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8942300000016

第16章 峡口黄河日夜环春光先到贺兰山——明清时期的宁夏八景

明朝是宁夏地方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高度,出现了一批宁夏籍的诗人,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歌作品,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获得了丰收。这是宁夏特殊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拓跋夏的首领李德明改怀远镇为兴州,新筑城池,开始建造宫室。李德明之子李元昊于北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将兴州改为兴庆府,称帝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从此把一个延续了189年的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固定于当时的怀远县这个古老的西北边城,使一个县的治所变成了西北边地的中心城邑。在明代纂修的宁夏地方志中虽然没有关于元朝修葺这座边城的文献记载,但自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至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百余年间,宁夏城一直是元朝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曾先后设置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宁夏行中书省、宁夏路总管府,元末置宁夏行省。其治所始终在宁夏城,到明初,“宁夏”作为镇城的名称已经定型。明军占据宁夏镇城之后,置宁夏府,把宁夏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确定在宁夏镇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军放弃了宁夏地区,把当地的居民迁往陕西关中,使宁夏地区在西夏灭亡后,第二次成为无人区。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命长兴侯耿炳文之弟耿忠为指挥,率军第二次进驻宁夏地区,立宁夏卫,理所驻宁夏镇城。朝廷徙五方之民实之,在宁夏开始实行卫所制,进行军屯。耿忠所率领的都是谪戍之人。以后又陆续有被贬谪的官吏到宁夏戍边,这一部分人在明代的宁夏地方志中称为“流寓”。在这些“流寓”中有的工吟咏,有的以文学见长。自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以后,宁夏虽处在与鞑靼、瓦剌对峙的前线,但并无大规模的战事。当地驻军的主要任务是防秋。军队的将校和流寓们平时常以酬答唱和形式吟诗作文,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十六子朱栴为庆王,自庆阳徙宁夏韦州。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实则为建文四年)庆王自宁夏韦州徙宁夏镇城,并在宁夏镇城建王府。朱栴本人出生在南京,自幼即开始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天性英敏,文学博冾,长于诗文。到宁夏后,朱栴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和吟咏为文方面,在与军政要员和朝廷派往宁夏行边的使臣的往来中也多有诗词题咏。由于庆王朱栴终生致力于读书和诗文创作,也影响了子孙,以诗文见长遂成家风。庆王身边的长史、纪善之类也多以诗文见长。

庆王朱栴是明朝初期宁夏地区诗歌创作的实际领军人物。在他纂修的宁夏地区的第一部地方志《宁夏志》中收录了不少诗作,使后人可以透过此书一窥明朝初期宁夏地区诗歌创作之一斑。在明代宁夏地区的守将、巡抚、镇守内臣等,特别是明朝前期,宁夏地区的主要官员多有诗文在社会上流传。他们的诗歌创作、流寓诗人的诗歌创作与庆王家族成员及庆府官员的诗歌创作共同构成了明朝初期宁夏地区诗歌创作的主流。他们的诗歌创作对明清时期宁夏的地方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宁夏志》保留了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诗作。

影响明代宁夏地方文化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自明朝初期开始,宁夏地方当局就对办学比较重视。虽然这一时期宁夏的卫学是专为戍边将士的子弟办的,但对地方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当地私塾的发展,促进了宁夏地方文化人才的成长,如纂修《嘉靖宁夏新志》的胡汝砺、管律,纂辑《嘉靖固原州志》的杨经以及多有诗文在社会上流传的骆用卿、夏景芳、胡如辑、朱孟德、刘思唐等都是宁夏籍的进士。他们用自己的诗文创作推动了自明初开始形成的以诗歌为主要形式的地方文学的发展。正是由于明朝前期的宁夏地方文化的发展主要是靠从外地引进的人才,所以从地方志中保留下来的明朝的诗文作品看,外地作者的作品居多,特别是诗歌作者的主力是从外地引进的人才。中国的诗歌到了明代已进入了完全成熟的时代,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来看,已不存在宁夏本地诗人和外地诗人的差别了。但我们所说的诗歌已进入了完全成熟的时期是就全国的总的发展水平而言的。明初宁夏的人口构成是以移民为主的,社会生活的管理系统是军屯的卫所制管理方式。虽然当时的诗歌创作也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缺少了地方文化的传统,所以作为当时宁夏的地方文学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诗歌,从任何一个方面考察,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是司空见惯的,在宁夏的地方文化中却可能是新的文化现象。“宁夏八景诗”就是其中的一例。

“宁夏八景诗”之说,最早见于明初庆王朱栴所纂修的《宁夏志》一书。在该书中收录了庆王朱栴本人所撰写的《西夏八景图诗序》一文。庆王在这篇《序》中指出:“因古有八景咏题,又重而删修之,曰:‘贺兰晴雪、汉渠春涨、月湖夕照、黄沙古渡、灵武秋风、黑水故城、官桥柳色、梵刹钟声’。”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宁夏八景”的方案。庆王朱栴在该《序》中进一步指出:“随题而赋之诗,以见风景之佳,形胜之势,观游之美,无异于中土也。”肯定了在宁夏出现的“八景诗”在彰显宁夏一方“风景之佳,形胜之势,观游之美”方面“无异于中土”。“中土”指“内地”,即中原地区。在这篇《序》中还明确指出,“八景诗”是依某地的八景而赋的诗,题材多为一地风景之佳、形胜之势、观游之美,其形式多为绝句或律诗。在《序》后所附他以“宁夏八景”的名称为题而赋的八首诗,这八首诗中有写人文景观的,也有写自然景观的。在这八首七律中具体地描绘宁夏地区的观游之美和中原地区的景观没有多大区别。朱栴用创作实践证实了他的主张。体现了“随题而赋之诗,以见风景之佳,形胜之势,观游之美”的效果。在《宁夏志》中收录的三山陈德武的《宁夏旧八景诗序》是“宁夏八景”的又一个方案。他提出的“宁夏八景”是:黑水故城、夏台秋草、黄沙古渡、长塔钟声、官桥柳色、贺兰晴雪、良田晚照、汉渠春水。这八景与庆王朱栴在他本人写的《西夏八景图诗序》中“又重而删修之”的“宁夏八景”相比,仅有“贺兰晴雪、黄沙古渡、官桥柳色、黑水古城”这四景是共同的。陈德武的《宁夏旧八景诗序》在宁夏的历史上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诗话。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八景诗”的来历和发展过程的介绍。他在《序》中写道:山川景物,在处有之,以人而重。《金华八咏》,沈休文倡之;《盛山十二诗》,韦德载首之;《虢州二十一咏》,韩退之和之。后以八景命题则无地无之。

然不过写风云雪月之清奇,禽鱼花木之闲丽,以泄其得丧哀乐之情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开写”八景诗“之先河的诗人是南朝·梁的大臣、史学家沈约。他曾与谢朓等人开创”永明体“讲求声律对仗,推动了诗歌的格律化。《金华八咏》作于南齐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并题于玄畅楼。故后人因之更玄畅楼为八咏楼。每个咏题均为五字。沈约的《金华八咏》是”八景诗“的开山之作。韦德载,即韦处厚,德载是他的字,唐朝的大臣。盛山在今重庆市开县北。韦处厚常游此山,并且作盛山十二景诗。唐韩愈为之序。韩愈字退之,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官至吏部侍郎。他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开宋明理学之先声。《虢州二十一咏》是韩愈所作的著名的写景组诗。到了宋代,名画家宋迪山作平远山水画,其得意之作有《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后来名胜之地也多以四言之句称其地之景物为”八景“宋代以后的志书为了宣扬家乡名胜美景、炫耀乡里,一般都设”八景“之目,以”彰一方之盛“在《宁夏志》中还收录了庆府纪善王逊所作总题为《旧西夏八景》的诗8首。这8首诗的题目是:《夏台秋草》、《汉渠春水》、《贺兰晴雪》、《良田晚照》、《长塔钟声》、《官桥柳色》、《黑水故城》、《黄沙古渡》。王逊虽然没有关于”宁夏八景“的言论,但他以《旧西夏八景》为总题目的做法表明了他的主张,即提出了他的关于”宁夏八景“的方案,并以他提出的八景景名为咏题赋诗8首。庆王朱栴、陈德武、王逊3人的诗从题目到题材都不完全相同,这也说明在明朝初期写”宁夏八景诗“在宁夏地区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些诗的特点大多以表达个人所好为主,并非都是”彰一方之盛“这个特点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八景诗“的基本特点。朱栴在他纂修的《宁夏志》中把明初宁夏地区引入”八景诗“的主要人物、理论研究概况、创作实践和主要作品都收录,因而给后世人研究明初宁夏地区的八景诗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准备了基本资料。这无疑是一项值得称道的贡献。庆王朱栴在他纂修的《宁夏志》中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使我们在今天可以较全面地研究明初宁夏地区的”八景诗创作的早期概况及对地方文化发展的影响。

在嘉靖时期,宁夏籍进士胡汝砺、管律纂修了《嘉靖宁夏新志》。在这部志书中设《景致》之目,“宁夏八景”正式成为宁夏地方志的组成部分。该志列出了“贺兰晴雪、汉渠春涨、月湖夕照、黄沙古渡、黑水故城、官桥柳色、灵武秋风、梵刹钟声”8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每处景观都有简要的说明,选录一首或两首描写该景观的五律或七律,“宁夏八景”的含义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宁夏八景”有名有实,是有确定名称的以具体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为依托的代表宁夏地区的“风景之佳、形胜之势、观游之美”的景致,从此有了社会公认的“宁夏八景”。宁夏的地方志中有了固定的《景致》之目,在《嘉靖宁夏新志》中还分别选录了庆王朱栴、弘农王嘉斋、陈德武、纪善王逊的诗描绘各个景观的佳美之处或主要特点。这个事实说明到了嘉靖时期宁夏八景的所指已基本定型。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完稿的《嘉靖宁夏新志》设《景致》之目,实际上是确认了“宁夏八景”的具体名称。该志确认的“宁夏八景”在社会上的影响极大,所选的诗也备受赞扬。在200多年后的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5年)由时任宁夏知府赵本植的家庭教师汪绎辰草成的《银川小志》摘录了《嘉靖宁夏新志·景致》的大部分内容,列出了“夏州八景”,对“贺兰晴雪”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初秋至仲春微雨即成雪,雪积在山,日照不融,山头常如披絮”。将“梵刹钟声”的原解说“指承天寺言”改为“承天寺钟楼”。这两处修改说明《银川小志》的编修者依据自己的观察结果而写了说明。反映了后代人对前人描绘的景观的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志书中所记载的人文景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这个事实也说明志书中所记载的某地区的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

朝代的更迭对社会生活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重大的自然灾害也会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自然景观,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宁夏八景”的变化也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清王朝的建立对宁夏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首先是使宁夏地区由明代的边防前线变成了远离前线的大后方,社会生活的管理系统脱离了军屯的卫所制格局。因此在明代的诗歌创作中的那种多以边塞军旅生活内容为题材的诗作在清代已经很少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表现农业生产活动和水利建设的诗作大量出现。社会生活组织由明代的卫所制变成了清代的行政管理机构——府县制。这一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府县有了明确的管辖范围。在清代宁夏作为“府”一级的政区单位,它的范围十分明确,因而“宁夏”这个地名的含义也变得具体而明确:一是指“府”的治所,即府城,它是府一级的各种行政管理机构的驻地;二是指“府”这一级政区管理机构的管辖范围。这种管辖范围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宁夏八景”所依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如在明代流行的“宁夏八景”中有“黑水故城”一景,所依托的人文景观是南北朝时期的赫连勃勃所筑的统万城,虽远在今陕西省横山县的白城子,但在赫连勃勃割据时期今宁夏与陕北地区是统一的整体,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是可以说得通的,用清代人的眼光看待,黑水故城和宁夏地区自然是毫不相干的,当然不能列为宁夏一景。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任宁夏巡抚的黄图安曾续题“宁夏八景”,但影响不大。虽然拟定了“宁夏八景”的景名,但在清《乾隆宁夏府志》中却只收录了黄图安本人依自己所定的咏题写的3首诗。在清《乾隆宁夏府志》中设《名胜》之目,系统地介绍了自明代至清乾隆时期“宁夏八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名称。对《改定“朔方八景”》详加解说,每处名胜都明确所在地址、景观特点。还分别介绍了“灵州八景”、“韦州四景”、“中卫十景”及改定的“中卫十二景”。这是对自明初以来的关于“宁夏八景”的历史变迁和流行情况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并在地方志中详细记载。

