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贯云石(略)
“原文”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么]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译文”
澄清的湖面有荷花的倒影,湖边有金黄的菊花绽放。迷人的西湖,迷人的钱塘,满目秋光。枯萎的荷叶下面藏着对对白鹭,它们可是在编织爱情的故事。秋风阵阵,飘来桂花的清香。我站在雷峰塔畔眺望,啊,那茫茫一派,是浩浩钱塘江。眼底是静静的西湖水,闪着银光,不远处的钱塘江潮,波浪追逐着波浪。天边已升起一弯新月,从北国飞来的新雁啊,两行三行。
“赏析”
贯氏[正宫·小梁州]包括春、夏、秋、冬四支曲子,分别歌颂杭州西湖四季的不同景色,《秋》曲集中描绘西湖和杭州城的秋光秋色,宛然是一幅以西湖为中心杭城秋色图。前五句有如现代影视的近镜头,近距离地观察西湖之美,从视角、触角、嗅角的不同侧面感知西湖秋光的斑斓色彩和诱人的气息。后六句,作者站在雷峰塔边,放眼杭城,浩浩的钱塘江,壮观的钱塘潮,秀丽的西湖水,天边的斜月,北来的新雁,种种景物,尽收眼底,构成气势飞动、视野开阔的壮丽境界。如果说前五句着力赞颂的是西湖的秀美,后六句则突出歌唱这千年古城的壮美。作者刻意将壮美与柔美组合在一起,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西湖和杭州的金秋丰富而迷人的景象,像一位高超的画家,兼有工笔刻画和泼墨写意的非凡技法和气度。
[中吕·红绣鞋]挨着靠着
“原文”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译文”
双双坠入爱河的一对儿,挨着靠着同坐在窗台儿,相偎相抱枕着月牙枕唱着歌儿。听着更鼓,数着更鼓,担惊受怕,已敲过了四更鼓。四更已过,情未足。情未足,可奈何?夜色如飞梭。天哪,你再闰一更碍着甚么!
“注释”
[云窗]窗棂上刻有云卷的窗子,泛指华美的窗子。[月枕]月牙状的枕头。[更]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约两小时。四更,夜将尽。[更闰一更]将夜延长,增加一更,再重复一次四更。闰,阳历有闰日,夏历有闰月。闰更,戏说而已。
“赏析”
这是一支有香艳色彩的情曲,大胆描写坠入爱河的偷情者热烈相爱的情态,坦率、直白,有浓厚的市井气息和民歌风味。小令接连使用了八个带“着”字的动词,既恰切地表现了相爱者的甜蜜,又生动刻画出他们担惊受怕的心态。黑夜保护着这对偷情者,他们深怕黑夜告退而不得不分手,因之他们异想天开——“更闰一更”。这种别致的遐想,与《诗经·鸡鸣》中那位男士硬是不承认鸡叫,而说那是“苍蝇之声”,硬是不承认天亮,而说那是“月亮之光”,有异曲同工之妙。“顶真”的修辞手段,则使小令更具旋律感,给读者以一气呵成、痛快淋漓的印象。
[双调·清江引]惜别
“原文”
玉人泣别声渐杳,无语伤怀抱。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译文”
送别心上人的哭泣声越来越细,渐渐消失,美人儿默然无语,她的心更伤悲。桃花源般的温柔乡啊,转瞬间如此寂寥,绵绵细雨洒落在萋萋芳草,啊,春天和快乐都被他带走了!
“注释”
[玉人]绝色的美女。唐代诗人杜牧有“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佳句。[武陵源]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虚构的理想国桃花源,位于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地区)。此处指代抒情主人公的家园。[将(jiāng)]与“带”同义,带走的意思。
“赏析”
《惜别》以细腻的笔触描述送别远行人之后独守闺中的女子寂寞孤苦的意绪,与贯云石那豪迈旷达之作迥然有别,显得分外婉约而深微,体现出其散曲创作风格的另一面。小曲以泣声中断默然无语来概括玉人的神态,又以家园寂寞、春雨霏霏、芳草萋萋的悲凉氛围来烘托她的心境,细雨连芳草更令人联想到玉人儿春愁绵绵、相思无限,这样一位独处无偶多愁善感的女性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双调·清江引]立春
“原文”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译文”
妇女们头上的金钗摇动,宜春发髻横斜,村边的树梢萌发新叶。水塘解冻,春风吹起绿波,立春的节气来到了,大地升腾起暖暖的气息。衙门口在鞭打土牛儿,土牛儿将春天载来了!
