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代名曲
8985800000022

第22章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养浩(略)

“原文”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译文”

天地间有生命的东西都焦枯了,这场及时雨啊,浸润天地万物,让大家活过来了。天地重新带来了生机,风云激起人们生活的热望。农夫们,穿着绿蓑衣在雨中手舞足蹈;和着我的节拍,纵情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

“赏析”

《四月一日喜雨》抒发作者在久旱逢甘雨与农民同乐时欢快热烈的情感,这是一种无法抑止发自内心的欢乐,充分体现出张养浩的民本思想和高尚人格。尚难推定此曲的写作时间,如果是写于天历二年(1329)在关中抗旱赈灾期间,这种与农民休戚与共的情绪则更容易理解了。关中此次旱灾极为严重,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作者抵达陕西行台任所之后,“登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元史》张养浩本传)。如此勤政爱民的官吏,面对浸润生灵的喜雨,面对欢天喜地的灾民,他的诗便自然从心底涌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开篇四句为二个对仗句,写出及时雨的效果和农民重新从心头燃起的希望。后四句,作者与农夫同欢乐的景况,得到形象生动的展示;将无数农民穿着蓑衣和着作者唱诗的节拍在雨中劲舞的动人场面,呈现在读者眼前,显示出作者与农夫之间情感的交流。

[中吕·喜春来]路逢饿殍

“原文”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译文”

路上遇着饿倒在地的人要亲自安慰,遇着流亡逃荒的百姓要细细询问。满城都说我是个好官,可是我不禁暗自发笑:咳!只不过落的满头白发而已。

“注释”

[流民]遇到灾荒或兵乱离开乡土流落外地的老百姓。[哂(shǎn)]讥笑。自哂,自我嘲笑。

“赏析”

此曲无疑是作于天历二年(1329)张养浩赈灾关中期间,是作者勤政爱民的自我写照。小令质朴无华,真切地写出了身为行台中丞的作者关心民间疾苦的情景。但作者的自我记录,并非出于自我夸耀,而是有无限感慨寄寓其中。因为在作者的宦海生涯中,曾二次上书纠弹时弊和劝谏帝王,却均遭嫉恨而不得不辞官遁世,而此次从山东老家被皇帝征召执行艰巨的救灾使命,无疑是出自作者的民本思想和历史责任感,并不是图名图利。作者深知在混浊的政治环境中,不管如何地勤政也未必能博得帝王和权贵的赞许,惟有百姓的口碑能使他得到慰藉而已。然而,生命为苦难的百姓付出,他是心甘情愿的。所以末两句“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不是牢骚,而是许身于国许身于民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是无怨无悔的心声。鲁迅说过,中华民族有脊梁。张养浩,大概是构成这脊梁的一个小分子吧!

[中吕·朱履曲]才上马齐声儿喝道

“原文”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译文”

官僚们出行好风光,才上马便有衙役在前头吆喝清道,大呼小叫,百姓们纷纷躲逃。那晓得,这是杀身之祸的根苗,一直将你引到深坑里,你才心焦。那时候祸来了,哪里去躲,皇帝老子发怒,怎能求饶?当年前呼后拥的威风不见了。

“注释”

[喝道]古代官僚出行,有衙役持仪仗作先导,在前面清道,吆喝行人躲避,谓之“喝道”。[送了人]将人送到死处。[天怒]天,古人心目中的主宰;皇帝为天子,行使天的权威。天怒,实际指最高统治者皇帝发怒,怪罪臣僚。

“赏析”

此曲反映作者对宦海风波险恶的清醒认识,是一支警世曲。告诫那些平日威风八面的官员,切不可忘乎所以,应当意识到自己得意之时正藏伏杀身之祸。因为在“天怒”之前,是难以饶恕的。所谓“天意从来高难问”,皇帝的心思难以揣测。拥有绝对权威的天子,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维护自己的威严,或者为了照顾某一宠臣、某一集团的利益,即便是心腹之臣、朝廷栋梁也往往会成为可怜的牺牲品;更不用说那些敢于上逆耳之言、触犯龙颜者的命运了。张养浩本人两次遁身归隐,便是迫于无奈的全身之策,他算是逃脱祸害的幸运儿。所以,此曲是作者以过来人的切身体验向官僚们发出的告诫,决非是空穴来风。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如同听到号令,聚拢在一起;波涛汹涌,那是黄河发出的怒吼。里面是华山,外边是黄河,进入关中平原的咽喉——潼关,夹在山河之间。啊,我站在潼关,西望千年古都长安,不禁心潮起伏,脚步徘徊,那里曾是秦始皇汉高祖苦心经营的地方,如今万间壮丽巍峨的宫殿都变成了土,这怎能不叫人伤感!王朝兴起时候啊,老百姓受苦受难;王朝灭亡的时候啊,老百姓还是受苦受难。