对比了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志中关于“宁夏八景”的论述和对收录的“八景诗”的具体处理方法反映了“宁夏八景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也反映了在宁夏地区人们对“八景诗”的认识过程。正如在《乾隆宁夏府志》的《改定“朔方八景”》的说明中指出的“宁夏为塞上名区久矣,旧志载有八景”。“历今百余年。河山风物固自不殊,而名胜故迹亦复时有兴废。参酌其间,略为更定,要在举目凭眺,足供吟赏,非必求异前人也。”短短数句说明了《改定“朔方八景”》的依据。在《乾隆宁夏府志·艺文》中收录了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以前各个历史时期以“宁夏八景”的四字景名为题而写的诗五十四首。这些诗虽然都是以“宁夏八景”的景名为题而赋的诗,但却各有侧重,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有的是借写景而抒发对远在江南的故乡钟灵毓秀之景的赞美之情,表达的是戍边者的思乡之情;有的则是借景咏史;有的则是在描绘山川美景的同时表现戍守边关的将士的豪情壮志;有的是从写景入题而倾诉谪戍流寓的压抑和思念亲人的悲愁。这是明代的人写的“宁夏八景”诗的基调。明代人写的诗多以抒发戍边者的思乡之情见长,如:“北来南客添思乡,仿佛江南水国乡。”“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客。”“囊底春秋无用笔,不妨长报有年书。”“客怀感此缄离思,恰遇南归雁一群。”这些诗句无不流露着无法掩饰的思乡之情和离家之愁。

清代的“宁夏八景诗”的基调则多以赞美宁夏山川之美景为主。这与在清代宁夏地区已不再是边疆地区,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引黄灌溉农业,而很少受战乱的干扰。另一个原因是清代的“宁夏八景诗”的作者多是在康乾时期成长起来的宁夏籍知识分子,他们生在宁夏长在宁夏,十分了解当地的名胜古迹和相关的民间传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了如指掌。在清初续题和乾隆时期改定的“宁夏八景”所依托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都在府城城内或府城附近。因此,在他们写的“八景诗”中对所吟咏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的描写都刻画得十分传神,对相关的内容都概括得十分形象准确。乾隆时期改定的“朔方八景”为:“山屏晚翠”指郡城西的贺兰山;“河带晴光”指自西南而来并绕郡城而过的黄河;“古塔凌霄”指城北的海宝塔;“长渠流润”指从郡城附近流过的汉延、唐徕、惠农三大引黄灌溉渠;“西桥柳色”指过郡城西夹岸柳影的西门桥;“南麓果园”指汉延渠官桥附近连片的果园;“连湖渔歌”指唐徕渠东畔的回环数10里的水深多鱼的湖泊;“高台梵刹”指郡城之东的跨两台为天桥的古刹高台寺。这八景是自明初开始流行的“西夏八景”、“宁夏八景”、“宁夏旧八景”经过了300多年的反复筛选并结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历史变迁才改定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正因为改定“朔方八景”经历了300多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反复筛选,名称有所变化,有的是因所依托的景观有所变化而改变,有的是因景观的消失而消失。但依题所赋的“宁夏八景诗”却都是以当时具体景观的现实存在为背景的,因此各个历史时期的“宁夏八景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宁夏的社会生活,甚至反映了宁夏地区的历史变迁。这些“八景诗”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夏在明清300多年间的地方文化发展的历程。

(一)明代的“宁夏八景”

《宁夏志》是详细记载“宁夏八景”流行的初期情况的最早的著述,该书收录了关于“宁夏八景诗”的“序”两篇,选录“八景诗”42首。这些记述当时“宁夏八景诗”流行情况的序和诗作都如实地勾画出了“宁夏八景诗”流行初期的概貌。这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珍贵的文献资料。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由宁夏籍进士管律重修完成的《嘉靖宁夏新志》设《景致》之目,列出的宁夏八景有:“贺兰晴雪、汉渠春涨、月湖夕照、黄沙古渡、黑水故城、官桥柳色、灵武秋风、梵刹钟声”。这是对自明初以来所流行的“宁夏八景”的总结,也是以志书的形式对“宁夏八景”的确认。

贺兰晴雪

这是《宁夏志》和《嘉靖宁夏新志》都选定的“宁夏八景”之一。“贺兰”即宁夏镇城西边的贺兰山。距宁夏镇城30千米,主峰海拔3556米。每年十一月至第二年五月,山峰处于冰冻期,有时山峰积雪,天气晴时,西望贺兰山,青山银装,翠峰森列,十分壮观,是诗人们常吟咏的独特的景观。收录明庆王朱栴依咏题《贺兰晴雪》所赋七律一首:

嵯峨高耸镇西陲,势压群山培随。

积雪日烘岩冗莹,晓云晴驻岫峰奇。

乔松风偃蟠龙曲,怪石冰消卧虎危。

圪若金城天设险,雄藩万载壮邦畿。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贺兰山的雄伟,点出贺兰山是宁夏镇城的天然屏障,它的气势足可以压倒群山。三四两句描绘雪后初晴,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观察贺兰山时总的印象是:山峰似在闪动,显得莹光闪烁,岫峰明暗相间,显得更加奇丽。紧接着写诗人面对雪后晴天时贺兰山的旖旎风光,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在脑海中浮现的高大的松树站立在平静的山坡上,像蟠龙曲蜷,经过冰融冲刷过的嶙峋怪石像猛虎卧在那里,真是天设的险阻,使宁夏镇城固若金汤,此地作为藩封之地,永远是京城的守护之地。作为藩王,他时刻都想的是每件事都与他的使命相联系。面对贺兰山的天然美景,他首先想到的是这样的藩封之地,千秋万代都是京城的有力保障。这首诗虽是依“八景诗”的咏题而作的写景诗,但却没有脱离诗人的立足点,内容的选择最主要的是边防安全。这个立足点准确地反映了作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的宁夏镇城在明朝初期重要的军事地位。宁夏镇城虽是西北边陲的一座小城,但自西夏以来一直是宁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中心。这座古城背靠贺兰而面洪流,左河津而重塞,雄伟的贺兰山蹲跱其西北,奔腾而过的黄河襟带东南。作为风景名胜之地的贺兰山在防御方面的功能当然是肩负戍边重任的人首先关心的。这首诗准确细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对于风景名胜,人们可以多侧面地欣赏它的美,可以从各个侧面去感受它的美。陈德武依咏题《贺兰晴雪》赋的诗,虽然也是紧扣一个“雪”字,着眼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却是另一种境界,景虽美,但却无法驱走“愁”:

六花①飞罢净尘裳,贵富家翁做意悭②。

满眼但知银世界,举头都是玉江山。

严凝藉雪风威里,眩曜③争光日色间。

独有诗人怜短景,贺兰容易又青还。

“注释”

①六花:雪花,指雪。②悭(qiān):吝啬、小气。③眩曜:即炫耀。

这首诗的前6句都是写雪后贺兰山景观的。先写雪后自然界的变化,一切都像洗过一样,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大自然的主宰犹如富贵人家的当家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达到了最大限度清洗一切的目的,映入眼帘的都是银色,似乎走进了银色世界,举头远望,像置身于白玉的江山。自然界的一切俨然借风雪的威严,炫耀着与日争辉。这里用夸张的手法使静景动了起来,达到了化静为动的境界;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无生命的景物具有了可以活动的特点。在末尾诗人写自己的感受:可惜美景不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贺兰山的容颜又回到了以青色为主的状态。暗示流寓戍边者的处境总是暗淡的,无心观景,思乡总是内心挥之不去的思绪。

同样的咏题,不同的诗人所写的“八景诗”表达的是迥然不同的感情。庆府纪善王逊依咏题《贺兰晴雪》赋的诗与弘农王嘉斋依同一咏题赋的诗所表达的感情就截然不同。

王逊的诗:

积雪贺兰尖,寒于霁景严。

三冬争皎皎,六月息炎炎。

天不空桑异,人如地首瞻。

可堪头白者,留滞怅穷檐。

侧重写由于贺兰山峰上积满了白雪,气候变得阴冷严酷,冬季的3个月都生活在雪白的世界,六月天也没有夏日炎炎的感觉。天空总是白茫茫的。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感情:对于前程看不到亮点,只感到艰苦的环境无止境,大有何年才是头的感慨。

弘农王嘉斋的诗:

贺兰西望矗长空,天界华夷势更雄。

岩际云开青益显,峰头寒重雪难融。

清光绚玉冲虚白,秀色拖岚映夕红。

胜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兴无穷。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贺兰山的位置,山势的雄伟,在边防方面的作用与地位。三四两句勾画雪后天晴时贺兰山的颜色的变化和环境的特点。五六两句是动态描写,写贺兰山在上午和下午山色的变化,强调了夕阳映照下的山峰的壮观。结尾两句指出贺兰山是宁夏地区的第一胜景,面对这样的胜境必然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徘徊把酒兴无穷”刻画出了诗人无比兴奋的神态。

上述4首诗都是以《贺兰晴雪》为咏题而赋的“八景诗”,但却是风格和题材各不相同的四种类型的诗。每首诗都打着时代特征和诗人身份的烙印。这四首诗从对同一事物所引起的是每个人的不同联想,反映了明代从洪武到嘉靖的140多年间宁夏地区社会变迁的脉络。

汉渠春涨

这是从明朝初年就开始流行的“宁夏八景”中的一景。“汉渠春涨”所依托的人文景观是历史悠久的汉渠,又称“汉延渠”。宁夏地区的开发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据《史记》载:“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徙谪实之初县”。这是关于今宁夏北部地区开发之始的最早的记载。在《史记·河渠书》中载:“自武帝筑宣房,朔方、西河、河西皆引黄以溉田。”宁夏地区在秦朝时为北地郡。汉武帝置朔方郡,西汉时期的朔方郡包括今宁夏北部地区。西河指今黄河以西的银川平原。因此,说西汉时期今银川平原已有引黄灌渠是有根据的。但在西汉时期的灌渠的名称和位置待进一步的考证。公认的宁夏古渠汉延渠在汉代是否就已存在?目前还缺少较具体而言之凿凿的依据。汉延渠的名称最早见于元代史籍的记载。在明代的宁夏地区的方志中收录了庆王朱栴和陈德武、王逊等以《汉渠春涨》为咏题的写景诗各一首。

朱栴的七律为:

神河①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号汉渠。

万顷腴田靠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

三春雪水桃花泛②,二月和风柳眼舒。

追忆前人疏凿后,于今利泽福吾居。

“注释”

①神河:黄河。②三春雪水桃花泛:按传统的习惯,春季分三春,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三月又称桃花月,塞上三月浇了雪水的桃树繁花竞放,称为“桃花泛”。“泛”,普遍、广博。

这首诗的前两句说明,奔腾呼啸的黄河自遥远的天际而来。汉渠是分流黄河的水而修成的。黄河自青铜峡口东流,从两山之间的峡谷奔腾而出,河水进入宽阔的河床,流速骤然变慢,河道变宽。河床又是在冲积平原上,因河床并不很固定,在银川平原上形成了许多断断续续的湖泊和黄河支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黄河支流变成了湖泊或沟,有的则被改造成了引黄灌渠。黄河在下游的决口也是天下闻名的。

王逊的诗的题目虽然改成了《汉渠春水》,但所吟咏的景观依托的人文景观并没有变,只是对景观特点的选取角度有所改变:

昆仑万古雪,作水注黄河。

大汉为渠久,中原决出多。

瞻天悭夏雨,谪戍赖春波。

岁岁丰糜粟,宜闻击壤歌。

这首五言律诗的首联用写实的手法、平实的语言指出黄河的水源自昆仑山的积雪,正好是朱栴的七言律诗的注释,形象地解释了“三春雪水桃花泛”的含义。颔联则是对“为渠久”和“决出多”的说明:在宁夏凿渠引黄灌溉的历史很久了,而在中原黄河是经常决堤成灾的。巧妙地解说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一句民谚。颈联指出了宁夏的自然条件是雨少而干旱,这里的军屯事业历久不衰,全靠有引黄灌溉这个特殊条件。尾联指出引黄灌溉这个特殊条件使宁夏地区能年年丰收,因而成了一个有名的农业地区,在这里随时都可以听到古老的“击壤歌”。所谓击壤歌相传是在唐尧时有老人边击壤边唱的歌: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于我哉!

