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云十年
8980300000008

第8章 “让我们共同为她祈祷” (1)

扩张版图:2003~2004

背景:悲喜交加

这是格外受伤的一年,又是否极泰来的一年。

2003年1月,国人的目光被吸引到了距中国千里之外的伊拉克——自2002年1月29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国”以来,“伊拉克危机”就刺激着世人最敏感的神经。

此时,马云也跟所有人一样,严密关注着伊拉克局势。

3月20日上午(北京时间10点35分),美英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至4月9日,美军入侵巴格达,萨达姆政权垮台。

不过,此时国人已顾不得感慨了——“非典”(后改称为SARS)已渐呈蔓延之势。

3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加入了WHO(世界卫生组织)防治“非典”实验室网络和流行病学网络。次日,WHO即宣布北京为“非典疫区”。

不过,大多数国人是自4月20日才开始对“非典”变得恐慌的。20日下午,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副部长朱庆生介绍了中国内地最新的“非典”情况。当天,北京市公布的病例数字让人震惊:339例;而前一天的数字仅为37例。

一头闷在家里,整日像患上强迫症般地喝板兰根、喷84消毒液,总归“不爽”。于是,短信和互联网的好处被充分利用起来了。那一年,手机开始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平均5人就拥有1部手机——全国用户突破了2.5亿,随身携带手机则成为许多人的习惯。“拇指一族”也迅速兴起,2003年1月至10月,中国手机短信息发送量近1100亿条——海南在线天涯社区甚至搞起了首届短信文学大赛,铁凝、韩少功、苏童、格非、蒋子丹等一批著名作家还作为评委参与了获奖作品评选活动。

那一年,互联网上的原创文学也如火如荼地繁荣涌现。不过,有人搞过了头。

到了下半年,值得骄傲的事就多起来了。

10月15日9时整,一艘新型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船在太空飞行了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最终着陆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最让中国人兴奋的在于,这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置身其中的,是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他被誉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就在“神舟五号”飞天的前一天,丁磊也登上了财富之巅。

10月14日(纽约时间13日下午3点59分),网易(NTES)股价已达每股70美元的最高位。胡润宣布,网易CEO丁磊成为首位互联网界诞生的“中国首富”——身家91亿元人民币。

这位“网络大少爷”还对两年前因股价跌至每股0.52美元而遭停牌警告耿耿于怀,此时的他也并不打算买账,“无聊!”他说。

不过,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真的热闹起来、红火起来了。雅虎并购3721,eBay并购易趣,卓越网获巨额风投……直至12月10日,携程网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涨幅逼近90%。3年以前的互联网热潮,再度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波澜,势不可当——没错,“好了伤疤”就该“忘了疼”。

但在大洋彼岸,却是另一番景象。因《哈佛商业评论》刊发了尼古拉斯·G·卡尔(Nicholas G.Carr)的长文——《IT不再重要》(IT doesn't matter),迅速引爆了一场关于IT业未来命运的大论战。几乎令所有的重要媒体、IT界巨头、商界要人及专家学者都卷了进去,场面蔚为壮观。

不过,8月以后,中国互联网上最热闹的事,并非什么“命运、未来”,而是《遗情书》。这部网络长篇性爱日记所激发的关注度,绝不亚于尼古拉斯的宏文,并引爆了所谓的“木子美风波”。因访问量过大,“博客中国”网站难以承受,该博客还不得不被关闭了一段时间,让那些急欲登录一窥究竟的人颇为扫兴。不过也好,降降温嘛。

在“非典”肆虐之际,马云也没能幸免。试图借助危机而放大影响力的他,反而让阿里巴巴经历了一场最大的挑战。

“非典时刻”

即便是在几年之后,那段经历仍难以让马云释然。

哪怕前一秒钟还洋溢着兴奋之情,一旦提及此事,他也会立刻表情肃然地说,这些年来,“我觉得‘非典’期间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事实上,2003年的年初,已经开始盈利的阿里巴巴,原本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呢!

马云每天密切关注着伊拉克的局势,“我们发现中东地区的采购量一下子多起来,我们判断战争一定会爆发。”

这并非简单的“好事者”心态,马云有着自己的盘算。他估计,战争爆发之后,CNBC电视台的实时新闻一定有数以亿计的人在观看。

由美国媒体巨头国家广播公司创办的CNBC,是全球财经媒体公认的佼佼者,其深入的分析和实时报导赢得了全球企业界的信赖;而当时遍布全球89个国家、设有129个记者站的布局,则为CNBC提供了无以匹敌的新闻触角和覆盖范围。

“我们就去做广告,这相当于中国中央二台,广告费很贵,但是我们去了。”谈广告的过程也很有趣,由于阿里巴巴是第一家在CNBC打广告的中国公司,加上马云想包下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广告,因此对方给了一个非常便宜的价格。

实际上,在2002年年底盈利之后,马云就盘算着未来几年的计划。2002年年底,金建杭陪马云去上海参加一个活动。回杭州的路上,马云跟金建杭聊起了自己的规划。他说,2003年,可以规划到一天收入100万元,但还要想到明年、后年如何规划。一番冥思苦想,马云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社会责任感,“一个企业光有每天100万的收入,什么也不是。最有价值、最大(程度)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是给国家纳税,一天纳税100万,才说明这个公司是真正成功了!”

