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京师固冠盖云集之地,名士之馆于斯者,辄怀刺访友,倒屣接宾,日不暇给。”有的人家里“一日间往谒之客,多者以百计”,“途为之塞”,可见京城社交中名片使用之盛。在拜客应酬中,又盛行只投刺、不见面的陋习,是为“望门投刺”。
明清时,在使用名片上还有不少讲究,反映出社会交际中人们的尊卑等级、一定的礼俗和世风,投刺的规矩、礼节不能马虎。
按照礼法,位尊者才可用红名片。亲王的名片与众不同,显得高人一头,据王世贞《觚不觚录》说:“亲王投刺,例不称名,有书王者,有书别号者,体至尊也。”人们只要一看名片上写的“王”字或别号,就知道是亲王尊驾到了。那些位尊者连名片的称谓、颜色、投递次数都颇有研究,都要显出尊贵的身份来。投刺拜谒重资格、讲辈分,必须很有耐心才是。
《清稗类钞》还记载,光宣年间,谁家有丧事,则在自己的名片四周卷上黑框,或在姓的左角写“制”字,期服以外之丧,则在姓的左角书“期”字。以此向别人表示自己有丧事在身。而已嫁妇女的名片上要“辄增夫家姓氏”,以表示自己有了婆家。
一些人在名片上做文章,名片质地或用红绫,或镂金镶银,制作也更加考究,于投刺拜客之机,钻营巴结,暗通关节。有一首竹枝词对此做了揭露:“大字职名笔画工,门前投递纸鲜红。都镌拜客无他用,关节曾防暗里通。”
趣味链接:古今名片有什么区别?
古代名片与今天普遍使用的名片有以下三点区别。
第一,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古代名片由主人亲手书写,而今天的名片则是找人印制。
第二,古代的名片因投送对象不同,落款有所变,一般要注明名片主人的身份。如注明“学生某某”、“门婿某某”等等,也就是在名片上注明自己与对方的关系,而今天的名片则不会如此讲究。
第三,古代的名片在尺寸、规格方面会很讲究。唐代以小为贵,只有三四寸见方;明代名片越来越大,宽五寸,长达五尺,否则便是不敬;清末民初,西式名片以其洁白小巧、便于携带而被人们广泛使用。
033古人对见面礼也有规定吗
“执贽”,就是见面礼。古代拜谒时是不能没有见面礼的,但同时又有“不以珍奇为贽”的习俗。《礼记》说:“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这是古人送礼的原则。
按周礼的规定,执贽应视对方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天子以已鬯(一种以郁金香泡黑黍酿成的酒)为贽,诸侯以玉为贽,卿以小羊为贽,大夫以雁为贽,士以雉为贽,百姓多以匹(家鸭)为贽,妇女则多以水果和干果等为贽。如果是在野外或军中,那么马缨和箭矢等也可以为贽。
总之,古人拜客是不能没有礼物的。只是这种称为贽的礼物不同于现在拜客时的礼物:一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随意地选择以何物为贽,何人该以何物为贽是确定的,是完全由礼制以及本人的社会地位限定的。二是贽其实并非馈赠的礼物,执贽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行为,除了表示社交礼貌外,主要的作用是用来表明身份的。
按照礼仪和礼制的规定,客人来访之后,主人也要回拜,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是有来无往,就会被看成是一种失礼的表现。《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阳货想让孔子来见自己,孔子不愿意去见他。阳货就采取拜访送礼的办法逼孔子来见自己。孔子也巧妙地在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既做到了不失礼,又避免了和阳货的见面。
上古时回拜一般以异日为敬,后来回拜的时间可视情况而随意确定,方式上也有了不少变化,如富家就多以名刺投帖的方式来示意致敬了。
034古人的谦称因身份不同而有什么差别
中国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在提到自己时,一般都会使用谦称,称对方时则用尊敬之语。在说自己时,谦称又因身份不同而千差万别。
最常见的为“鄙人”。“鄙人”的本意是指居于郊野的农人,引申为无地位、无文化之人,即所谓鄙俗之人,古人常用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短浅。
另外,“愚”,谦称自己不聪明。“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帝王称呼自己则常用“寡人”、“孤”等词,孤指单,寡指少。君主称“孤”道“寡”,是一种自我贬损。“孤家寡人”后来成为君王的专有称谓,其自谦的色彩也逐渐消失。