“注释”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通往关中平原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河表里]山,指华山;河,指黄河。表里,指华山在潼关之西(内),黄河在潼关之东(外),山河互为表里,形容潼关形势之险要。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在晋楚城濮之战前子犯分析晋国形势说:“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西都]指长安,今西安,西汉时为首都,东汉建都洛阳,后人称长安为西都。[踌蹰]徘徊不前,心潮起伏。[经行处]苦心经营的地方。[宫阙]宫殿。阙,皇宫前左右的望楼。

“赏析”

《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最成功的散曲作品,也是元散曲中著名篇章之一。此曲是作者于天历二年(1329)应皇帝征召到陕西赈灾途经潼关时所作。以深沉的格调抒发王朝兴衰的感慨,表达了对人民苦难命运的深切关注,触及到了人民苦难的根源在于王朝制度存在本身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历史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概括力。小令将写景、抒怀、议论融为一炉,气势雄浑,视野开阔,见解深刻。头三句,描写潼关的形势,由于赋予山河以人格化的动感特征,让人感到作为关中门户的潼关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险要。然而,表里山河的天然屏障并未能避免秦王朝、西汉王朝覆灭的命运,严峻的历史不能不令人深长思之。于是,作者接着用四句俯仰古今:他眺望长安,追想当年秦始皇、汉高祖在那里苦心经营,耗尽民脂民膏,建筑起豪华壮丽的宫殿群,如今安在哉?为什么他们都未能按照原来的意愿,让王朝永存,传之无穷呢?作者没有沿着这个思路去寻求答案,而笔锋陡转,将目光投向为帝王们所驱使的千千万万的民众,在小令最后呼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出封建王朝的兴亡,最遭殃的始终是老百姓这一铁的事实。这就意味着改朝换代,并不能改变老百姓苦难的命运,王朝本身是老百姓苦难的源头。这是从小令的四句议论,必然推出的一个结论,也许作者并未能自觉意识到这一点。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原文”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我站在骊山,眺望四方,当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隔天遮日的阿房宫,穷极奢侈的宫殿群,今在何处?楚霸王项羽已将它付之一炬!只见野草在冷风中萧瑟,野水绕着那块埋葬香艳的废墟。遗恨千古,迷茫烟树。东周列国也罢,秦大帝国也罢,败亡的西楚也罢,胜利的刘汉也罢,赢家,都变成了土,输家,都变成了土。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唐代在此建有华清宫。[阿房(páng)]秦始皇所建的极其豪奢的宫殿群,秦亡被项羽焚毁。[萦纡(yū)]环绕。

“赏析”

《骊山怀古》是张养浩于天历二年(1329)在陕西主持赈灾时所作。他以冷峻的目光回顾历史,对当年赫赫扬扬的帝王伟业取彻底否定的态度。虽然作者的着眼点是阿房宫的废墟,但他所嘲笑的不仅仅是秦始皇,所有为建立帝业、维护帝业而相互杀戮、荼毒生灵的赢家和输家都在他嘲笑之列,嘲笑他们所苦苦争夺、苦苦经营的财富通通化为乌有。“赢,都变了土;输,都变了土。”这似乎过于消极,但这不过是写实。新王朝兴起时,新统治者为满足私欲,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建筑起象征富贵和权力的宫殿楼台;而当王朝走向破灭之时,那些要猎取权力的好汉们,又毫不吝惜地放把火,将这一切化为灰烬。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总是如此周而复始。在张养浩生活的14世纪初,长安城已看不到秦汉唐时期的辉煌宫殿了,这怎能不令具有民本思想的诗人感慨系之。联系《潼关怀古》作者所表达的对民众命运的关切,我们可以认为《骊山怀古》对帝王基业的否定,依然是出于作者对百姓命运的关切,因为统治者赢输之间所耗尽的都是百姓的血汗啊!

“作者简介”

白贲(约1270—1330前)字无咎,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祖籍太原文水。曾任温州路平阳州教授,南安路总管府经历。“元散曲史上最早的南籍散曲家之一”(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但仅存小令2首,套数3篇。其中[正宫鹦鹉曲]的创作权尚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