“注释”
[金钗]妇女头饰,插在发髻上的两股簪子,以金银之类贵金属打造。[春燕]妇女戴在髻上的燕形丝织物。据《荆楚岁时记》,立春那天,妇女将此种燕状丝织物戴在发髻上,并贴“宜春”二字,又称宜春髻子。[木杪(miǎo)]树梢。[火候]节令。[土牛儿]古代习俗,立春前一天,在官署门口塑泥牛一只,立春那天早晨人们用鞭子抽打土牛,称作“打春”。
“赏析”
《立春》是一支迎春曲,又像一幅风俗画。在短短五句三十个字里,描绘了立春之日大自然的景象和民众的迎春活动,先是写妇女们发式的美化,接着铺陈树梢吐出新绿、水塘微波荡漾、大地暖气融融的光景,最后展示官民们鞭打土牛儿的祭春仪式,将春天的气息和民间迎春的喜悦渲染得葱葱茏茏,有春风扑面而来的感觉。小令的语言精粹、准确、情趣盎然。作者在题下小注中说:“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句各用春字。”贯云石严格地实践了这个要求,使小令在形式上显得分外新颖别致。据《至正直记》所载,贯云石赴一位朋友的宴席,这天正值立春日,座上客人请他即席赋《清江引》,并提出如小注中提及的限制。贯云石欣然命笔,一挥而就,文思之敏捷,令人称奇,“满座皆绝倒”。
[南吕·金字经]紫箫声初散
“原文”
紫箫声初散,玉炉香正浓。凉月溶溶小院中。从,别来衾枕空。游仙梦,一帘梅雪风。
“译文”
她吹奏的箫声似乎刚刚消散,玉炉正飘着浓浓的香气。可是小院里已不见她的踪影,只有洒满的月光,令人顿生寒意。衾枕凄然空余一半,也许在梦里才能与她重逢。梅花似雪飘过窗帘,飘落我的梦。
“注释”
[玉炉]焚烧香木以净化空气的炉子,未必是玉制。玉炉,形容炉子的华贵。[衾(qīn)]被子。[游仙梦]梦入仙境,与相爱的女子幽会。唐人小说有《游仙窟》叙述浪漫才子在美女如云的去处享尽艳福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支含蓄婉约的相思曲,也许是记录着作者自身一段已成过去的情事。开篇两句是对甜蜜往事的追忆,似乎与那女子相恋相守的日子就在昨天。接着,抒情主人公回到现实,但见院中溶溶月色,但已不见佳人的身影,室内则更觉冷静孤寂;于是,他祈盼做一个好梦,在梦里与她相会。结尾一句“一帘梅雪风”,给读者以美丽的遐想,似乎梅花似雪落入有情人的梦境。小令意境浑圆,含而不露,以优美的自然景色衬托着抒情主人公淡淡的忧伤,别有一番韵致在其中。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中期杰出的散曲家,著名的勤政爱民的清官。二十岁出仕,历官礼部令史、御史台椽、堂邑县尹、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为权贵所不容,恐及祸,变姓名遁去,时年四十。二年后,复被擢用,官拜礼部尚书,因上书劝谏新即位的英宗皇帝宜“崇俭虑远”,帝大怒,遂弃官归隐。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应征召为陕西行台中丞,赈救灾民,积劳致疾,卒于任所。生平事迹见《元史》本传。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今存小令161首,套数二篇。
[双调·庆东原]海来阔风波内
“原文”
海来阔风波内,山般高尘土中,整做了三个十年梦。被黄花数丛,白云几峰,惊觉周公梦。辞却凤凰池,跳出醯鸡瓮。
“译文”
在海一般阔的政治风浪中扑腾,在山一般高的官场尘土中挣扎,为官三十载啊,像做了三十年的大梦。突然我漫步在菊花丛里,悠然面对几座白云飘渺的山峰。啊,我大梦已醒,告辞凤凰池那巍峨的宫殿,如同跳出那长满蠓虫的酸酒瓮。
“注释”
[三个十年梦]张养浩从20岁出仕至52岁时第二次辞官归隐,除去40岁至42岁期间第一次辞官在乡,先后为官近三十年。[被]通“披”。[黄花]菊花。[周公梦]《论语·述而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来,人们把梦称为周公。如唐诗人卢仝有诗云:“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叩门惊周公。”(《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凤凰池]禁苑中池沼,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书省所在地,这里指代朝廷。[醯鸡瓮]酸酒瓮。酒酸生蚋(蠓虫),这种小昆虫又称醯鸡。
“赏析”
此曲是作者于52岁时第二次辞官归隐之后,对人生道路的反省。反映了他对宦海风波险恶的深刻认识,表现出无官一身轻的快活心境。他将自己三十年的官宦生涯比喻为大梦一场,梦醒之后,穿行在菊花丛中,与白云缭绕的青山相对,别有一番高洁清爽的感受,与那酸酒瓮似的官场的恶浊气氛形成强烈对比。由于作者有长期的宦海沉浮的经历,因之此曲的情感尤其显得真切而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