官吏在晋见上级时,则一般会谦称自己为“下官”、“末官”、“小吏”、“卑职”等。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为“末将”。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古代女子的谦称也有很多,像“妾”、“妾身”、“贱妾”、“奴家”。出家人称自己“贫僧”、“贫道”、“贫尼”等。
此外,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有一定身份的人自谦“小可”,意为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小子”;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035古人的尊称又因身份不同有何差别
与谦称相对,尊称是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
在古代,最普通的尊称是“君”,不论对方身份高低,都可称“君”,意为“您”或“先生”。下级对上级以及平级之间,常用尊称“公”,而在“公”前加姓,也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称谓,如称李渊为唐公。“子”原也是五爵之一,后演变为尊称,如称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程子、朱子等。
臣子称君王则为“陛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等,称太子为“殿下”,称将军为“麾下”,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君王呼臣子为“爱卿”。称别人的意见为“高论”、“高见”。称别人的文章为“大作”。称友人为先生、足下、阁下。称和尚为“圣僧”、“高僧”。尊师为“夫子”、“师父”、“先生”、“先哲”等。
在提到对方或对方家属时,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为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亲属为“令亲”、“令兄”、“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爱”等等。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与谦称的贬损意味不同,尊称多为表示美好、高贵、高尚的字眼。这些称谓有很多至今还在使用。
趣味链接:古时的贱称
贱称是指与尊称、谦称相对的称呼,表示对对方的侮辱、轻视。贱称他人或他方,如称君主为“独夫”、“暴君”,称一般人为“贼”、“竖子”、“鲰生”、“野夫”、“荒蛮”、“黔首”等。
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均属此类。
036姓和氏最初是一回事吗
“姓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据考证,最早的姓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人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若干氏族,每一个氏族都有一个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不过当时还没有文字,“姓”也只是在口头上流传。经历了无数世代以后,开始有了文字记载,才有了现在的“姓”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着《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应是取木之根本的意思。刚才说过“姓”的社会职能是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氏则是姓的分支和发展。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姓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后来就逐渐将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词了。
据说周代,是氏产生最为频繁的时代。据知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近50个。还有异姓封国得氏高达60个。周朝过后,各种不同的氏也陆续出现,越来越多,甚至在数量上超过了姓。
姓氏在形成上也很有意思,有的以古国名为姓,如夏、商、周等;有的以城邑名为姓,如詹、鲍等;有的以先人名或字为姓,比如高、刁等;有的以职官名称为姓,比如史、司徒、司寇等;有的以职业技艺为姓,比如巫、屠、优、卜等。
趣味链接:古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姓?
