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让身边朋友害了你
8959800000033

第33章 保持清醒,及时消灭问题友情(1)

保持洁身自好的品质,才可以让自己更加独立

千百年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一直都是很多文化人和正人君子的座右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最好能够保持自己的高贵品质和人格上的独立,不被他人所影响,更不会同流合污。这种高尚的品格以及自律精神非常难能可贵,毕竟这个花花世界中的利诱实在太多,稍不留心就可能会落入陷阱之中。

事实上,几乎谁也无法阻挡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每个人都受到了周边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围的人也时时刻刻会影响和干扰我们,尤其是在朋友圈中,朋友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会对我们产生作用。所以如果你的身边有很多问题朋友,有很多品行不端的朋友,那么你误入歧途的可能性很高。

为了避免受到伤害,为了避免受到朋友的误导和诱导,在面对这些坏朋友时,我们需要克制自己,需要约束自己,需要始终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始终保持洁身自好的品质。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人格上的独立,如何确保自己能够洁身自好呢?毕竟,想要在朋友圈中不受任何影响往往很困难,因为朋友之间交往比较频繁,自己很容易接触那些不良信息。因此为了确保让自己能够远离那些不良因素的干扰,我们需要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一,按照原则办事,绝对不给朋友开绿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之间搞特殊,朋友之间相互通融的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愿意为朋友行一些方便。作为人情世故的必修课之一,这种违反原则的举动往往会被我们当成交际技巧来看待。可事实上这种没有原则性的做法往往也是滋生腐败的根源,你所谓的原则性会一次次地在朋友面前土崩瓦解,最后你只会被友情、被人情世故所绑架,你的独立的人格和高贵品质也终将荡然无存。

1986年,哈佛大学举办了350周年的庆祝典礼,当时哈佛大学校长准备请自己的老朋友里根总统前来参加典礼,因为早在哈佛庆祝300周年的时候,校方就请了当时的罗斯福总统来参加典礼,这一次,学校依然希望能够延续这种传统。

其实哈佛大学校长原本诚心邀请里根总统前来参加典礼,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不过里根总统却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那就是希望哈佛可以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学位。其实对于校长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在世界上有很多学校都会授予一些社会名人博士学位,以此来增加学校的名气。对于一个超级大国的国家领导人而言,只要他金口一开说想要得到一个荣誉学位,恐怕全世界会有几百家名校争着抢着把握这样的机会,但是哈佛大学校长却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学校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学术水平来授予荣誉学位的,这是一个维持了几百年的传统,而里根总统显然不达标。

校长的回绝,让里根总统很没有面子,所以他也没有给这位老朋友面子,之后并没有前来参加哈佛大学的典礼。校长并不后悔,毕竟是为了保证大学学术的重要性。哈佛大学一直拒绝过度政治化和商业化,校长也要求学校要和政治以及商业划清界限,要保持自己的纯粹性和独立性,正是因为这样,哈佛大学才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事后,哈佛大学的校长赢得了媒体的交口称赞,而里根总统的滑稽表现却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第二,不要和坏朋友一起干坏事。想要维持好的个人形象,想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想要确保洁身自好的品质,我们不一定要和那些心术不正或者品行不端的人直接绝交,但至少应该做到不同流合污。当他们邀请你一起入伙的时候,你要当面拒绝,这是你交朋友的一个底线,一旦你超过了这个底线,一旦你响应了对方的“号召”,那么你最终很有可能会被同伙们拉下水。

在美国,黑人社区通常都是最贫困、最混乱而且犯罪率最高的地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黑人朋友都喜欢犯罪,之所以会出现很多恶性犯罪事件,就在于环境的不良影响。实际上,当一个人去贩毒的时候,他身边的朋友很可能就会跟着去贩毒;当一个人加入黑社会之后,他身边的朋友可能很快就会加入黑社会。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帮带效应,也是黑人社区中最普遍也最难以根治的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朋友归朋友,但是自己的人格还是应该得到保证的。像达·芬奇,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大画家,他的朋友圈中有很多是市井之徒,有些是小偷和窃贼,可是达·芬奇丝毫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就是因为他能够在维持友谊的时候,洁身自爱,不参与朋友的不良行为。而“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家中收留了很多鸡鸣狗盗之辈,但是这些人并没有让孟尝君变成一个小人。

所以归根结底来说,还是个人的觉悟以及自制力问题,而且我们可能也没有那种警惕心。如果你的朋友心术不正,那么你应该意识到对方的危害,应该及时和对方保持距离,你要明确划分界限,不要轻易参与到对方的生活当中去,更不要被对方误导。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需要拥有强大的自制力,坚持不同流合污,坚持做自己,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确保持独立。

