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字清臣,谥号文忠,是唐玄宗时代的一位忠臣,他是北齐颜之推的第五代子孙。颜之推所写的《颜氏家训》,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立身处世的著名箴规。
由于父亲很早就过世了,颜真卿照顾母亲格外孝顺。他非常喜欢读书,从小的志节与追求就不同凡俗,可谓深明大义、志节凛然,是一位非常爱国的忠贞之士,被人们尊称为“鲁郡公”。他的楷书遒劲有力、圆润厚重,表现了凛然的大将军的志节,更表现着大唐独有的风骨和气韵。
颜真卿曾经在五原做官,由于先前官吏不清廉,造成了许多冤狱,使得当地持续干旱,很久都没有下雨。他到任之后,就开始审理这些冤案,为许多无辜的人平反,终于感得上天降下了甘霖,这被当地人称之为“御史雨”。
当时,正值开元盛世的末年,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疏忽了国政。他听信胡人安禄山的谗言,把许多兵权都交给了他,后来造成安禄山在边疆的势力日益壮大,并有了谋反的意图。
颜真卿在平原县当太守的时候,看出了安禄山有叛变的迹象,所以在暗地里就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囤积粮食,以防止突然的变故。不出所料,早就蠢蠢欲动的安禄山开始起兵谋反,一把火烧遍了中原,河北各郡相继沦陷。而只有城墙坚固的平原县在颜真卿率兵顽强的抵抗之下,守护的非常成功,河朔各郡都把平原县看成像长城那样的重要。
当兵书传到河北的时候,除了颜真卿兄弟等人之外,居然没有人起兵抵抗叛贼,唐玄宗感到十分痛心,他叹息道:“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连一个忠臣都没有吗?”等到得知颜真卿的义行之后,玄宗非常地感慨,后悔当时因为一时失察,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而将他贬官到平原。玄宗说:“朕没有眼力看清颜真卿是怎样的人,想不到他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义士!”
安禄山之乱,唐朝一个泱泱大国却无力抵抗,玄宗不得已之下逃离了京城。“多行不义必自毙”,安禄山最后虽然攻进京城,圆了他称王的梦,可是不久还是惨死在他的儿子手下。
后来,节度使李希烈造反,颜真卿由于得罪了权臣,而被派去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劝李希烈投降。希望能感化他早日回头,避免军事上的冲突。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毅然接受了这一任命,朝廷中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替他担心不已。
到了叛军那里,颜真卿正准备宣读诏书,就遭受到李希烈手下之人的谩骂与恐吓。颜真卿气宇轩昂,毫无惧色,那镇定而又勇敢的气度,反而让李希烈对他敬畏不已。后来有人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唐朝德高望重的太师,相公您想要自立为王,而太师他自己就来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宰相的人选,除了颜真卿,还有谁会比他更合适?”
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之后,威怒不已,大声呵斥他们不知廉耻,他说:“你知道我的兄长颜杲卿吗?难道你们不晓得,我们颜家都是如此地忠烈吗?颜家的子弟只知道要守节,就是牺牲生命也决不变节,我怎么可能接受你们的利诱!”
原来,当时安禄山带兵横扫中原,气焰十分的嚣张。颜家兄弟号召天下的志士仁人,一起出兵讨伐。颜杲卿率领义兵奋勇抵抗,在常山郡进行了悲壮的最后一战,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叛军将领史思明俘虏了。暴跳如雷的安禄山厚颜无耻地质问颜杲卿说:“当年就是因为我的提拔,你才当上了常山太守,而今你凭什么背叛我?”
颜杲卿生性刚直,正气浩然,他义正词严地说:“我们颜家是大唐的臣子,世世代代都忠于国家。难道受过你的提拔,就要跟你一样忘恩负义、背叛君国吗?而今你受尽国家的恩宠,皇上哪一点对不起你?你凭什么要背叛朝廷?凭什么要拥军自立,起兵叛乱?天底下最没有天良的事,都被你这种人干尽了。真是一只不知羞耻的‘营州牧羊奴’!”
安禄山被气得上蹿下跳,却又无言以对。他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于是派人把颜杲卿绑起来,将其舌割掉,又用刀将他的身体一块一块地割掉,最后颜杲卿壮烈成仁。一直到临终前,颜杲卿仍然强忍着剧痛,不住地痛骂安禄山忘恩负义,一直骂到死,都不肯绝口。
李希烈听了颜真卿的表白之后,内心非常地惭愧,就向颜真卿谢罪,手下的这些叛贼看到这番情景,都低下头来,谁也不敢再说话了。后来李希烈以死相威胁,而颜真卿不为所动,他事先写好了遗书,做了必死的准备。最后叛贼痛下毒手,杀害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颜真卿仍在大骂他们是“逆贼”,当时,他已经七十七岁了。
噩耗传到朝廷,德宗悔恨交加,非常地伤心,五天都没有办法上朝。所有的将士都痛哭流涕,深切悼念这位壮烈成仁的、大唐的柱石与忠臣——颜鲁公。
仁爱的人,正是最勇敢的人,这在危难的关头表现得尤其明显。曾子曾经说过:“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说,把仁爱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多么的重大!把这个责任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多么的深远!所谓“一门双忠,流芳千古”,颜家兄弟沿承了以“忠孝”传家的庭训,以凛然的气节,让后世的子孙永远地缅怀与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