古人改姓有多种情况,其中最普遍还是因避祸而改姓的。由于封建社会的刑法过于残酷,动不动就是灭族。因此有的同族者,甚至同姓者,为求自保,除了逃亡之外,改姓也就成了一条救生之路。
相传司马迁因李陵案受宫刑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和司马观,怕受株连就曾改名换姓。哥哥取马字加两点姓了冯,弟弟取司字加一竖姓了同。千百年来他们虽姓氏已不相同了,但血缘却是相同的,所以他们共祭一祖,互不通婚,素有“冯、同不分,冯、同不亲(不结亲)”之说。
汉宣帝时有一个平通侯杨恽,他是司马迁的外孙,为人廉洁,但好揭人隐私,所以树怨甚多。后因得罪了宣帝被腰斩。其子为避仇人的陷害,就以父名为姓,姓了恽。
此外,还有因避讳而改姓的。封建社会的臣民都要避帝王的名讳,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避讳现象既维护了统治者的尊严,又使臣民于无形中产生一种畏服的心理。它的政治作用是很清楚的。
如汉宣帝名询,荀与询同音,汉宣帝之后荀姓就被改姓为音近的孙。于是战国时的儒家大师荀卿,到汉宣帝时就被叫作孙卿了。
037郡望和姓氏有什么关系
郡望,是古人用来表明自己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一种文化习俗。
秦汉以后,有的家族由于世居某地而人才辈出,有的家族由于战功煊赫而世代高官,这些都可能在当地形成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家族在当地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的巨大的威望,就会使自身成为当地人所仰望的对象,从而成为一地之望族。当地人常以有此望族而感到骄傲,后人也常常会借用古代同姓者的这个地望来为自己增光,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
北宋的祖无择是上蔡人,但他在题碑时却自署范阳人,借用的就是晋代名人祖约和祖逖的地望。
韩愈是河内河阳人,但也自称祖籍昌黎,这是因为昌黎的韩氏在唐代是望族,所以韩愈就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亦称之为韩昌黎。其实昌黎的韩氏和韩愈的家族之间未必就存有某种亲族关系。
因为古人总喜欢把自己和历史上曾产生过影响的人物联系起来,希望能和名人的血缘挂上钩,希望自己的地望能叫得响,希望能让别人明白自己的出身和来历是非同一般的,等等。于是就有了太原王、汝南周、天水赵、颖川陈和陇西李、南阳张等以地名相标榜的姓氏,从而使姓氏和地域产生了某种固定的联系。
而姓氏一旦和地域联系起来之后,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就有了所谓“国姓”、“郡姓”、“州姓”和“县姓”的等级差异。中古时代的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当时的北方就有所谓的四大望族:即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038名、字和号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名”,是社会上一个人的特称。古代早期的人名一般郜很朴素,后来,随着语言文字和文化观点的发展,人名才变得越来越复杂。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又称“表字”。周代贵族男子年二十行冠礼,即结发加冠,以示成年,也就是说,“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这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
“号”是别人的称号,即人的别称。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特别是文人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如唐代李白号青莲居士,宋代以后,别号之风尤盛。
一般来说,名、字、号其实都是人的名称,只是在取用的时候,才显示出其间的不同。通常名、字多由父母长辈所取,其中多体现了长辈对子女的期望与想法。别号则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并不受家族、行辈的制约,可以更自由地寄托或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
趣味链接:古代女性有没有字?
古代的女子也是有字的,但不是人人都有,通常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女子才有字。女子的字经常是由父亲或丈夫给取的,并不像男子的字那样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蔡琰,字文姬;董白,字小宛;景翩翩,字三昧等。也有在字中带进娘家姓氏的,如班昭字惠班等。
039“行辈”能看出一个人的长幼次序
“行辈”是中国特有的表示家族纵横关系的方式。行,指排行,是一个人在家族中的长幼次序。表示行辈的方法主要是用字,即以字入名,通过用字区分辈分、排行。
这些字因时代不同而各有特色,在先秦时期,最常见的行辈用字是:孟、伯、仲、叔、季,如伯禽、仲山、叔向、季路等,排行长幼一目了然。
之后的排行像长、次、幼、少、元等也很常见。长、元表示排行第一,如司马长卿:次,是次子,指排行第二,如祭肜字次孙:幼、稚,表示排行最末,如东吴孙坚的弟弟孙静字幼台、东晋葛洪字稚川;少,指弟弟,如东汉时人许荆上有兄长,他的字是少张。
民间的普通百姓还常以数字为名表示排行。魏晋以后,表示行辈的字逐渐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家谱中一般的行辈字派了。如唐代杜甫的两个儿子分别叫宗文、宗武,颜真卿、颜杲卿、颜春卿三兄弟则同属颜家的“卿字辈”。
一些大家族通常规定出若干代的辈字,这样,同一家族即使历经数代,分散各地,从名字上也能分辨出辈分关系来。行辈字快要用完的时候,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族长再次续字延长。
除了以字入名外,以偏旁作规定也是标明行辈的主要形式,如宋代“三苏”中的苏轼、苏辙兄弟,偏旁都为“车”。
因为行辈有其特定的意义,因此到了宋元以后,宗谱在中层以上的家族中十分盛行,甚至影响到了皇族。
趣味链接:古代兄弟排行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