尾联以击壤歌这个典故说明宁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区,这个农业区是经农民长时期的经营才形成的。

月湖夕照

这是《嘉靖宁夏新志》中所选定的关于“宁夏八景”的第三个景名。这个景名所依托的自然景观是宁夏镇城附近的一个湖泊,是宁夏的七十二连湖之一。在《嘉靖宁夏新志》中记载为:“在张亮堡北,周回三十里。其地广斥,无水草,远观莹如,照物无遗”。宁夏镇城周围和城内都有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湖泊多是宁夏镇城的特有的自然条件之一。所谓七十二连湖,是说明宁夏镇城周围的湖泊之多,也说明宁夏镇城周围的湖是互相连通的。在历史上选定的“宁夏八景诗”中都有以湖为景观依托的咏题。在明代以湖为题材的诗很多。仅《宁夏志》中收录的内容与湖有关的诗就有20首之多。明初的“宁夏八景诗”中以《月湖夕照》为咏题的诗的数量也较多。庆王朱栴的诗《月湖夕照》气势宏大:

万顷清波映夕阳,晚风时骤漾晴光。

暝烟低接渔村近,远水高连碧汉长。

两两忘机鸥戏浴,双双照水鹭游翔。

北来南客添乡思,仿佛江南水国乡。

这首诗的前4句抓住动与静、高与低及各方面的变化描绘了“月湖”在傍晚时如诗如画、如真似幻的美景。后4句先以一联工整的对偶句,紧扣咏题中的“夕照”写出了鸥鹭等水鸟在夕阳辉映下的湖面上自由地戏水低飞追逐。面对夕阳西下时湖面美丽的景色,诗人却怀着另一种心境,尾联直抒诗人胸臆“北来南客添乡思”。全诗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给人留下读诗如赏画的印象。

陈德武的《月湖夕照》一诗则侧重对住在湖边的渔夫晚归时的生活场景的描绘:

百顷平湖月样圆,光涵倒影欲黄昏。

天边鸟兔端相望,水底鱼龙不敢吞。

近见钓耕方绰业,远看樵牧已归村。

老夫愿睹升平景,野得人家不闭门。

这首七律的首联从正面描绘了湖面傍晚的景色,巧妙地将湖名嵌入诗句中。用在湖边常见的典型景物——倒影突出了诗中所描写的傍晚湖中景物的特点。颔联则是充分发挥诗人的想像力从天上水下这个视角近看所见景色联想到远处的湖上景物的瞬间状态。颈联是写夕阳西下时湖边的渔夫樵牧的活动场面。尾联是写面对湖边和平安定的生活场景诗人内心的活动,最大的愿望是实现太平盛世,夜不闭户。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黄沙古渡

这是“宁夏八景”中最早提出的景名之一。庆王朱栴纂修的《宁夏志》收录的陈德武作《宁夏旧八景诗序》中指出:“但见风波浩浩,鸥鸢欲堕,河柽摇红,苇花飞白,昔之车尘马迹皆为狐兔之区,而轻舟短棹,长年三老之属,已移于高桥,杨家渡矣。”在《宁夏志·津渡》中指出:“杨家渡,元时旧渡也。洪武初,尚于此渡,后移于新渡。”但没有指出新旧津渡的具体位置。庆王朱栴在诗中所描绘的是一个较广阔的环境(见《宁夏的黄河古津渡》203页)。陈德武的诗道出了“黄沙古渡”的具体位置,写出了这处古渡的繁忙景象:

天堑①西来禹迹陈,高桥北下是通津。

造成荡荡摇摇棹,渡尽忙忙汲汲②人。

雪浪休风明似练,冰梁映日净如银。

贺兰设险金城固,护此汤池壮塞滨。

“注释”

①天堑:此诗中指黄河。原意是天然的壕沟,比喻地形青铜峡口的峭壁下有禹庙。②汲汲:即亟亟、急迫。

这首诗的第一句直接点出黄河自青铜峡而出,从灵武城附近的高桥向北而行就到黄河渡口。指出了黄沙古渡在明朝初年的位置。三四两句描写渡口繁忙的景象。五六两句写在不同的季节渡口附近黄河河面的典型景观:在深秋雪花飞舞,风卷河水巨浪涌起,浪花就像白练一样;严冬河面封冻,冰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像强光下的白银一样洁白的光芒。结尾两句写贺兰山是宁夏镇城的天然屏障护卫着这座雄踞塞上的固若金汤的边城。“高桥北下是通津”这句诗行文很平实,但却是生花之笔。既点出了黄沙古渡的位置,又用“通津”二字点明了黄沙古渡在明初的重要地位,并指出这是一处过往行人繁忙的津渡。

官桥柳色

“官桥柳色”是较早见于介绍“宁夏八景”文字中所记载的一景。它所依托的人文景观是今永宁县城北的横跨汉延渠的一座古桥,今名为“大观桥”,在明代则呼为官桥。这座桥附近建有接官亭,是迎送朝使、官员的地方。古人历来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宁夏地区虽然地处偏僻,是边陲荒服之地,但这种流行的送别习俗却早就有了。如北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进士,历官监察御史、楚州(今江苏淮安)团练副使的张舜民于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随高遵裕征西夏时写的《西征》一诗中有“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的诗句,就说明在宋代宁夏地区折柳送别的习俗已很流行。从这两句诗可知,折柳送别这种习俗在今宁夏地区古已有之。因此在迎送朝使、官员的地方遍地植柳树也早已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横跨汉延渠的官桥地处宁夏镇城的南郊,在明代很早就已经是进入宁夏镇城的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处,在官桥迎接朝使、官员也早已成惯例。在桥的两边植柳树也成了在此处是迎送朝廷官员之地的标志。庆府纪善王逊的诗《官桥柳色》就是迎送场面的写照:

官桥千树柳,一路照征袍。

色可黄金比,丝非绿茧缲。

春容知不愧,客意叹徒劳。

送别青青眼,何时见我曹。

这首诗的头两句直接点出官桥边的柳树是朝使、官员经常从官桥上经过的见证。用“征袍”这个典型事物说明从此经过的多为经过了长途跋涉的官员或戍边的将士。三四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特点,新枝条为金黄色,细软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犹如巢丝时拉出的丝束。柳树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春的气息,使过客也感叹不已。结尾两句写挚友告别时的情景,为别离而动容,心中都想的是何时才能再相会。

庆王朱栴的诗表达的是对戍边者的同情:

桥北桥南千百柳,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①成别恨,有情灞岸②管离愁。

塞垣③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注释”

①章台:战国时秦渭南离宫的台名。②灞岸:灞河是渭河的支流,源出陕西蓝田县东,西南流纳蓝水,折向西北,经西安市东,过灞桥流向渭河。西安是故长安的重要部分,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都城。在历史上,特别是唐代,灞桥是出征将士离京长安奔赴前线的必经之处,也是出征将士的亲人送别的地方,附近多柳树,折柳送别是在灞桥长期流行的习俗。③塞垣:指宁夏镇城。

这首诗的首联写横跨汉渠的官桥南北的柳树与渠中的流水构成了一幅景影相映成趣的美丽画面。三四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了官桥南北的柳树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像闺中的少女观察着每位过客,轻风细雨飘过,又像柔软的翠绿的丝束带着雨滴,不停地抖落。“没幸章台成别恨”句中的“章台”暗喻皇帝居住的地方,道出朱栴毕生的憾事。借用灞桥折柳送别的典故表达了年少封藩离开京城到边远的宁夏就藩时难忘的与亲人分离的惜别之情,并进而指出在塞上边城尚有无数日夜思归的南客,因此愿“留着长条赠远游”。这首诗从侧面说明在明代的官桥是在朝廷官员来往频繁的交通干线之上的一座古桥。

黑水古城

这个咏题所依托的人文景观是赫连勃勃自称“大夏天王”后于凤翔元年(公元413年)所筑统万城。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置夏州,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以为朔方郡,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又改为夏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朔方郡。唐初党项羌人内附,唐置静州把内附的党项人安置于此地。后其拓跋部析居夏州地区。夏州治所为统万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毁。赫连勃勃自称“大夏天王”时今宁夏地区在其统治范围之内。因此,统万城和宁夏地区在历史上曾隶属于同一割据政权,明代的志书把“黑水故城”列为“宁夏八景”中的一景,并注明即赫连勃勃所筑统万城,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地反映了这一段特殊的历史。

庆王朱栴所作的七律《黑水故城》着意描绘了这个景名所依托的古城——统万城的遗址在明朝时期的荒凉景象:

日落荒郊蔓草寒,遗城犹在对残阳。

秋风百雉藓苔碧,夜月重关玉露凉。

枯木有巢栖野雀,断碑留篆卧頽墙。

绕城黑水西流去,不管兴亡事短长。

这首诗的开头先点出荒郊野外的荒凉。诗的前两韵依时间的变化描写了废城的空旷荒凉。落日荒郊的蔓草都散发出寒气,一个“寒”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废城的冷清。“遗城”对“残阳”使前句中的寒字的含义具体化,残阳斜射使废城中的空虚暴露无遗,在秋风中的城墙顶端的苔藓显得更加深绿更突出了城废弃的年代久远。“玉露凉”衬托出了废城的荒凉。五六两句以具体的典型事物的特征揭示出了废城已久无人烟,人迹罕至。本诗尾联富于哲理性。借“绕城黑水西流去”这个现实具体的现象说明,唯一不变的是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按客观规律运动,并不受世间兴亡之事的干扰,因此时间是无情的。任何历史人物都要受时间的检验,分裂割据的军阀不管为自己准备的统治中心多么坚固,但绝对免不了荒废的命运。

陈德武依《黑水故城》所赋的诗围绕赫连勃勃在筑统万城时的一则传说,对不择手段追求权力的野心家给予无情的鞭挞:

一湾黑水尚流东,阳有頽垣草莽中。

不务养人归市德,徒劳蒸土校锥功。

冤骸白露泥中雨,磷火青吹月下风。

顾彼亡胡何足惜,可怜司马没英雄。

这首诗的第一句表面上是写实,而真正的意图却是在说赫连勃勃虽用了蒸土校锥的工夫,但他筑的统万城和他的政权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必然变成颓垣。全诗通过描绘统万城的颓垣败迹,说明野心家的必然下场。

灵武秋风

这是在明初就已流行的“宁夏八景”之一,最早见于庆王朱栴的《西夏八景图诗序》。这个咏题所依托的自然景观是位于青铜峡附近的灵武山。此山在每年七八月风声如撼。原因之一是“灵武”这个地名与发生在宁夏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洪武初以叆沮脱火赤为首的残元势力经常从灵武口越过贺兰山骚扰宁夏地区,西平侯沐英从贺兰口出兵击溃了盘踞在贺兰山后的残元势力、俘获了叆沮脱火赤,解除了残元势力对宁夏地区的威胁。灵武口,即《汉书》所称之“灵武谷”。《后汉书·段颎传》: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颎追羌于令鲜水上,及于灵武谷。此处的灵武谷指青铜峡附近的灵武谷。庆王朱栴的诗《灵武秋风》强调时世变迁是普遍的事,同时又指出,在历史上有不少重大事件与灵武有关,但“不必登临感慨多”:

翠辇①曾经此地过,时移世变奈愁何。

秋风古道闻笳鼓,落日荒郊牧马驼。

远近军屯连成垒,模糊碑刻②绕烟箩。

兴亡千古只如此,不必登临感慨多。

“注释”

①翠辇:翠,翠华,古时帝王的仪仗中以翠鸟的羽毛作装饰的旗帜。辇,特指君后所乘的车。翠辇,指帝王的专用车。②碑刻:唐太宗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到灵武接见了内附的铁勒十一姓首领,写了“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的诗句,并镌刻于石以志其事。模糊碑刻指虽有唐太宗勒石的记载,但碑刻却早已湮灭。

这首诗的前两句总说灵武(此处是指灵武郡,这样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当时的银川平原为灵武郡辖境)是皇帝乘车走过的地方,指唐太宗和唐肃宗都到过这里,但时过境迁,如今这里是荒凉的边陲之地。这是客观规律,愁又会怎么样呢。三四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写,在秋风中于古道上听到的是胡笳(指代残元势力)和战鼓声,表明这里已是边防前线。在落日的荒郊见到的是放牧的战马和骆驼。五六两句写举目所见到处是军屯的驻地,昔日表现唐代兴盛时期的壮举——灵武勒石已成过去。千古兴亡之事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的事,后世人面对这些历史遗迹没有必要大发感慨。

梵刹钟声

这一景物所依托的人文景观是坐落在宁夏镇城光华门内东北的承天寺塔。承天寺塔始建于西夏天祐垂圣元年(公元1050年),是宁夏境内唯一有确切修建年代记载的古塔。在明朝初年只有孤塔独存,庆王朱栴修葺并增创了殿宇。一般称“承天寺塔”,俗称西塔,是一座平面呈8角形,塔身11层的阁楼式砖塔,通高64.5米,塔身外仅镶嵌了一些方形的带有纹饰的琉璃构件,叠涩砖牙檐口。塔顶装有巨大的8边绿色桃形塔刹。在庆王朱栴纂修的《宁夏志》中收录的《夏国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瘞佛顶骨舍利碑》中有:“天祐纪历,岁在摄提,季春廿五日壬子,建塔之晨……”之语。说明此塔的始建时间为西夏的第二代皇帝赵谅祚天祐垂圣元年(公元1050年)。塔是承天寺塔院内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在《嘉靖宁夏新志》中列为宁夏八景之一。庆王朱栴以《梵刹钟声》为咏题赋七律一首:

觚棱①殿宇耸晴空,香火精严祀大雄②。

蠡吼法庭闻梵呗,铃鸣古塔振天风。

月明丈室③僧禅定,霜冷谯楼夜漏④终。

忽听钟声来枕上,惊回尘梦思无穷。

“注释”

①觚棱:觚(gū),棱角。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所谓觚棱者,屋角瓦脊呈方形角棱辫之形,故谓之觚棱。②大雄:大雄宝殿。③丈室:方丈住的房间。④夜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如“铜壶滴漏”。

全诗由静而动,由形而声,从观察到思索,描绘出了承天寺塔的殿宇的雄伟壮观,香火旺盛;通过对各种法器的声音的概括反映了承天寺塔的佛事活动场面的盛大;五六两句集中写了方丈修行的专一,最后写承天寺塔僧人的活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总之,这首七律的首联写承天寺塔的高大雄伟与香火之盛。颔联描写富有佛寺特色的声音。响亮的法号伴着梵刹的诵经声从殿宇中传出,挂在古塔觚棱上的风铃随着风响彻高空。颈联写空中的明月照着方丈禅室入定的僧人。更深漏尽,一切都像冷霜一样的静。颔联对声音的描写与颈联对冷清环境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出了不同时间承天寺塔的僧人活动的特点。尾联写出了代表承天寺塔新的一天开始的典型事物是报告黎明到来的晨钟声。晨钟一响就表示昨天就像梦一样成为过去。把佛寺的活动看成是人生的缩影。

通过对一座梵刹一天之内活动的描述,诗人联想到边城在宁静的环境中的生活,在一定的程度表达了九边之一的宁夏镇城的广大百姓企盼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的愿望,这种愿望是长期生活在边防前沿的军民的共同心愿。他们的愿望是远离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的喧嚣,每天都能从晨钟开始,在暮鼓声中进入梦境。

《宁夏志》中收录了“宁夏八景”的3个方案,其中的“贺兰晴雪、黄沙古渡、黑水古城、官桥柳色”四个景名是3个方案中都有的;“夏台秋草、长塔钟声(以承天寺塔为依托)、良田晚照、汉渠春水”四个景名是陈德武在《宁夏旧八景诗序》中提出的;王逊的方案中仅“夏宫秋草、长塔钟声”(以长塔寺为依托)是其他方案中没有的。这个现象说明在明朝初年不仅“宁夏八景”的景名还没有定型,个人赋“八景诗”时选定题目和题材也完全是根据写作者的爱好和兴趣,表达形式也完全由个人爱好来确定。

《嘉靖宁夏新志》的问世标志着宁夏有了社会公认的“宁夏八景”。确定“宁夏八景”的景名有力地推动了“宁夏八景诗”的创作。在《宁夏志》中提到的以韦州为代表的在宁夏镇城以外地区的“八景诗”的创作也已兴起。在《嘉靖宁夏新志》中收录的韦州的《景致》有“蠡山叠翠、东湖春涨、西岭秋容、石关积雪”,中卫的《景致》有“暖泉春涨、羚羊夕照、黄河晓渡、鸣沙过雁、芦沟烟雨、石空夜灯、黑山晴雪、石渠流水、红崖秋风、槽湖春波”。每景之后都收录以景名为咏题的“八景诗”一首。虽然都是无名氏之作,但有力地说明在明代中卫写“八景诗”已成风气。

(二)清代的“宁夏八景”

清顺治时期,山东堂邑人,明崇祯时进士黄图安任宁夏巡抚。当时的宁夏地区是边土荒残,兵民困弊。他抚缓镇定,与民休息,厘剔前明弊政,奏请朝廷“清卒伍,核粮饷,实仓储,整驿递,减茶课,修河渠,更老卒”。因在清初,宁夏地区社会生活的一大特点是农村在很多方面还保留着明朝军屯的痕迹。灌溉渠道和土地仍被少数军屯的官吏把持。由于战乱的影响,渠道年久失修,部分耕地荒芜。黄图安提出的各项措施多见施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宁夏镇城虽地处偏僻,但有明一代写八景诗的风气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仍然很大。除了关于“宁夏八景诗”的题咏之外,边城名胜也多有题咏。黄图安续题宁夏八景:藩府名园、南塘雨霁、承天塔影、南楼秋色、泮池巍阁、霜台清露、黑宝浮图、土塔名刹。清《乾隆宁夏府志》中收录黄图安以景名为题所赋的“宁夏八景诗”3首。《汉渠春涨》是明代已有的咏题,黄图安以他自己题的八景的景名为题所作的诗仅有《南楼秋色》、《黑宝浮图》两首。这些记载表明,在清初宁夏地区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社会变革之后,需要一个恢复时期来重新组织社会生活,首先是恢复农业生产,建立新的社会秩序。黄图安依自己所题《南楼秋色》写的诗是描绘清初宁夏地区的农村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在《乾隆宁夏府志》中,《南楼秋色》题后有简短的题记:“南薰门楼傍山面湖,居民村落连属,当秋高气爽,可以远眺”。“南薰楼”之名首见于《嘉靖宁夏新志》。在清《乾隆宁夏府志》中有如下记载:宋兴州城故址,景德间赵德明所筑。元末因寇乱难守,弃其西半。明正统间生齿繁庶,复筑所弃。统甃砖石,南北门有关。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巡抚罗凤翱增缮。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兵变,涌水灌城,间有倾圮。事平,巡抚周光镐修葺,其后巡抚杨时宁、黄嘉善、崔景荣相继重修。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宁夏巡抚黄图安续题八景之一的“南楼秋色”即以南薰楼为人文景观之依托。他以《南楼秋色》为题赋诗一首:

相携樽酒坐南薰,潦尽天高爽气分。

万户清砧敲落叶,千山征雁度寒云。

丰登岁喜村烟接,蜡报时传赛鼓闻。

探骑萧萧烽火静,防秋不复远行军。

这首诗虽题为《南楼秋色》,但没有写楼,而是以在南楼上远眺所见为描写的内容描绘了城郊农村的图景和从农村传来的鼓声入手写农村接近岁末时的生活图景。用“天高气爽”、“清砧敲落叶”、“征雁度寒云”、“村烟接”、“赛鼓闻”等典型的深秋农村的自然景致和农村中欢庆丰收年的具体活动内容,写出了城郊农村秋收后的欢乐,通过赛神庙会鼓声此起彼伏这个典型现象而形象地写出了农村庆丰收的喜庆场面。到处弥漫的袅袅炊烟,再加此起彼伏的腊祭的鼓声,一幅北方农村的风俗画跃然纸上。尾联以防秋的探马失去往日的嘶鸣奔跑的紧张情景,烽火台静悄悄地矗立在边关,再也见不到昔日宁夏地区每到秋收季节防秋的战马急匆匆地奔向边关的现象。道出了宁夏城郊因无战事,农民安居乐业,秋后到处是欢庆年丰人寿,村村忙着腊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清王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明末的大规模的征战,宁夏地区完全处于和平的环境中,清初在宁夏地区实行的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已见成效。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宁夏地区最大的变化是结束了明王朝以九边重镇为边防前沿的200多年间北方边患不断,宁夏地区的农村长期受境外势力的侵扰而不能安居乐业的状况,结束了几百年来在宁夏地区戍边的将士每到秋收季节,忙于在各关隘加紧防守以保护秋收的局面。这首诗的结尾明确地宣告,明王朝的历史已经结束,宁夏不再是边防前沿,明朝时期那种戍边军队平时以屯田为主,秋收时集中一部分兵马去守边关,防止境外势力越过贺兰山干扰秋收的所谓“防秋”已不复存在了,而是“防秋不复远行军”。宁夏地区已从边防前沿变成了大后方,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发展农业生产。广大农村的生活内容集中在人人关心的是风调雨顺,所企盼的是五谷丰登。诗中的“蜡报”即“腊报”(腊祭活动)。这是中国古老的习俗。这种习俗包含着中国农民的精神寄托,表达了农民在丰收之后对他们所信奉的神灵的感恩与期盼。面对五谷丰登,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祈求来年的好收成。这正是地方文化的一种普及面很宽的表现形式。这首诗所表现的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说明国家的统一局面使社会各方面都获得了参与国家建设,追求丰衣足食的生活的社会环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平安定、欢庆丰收的风俗画。黄图安所作的另一首诗《黑宝浮图》:

凌霄宝塔镇禅宫,紫塞关山四望通。

座涌莲峰垂象教,花飞云牗侈神工。

梵声缥缈诸天外,色界苍茫一气中。

盛世清平多暇日,闲听法鼓演宗风。

开始两句先点明高耸入云的黑宝塔(海宝塔)坐落在佛寺院中,登上宝塔四望长城关隘尽收眼底。接着指出宝塔建在莲花座上更充分说明这是佛教建筑。云彩从窗外飞过更显示出这座塔是能工巧匠所建。五六两句说明了这里的僧人的诵经声飘向九霄,众生都生活在这种祥和的环境中。结尾两句诗是点睛之笔,只有在清平盛世才可以有闲暇时间去寺院中听僧人奏乐诵经。通过写佛寺中的活动,形象地写出了清朝初年宁夏和平安定的社会生活局面。

宁夏地区经过了顺治、康熙两朝的和平时期,农业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较大的发展。进入乾隆时期银川平原虽然经过了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的毁灭性的大地震,但经过自然灾害之后,银川的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快,特别是引黄灌溉农业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也大到了空前的高度,出现了新的文化氛围,本地的文化人才队伍已经形成。《乾隆宁夏府志》的编纂队伍主要由宁夏籍的文化人构成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清《乾隆宁夏府志》的编纂工作的启动对清代的“宁夏八景诗”的创作是一次有力的推动。在《名胜》这一目中介绍了旧志载“宁夏八景”、黄中丞续题“宁夏八景”。收录的短文《改定“朔方八景”》说明:“宁夏为塞上名区久矣,旧志载有八景。本朝初年,巡抚黄公图安又增其八,历今百余年,河山风物固自不殊,而名胜故迹亦复有兴废。参酌其间略为更定,要在举目凭眺,足供吟赏……”这段简短的说明很具体地交代了《乾隆宁夏府志》改定“朔方八景”的依据:首先是继承性,旧志即明代所修的宁夏地方志,改定是在旧志所记载宁夏八景的基础之上修改而确定的,其次是考察旧志所依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兴废。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名胜古迹的面貌亦有可能改观。对比一下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中的“宁夏八景”之一的“官桥柳色”与在清《乾隆宁夏府志》中改定的“朔方八景”之一的“南麓果园”所依托的都是宁夏府城南郊的横跨汉渠的官桥附近的人文景观。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横跨汉渠的官桥已不再是迎送朝廷使臣和官员的地方,折柳送别的习俗也不再流行。时过境迁,风俗亦改,昔日的名胜之地也失去了光彩,自然从“宁夏八景”的名单上消失了。到了清代官桥之柳的风姿依旧,但特殊功用却不复存在,文人景观也不再作为咏题而去赋诗填词了。官桥附近的果园不仅历史悠久,其规模也早已远近闻名,是宁夏府城附近的水果生产基地,也是府城南郊的一道风景线,自然受到人们的青睐,故“南麓果园”列入“朔方八景”也就当之无愧了。反映明代历史特点的“官桥”也就变成了“观桥”了。贺兰山是宁夏府城的天然屏障,但在明代的“宁夏八景”之一的“贺兰晴雪”是以贺兰山山峰积雪这个特点而定的,反映的是明代人的审美观。在《乾隆宁夏府志》中改为“山屏晚翠”则是着眼于傍晚时贺兰山瞬间的景观,更突出了动态的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的宁夏大地震将建于宁夏府城东北郊的满城夷为平地。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在宁夏府城西建新满城。镇守将军署、镇守都统署均置于新满城,而知府衙门等仍驻在府城内,横跨在唐徕渠上的西门桥(明代称为贺兰桥)成了来往于府城与新满城之间的必经之桥,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座桥的地位自然也就不一般。在《改定“朔方八景”》中列入“西桥柳色”一景,及时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文景观也随着变化的特点。在《乾隆宁夏府志》中收录的《改定“朔方八景”》为:“山屏晚翠、河带晴光、古塔凌霄、长渠流润、西桥柳色、南麓果园、连湖渔歌、高台梵刹”。改定的“朔方八景”所依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在宁夏府城附近,都是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或在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景观。这也反映了清代“宁夏八景”的特点。

