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趋近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觉醒,必然会产生恋爱行为,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止的。而当恋爱行为受到家庭、社会、道德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的制约而适应不良时,就会产生恋爱心理问题。
早恋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在少年男女之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就是所谓“早恋”。在青春期阶段,“早恋”是最令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扰和担忧的问题。而且,更令家庭和老师感到困扰和担忧的是,近年来学生“早恋”现象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不仅高中生“早恋”的比率居高不下,初中生“早恋”的比率也大幅度增加,甚至有些小学生也开始谈“恋爱”了。
16岁的女孩梦梦,最近在情绪上总是张弛不定,忽冷忽热的。妈妈发现她有时又唱又跳、载歌载舞,有时则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一个人躲在房间,叫也不出来;而有时放学归来却动情地哼着情感歌曲,脸蛋也涨得红红的,若问她为什么这样高兴,她却害羞地低头不语。而且,她每天上学前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镜子前照了又照。
“女儿这到底是怎么了,古里古怪的?到底什么事情瞒着我?”妈妈疑惑地猜测。
妈妈的猜测没有错,梦梦确实有心事。原来,梦梦在心里悄悄地喜欢上了她们的班长,心里总想接近她,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在情绪上就非常的不稳定,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
早恋的危害
恋爱本身是无害的,但禁止早恋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时期心理还不成熟,缺乏教育和引导的情况下过早的“恋爱”是有害的,至少对青少年的成长会弊大于利。尽管陷入“早恋”状态的中学生会认为自己对爱情是认真的、严肃的,不是“闹着玩儿的”,但是他们对什么叫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加之青春期的少年道德观念还不完善,不大懂得在异性交往中如何自制及尊重对方,不大清楚自己的异性交往活动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以致情感一冲动就忘乎所以,造成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由于“早恋”具有朦胧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一旦失恋,会导致严重的失落感和不正常心态,对“早恋”者的心理产生旷日持久的消极影响,甚至会给“早恋”者成年后的爱情生活造成某种驱不散、抹不去的阴影。
陷入“早恋”中的中学生,其心理和行为上通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变化:比如原来比较活泼好动,突然变得比较安静、沉默老成,原来性情比较温和,突然变得比较暴躁。不愿与父母接触、亲近。
喜爱打扮、讲究穿着,非常注意自己的发型、服饰,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常喜欢一个人独处,写信、看信、写日记等,处处显得谨慎小心、察言观色。关注爱情事件。对影视剧中的爱情镜头较感兴趣,尤其是对异性明星有崇拜心理,喜欢与异性交往。
学习成绩可能有明显下降,特别是学习时常常显得心不在焉或心事重重。
早恋的合理应对
对于被“早恋”问题困扰着的家长和老师,如何正确解决“早恋”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给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而正确的态度来源于对“早恋”的正确认识和甄别。
在这方面,家长和老师要特别注意,不要将中学生的正常异性交往等同于“早恋”。当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自然而然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向往,他们普遍注意自己的形象,总想以自身的男子气或淑女气表现来博取异性的关注和喜欢,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同学。这是中学生心理发展上的一种正常现象,相反,如果此时的中学生对异性不感兴趣,甚至排斥、厌恶异性,则又可能是心理发展不健康的表现。
然而,有些家长、老师出于对中学生的关心,总担心这种交往会导致“早恋”,怕他们误入歧途,于是一味地压制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相反,压制或抑制中学生的正常异性交往,不仅会影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为其今后的成长和性别体验设下障碍,而且可能使他们将相互之间的交往隐藏起来,使家长和老师防不胜防。
有些家长和老师视“早恋”如洪水猛兽,一旦发现即采用打骂、限制交往、关禁闭等方式严厉禁止,其结果反而会对孩子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待孩子的“早恋”,应该进行耐心地规劝和教育。
首先,要用“冷处理”的办法让其冷静下来。因为中学生的感情一旦被异性所吸引,就容易在认识上将对方偶像化,在情感上将“早恋”神圣化,以至在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激情性。
在应对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后怎样去追求真正的爱情,并让他们明白,人类的性成熟不仅表现在是否已具备了生殖机能,而且还体现在人格、精神等各个方面。还可以借助心理辅导中的换位思考法,教会孩子自我解脱的方法。
在“早恋”行为发生的初期,中学生的感情投入较少,家长和老师在此时进行正确干预,容易见效,且“早恋”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也较小。要早期干预,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中学生“早恋”的迹象。但也不要捕风捉影、打击孩子,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