那么,收入100万和纳税100万之间还有一个槛,那会是什么呢?当然是利润100万了。“就是这么想出来的,三个连续的100万:从2003年一天收入100万,到2004年一天利润100万,再到2005年一天纳税100万。”金建杭对我回忆说。

这样的目标,令阿里巴巴的近500名员工兴奋异常。即便在“非典”渐渐肆虐之时,他们仍然迸发出无法遏制的激情。即便马云自己,在疫情迅速蔓延的4月,也决定转变阿里巴巴一向低调的策略。

“让诚信的商人富起来!”从4月2日起,每天晚上21点到22点之间,在中央电视台第一、第二套节目中,阿里巴巴网站的广告滚动播放。他们试图通过这些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广告,宣传阿里巴巴的商人网站的特性,并通过跨越时空的画面转换,表明电子商务不受时空羁绊的最大特色——毕竟处于“非典时期”嘛。

不过,就在CNBC让阿里巴巴声名远播海外之际,马云却顾不上那些了。

4月11日,阿里巴巴一位26岁的女员工飞往广州参加广交会——在这个同属“重灾区”的城市,她待了整整7天。

她以及阿里巴巴对广州的疫情毫不知情吗?当然不是。“当年我们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就遇到了‘非典’,很多人都在回避人群密集的地方,但阿里巴巴公司已经承诺客户去参加广交会,无论如何,阿里巴巴都要去。”事后,阿里巴巴一位人士说起当年的情景时,透露出一种“硬着头皮”的悲壮感觉。

在这7天里,她还是非常忙碌而充实的。18日下午,她飞回了杭州。21日,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她还到过公司。但在22日,她就出现了“鼻塞、咽痛、流涕”等症状,并到一家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开了“先锋6号”,口服后症状并未明显缓解,两天后,她自行停药。

28日至30日,尚未痊愈的她选择了去公司上班。5月2日,她开始发烧;3日,她再次到医院发烧门诊诊治。5日,她高烧到了39.1度;在医院,下午18时,经过浙江省、杭州市“非典”专家组会诊后,诊断她为“非典疑似病例”。7日晚,她由“疑似病例”转为“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浙江省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由此增加为4例。

消息迅速扩散。5月6日,杭州的一位网友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里这样写道:

“阿里巴巴新增一个疑似病人,去参加广交会回来一直发烧。现阿里巴巴已被隔离。我们办公室里有一个人的室友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刚刚证实确有其事,中午连快餐都没给送上楼。阿里巴巴就在我们公司附近……”

由于阿里巴巴这位员工的活动范围很大,接触人员也多,为了阻断所有可能的“非典”病毒传播渠道,从5月4日起,杭州实施了自4月19日发生“非典”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隔离措施:涉及患者家庭所在居民楼、所在单位的500人,还有近百名医务人员和相关病人全部隔离。而为隔离区服务的医务人员、社区街道干部、公安保安、环卫工人,则有数千人之多。5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对此批评说——“麻痹的代价”:500多人被迫隔离,只是因为一位病人,这是一件多么令人警醒痛心的实例。

事实上,正如众多冒进而狂热的创业者一样,阿里巴巴也没能权衡好“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事后,马云也曾表示,阿里巴巴曾为“非典”作过非常细致而充分的应急预防工作,甚至,“我的准备工作也许是杭州最好的之一”。但是,在一场人类需要共同应对的、充满巨大变数的疫情危机面前,即使是再充分的准备,也可能百密一疏。

在“非典”逐渐扩散的3月份,阿里巴巴正沉浸在每天新增会员3500人(比上一季度增长50%)的喜悦中。彼时,大量的老会员也强化了网上贸易的使用频率以及深度和广度;每天发布的新增商业机会数量,达到9000~12000条(比2002年增长3倍);国际采购商对商业机会的反馈数量比上一季度增长一倍;国际采购商对30种热门中国商品的检索数量增长4倍;中国供应商客户数量比2002年同期增长2倍;每月有1.85亿人次浏览;240多万个买卖询盘及反馈;来自全球的38万专业买家和190万会员通过阿里巴巴在寻找商机并进行各种交易。

正如外界有人评论的那样——“非典”成就了马云、圆了阿里巴巴的梦,这种说法尽管略有偏颇,但却未必不是阿里巴巴甚至杭州市政府所期望的。当然,马云4年来的坚持与摸索也更为重要。

4月30日,“非典”最为猖狂的时刻,杭州市市长茅临生还专程到阿里巴巴公司考察了一个小时,他期望,在这个特殊时期,电子商务能助贸易一臂之力,协助企业摆脱困境。而在当时,专家们也普遍认为,上网做生意,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是这个“非常时期”最可行、最安全的救市良方。对于将目标锁定在中小企业的阿里巴巴而言,这委实是个天赐良机。“最需要网上交易信息的正是中小企业。”马云也如此表示。

多年以后,阿里巴巴B2B业务的CEO卫哲也曾总结表示,“我今天说,没有遇到‘非典’,可能阿里巴巴就没了,‘非典’给阿里巴巴作了最大的推广,当时是每个人被迫都必须要用互联网的。”

但在发现“非典”病例之后,阿里巴巴的办公场所被隔离了12天——5月7日至19日,几乎所有员工都开始在家办公。

5月6日下午4点,戴着大口罩的马云,向大家宣布了这个消息。同时,全体员工在家办公的通知也已发出,大家戴上了口罩,抓紧时间打点家里办公所需的一切。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工程部的技术人员就为员工家里的电脑设置好了工作所需的必备装置。

“在‘非典’的时候,一天之内所有的交易服务都不受影响,所有流程全部更改。”几年后,戴珊谈起当时的情景时,仍对此颇为自豪。每天早上8点多,大家会打开电脑。“每天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只是不像以前一样面对面,到中饭的时候,就去弄点吃的,下午1点多就会回到电脑前,晚上八九点员工还在一起娱乐。”事实上,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并未因转移到网上而受到影响,“晚上,大家还会在网上‘飙歌’,反正也没什么事,都是自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