山屏晚翠

贺兰山在郡城西,环抱如屏。每当夕阳西下,霞光笼罩大地,千岩万壑岚气苍翠欲滴。曾参与《乾隆宁夏府志》编纂工作的王永佑的诗《山屏晚翠》紧紧围绕“晚翠”的特点通过多个角度描绘了贺兰山在夕阳反照时苍翠欲滴的美景:

万里风烟落照长,贺兰西峙色苍苍。

天从紫塞飞霞气,人在高楼望夕阳。

远树连村迷晚翠,片云孤鸟荡山光。

于喁櫵唱归沙径,柏叶松花一市香。

诗的开头两句点明了观景的时间是在夕阳落照,地点是在贺兰山之东,以下各句写从不同角度观察之所见,在高楼上观看西下的夕阳,长城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红色的霞光,在天空形成了一片祥瑞之气。远眺,树木和村庄都笼罩上了曚昽的晚霞。云团像孤独的鸟在山峰反射、微微闪动的空中飞翔。结尾两句勾画了晚霞中樵夫走在沙土覆盖的小路上的画面:背着散发出松柏香味的柴薪唱着小曲返回村庄。通过描述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写出了晚霞笼罩的贺兰山的景色的壮丽与百姓平静的生活。

乾隆庚寅科举人,宁朔县人朱适然依《山屏晚翠》这个咏题作的七律虽然也是一首写景诗,但多从心理活动的角度来写景,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借景抒情:

半壁灵山一画屏,偏宜晚色对苍冥。

凌虚石气无边翠,薄日云根未了青。

往事漫惊烽火照,此中疑有列仙庭。

高楼拄笏情何极,为忆宣城眼倍醒。

这首诗的首联用一个比喻点出咏题中的“晚翠”的具体形象。妙哉,“晚色对苍冥”!这是观贺兰山晚景的最佳时刻。在首联和颔联中巧妙地嵌入咏题的四个字,可谓匠心独具。4句诗写出了在夕阳照耀下的贺兰山显现出的可直接观察到的景色的特点。在写景的同时,融进诗人的感受并展开想象。用“无边翠”、“未了青”概括了贺兰山在夕阳的照耀下,像画屏一样的美,而最美的色彩则是涂了苍冥之色的山景,这种色彩是山色调动了观景者的想象,使观景者在脑海中显现了这种奇特的颜色。颈联则完全是描述诗人在观景时在脑海中闪过的情景。用在烽火连天时的往事(如早已不见的防秋的场面等)与眼前的美景的巨大反差引出了一个大胆的想象:贺兰山是列仙居住的地方,又把山比作高楼,在楼顶上立着巨大的笏板,它以高度的激情时刻提醒镇守宁夏镇城的朝廷命官,一刻都不可忘记宁夏府是可与盛产稻麦的江东名郡宣城一样的塞北江南。这首诗是一首声情并茂的抒情诗,又是一幅浓墨重彩描绘出的塞北江南美景的风景画。

河带晴光

在《乾隆宁夏府志》中指出:“河自西南来,出峡口,绕郡城,过平罗,复北折而西。紫澜浩汗,晃日浮金,萦回数百里,望之若带”。清人王永佑依咏题《河带晴光》赋七律一首:

天际奔流到此平,日华摇浪色精莹。

金蛇倒掣鱼龙伏,素练横披水石明。

古岸青浮灵武障,烟虚绿暗典农城。

居人荷锸分膏润,沙塞时清正洗兵。

这首诗用大胆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黄河的壮观,第一句由李白的诗《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转化而来。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从高原奔腾而来的气势。一个“平”字描绘出了自高原而来的黄河出青铜峡以后的变化,在日光的照耀下,河面上的波浪反射出晶莹剔透的闪光,河水像一条金蛇倒掣着被制伏的鱼龙顺流而下,远望大河像一条白色的绸带横披在明亮的水石上,水木万象的银川平原像黄河的古岸用青色浮起了贺兰山,飘浮的炊烟使环绕着北典农城(银川市初创之城)的绿色显得更深。农人扛着铁锹引黄河的水灌溉农田,位于鄂尔多斯沙地边缘的河东墙早已没有战事,当地的驻军消闲得随时可去洗澡,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宁夏地区的社会生活平静安乐,百姓安居乐业。这首诗把黄河与宁夏地区的社会安定紧紧联系起来。

朱适然依“河带晴光”这个景名赋的七律:

青铜西望郁嵯峨,一道奔流走大河。

回带晴光沙岸阔,斜穿紫塞白云多。

春渠竞泛桃花水,汉史空闻瓠子歌。

正是升平休气塞,银川风物美如何?

开始两句以登高远望黄河自青铜峡流出时的总的印象,青铜峡两岸山势高峻,黄河出了青铜峡汹涌奔腾。三四两句写黄河出了青铜峡之后,流经银川平原时,两岸都是沙岸,河面宽阔。在河西有北长城,在河东有河东墙。黄河斜穿长城而过。这里正是银川平原最宽阔的地方,天空经常飘着白云。长城、大河、平原和天空的白云构成了大河流过塞北江南的独特的壮丽画面。五六句写黄河在春天给银川平原带来的灌溉之利,使塞北江南到处开满了鲜花。同时用汉武帝作瓠子歌的典故对比地加强了“春渠竞泛桃花水”这句诗的表现力。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封禅泰山之后,发卒数万塞瓠子河决口。汉武帝既临决河,痛塞流不成,作《瓠子歌》二首。在堵塞了瓠子河的巨大决口之后,筑宣房宫于河堤之上。这是人工治河的较早的历史记录,其规模是历史上的首次,是历史上的大事。但如果和在宁夏地区人工引黄河之水自流灌溉农田相比则有天壤之别。结尾两句写出了在太平盛世,引黄灌区到处都显出塞北江南尽享黄河桃花水之利而带来的物产丰富和水乡的美景。

古塔凌霄

《乾隆宁夏府志》中改定“朔方八景”之一的“古塔凌霄”的说明为:“城北海宝塔,旧志称为赫连氏重修,盖汉晋间物矣。乾隆戊午(乾隆三年,即公元1739年)毁于地震。近寺僧某募重建焉。高十一级,计百余尺,觚棱秀削,迥矗云表”。《乾隆宁夏府志》中收录的清初名将赵良栋之次子,曾任河南巡抚、闽浙总督的赵宏燮写的《重修宁夏卫海宝塔碑记》中指出:“宁夏卫城北,旧有海宝塔挺然插天,岁远年湮而莫知所自始。唯相传赫连勃勃曾为重修,有遂讹为‘赫宝塔’者。国朝顺治初年,有里人霍玺倾其家又葺之,且增式廊焉,爰是有大殿,有山门,有台,有戚,有坊,为朔方一巨观。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秋九月,地震颓其巅四层,而丹雘亦多剥落。监院僧照野等立愿募修,余为创捐,而乡之绅士善人,各随力输,监院为鸠工庀材,身董无倦。起于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十二日,讫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其塔凡九层,连天盘共计一十一层。高一十一丈,顶高三丈五尺。”这是对海宝塔的最全面的记载。

海宝塔是典型的阁楼式塔,有明显的唐代以前的古塔的特点。说海宝塔是汉晋间物,从形制方面看是有根据的。东晋安帝义熙三年(公元407年)三月后秦姚兴使赫连勃勃镇守朔方。今宁夏地区当时隶属朔方。根据赫连勃勃曾修海宝塔的传说,说“海宝塔汉晋间物”也是有根据的。从以上根据看,海宝塔已经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在千余年间经过了多次重修,现存塔身是清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大地震以后,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78年)重修的遗物。塔坐西向东,寺中的主要建筑物有山门、接迎佛殿、大佛殿、韦陀殿等,都排列在东西向的中轴线上。海宝塔位于大佛殿与韦陀殿之间,建在方形台基上,台高5.7米,边长17.2米,台基的4壁以砖石砌筑,台上4周有花墙。东西正中有石阶可以登临,直入塔座门。塔座高4.2米,边长15米。塔门面东,门前有抱厦一间,卷棚歇山顶。进入塔内,迎面是罗汉龛,两侧为阶梯暗道,从暗道登高,可临塔上。

现存塔身为塔楼式,完全使用青砖砌筑,塔高九层,逐级收分,包括塔基和塔座,通高53.9米。塔的平面基本呈正方形,4壁出轩(每层4面设券门的部分)均向外突出数十厘米,在正方形的平面上又形成“十字折角形”。从外观看,构成了鲜明的12角形塔。每层出轩的部分两侧各设一龛,龛眉略突出塔壁。塔身的每层之间都以叠涩牙子砖3层作挑檐,4面转角处有铁铎。塔顶为砖砌覆斗形,每面中间亦出轩。塔刹为方体桃形攒尖式。海宝塔的这种整体形制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别具一格。现存的青砖砌筑的海宝塔内有盘旋而上的扶梯,登上最高一层,从券形门窗向外眺望,附近渠道纵横,一块块农田星罗棋布,西面远处是贺兰山峰峦起伏,东面是滔滔黄河逐波奔流,南面是果园飘香,北面偏西是湖面波光粼粼的西湖(湖光山色与天相接的西湖已更名为阅海湖,阅海湖的所在地已定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海宝塔历来是文人墨客登临吟咏的佳境。清人王都赋依咏题《古塔凌霄》所作的诗对登临海宝塔时的感受写得具体而深刻:

物外招提大野环,客来浑自敞心颜。

风铃几语兴亡事,宝塔遥传晋宋间。

极塞山河相拱揖,诸天云日总幽闲。

劫余正喜尖重合,努力凭高试一攀。

“招提”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支提”,原义是佛教徒举行宗教活动的石窟,借指佛教寺院。这句诗的意思是佛寺被广袤的原野环绕着,是写海宝塔的环境。从第二句诗起,是写登临海宝塔远眺时的所见和感受。海宝塔风铃的响声年复一年似乎在诉说着古塔所见证的人间兴亡变迁的往事,这一特定的响声很自然地把人们带进这样的境界:听着古塔风铃的响声就好像在听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述千百年来宁夏地区社会兴衰变迁的往事,联系关于海宝塔是汉晋间之物的传说,也很自然地想到海宝塔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极塞”两句是写登临远眺所观察到的事物——西边的贺兰山下有西长城;东边的黄河之东有东长城,即海宝塔背名山面洪流,山河长城都日夜不停地向宝塔作揖(暗示山河长城都在护卫着古塔),因而佛家所称的天上的各层境界总是十分幽静。最后一韵交代了这首诗的背景,在海宝塔遭地震后刚修复就有幸登临,在喜庆的日子尽力登上了古塔的最高处,因而兴奋到极点。

长渠流润

在《乾隆宁夏府志》中对“长渠流润”这个咏题的说明是:“渠之大者,汉、唐、惠农,各长二三百里,两岸陡口以千计。洪流分注,喷瀑溅涛,绣壤连畦,瞬息并溉,询斯民之美利,即此地之胜观”。从这段说明可知,“长渠”的含义明确的指河西灌区的3条开口于青铜峡直接从黄河引水的灌溉渠。

清《乾隆宁夏府志》的校正者之一杨润的诗:

万井锈(绣)苍烟,长渠吸巨川。

桔槔声不动,启闸雨盈田。

这首诗的每句句首都置于与水有关的词语表示土地、水渠、桔槔、闸、雨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借以说明汉延、唐徕、惠农3大灌渠在发展宁夏农业方面的巨大作用“万井锈苍烟”。犹如用巨笔勾画了一幅正在浇水的宁夏引黄灌溉区的万亩农田的水墨画。短短四句诗,却表现出了长渠的非凡气势。用“桔槔声不动,启闸雨盈田”两句诗形象具体地写出宁夏长渠的最大特点是不需借助提水工具,而是自流灌溉。

西桥柳色

这个景名与明初就已流行的“宁夏八景”之一的“官桥柳色”仅一字之差,或者说仅是“官桥柳色”易一字而已。但两者确实没有关系。在《乾隆宁夏府志》中的说明为:“唐徕渠过郡郭西,穹桥架其上,满汉长城通途也。桥北为龙王庙,庙西板房数椽,面山临流,风廓水槛,夹岸柳影,毵来往,轮蹄络绎其间,望之入绘。旧志八景有‘官桥柳色’,以今准昔,殆此胜于彼矣。”“以今准昔”道出了宁夏府城的一次重大变故。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08年)在宁夏府城东北5里处筑满城,以驻宁夏八旗官兵,清乾隆三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元1739年1月3日)宁夏发生八级地震,全城的衙署、兵民房舍倒塌无存。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宁夏府城修复,在城西建的新满城也竣工。从此宁夏城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横跨唐徕渠的西门桥成了宁夏府城和新满城之间交通要道的咽喉,经过西门桥的车轮和马蹄络绎不绝,成了宁夏城的繁华交通线。改定“朔方八景”将“西桥柳色”定为其中的一景,及时反映了宁夏府城格局的这一变化。《乾隆宁夏府志》中收录的以《西桥柳色》为咏题的写景诗有五首,其中胡琏的七律耐人吟哦:

何处春风淑景饶,依依杨柳荫西桥。

绿云齐染青丝障,紫水斜穿锦带条。

雉堞晴光开画阁,龙宫禊晏簇琼箫。

游人络绎增佳赏,日暮踟蹰步马骄。

这首诗充分发挥大胆的联想表现手法,使诗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描绘出了色彩绚丽的美景,表达了大自然中的天然色彩形成的美景的感染力,运用设问句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的特点强调了作答句所表现的具体景点——“依依杨柳荫西桥”称为美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荫”。设问句是倒装句,其意是春在何处赠添了美景,回答是写实,相依相靠的杨柳的浓荫遮盖了西门桥。三四两句先用“齐染”和“斜穿”两个富有动感意味的词语使杨柳枝条的嫩绿色和渠水的洪荒色都充分展现出来,把嫩绿的杨柳枝条想像成“绿云”染成的遮盖物,把从桥下流过的泛红的浑水比喻成斜穿过桥的锦织带子。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眼前事物的大胆联想,也准确地写出了观景的视角。第五句写远处城墙的瞬间印象,把在阳光照耀下的城墙上的雉堞和城内的建筑物的顶部的轮廓想象成一幅展开的画面。第六句写桥下的流水声使诗人浮想联翩,把位于西桥东北侧的龙王庙想像为龙宫;把桥下的流水声想象为龙王庙中祓禊除妖的祭祀活动的玉笛声。以上各句从不同侧面写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富有动感的美妙境界,全面地揭示了首句中“淑景饶”的悬念。尾联形象地描写了傍晚在西门桥附近有许多游人观景,在桥上仍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清人田霖的七绝则展现了“西桥柳色”的美之所在:

水榭风廊画槛低,绿杨荫里白沙堤。

春随锦浪穿桥去,不尽莺声送马蹄。

此诗可谓一句一景。岸边的水榭、绿荫下的白沙堤、穿桥而过的流水、小鸟轻歌送马蹄合起来就是西桥柳色的特点,四句诗简洁形象地写出了西桥的美妙之处,简短的形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西桥”,即西门桥。宁夏解放后在原址重建。随着银川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在正对解放西街的地方修建了新的西门桥,原西门桥仍保留,成为银川市的一处历史遗迹。

南麓果园

在《乾隆宁夏府志》中对“南麓果园”有如下说明:“汉渠东,官桥以南,园林尤胜,多植林檎,当果熟时,枝头绀碧,累累连云,弥望不绝。唐·韦蟾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想昔时风物已自如是”。宁夏府城南郊的果园历史悠久,十六国时赫连勃勃在古灵洲建果城,桑果余林。唐宣宗大中进士、咸通时任尚书右丞的韦蟾的诗则具体说明在唐朝时期宁夏地区的果园已有相当的规模了。到了清代横跨汉渠的官桥已不再是迎送朝使官员的地方,而是宁夏府城南郊的水果之乡的专名。官桥柳色已退出了诗人的视野,连片的果园却成了诗人眼中的美景。改定“朔方八景”时将“南麓果园”列为一景,这一变化也反映了由于改朝换代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甚至改变了社会风俗的某些内容。清人许德溥依《南麓果园》这个咏题所赋的诗不仅描绘了南麓果园的如画美景,而且交代了南麓果园与官桥柳色的历史渊源。

塞城秋早果园熟,古道官桥试重寻。

低树亭童时碍马,高云磊落总悬金。

荔枝漫说来巴峡,卢橘空烦赋上林。

几处短篱开板屋,檐前风露晚香沉。

首联以今对古,引出了眼前的果园之处原有古道上的“官桥”,但故地重游,面目皆非,早已不是“边城寒若惜春迟”,而是“塞城秋早果园熟”了。低矮的果树像亭亭玉立的孩童,不时挡住马的去路,举目所见似乎高空都悬挂着金黄色的果实,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勾画出了宁夏府城南麓的果园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面对硕果累累的水果之乡的美景,诗人再也无心去赞美通过巴峡而来的荔枝,更没兴趣去赋诗吟咏上林的卢橘了。再看果园的深处,有间矮篱笆围起来的富有宁夏地方特色的平房,屋檐下挂得沉甸甸的,在晚风秋露中飘散着成熟的水果特有的浓浓的香味。这使人感到南麓果园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挂满了成熟果实的连片果林构成的塞北江南的美景,呼吸的是充溢着成熟果香的空气。全诗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丰收果园的图画。

银川市南郊的官桥后来演变成为“观桥”,但这一带作为银川市的水果生产基地的作用却没有变,进入20世纪,这里已成了银川市郊最早建成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和水果蔬菜生产基地。

连湖渔歌

在《乾隆宁夏府志》中对“连湖渔歌”这个景名的说明是:“唐渠东畔,多潴水为湖,俗以其相连属,曰连湖,亦曰莲湖。在邵刚、李俊二堡间者最大,回环数十里,不生葭菼,而水深多鱼。澄泓一碧,山光倒影,远树层匝。时有轻舠出没烟波中,过者淼然动江乡之思。”在《嘉靖宁夏新志》中确定的“宁夏八景”中有“月湖夕照”一景。月湖指在宁夏镇城北的张亮堡的湖。用“连湖渔歌”取代“月湖夕照”这一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宁夏府城自然环境的认识的深化。宁夏府城周围多湖泊,而且许多湖之间都有水道相通,故有七十二连湖之说。七十二连湖仅言其多且相通,并非实指。《乾隆宁夏府志》的编辑参与者杨润依《连湖渔歌》这个咏题而赋的诗:

平湖如镜水清涵,山翠天光荡蔚蓝。

雪点低空翔鹭尽,银刀映日跃鱼憨。

桃花春远团红坞,香阁秋橙出赭龛。

几听鸣榔归唱晚,浮家有客梦江南。

蔚蓝的远山、空中雪白的翔鹭、阳光照耀下跳出水面的“银刀”似的鱼这首诗的前六句,可以说是一句一景,从平静的湖面、鱼、春天的桃红坞、放着秋橙的红漆龛画出了连湖的美景。“榔”即“桹”,“鸣榔”,木头相击撞的声音。此处指报时的梆子声。听着梆子声唱着小曲晚归的渔家自然会想起家中还有一位梦江南的客人。

清人田霖的七言绝句《连湖渔歌》:

闻说连湖七十二,沧波深处聚鱼多。

不知罢钓何村宿,一棹青蘋欸乃歌。

全诗语言直白。首句直截了当地说明了咏题所依托的景观是宁夏府城周围的七十二连湖。第二句概括了连湖的最大特点是以产鱼多而闻名。三四两句写湖边渔民的一个生活细节,说明了他们的日子过得祥和安乐。“不知罢钓何村宿”是说各个村庄的渔民都唱着歌回家。“青”中的“指”大萍“不简作”苹。

高台梵刹

在《乾隆宁夏府志》中的《改定“朔方八景”》对“高台梵刹”的说明为:“郡城多古刹,以高台寺为绝胜。前明为小春园地,今园废寺存,僧房佛阁,闲静崇敞。前跨两台间为天桥。凭栏远眺,极目河表,数十里青畦绿树,皆在屐舄之下,真柳子厚所谓旷如者。”高台寺曾是宁夏府城(今银川市)东郊的一座闻名遐迩的佛寺。原因是这座佛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和宁夏府城的历史紧紧连在一起。明庆王朱栴纂修的《宁夏志·古迹》中有“高台寺,故城尚在,问之老者,元时呼为‘下省’,今谓之高台寺”。在《嘉靖宁夏新志·古迹》中有“高台寺城,城东十五里,有废城台居其东,元时为下省”。在《宁夏志·寺观》中有“高台寺,居城东十五里,大河之滨,元昊时寺也。兵燹之后独荒基废础尚存。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番僧舍剌藏卜施财募工复营构之,地势崇高,登此以眺,极目山河之伟观。宁夏山川险易之形势,举目可以尽矣”。把这几处的说明统一起来考察,问题就很清楚了。高台寺于夏景宗李元昊天授礼法延祚十年(公元1047年),建在高台寺城。所谓高台寺城,即古怀远县。此废城元时呼为下省。元世祖曾于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三月立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置宁夏行中书省,其治所在中兴府,即怀远县。古怀远县,即汉时的北典农城,又称饮汗城。后魏立为怀远县,其城在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为河水汛损,三年(公元678年)于古城西更筑新城(即今银川市兴庆区)。新城近贺兰山,地势高于原在黄河沿岸的旧城。西夏时的兴庆府即怀远新城,居上方。故元时称上省,废城称下省。西夏于废城建怀州。高台寺城当为古怀远县址。《嘉靖宁夏新志·寺观》中载:“高台寺,在城东十五里,夏废寺,台高三丈,庆恭王重修之。”可见高台寺始建于西夏。庆恭王为庆靖王朱栴四世孙。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袭庆王位。弘治时任宁夏巡抚都御史的杨守礼曾赋《春日登高台寺》一诗:

元戎招饮高台寺,马首春风入面和。

草树万家分绿野,云山千里间黄河。

老来较射犹能壮,兴到吟诗不厌多。

文武同官倶塞外,好将忠义共磋磨。

从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可以看出,明代重修的高台寺在宁夏镇城的古寺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嘉靖宁夏新志》中收录的关于高台寺的诗中的“承天寺与高台接,侵坐花光鸟语和”、“中丞出郭登台眺,古寺寻芳日正和”、“槛外水光连碧汉,云边雁影渡黄河”等诗句也写出了高台寺是人们观景休憩的好去处。在该志中对高台寺的说明为:“在城东十五里,夏废寺,台高三丈,庆恭王重修之。下有大湖千顷,山光水色一望豁然。”但到明朝中期以后,怀远古城已湮没,高台寺后为黄河崩没。万历时庆府移修在清和门外的小春园内。清乾隆三年(公元1739年)宁夏地震,府城庙宇倒塌无存。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民人捐资重建,前后殿均建在高台上,两殿之间有天桥连接。游人可以在天桥上凭栏远眺,黄河历历在目。综览古籍中的记载,高台寺的历史悠久,且与宁夏府城的历史沿革紧紧连在一起。在明清两代都是宁夏镇城有名的古刹。在《乾隆宁夏府志》中收录的《改定“朔方八景”》中将“高台梵刹”列为一景,并且收录了依《高台梵刹》为咏题的诗4首,其中宁朔县廪生任岳宗的七律很有代表性:

花园细路指高台,闻说当年帝子来。

王辇春荑流仿佛,香楼阁道剩崔嵬。

上方钟磬烟霞合,晴野川原日月开。

临眺不禁怀古思,聊凭象教恣徘徊。

“花园”两句首先指出梵刹是建在花园中的高台上,“高台”两字一语双关,既点出了寺名,又说明寺的建筑特点。“闻说”二字引出花园的主人原来是“帝子”,巧妙地道出了“庆府移修高台寺于小春园”这件很有影响的事。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庆府在宁夏地区曾修葺数处佛寺、佛塔,如承天寺塔、牛首山的佛寺、鸣沙安庆寺永寿塔等的往事。用“王辇春荑留仿佛”暗喻入寺先入园,只能步行,车马不得入内。“王辇”,指藩王的车,“春荑”,春天初生的小草。指出春天初生的小草仿佛是王辇也不可压的。五六两句写连接两座大殿的天桥在高台上,在很远处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寺院传出的钟磬之声似乎与祥瑞的烟霭在空中混为一体。把可视和可听的两种现象通过想象变成统一的感觉,在脑海中形成美妙的景象。晴空万里,大河和原野似乎都被日月的光芒笼罩。结尾两句写身居这样的环境,登上高台寺,川原、日月都展现在眼前,仿佛进入了佛家所向往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巧妙地道出了高台寺名声远播的原因,用登高远眺的感受写出了寺中的庄严气氛、富有特色的佛教音乐对游人的熏陶,面对远方的景色,感觉已进入了佛家所追求的境界。在诗中嵌入“花园细路”、“帝子来”、“王辇”等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说明高台寺在明朝时已移入当年庆府的小春园,凡是到此登览的游人必然要怀古沉思,在象教(佛教)的各种解说中徜徉,即思绪漫无边际地展开,借此表达对宁夏的热爱,借登览宁夏的人文景观的感受展示对宁夏的深厚感情。