躲避对方,感情就会慢慢被淡化

当自己身边拥有一个坏朋友时,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紧张,很显然每个人都不希望被这样的朋友染黑,都不希望和这样的朋友有什么过多的交往,有时候我们还想着急于撇清和他们的关系,尽量让自己置身事外。当然,直接和对方绝交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未免太过残忍,而且很容易引发矛盾,更容易招致对方的报复。

为了斩断这些不正常的友情,为了远离这些问题朋友,有一种最简单的断交方法,就是躲避对方。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和相处的频率、时间有关,频率越高,时间越长,证明了两个人越亲密,而只要降低频率,减少时间,甚至是再也不接触,那么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肯定会降温。换句话说,只要你躲得越久、越远,那么对方对你的好感度会越低,你越是有机会摆脱对方的干扰。

当你再也不想和某个朋友有什么关系的时候,躲避对方常常是一种非常好的策略。比如当你不想理某个朋友时,不妨躲得远远的;当对方前来登门拜访,你可以假装不在家;当对方邀请自己参加社会活动时,你完全可以找一个借口推脱掉;当对方想要和你交流时候,你可以故意装作不知道。这样一来,对方就往往不会再来纠缠你,当你刻意躲避和冷落对方的时候,对方也会慢慢死心。

林肯当上总统之后,很多以前的朋友都开始来找他,其实一开始他们都经常嘲笑林肯是个穷鬼,平时也不肯给予什么帮助,就连林肯参加竞选的时候,那些朋友也非常吝啬,不肯资助和帮助他,更可气的是有些人还给林肯的竞争对手打气,因为他们觉得像林肯这样的穷鬼注定了一事无成。

而等到林肯成功之后,这些势利的朋友蜂拥而来,希望能够接近总统,从而捞得一些好处,林肯早就看穿了这些人的势利嘴脸,所以也感到很讨厌,在很久之前,他就决定和这些人绝交了。可是现在对方上门来找他,来故意接近他、奉承他,这让他觉得更加反感。正因为如此,林肯总是想办法拒绝这些人,总是想着躲避这些人。

那时候,林肯非常喜欢看喜剧演出,于是有些朋友就经常打听林肯的所在之处,并且千方百计接近对方,可是每次当这些人混进剧院之后,就会发现林肯根本不在他们所打听到的那个剧院里。实际上,林肯并不是因为害怕有人伺机对自己不利,而是不想让别人来打扰自己的雅兴,而且还可以摆脱那些势利眼和拍马屁的朋友。正因为林肯常常拒人于千里之外,渐渐的那些人也就失去了信心,此后再也没有找过林肯。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不想和其他人有什么纠葛,那么躲避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也非常安全的方法,而且这种躲避方式往往能够起到多重功效。

首先,躲避暗示了你对他的不满,证明了你对朋友有异议,证明你讨厌他,这样的方式所传达的绝交意思很明显,一般人都能够轻易领会。

其次,躲避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这种疏离往往会淡化彼此的交流,从而影响相互之间的感情,就像很多朋友一样,当他们多年不曾走动,也不曾有什么交流时,彼此之间的感情往往会越来越淡,最后往往会沦为普通朋友,甚至是陌路人一样。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达到分手的效果。

再次,躲避可以有效防止正面接触,从而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分手所带来的伤害,这种方法能够在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慢慢脱离对方。毕竟当面提出绝交也许太过伤人,弄不好还会引起更大的纷争,最好的方法就是相忘于江湖,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可以让矛盾双方能够在冷静中慢慢忘却。

有个作家说:“如果你不想伤害一个你不想见到的人,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彼此分开来消磨这段感情,因为在彼此空白的时间里,遗忘一个人往往是自然而然的。”心理学家早就做过实验,他们发现朋友之间在正常情况下一旦一整年没有联系,那么感情的亲密度会下降30%~50%,而两年不曾联系的朋友,亲密度会折损一半以上,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数年不联系或者不见面的朋友,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普通人,朋友关系已经可有可无了。由此可见,当你想要回绝或者和那些问题朋友绝交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躲避对方,就是躲起来不和对方相见,而且断绝一切可能的联系方式,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对方的积极性就会被打消。

