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三是要用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004骚体有什么主要特征
先秦文学中的骚体是韵文体裁的一种,得名于屈原作品《离骚》。由于后人常以“骚”来概括《楚辞》,所以“骚体”又可称为“楚辞体”。汉代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大人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等作品与《离骚》体裁相类,所以后者亦被称之为“骚体赋”。这样,“骚体”又包括了与《离骚》相近的一些赋。“骚体”一般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参差,多六、七言,以“兮”字作语助词。
骚体诗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为主,掺进了五言、七言的大体整齐而又参差灵活的长句句式,这是对四言的重大突破。二是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骚体”不拘于古诗的章法,放纵自己的思绪,或陈述,或悲吟,回环照应,脉络极分明。三是体制上的扩展。屈原以前的诗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数十行的短章。而他的《离骚》则长达三百七十二句,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长篇体制。
骚体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005赋、比、兴,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
赋,据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陈述铺叙,直截了当的描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
比,朱熹解释说:“比者,引物连类”。就是说,比就是比喻,它使人或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错,磨物的工具)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莱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
兴,朱熹解释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就是说,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同时还兼有比喻、象征的意味,显得虚灵微妙。如嫁女诗《周南·桃夭》,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又如送别诗《邶风·燕燕》,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起兴,使人从燕子飞翔时的参差不齐联想到送别时的依恋之情。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006乐府诗来源于民歌
在古代,乐府是指音乐官署。“乐府”这个名字是在西汉时出现的,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开始建立乐府。乐府的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民歌和训练音乐人才。乐府的机关很大,有八百人。
皇帝为了听到各地民间的好音乐,常派乐府官员去各地搜集民歌。搜集的时候连歌词也搜集来,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随着时间的变迁,当时搜集的乐谱已经失传,而乐府诗却凭文字记载保存了下来。这些诗是从各地搜集来的,有些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有的诗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了对爱情的追求,对当时及后代诗人的创作起了很大的影响。
其后,“乐府”引申为民歌的代称。凡是合乐的诗,都称为乐府,于是宋人长短句的词,元人的散曲小令,也可称为乐府。例如宋苏轼的词集称为《东坡乐府》,元张可久的散曲集子称为《小山乐府》。而乐府的名义,还扩大到词、曲的范围。
趣味链接:乐府双璧
在乐府诗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堪称是其中的“双璧”。
《木兰诗》是一首着名的乐府民歌,是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功结合的一个范例。关于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历来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叙述了一个普通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她不仅“弯弓征战学男儿”,而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花木兰身上,汇聚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而又淳朴的美德。同时,她乔装10年,驰骋沙场的传奇经历和洋溢全诗的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又无不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孔雀东南飞》则讲述了一个贤淑、勤劳的民间妇女刘兰芝的故事。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是一个家教严谨、多才多艺而又知书达理的闺阁少女。17岁那年,她嫁给了焦仲卿为妻。
刘兰芝嫁到焦家以后,起早睡晚,辛勤操持家务:提水、烧饭、洗衣、织布,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把家里打理得有条不紊。然而焦母却蛮不讲理地百般挑剔,要让儿子休了刘兰芝。焦仲卿不得已屈从了母亲的意思,约定暂送刘兰芝回家,择日再迎她回来。
刘兰芝回家后,家人强迫刘兰芝再嫁。焦仲卿闻讯赶来责备刘兰芝。刘兰芝委屈不过,趁人不备,跃身投入村外的池塘之中,用生命诠释了她对爱情的忠贞。焦仲卿得知真相,羞愧不已,也自缢而死。
007“歌行体”是何种诗歌体裁
“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乐府诗名为“歌”和“行”的很多,就有了“歌行”体。
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初唐刘希夷《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以“歌”命名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如高适的《燕歌行》。
歌行篇幅可短可长;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句式比较灵活,以七言为主,其中可以穿插三、五、九言的句子。
008律诗的格式是怎
律诗属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它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而成熟于盛唐时期。初唐四杰写了很多律诗,对律诗的成长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如果仅八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009绝句的格式是怎样的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近体诗体裁之一,一篇四句,有五言、七言之分,也有少数六言作品。
“绝句”的名称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押韵平仄较自由,即古绝句。
至于格律化的绝句,又称“律绝”,须依守近体诗格式。五、七言绝句应起源于古诗,随诗歌格律发展,而成为绝句,唐代达到极盛。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杜牧、李贺、李商隐都是绝句的名家。宋朝以后,王安石、苏轼、陆游同样擅长绝句。
010何谓回文诗
回文诗,又名回环诗,指正读、倒读都能成诗的一种诗体。
回文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首创者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女诗人苏蕙。据史籍记载,苏蕙的丈夫窦滔任安南将军,镇守襄阳。窦滔携带宠姬赵氏赴任,苏蕙不肯同行,窦滔一怒之下竟断绝了和苏惠和书信往来,苏惠伤感之余,织了一幅《回文璇机图》给窦滔,窦滔看了以后很感动,于是遗走赵氏,迎回苏蕙。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在《璇机图序》中称它“五色相宜,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后来有人为之寻绎,得诗更多。
有人认为,回文是一种文字游戏,应予否定。其实不然,回文作为一种修辞格,与其它修辞一样,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它们都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011诗话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体裁
诗话是评论诗人和诗的作品。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随笔体,如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广义的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崛起于北宋,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
诗话,就内容而言,是诗歌的故事;其方式为漫谈;体裁为随笔、小品文;目的是助兴、消遣。它兼容并蓄,熔诗品、诗式、诗格、诗论、诗说、诗本事于一炉。北宋时,诗话成为一种文学批评的专着形式。
写诗话之风,宋朝最盛,明清两代次之。最着名的有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清朝袁枚的《随园诗话》等着作。
“诗话”还是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宋、元时印行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作品,它的特点为韵文与散文并用。
012词是如何产生及定型的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型格律诗体,它以其美妙的韵律,丰富的色彩,委婉的情调,不仅能作为一种重要文体与五七言诗抗衡,而且还以比诗更高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今天的读者。
诗词同源,古已有之。清代着名理论家汪森指出:“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是非词之源乎!”他认为《诗经》中长短句相杂的诗就是词的雏形,有诗就有词。这种提法的出发点,一方面是注意了长短句这一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纠正不少人把词视为“小道”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地位。
隋唐时期,从西域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它与传统的“雅乐”相对而言,称为“俗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
约从盛唐开始,由乐定词,并开始讲究声律平仄,如李白的《清平乐》和《敦煌曲子词》中的一些民间作品。至中唐作词已渐成风气,刘禹锡、白居易、王建等人填的一些小词,以及当时不少民间词,不仅句度参差,而且声律错互,标志着词体形式已经诞生了。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词进入了全盛时期。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有人认为词按字数分: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趣味链接:词的形式
词的形式有如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