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8942300000008

第8章 塞下秋来风景异几年桑梓变龙沙——宋元时期的今宁夏地区

宋元时期的今宁夏地区经历了一个地方传统文化暂时中断的时期。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五代十国时期的四分五裂局面又开始走向统一。在北宋建立之初,中国的大地上还存在着南唐、吴越、后蜀、北汉、荆南、辽、大理等地方割据政权。到公元1031年北宋王朝才先后灭掉了大部分地方割据政权,仅剩下了北方的辽国和西南的大理国,而党项人又在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这一带地方建立了地方封建割据政权——西夏王朝。公元1131年赵宋王朝退居江南,开始了偏安东南的南宋时期,中国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西夏王朝是由游牧民族党项人所建立的一个地方封建割据政权,在其统治范围之内通行本民族的语言,并创制了西夏文字,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原来宁夏的地方文化形态则不复存在。因宁夏地区在宋代属于军屯地区,北宋王朝对宁夏地区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当地的地方文化也随着当地的长住居民的变迁而变化。原先的地方文化形态已中断。宁夏地方文化体系中农耕民族文化形态是本地区地域文化的基本文化形态,宁夏地方文化,如自唐以来形成的边塞诗为主要形式的军旅文化,是很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但随着唐王朝的灭亡,宁夏地区作为戍边前沿的指挥中心和军事要地的地位也随着消失,盛极一时的边塞诗这种文化形式也退出了宁夏地区。自秦汉以来发展起来的引黄灌溉农业是宁夏地方文化的经济依托,而建立西夏封建割据政权的党项人是游牧民族,西夏时期的宁夏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缺乏历史文献的具体记载。虽有西夏曾开凿过引黄灌渠的传说,但既没有历史文献的记载,也没有经过考古发掘而确认的历史遗迹为佐证,西夏政权对自秦汉以来的引黄灌溉水利设施是否进行过维修或改造也无据可考,没有任何可供后代参考的依据。西夏在宁夏地名史上留下了“兴庆”这个很有影响力的地名。

在宁夏地区长期以来的以引黄灌溉农业为依托的地方文化体系在西夏时期处于中断状态。西夏王朝的建立就意味着宁夏地区成了宋夏之间的长期的战争频仍的战场。自西夏建立之初,范仲淹即任陕西经略副使,守边数年,号令严明,爱抚士卒,西夏人不敢轻易犯其境,他曾作《渔家傲·秋思》一词,对宋夏战事进行了概括: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①无留意。

四面边声②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衡阳雁去:衡阳(今湖南衡阳市),旧城南有回雁峰,峰形很像雁在回旋。相传雁至此不在南飞。②四面边声:边声,边地的悲凉之声。典出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这首词上阕的意思是边塞之地,秋天到了,风景已完全改变了,大雁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西北边地。边地四边的悲凉之声随着军中的号角而起。在层层群山的环绕之中,一座孤城在长烟落日之中,城门早已经紧闭。下阕的意思是在离家万里的地方,啜一杯浊酒,借酒浇愁愁更愁,引用窦宪燕然山勒石铭功的典故点明愁的原因,与西夏的战争到底何时才可以结束,根本就无法预测,自然归家团聚也遥遥无期。听着悠悠的羌笛声,回眸满地的寒霜,无法入睡,满头白发的将军流下了出征军人的泪。在这种气氛中描写将军的悲愁,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戍边者的厌战情绪。

范仲淹的诗《劝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夏之战带来的社会后果:

烹葵①剥②枣古年丰,莫管时殊俗自同。

太守劝农农勉听,从今再愿颂豳风③。

“注释”

①葵:植物名,即冬葵,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蔬菜之一。②剥:通“扑”,击、敲。③豳风:《诗经·国风》之一,豳(bīn),亦作“邠”,古地名,在今陕西旬邑西南。相传周人的祖先立国于豳。

这首诗暗示,宋夏之战给西北地区的广大群众带来的损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许多人家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留在原地的农民也因土地荒芜,农业设施遭破坏已不具备耕种条件。像烹葵剥枣那样的丰收景象早已成了记忆之中或梦中的情景。地方官的当务之急是劝农民尽快耕种农田。

范仲淹的诗词是从总的方面反映宋夏之战造成的后果,而北宋诗人张舜民的诗《西征》则直接描绘了宋夏之战对当时宁夏地区的影响:

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

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

张舜民,宋邠州人。治平进士。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从高遵裕讨西夏,掌机密文字。因所作《峡口山》和《西征》两诗得罪了当权者而被贬谪。司马光当政时被荐为监察御史,进秘书少监,加直秘阁,为陕西转运使。宋徽宗初为谏议大夫,曾上事60章,极陈陕西之弊、河朔之困。《峡口山》这首诗具体地描写了宋夏战争的惨景,诗中描写了宋夏战争的具体战场“青铜峡、韦州路”,从这里走向战场的人十去九不回,点明了阵亡人数之多。由唐诗中的“回乐峰前沙似雪”演化而来的“白骨似沙沙似雪”形象地说明残酷的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丧生,连尸骨都抛于荒郊野外,无人掩埋的尸骨把大地遮盖得像落了一层白雪似的。他的诗《西征》从一个具体的事情写出了战争造成的破坏。这首诗用“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这一典型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宋夏战争投入兵力的数量之多,由于投入的兵力数量多造成了物资供应极度困难,官军砍伐灵州城的柳树充燃料这件事具体地反映了宋夏战争给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的破坏。

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拓跋夏的首领李德明改怀远县为兴州,开始大造宫室。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在公元1038年将兴州改为兴庆府,称帝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在公元1020年~公元1023年李德明重修怀远县城改为兴州,把西夏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固定于当时的怀远县这个古老的西北边城,使一个县的治所变成了西北边地的中心城邑。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六月蒙古军队在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统率下攻陷了西夏的首府中兴府,西夏政权灭亡。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在宁夏境内六盘山的凉殿峡中的行宫里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

随着西夏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的灭亡,西夏人离开了宁夏,中兴府即成了一座空城,宁夏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无人区,西夏的地方文化体系基本中断。

元朝是在经过了多年的征战消灭了西夏、南宋政权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元朝政权建立之初所面临的是经过长期战乱之后,国家残破,百业凋零的局面。正如元代诗人元好问的诗《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之三所描写的:

白骨纵横似乱麻①,几年桑梓②变龙沙③。

只知河朔④生灵⑤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注释”

①白骨纵横乱如麻:典出《汉书·武五子传》“死人如乱麻,暴骨长城下”。②桑梓:桑树和梓树常植于家宅旁。③龙沙:白龙堆沙漠。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的玉门关之间。意思是故乡遭战争破坏,已成一片废墟。④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方(其中也包括今宁夏地区)。⑤生灵:老百姓。

元好问(公元1190年~公元1257年),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号遗山。自14岁时致力于古典经籍的学习。少年时跟随叔父游宦山东、山西、甘肃、陕西等地,足迹几乎遍于北中国。著作甚丰,有诗1000多首、历史著作6种、文学著作9种。元初河朔一带的百姓非死即逃,本是引黄灌溉的塞北江南的宁夏平原变成了无人区。只是偶尔可以看见破屋升起稀疏的炊烟。这首诗所描写的场景形象地反映了西夏灭亡之后,宁夏地区的具体情况。在蒙古军队消灭西夏的过程中战死的人的尸骨像乱麻一样纵横抛遍原野,耕地变成了沙漠。这就是元初河朔地区(宁夏地区)的破败景象。

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置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并迁随州、鄂州的万余人至中兴屯田。此时距西夏灭亡已过去了44年。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西夏中兴等路为“宁夏路总管府”。“宁夏”这一名称从此作为地理实体名称流行于世,这是“宁夏”作为这一地区的正式地名的开始。“宁夏”同时也是作为这一地区的中心城镇的名称。自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至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百余年间,宁夏城自始至终是元朝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曾先后设置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宁夏行尚书省、宁夏路总管府,元末置宁夏行省。其治所始终在宁夏城。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迁随州、鄂州的万余人到宁夏地区屯田的措施结束了自西夏灭亡以来的宁夏地区的无人区状态。从此元朝才开始对宁夏地区的自秦汉以来就已开始的引黄河之水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系统的修复和技术改造。先后有张文谦、董文用、郭守敬受朝廷的派遣到宁夏修复原来就有的水利设施,引进了新的水利工程技术,使宁夏的引黄灌溉农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为宁夏的引黄灌溉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夏和元朝在宁夏的地名史上都有特殊的地位。西夏在怀远县的基础上筑兴州城,后又定名为兴庆府,留下了有深远影响的地名,并在怀远县旧址建高台寺,为后世指出了兴庆府前身的位置变迁的历史遗迹。在正史中虽然没有元朝修葺这座边城的记载,但元朝在“宁夏城”和“宁夏府”的定名过程中采取了具体的实际措施,通过设置地区管理机构的形式使宁夏这一地名用于具体的机构名称中,因而在历史上留下了“宁夏”这个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