(三)“宁夏八景诗”对发展地方文化的影响

从首次提出“宁夏八景诗”的概念,提出“宁夏八景”的具体方案,到《乾隆宁夏府志》改定“朔方八景”,经历了300余年。选定“宁夏八景”作为赋诗赞美宁夏之美的过程也就是认识宁夏之美的过程。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个人对具体事物认识的差异等因素都会造成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明初庆王朱栴首次提出了“宁夏八景”的方案,依自己提出的景名各赋诗一首,陈德武著文全面论述了“八景诗”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提出了8个景名,详细说明了每个景名所依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特点。但他写的“八景诗”却没有完全依自己提出的景名赋诗。王逊作的“八景诗”则题为《旧西夏八景诗》。这种现象反映了宁夏地区的“八景诗”早期的创作特点。三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者都是按照自己对代表宁夏地区的景观特点的事物具体的认识而赋诗。共同之点是明朝初期的“宁夏八景诗”的作者所选定的景名依托的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宁夏地区范围之内的景观。所不同的都是由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的不同而决定的。庆王朱栴和陈德武提出的“宁夏八景”和庆府纪善王逊所作《旧西夏八景诗》中都有“黑水故城”这个咏题。但自公元432年赫连夏灭亡之后,黑水故城(统万城)与宁夏地区已没有任何关系。在庆王朱栴与三山陈德武所提出的宁夏八景的咏题中都有“月湖夕照”这个咏题,而王逊在自己所赋《旧西夏八景》中却换成了《夏宫秋草》。王逊所说的“夏宫”指的是“西夏”的遗迹。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在明朝初期写“宁夏八景诗”完全是个人行为,在戍边将士、地方官员和流寓中盛行,对当时宁夏地区的诗歌创作的影响也很大,不仅出现了从题目到题材完全模仿“八景诗”的写景组诗,而且成了许多人经常采用的作诗形式。这些诗的题目都是以表示景观名称加景观特点的词语构成的四字格咏题,但不是社会上流行的宁夏八景诗的咏题,而是作者自定的,体裁则多是五七言绝句或五七言律诗。可见定“宁夏八景”,提倡写“八景诗”促进了宁夏地区的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诗歌创作的繁荣。最早反映这种影响的是在“宁夏八景诗”带动下出现的个人创作。

陈德武写的《宁夏旧八景诗序》这篇文章是明初“宁夏八景诗”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具体写照。庆王朱栴纂修的《宁夏志》较全面地收录了关于明初宁夏八景诗兴起、发展的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的资料,这是对明初的“宁夏八景诗”兴起和流行情况的首次总结,是后世人研究宁夏地区诗歌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文献。

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在宁夏巡抚杨守礼的主持下,由正德辛巳科进士,宁夏卫人,刑科给事中管律重修完成的《嘉靖宁夏新志·景致》中有“贺兰晴雪、汉渠春涨、月湖夕照、黄沙古渡、黑水故城、官桥柳色、灵武秋风、梵刹钟声”8景,每个景名后附录较有名的诗作一首(唯“黑水故城”后录两首)。《嘉靖宁夏新志》的记载方式是对自明初以来在社会上广为流行的宁夏八景的确认,也是对在宁夏地区“八景诗”的兴起发展的总结,这对推动明朝后期和清朝时期宁夏地区“八景诗”的普及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影响了宁夏府所辖州县的诗歌创作的普及,影响了对地方文化的挖掘研究。

中卫县地处宁夏西南部,自明初开始设宁夏中屯卫,其理所之所在地就成了宁夏卫西南部的重要城镇。不仅常驻军队和从事军屯的指挥机构,而且作为地区的边防要地。因此成了一处左连宁夏(镇城),右通庄浪(指庄浪卫),东阻大河,西据沙山的边陲要邑。明洪武三十二年(公元1399年,实为建文元年)建宁夏中卫指挥使司。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裁卫始改县。中卫县是宁夏建置较早的县之一。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黄恩锡(字素庵,云南赕化,即今永胜县人,乾隆壬申科进士)首次纂修中卫县志。在该志中收录黄恩锡撰写的《中卫各景考并序》。在这篇序中指出:“其附入朔方志者,旧有十景,以今考之,若‘羚羊夕照、红崖秋风、槽湖春波’之类,既有变迁陵谷之莫可考据,而无名氏诗亦未足以尽表章而发明之,且志成于前明万历间”。黄恩锡的文章虽简略,但却明白地告诉我们,中卫自明朝开始就是宁夏的“五卫”之一,是宁夏西部的有悠久历史的城邑,旧志所附中卫10景和10首无名氏的诗更具体地说明,在明朝初年就开始的题名宁夏八景和依题赋“八景诗”的风气在中卫地方已经兴起,如《石空夜灯》一诗就是以“中卫十景”中的景名“石空夜灯”为咏题的一首无名氏所作的诗:

叠嶂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

僧闲夜夜燃灯坐,遥见青山一滴红。

“石空夜灯”是以石空寺石窟为依托的在明代的志书中就出现的中卫十景中的一景。石空寺石窟坐落于今宁夏中宁县县城北的双龙山南麓,正对黄河石空古渡。山下有唐代筑的丰安城(在今石空堡附近)。石窟有13座洞窟组成。在窟前石壁下修有寺院。寺创造于唐时,就山形作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双龙山古称石空山,“叠翠玲珑竦石空”恰如其分地描摹出此山的形状。一个“竦”字突出其山耸立黄河边的气势,也点出了石窟的环境特征。“谁开兰若碧云中”的“兰若”即“阿兰若”,是梵语音译省称。意为佛教寺院。诗中指“石空寺石窟”。此句使用反问的手法以其无可回答巧妙地写出石空寺石窟历史的悠久。三四句写寂静的夜景,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僧人参禅的灯火。“遥见青山一滴红”不仅渲染了佛地仙境的氛围,而且从侧面表现了僧人清静的寺院生活。一个“滴”字使静的画面动了起来。是诗人创作的4幅表现佛寺的鲜明的画面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类似的写景诗可以说是地方文化中的精品。

至清朝乾隆时期中卫地区的“八景诗”创作达到了极盛时期。黄恩锡考订了旧志所载的十景的名称,并且根据自己实地考察所得到的资料,增订为十二景:青铜禹迹、河津雁字、香岩登览、星渠柳翠、羚羊松风、官桥新水、牛首慈云、黄河泛舟、石空灯火、暖泉春涨、黑山晴雪、炭山夜照。毫无疑问,改定“中卫十二景”,既明确了反映中卫地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也为赋诗赞颂中卫的景观提供了明确的咏题,促进了中卫地方的诗歌创作的繁荣。《道光续修中卫县志》收录以中卫十二景为咏题的写景诗34首,占该志所收录的诗的总数的百分之三十。这个简单的数字已足以说明改定“中卫十二景”和提倡以确定的咏题赋诗对促进中卫地方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大。

明朝初期开始流行的确定“宁夏八景”和以确定的咏题而赋诗的风气,到了清代乾隆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八景”成了地方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到了清朝后期,地方修志必设八景已成了一种潮流。明清时期的“宁夏八景”所依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黄河、贺兰山、汉渠、月湖、连湖、官(观)桥、南薰楼、高台寺、西门桥、承天寺塔、海宝塔等都是宁夏的历史地名或通用地名。这些地名都和宁夏的自然环境或历史事件有一定联系,都和宁夏的地方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宁夏地方文化的特定符号,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重要线索。因此,作为宁夏八景的咏题所依托的景观本身就体现着地方文化的特色。这些依咏题作八景诗就是一种研究地方文化的活动,特别是清代各县在纂修地方志时确定“八景”实际就是一种挖掘地方文化的具体行动。

“八景诗”的流行对明清时期的诗歌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不少诗人采用八景诗的形式,自定咏题和题材写出了不少组诗。如安塞王樗斋的《高台寺八韵》:

兰阜秋容

西山佳致最宜秋,叠巘峨峨映远陬。

凉雨一番通夕过,翠岚千顷接天浮。

落霞孤鹜斜阳淡,锦树西风暮景幽。

我辈韬光惟谢客,招贤谁赋桂枝樛。

大河春浪

河流险赫连都,雪练无穷若画图。

雨溢晴波洪渺漭,风摇细浪远模糊。

鱼龙隐隐乘时奋,楼堞依依倒影孤。

壮志畴能同博望,溯流取石访牛夫。

废垒寒烟

目极颓垣落照边,伯图寂寞惨寒烟。

凄凄半混苔痕合,漠漠遥(同)野色连。

啼鸟不知亡国恨,晚花犹乞过人怜。

强兵战胜今何在,赢得虚名入史编。

渔村夕照

村居多以渔为业,得采归来喜不穷。

黄柳巧穿行断续,绿蓑斜荷语从容。

萧萧岸苇筛晴日,猎猎汀蒲怯劲风。

共易清酟沉醉后,回看断唵夕阳红。

渠上良田

天堑分流引作渠,一方擅利溉膏腴。

鱼游浅碧东风细,花涨残红暮雨余。

千顷良田凭富足,万家编户获安居。

亢阳任尔为骄虐,稔岁何妨史氏书。

庄前丛柳

田间植柳护衡门,到处青青入望频。

媚眼多情眠白昼,纤腰无力舞黄昏。

枝不听流莺语,僻地难招望帝魂。

氓叟不关兴废事,密阴深处戏儿孙。

古寺晨钟

曙鸡三唱月将沉,早听鲸声出绀林。

盼国使兴催马足,祝厘僧集振潮音。

一言洞显真机熟,九地潜资滞魄深。

最是河西征戍客,几人闻此碎乡心。

秋郊晚笛

碧天西壁挂斜阳,郊野凄风作嫩凉。

秋色满前横莽苍,笛声何处助悠扬。

骎骎载道征驹骤,肃肃投林倦鸟翔。

独有望乡迁客苦,梅花落处断柔肠。

这一组写景诗的咏题的形式虽然都符合“八景诗”的结构形式,但景名所依托的景观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景观,因此这些诗与公认的“八景诗”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虽以《高台寺八韵》为总题,却仅说明是在高台寺所咏,并非以此处景观为所咏的依据,是受“八景诗”影响而出现的抒情诗。正是这些写景抒情诗的出现扩大了明初开始在吸纳本地区流行的“八景诗”的影响,推动了宁夏地区的诗歌创作的发展。再如静明的《丽景园八咏》:

鹤汀夜月

高人无寐坐深更,可爱凄清皓月明。

寥唳一声空廓外,恍如仙约赴蓬瀛。

凫渚秋风

凫鷖南向度洪河,几逐清秋漩艳波。

又向渚晴沙白处,暂时舒翼赏心多。

桃蹊晓日

大造无私发育齐,万花开处日迟迟。

游人只为寻芳去,苔藓娴斑已作蹊。

杏坞朝霞

扶桑云散日曈陇,一片红霞漾晓风。

有景莫教虚度却,人生忧乐古难同。

莲塘清露

花开红日画清波,其奈吟怀对此何。

零露下天船过处,浑如泪湿醉颜酡。

壁沼暖波

凿水如环映彩霞,分明呈出一层花。

韶光淑气相逢日,戏绿金鳞两两斜。

积翠浮光

水光如镜柳沿堤,天色苍苍隐映低。

不是万花张绣幙,波浪应与老穹齐。

晴虹弄影

遥天湛湛一长虹,宛似斑龙饮水中。

好景不嫌多点染,无端增却醉颜红。

静明的这一组诗仅仅是借鉴“八景诗”的形式,所咏八景并非是丽景园的8处景观,仅凭个人在游览丽景园时的印象自拟题目的抒情诗,但却反映了“八景诗”在推动宁夏地区诗歌创作方面的影响。根据《宁夏志》的记载,在明朝初期就出现了“韦州八景”这个名称,并收录了《蠡山叠翠》、《西岭秋容》、《白塔晨烟》、《东湖春潮》、《石关积雪》五首诗。这种影响也体现在同一时期的个人诗歌创作中。如在《宁夏志》中收录的颜先福的诗《芦沟夜月》:

壁月初升云霭收,韦城西望是芦沟。

桂花散彩行人寂,芦叶移阴浅水流。

大地风光明似画,九天清露冷如秋。

愿言此景长相遇,何事西园秉烛游。

诗人朱复吉的诗《韦城春晓》:

春到韦州景物新,太平政教慰边民。

野花万朵如开锦,林鸟一声似唤人。

负郭河山明有色,倚云宫阙净无尘。

微臣幸际文明治,得过书斋听讲论。

他们的这两首诗从题目到写景手法更接近“八景诗”,对“八景诗”的影响体现得更具体。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当时宁夏地方文化的新形式发展得很快。特别是“八景诗”的写实风格对清朝时期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有些诗人跳出了“八景诗”的格式,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形象描摹。中卫的沙坡头位于县城西北20千米处的黄河北岸,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自古以来就是难以通过的沙海。那么守着腾格里沙漠脚下、黄河之滨的沙坡头的自然环境和自然面貌如何?《道光续修中卫县志》中收录的黄恩锡的《沙坡吟》是一首古人描绘沙坡头的自然环境特征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世路有艰难,曾闻蜀道褊①。

今我来朔方,驰驱愧驽蹇②。

大河水东流,两岸多平衍③。

方谓得坦途,轻车无滞④。

忽为暗门⑤西,积沙竟成巘⑥。

轮辕去弗庸,濡足没人跣⑦。

登登随马迹,盘盘因峰转。

据鞍心已烦,步迟为沙软。

忽复暴风至,沙砾向空卷。

仰看天欲昏,河流声莫辨。

俯视下深渊,失足虑不免。

努力奋跻⑧攀,尘消途渐显。

回首烟蔼中,阳光映东岘⑨。

沙尽马蹄轻,郁怀乃自遣。

心嘉汗血10功,应重骅骝11选。

行堪12驰大漠,任将骥足展。

“注释”

①褊(biǎn):本指衣服狭窄,引申为狭窄。②驽蹇:驽(nú),跑不快的马。蹇(jiǎn),跛足毛驴。驽蹇,引申为才能低下。③平衍:平坦广阔。④滞:滞(zhì),不流通。(jiǎn),山势曲折,道路不畅。⑤暗门:长城边上蒙汉交易的互市。⑥巘(yǎn):山峰,山顶。⑦跣(xiǎn):赤脚。⑧跻(jī):登。⑨岘(xiàn):小而高的山。10汗血:骏马名。汗血马。11骅骝:骏马名。周穆王的八骏之一。一说为赤色的骏马。12行堪:行,将。堪,可以、能够。

这首诗的韵律很工整,开头两句化用了李白的诗《蜀道难》中的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点出了全诗的核心——通过沙坡头的突出问题是行路难。二至五韵总括写沙坡头的位置是在朔方,在黄河岸边。此处的黄河两岸“多平衍”,即河岸较宽阔,远处是沙丘。六至十一韵写在沙土中行路的艰难。车轮通过很难走,自不待说。人踏上去感到很松软,沙土埋住了脚,只能踏着留在地上的马蹄的痕迹前行。在山峰(沙丘)上则只能在梁上转。天气更是变幻莫测,突然暴风吹来,卷着黄沙冲向天空,举头仰望,只见一片昏暗。风声和流水声混在一起,只见深渊在下,心中不免担忧有失足的危险,随时会出现可怕的后果。只有奋力向上攀登。尘埃渐消,道路显现出来了,回过头,只见在烟霭中,阳光照着黄河东岸的小沙丘。十二至十三韵写的是奋力走出流沙地带之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最后三韵则是对这次经历的回顾,也是对亲身穿越沙坡头的艰险经历的总结。读这首诗倒像是读一位沙漠探险者的自述,尽管主要是在回顾一次艰难的穿行沙坡坡头的经历,但却写得有声有色,不时流露出探险者走出困境后的快乐和喜悦心情。

在《续修中卫县志》中收录的许多短诗,有一类是专写本县的特产或名胜古迹的,也很有特色。如范灏的《头发菜》:

千茎未白已萧疏,羞把青丝当野蔬。

多少愁肠消未得,云鬓缕缕那堪茹。

描绘沙生藻类植物发菜的自然习性和外观,指出发菜是稀有之物,当然不可像普通的菜那样吃。由发菜的外观特征产生联想,进一步指出发菜不可轻易取吃的理由。这种写实的特点是该志中收录的多数短诗的特点。如罗元琦的《青铜禹迹》:

河流九曲汇青铜,峭壁凝晖夕照红。

疏凿传闻留禹迹,安澜千载庆朝宗。

“河流九曲”形容黄河从青藏高原曲曲折折地流到了青铜峡。紧接着描绘了一幅夕阳照峭壁的风景画。第三句交代了禹迹的所指并融入了一个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大禹治水时用斧劈开了山而形成了青铜峡,后世人在峭壁下建了禹庙。古老的传说证明了黄河千百年来就是这样穿越峡谷,波澜壮阔地流向大海。孙良贵依“中卫十二景”中的咏题《黄河泛舟》而赋的诗:

载酒浮浮尽日闲,榜人①晚泊就芦湾。

秋风古庙青铜峡,夜月慈云牛首山。

野店如村都傍水,荒岩立哨亦称关。

清时②那自逢渔父,便是沧洲③任往还。

“注释”

①榜人:“榜”同“搒”,即摇橹划船的人。②清时:犹清世。太平盛世。③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于称隐士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描绘的都是静态的景物,特别是青铜峡的两处有名的景观:青铜禹迹、牛首慈云。(此处所说的“牛首慈云”中的“牛首”指牛首山。山在广武河东。东瞰灵州,西枕大河,峰峦突兀,苍翠欲流。上有古刹,山顶时见祥云触石肤寸,出岫横空。瞻望崖阁参差,或隐或现于云壑间)。诗的后4句写的是沿河的乡村风景:乡村小客栈、著名的胜金关。用“荒岩立哨”形象地概括了胜金关形势的险要。

“朔方八景”是强化了把“八景”列为地方志的组成部分的意识。在《乾隆宁夏府志》中设《名胜》之目。在《名胜》中收《旧志载“宁夏八景》:贺兰晴雪、汉渠春涨、月湖夕照、黄沙古渡、黑水故城、官桥柳色、灵武秋风、梵刹钟声。《黄中丞续题八景》:藩府名园、承天塔影、南楼秋色、泮池巍阁、霜台清露、南塘雨霁、黑宝浮屠、土塔名刹。《改定”朔方八景“山屏晚翠、河带晴光、古塔凌霄、长渠流润、西桥柳色、南麓果园、连湖渔歌、高台梵刹。还收录了灵州、韦州、中卫的名胜。灵州的八景为:宁河胜览、晏湖远眺、牛首飞霞、龙泉喷玉、高桥春柳、滴水秋梧、青峡晓映、黄沙夕照。韦州的四景为:蠡山叠翠、东湖春涨、西岭秋容、石关积雪。中卫十景为:暖泉春涨、羚羊夕照、黄河晓渡、鸣沙过雁、芦沟烟雨、石空夜光、石渠流水、红崖秋风、黑山积雪、槽湖春波。这些名胜是在明代就已出现的,只列名称,对清代出现的则逐一加以说明。对知县黄恩锡改定的中卫十二景:青铜禹迹、河津雁字、香岩登览、星桥柳翠、羚羊松风、官桥新水、牛首慈云、黄河泛舟、石空夜灯、暖泉春涨、黑山晴雪、炭山夜照,并逐一详加解说。如”星桥柳翠“的说明:七星渠自冯城环洞以下,观察钮公于雍正十二年请项创修红柳沟环洞、飞槽,渠始下绕白马滩。沿岸植青杨垂柳,春夏之交,渠流新涨,千株挂绿,翠色涵波,足供人游赏不置云。”在这一景名的说明中就涉及4个地名。在“羚羊松风”的说明中涉及9个地名。在《改定“中卫十二景”的说明文字中涉及地名计35个。自《乾隆宁夏府志》开始在地方志中将“八景”归入《名胜》之目,而把“八景诗”归入《艺文·诗》。这表明到清乾隆之后在地方志列入八景主要是“以彰一方之盛”与“八景诗”已分离。地方志中的八景主要是为了彰显地方形胜之势。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置平罗县。从此该县开始有了系统的文字记载。如《乾隆宁夏府志》就有关于平罗县的详细记载。特别浙江归安人徐保字在道光四年至道光五年(公元1824年至公元1825年)、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两任平罗知县,在任上他编修了平罗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县志——《道光平罗记略》。徐保字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县志。在处理政务的同时,他不忘拜访贤士、采风问俗,随时笔录所访得的资料,同时查阅《大明一统志》、《朔方新志》、《乾隆宁夏府志》、《甘肃通志》等志书和在不同时期的本县县册等文字资料,核证所摘录的有关资料。在任职的3年内完成了《平罗记略》一书。他不畏寒暑,走遍了平罗县的山山水水,寻觅风景名胜古迹,从实地考察所得到的资料中筛选,确定了平罗八景:西园翰墨、马营远树、虎洞归云、磴口春帆、北寺清泉、杰阁层阴、边墙晚照、贺兰古雪。在《平罗纪略》中还收录了蒋延禄依咏题所赋写景诗8首。14年后,于道光二十一年至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1年至公元1843年)任平罗知县的张梯完成了《续增平罗纪略》的编修。在《续增平罗记略》中将徐保字所定的平罗八景中的“西园翰墨”易为“官桥烟柳”、“北寺清泉”易为“佛寺香泉”,“贺兰古雪”易为“贺兰夏雪”,收录他本人依景名为咏题所赋诗8首、王以晋所赋8首、郭鸿熙所赋8首。这24首八景诗从不同角度形象地描绘了平罗县的名胜古迹。其中张梯的《佛寺香泉》就是值得一读的一首诗:

爽气西腾佛座前,慈云宝月近诸天。

暗弹枝头杨柳露,滴作山僧煮茗泉。

井满山城不可尝,此种清洌有余香。

挈瓶余欲连朝取,调水符应问梵王。

在这首诗中先描写了寿福寺近如诸天的仙境,然后引出寺院内的三眼清泉。“诸天”,是佛家认为的神界。作者以“杨柳露”作比喻,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泉水的稀罕珍贵。“暗弹枝头杨柳露”意为清洌的泉水似微风轻轻摇落的杨柳枝头上的晨露。一个“滴”字形象地说明了泉水不仅清而且量很少,只够供山上的僧人煮茶。因为是从佛座下涌出的更显得宝贵,虽“井满山城”但不可尝。以其多衬其少。突出地表现了泉水“清洌有余香”。结尾两句写作者挈瓶连朝取,奉旨若报的行状,抒发了对佛祖赐予的感激之情。这首诗的题材很单纯,但构思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的语言,精心描摹,使全诗洋溢着诗情画意,读此诗倒使人确实感到读诗如赏画。

“平罗八景”的选定在宁夏地区是较晚的。自庆王朱栴提出“宁夏八景”到徐保字选定“平罗八景”经过了400余年,足见写八景诗对宁夏地方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大。这期间也正是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之后,宁夏的居民从移民军垦成为固定居民进而繁衍发展为当地人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今天的宁夏本地人形成发展的时期。洪武九年“徙五方之民实之”是在历史上宁夏第二次出现无人区之后移民重新开始开发宁夏地区的开端。因此,也可以说是今天的宁夏地方传统文化的开端。因为在此前宁夏地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轮番活动的地区,又经历过两次无人区时期,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遗产极少。明清时期的600余年宁夏地方文化才进入连续发展的时期。地方文化与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自洪武九年立宁夏卫始,宁夏各卫所先后开办卫学,以后又办书院。虽然起初是专为教育戍边将士的子弟而办的,但也影响了全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到了清朝,宁夏府所属各州县都开办了书院,宁夏的地方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乾隆宁夏府志》记载:自顺治辛丑至乾隆庚子,宁夏地区考取进士26名、自顺治戊子至乾隆己亥考取举人96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乾隆宁夏府志》的修志人员中的编辑、校正、采访、缮写多为宁夏籍人这一事实也足以说明当地的教育事业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八景诗”在宁夏地区兴起的初期,就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以已经确定的景名为咏题赋诗。确定景名大多以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依托。另一种倾向是诗人自定咏题赋诗。自明初到清乾隆时期,宁夏的“八景诗”经历了一个从第一种倾向向第二种倾向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到了乾隆时期,宁夏本地的诗人成了当地诗歌创作的主力,他们对当地的情况十分了解,凡当地的各项事业,特别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引黄灌溉水利设施有了新的成就,他们往往以诗的形式加以反映。这些诗有许多被收入地方志中,因而形成了以写实为主及时反映当地建设成就的诗风。这种诗风受“八景诗”的影响很大,但有自己的特点。

说起名胜就离不开地名。仅地方志收录的自明至清乾隆时期的“宁夏八景”及韦州、灵州、中卫、平罗的“八景”涉及的各类地名就有100多个。“八景诗”所涉及的地名往往和当地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联系。说地名中隐藏着历史信息,是寻找历史遗踪的线索并非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