王羲之早年和一些狐朋狗友经常出入酒肆,几个人成天在一起不学无术,后来当王羲之意识到自己必须勤学苦练才能成才,于是刻意和那些朋友保持距离,到了后来,他甚至两年未曾走出家门,也没有再见到那些狐朋狗友,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有人说:“在任何年龄,甩掉一个朋友都是件非常微妙的事情,而且应该善意地处理。”如果一个人不想宣告你们的友情在衰退,或者结束了,你不必非得说些什么。如果被人问到为什么你们很久不见对方了,你就得说得模糊些。“我只是太忙了”或“我最近经常出差”。因此,我们在和那些问题朋友相处的时候,当我们拥有一段不健康的友情时,为了及时能够了断这段感情,最安稳的方法就是让双方保持疏离的状态,而当你躲避对方、远离对方之后,这种感情会慢慢被淡化,最后消于无形。

勇敢划清界限,才能够及时脱离对方的干扰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当过印刷工人,有一次,朋友发现了一个挣钱的方法,那就是将自己的印书内容透露给其他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够从中捞取一些好处。一开始,富兰克林觉得这样做不太好,毕竟瞒着自己的老板,将印刷资料透露给别人,这样做不太合理,要是被老板发现了还会被开除,而且对于自己的名声恐怕也会有一些恶劣的影响。可是这个朋友拍着胸脯向他保证这事绝对不会被老板知道,实际上很多工人都在这么干,而他自己更是干了好几次了。

富兰克林犹豫不决,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对方,毕竟这个朋友一直以来对自己不错,而且还将拿到的一些回扣和好处分给自己一部分,所以他慢慢也认可了这种做法。拿过两次回扣之后,富兰克林始终惴惴不安,于是他就委婉地对朋友说:“下一次,你还是找别人吧,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干这种事。”其实他早就不想和对方干这事了,但是他始终没有明确表现出来。

结果几天之后,朋友让他一起干,并且苦口婆心地劲说了一番,富兰克林很不情愿地再次和对方同流合污,偷偷摸摸将印刷资料拿出印刷厂。

下班回家之后,富兰克林后悔不已,晚上他找到朋友直接摊牌,义正言辞地对朋友说:“我再也不干这事了,你最好也别干这种蠢事了。”朋友听说后,明白了一切,于是生气地离开了,此后这个朋友再也没有让富兰克林和他一起偷运资料出去,而且也不再和富兰克林说话,富兰克林没过多久干脆离开了这家印刷厂,然后自己成立了一家印刷公司。

和不良朋友保持距离是明哲保身的第一要义,不过当我们脱离和断绝朋友关系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力度不够而仍旧和朋友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一来,对方可能依然会对你纠缠不休。比如当你刻意疏远朋友的时候,对方反而常常主动靠近,主动和你套近乎,甚至常常邀请你一起参加聚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在于你的表达不够明确,你的立场不够坚定,你没有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你们两个人不适合当朋友,没有明白无误地让对方了解你的不满,你常常犹豫不决,态度也模棱两可,这样可能会让对方心存侥幸,让对方觉得自己可能还有机会继续这段友情。

这种模糊不清、似断非断的友情实际上依然会给我们带来困扰,那些问题朋友还会接二连三地接近你,并且肆无忌惮地干扰你的生活,双方之间很可能会纠缠不休。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就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因为你不够果断,因为你缺乏那种魄力,到最后,你可能会遭遇严重的伤害。

有个赌徒一直以来都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聚众赌博,结果弄得妻离子散,痛定思痛之后,赌徒决定远离这些朋友,以便开始新的生活。于是他直接对朋友说自己想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不希望自己以后再去参与赌博了。可是朋友并没有理解到这番话背后的深层含义,他们觉得这个人也许只是输怕了,也许只是暂时没有想明白而已,所以也就没有多问什么。

几天之后,赌徒决定去工地上打工挣钱,这时候朋友们又来找他了,赌徒一开始很生气,毕竟自己已经把话说清楚了,这些人怎么还来烦自己。可是朋友们可不管那么多,苦口婆心地引诱赌徒一起出去玩玩,而且大家还同意借钱给他。赌徒原本想直接说绝交之类的话,可是一遇到朋友们的“热心”,他的心就软了,最后也就莫名其妙地跟着他们一起走了。

经历过几天快活日子的赌徒很显然又有些上瘾了,而他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一直以来都想要戒赌,最近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绝对不能再次重蹈覆辙。想到这儿,赌徒狠了狠心,直接找到那些朋友,然后一字一句地告诉对方:自己再也不想和他们一起赌博了,他们和自己是属于不同世界的人。这番话说出口后,朋友们都哑口无言,几个人识趣地离开了。在那之后,这帮人再也没有找过赌徒,而赌徒也很快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再参与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