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逃五十步的人笑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犯了同样错误,程度轻的人讥笑程度重的人。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他极力主张实行仁政,为了使他的思想能够得到实现,他到处奔波,到各国去进行游说。
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魏国的国君梁惠王接见了他。梁惠王是个很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他为了振兴魏国,礼贤下士,广招人才,勤于处理朝政。可他喜欢用兵,想通过对外战争来实现自己的霸业,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梁惠王感到有些迷茫,可又一直没有找到答案。这次孟子来了,梁惠王就向他请教。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了,黄河以北受灾,我就让老百姓移居到黄河以东去,还调运粮食到河北岸去赈济灾民;假如黄河以东受灾,我也用同样的办法处理。我观察过其他国家,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辛勤操劳,用心治理国家,但是他们国家的民众也不见减少,我国的百姓也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比方吧!两军交锋的时候,打败了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有的逃了五十步。那些逃了五十步的士兵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说他们是胆小鬼,您说他们有道理吗?”
梁惠王笑着说:“这能有什么道理?他们自己不也是在逃跑吗?只不过跑得慢而已。”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那就应该明白为什么您的百姓不如邻国多的原因了。您虽然比邻国的国君更关心百姓,但还没有实行仁政。您连年对外发动战争,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而且作战必然会有伤亡,人口怎么会增加呢?”
梁惠王虽然向孟子请教实行仁政的方法,并当时点头同意,但后来并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