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纳斯·卡尔·鲍林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量子化学方面,不过他在化学的其他多个领域也都有过重大贡献。鲍林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其中1954年获得化学奖,1962年获得和平奖。因此不管从学术上还是其他方面,鲍林都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1901年2月18日,鲍林出生于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很聪明好学,自从11岁认识了心理学教授捷夫列斯,他的人生才真正发生了改变。鲍林小的时候经常在捷夫列斯的私人实验室里玩,捷夫列斯也曾给幼小的鲍林做过许多有意思的化学演示实验。就是这些实验使鲍林萌生了对化学的热爱,也是这种热爱使他走上了研究化学的道路。
当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鲍林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都一直坚持刻苦学习,认真学习了原子物理、数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这些知识,都为鲍林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中,鲍林还提出过有名的“共振论”,由于共振论直观易懂,在化学教学中易被接受,所以很受欢迎。
鲍林最主要的贡献是在研究量子化学和其他化学理论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共价半径、金属半径、电负性标度等概念都是鲍林提出来的,这些概念的应用,对现代化学、凝聚态物理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932年,鲍林曾预言,惰性气体可以与其他元素化合生成化合物。惰性气体原子最外层都被8个电子所填满,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当形成稳定的电子层时是不能再与其他原子化合的。但鲍林的量子化学观点认为,较重的惰性气体原子,可能会与特别易接受电子的元素形成化合物,而且这一观点在1962年被证实。
鲍林学识渊博、兴趣广泛,他不仅是在化学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且在科学的其他领域都有所探索。他曾广泛研究自然科学的前沿课题,还对古生物和遗传学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65年,他还提出了原子核模型的设想,这种模型有许多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