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是自私心理的一种体现。吝啬的人一般是有能力资助需要帮助的人的,但是通常一毛不拔,不肯伸出援手。他们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能够吃亏,只能够占便宜,尤其是有关个人利益方面的事情,是坚决不能够让步的。
那么,吝啬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并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吝啬心理的产生原因
一是环境因素。环境不良是造成吝啬心理的首要原因。比如家庭环境不良,父母教育不当,周围环境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吝啬心理。他们多是从小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于是也不懂得关心和爱护别人。二是个人因素。过于自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心胸狭窄、太过贪婪的人通常吝啬小气。三是社会因素。社会上财富占有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人对现实显得十分焦虑,对未来没有是信心,于是变得吝啬。
吝啬心理的特点
吝啬的人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比如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关心其他人和事,只关心自己,缺乏社会责任感;待人冷漠无情,没有什么同情心和怜悯之心,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到六亲不认,落井下石。他们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不愿意和太多的人接触,不关心周围的事物,更加不愿意帮助别人。当他们看到某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总是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而他们一旦因为某些原因而付出金钱等,会让他们的心里十分难受。
那么,如何对治吝啬心理呢?
正确认识吝啬
要想改掉吝啬的不良心理,首先要对吝啬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人在生活工作中不可能只是自己一个人,人的生活固然需要金钱,但是更需要的是别人的关爱,需要亲人、爱情和友谊。过于吝啬和冷漠只能让你失去朋友和亲人,变成孤家寡人。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你拥有一大堆的金钱,又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人和你分享,快乐也变得暗淡无光。而且,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什么都能用金钱解决的。今天你帮助别人,明天当你有了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从小事做起
先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先帮助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摆脱吝啬的心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亲人朋友之间紧张的气氛,让他们对你有新的认识和看法,从而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让你们重新恢复良好的亲情和友谊。
乐善好施
传统宗教中教导人们要乐善好施,多帮助困难的人,需要资助的人,可以为自己积累公德,并提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妨听听宗教中的教诲,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摆脱吝啬心理。
心理治疗
要是觉得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心理,但又深刻了解了这种病态心理的危害性,不妨请心理医生帮助做一些指导,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制定适合个人心理调整的方案,相信对吝啬心理的治疗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