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宋方壶,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元顺帝至正(1341—1367)年间,在华亭莺湖修筑别墅,四面有窗,室内洞然,饮酒对弈,游乐其中,以海上仙山比拟,室名“方壶”,因以为号。今存散曲小令13首,套数5篇。
“原文”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什么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译文”
近望青山,青山与我朋友相待;抬头看云,白云与我会心相爱。紫罗袍黄金带,进不了我梦里来。有一间茅草屋,有一篱野花开,管什么王朝兴废,谁家成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里住着,有多自在。贫贱呵,浩然正气不能改;显达呵,大济苍生志向不能改。
“赏析”
《道情》道出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心志。表白要与青山、白云为友,安于素朴贫寒的生涯,远离达官显贵,甚至连做梦都梦不到做大官的事。可见作者对元末政治现状的厌恶,在淡泊宁静中显出激愤。但作者的内心深处并非完全没有功名之念,因为最后一句:“达,志不改”。便透露出他心底的秘密。假如压根儿弃绝红尘,还有什么“达”可言,还有何“达,志不改”的宏愿?足见在作者的潜意识里依然存在着“入世”的念头,希望一旦显达起来,实现大济苍生的志向。所以《道情》在宣扬隐居之乐的同时,作者并未泯灭积极入世之心。不过他的“达”是为了实现“志”,这“志”大概就是李白当年宣示过的“达则兼济天下”了。他的“达”与仅仅为了获得“紫罗袍共黄金带”,恐怕是不尽相同的。但作者筑室莺湖,署以“方壶”,可知宋氏归隐的日子过得相当高雅舒适,曲中所谓“陋巷箪瓢亦乐哉”,不过是安贫乐道情志的象征,他决未穷到这个地步。
[双调·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原文”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译文”
今夜天无纤云,月色皓洁,想必嫦娥在婆娑起舞。从古到今,是谁将这面高悬空中的铜镜打磨?年年到中秋之夜,总是如此光亮浑圆。遥望碧空,我无法向嫦娥发问,你在广寒宫里快活么?我独自坐在清光里,歌唱这白雪般的清辉,月儿你今宵如此团圆,我却孤身一个。
“注释”
[居庸关]长城主要关塞,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境,著名的八达岭就是居庸关的北口。[蟾影]指月宫。在古代神话传说里,月中有蟾蜍。[婆娑]舞姿。[镜磨]古代传说中,月亮是一面铜镜,有大力士不时打磨,使之保持光洁。[广寒宫]传说中的月宫。唐玄宗于八月十五日神游月亮,见一大宫殿,标“广寒清虚之府”(《龙城录》)。“广寒宫”一名由此而流传。[清光]皎洁的月光。
“赏析”
此曲描述作者于居庸关中秋赏月的感受,在展示明月之夜清凉皓洁的美景的同时,抒发悠悠的思乡情怀。作者将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融会到小曲中,使月夜生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又以与月对话的方式,表达他的乡思,赋予清冷的月以些许人情味,并衬托出游子的孤独与寂寞。
“作者简介”
王举之 元后期散曲作者,生平事迹不详。今存散曲小令23首。
[仙吕·一半儿]开书
“原文”
泪痕香沁污鲛绡,墨迹淋漓损兔毫,心事渺茫云路遥。念奴娇,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译文”
美人儿的泪痕沁污了鲛绡,尚散发出幽香,从那淋漓的墨迹,想必她写秃了毛笔,寄托着她无尽的相思,传达出云天相隔着的惋叹。美丽娇嗔的念奴啊,你把爱和怨,夹杂在一半行书一半草书里了。
“注释”
[书]书信。开书,将书信打开。[鲛绡]传说中的海上鲛人(人鱼)所织的薄纱。这里指书信的材料绢帛。[兔毫]用兔毛为原料的毛笔。[念奴娇]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的歌女。元稹《连昌宫词》:“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词牌子《念奴娇》的产生恐与念奴的故事有关。念奴在此曲指代给恋人写信的女子。娇,是收信人对念奴的赞赏之词。[行书]汉字书体中的一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
“赏析”
《开书》朦胧迷离,开信人是男子还是女子,颇费思量。开信人似应是男士,是他从信中读出了写信人对他的思念和幽恨。首先引起他注视的是沁污书信的泪痕,这暗示写信人一边写一边哭的情态;然后是发现墨迹淋漓,这进一步暗示写信人情绪始终非常激动,难以控制笔墨;再下来,才透露信中所传达的是女子无限的离恨别情和难以言说的悲伤。收信人的情绪无疑受到影响和冲击,最末二句“念奴娇,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当是他心中发出的关爱和呼唤。由此看来,《开书》的构思颇巧妙,它不像一般写闺中人相思的曲子那样,采用第一称,由闺中人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男士的眼睛,透过闺中人的书信,来揭示女子的神情心理,因之给人以真切而新鲜的感受。相思题材已被千百次重复,《开书》的写作可谓是挖空心思了。
[中吕·红绣鞋]秋日湖上
“原文”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柳塘新雁两三声。湖光扶不定,山色画难成。六桥风露冷。
“译文”
远眺荒林中的红叶,激起我的酒兴,近观我手栽的菊花,禁不住涌起诗情。北来的新雁栖息柳塘,呀呀地啼鸣。西湖的波光啊,变幻无定;四围山色啊,更是画笔描不尽。等到夜色降临,秋露落满六桥,秋风习习抚行人。
“注释”
[老圃]种植花木园圃的人。这里是作者自况。[六桥]元代钱塘十景中有“六桥烟柳”,当在西湖边。[新雁]从北方飞来越冬的雁。
“赏析”
《秋日湖上》是一幅西湖秋光图,作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知西湖的秋色、秋声和秋气。面对着绚烂的红叶、金黄的菊花、澄澈的湖水、呀呀啼鸣的新雁、沾满夜露的六桥,作者心中涌起赞美的诗情,丝毫没有伤感和悲凉,在情调上有别于一般吟咏秋光的曲子,这正是它的成功处。
[中吕·红绣鞋]栖云吊贯酸斋
“原文”
芦花被西风香梦,玉楼才夜月云空。栖云山上小崆峒。蟠桃仙露种,诗句古苔封。教清名天地中。
“译文”
芦花被的故事已像梦一样散去,如今你成了玉楼的仙人,飘渺在广漠的月空里。你藏修的栖云山,本已是仙人所居,又何必远离它而仙游。啊,你也许已尝到仙露浇灌生长的蟠桃,可是你栖云庵里留下的诗碑,却被苍苔覆盖了。贯公啊,苍苔岂能掩盖你的风流倜傥,你的清名已长留天地之间。
“注释”
[贯酸斋]贯云石,元代开国功臣阿里海涯之孙,竟放弃一切爵禄,归隐江南。事迹已见本书《正宫小梁州·朱颜绿鬓少年郎》的作者简介。[栖云]指杭州东南凤凰山的栖云庵,是贯云石潜心学佛的地方。[芦花被]贯云石漂泊江湖,偶过梁山泊,见渔夫织芦花为被,想以绸子换芦花被,渔夫要求他写一首诗,贯援笔立成,于是拿走了芦花被(欧阳玄《圭斋集·贯公神道碑》)。[玉楼]道教徒幻想的仙人所居之地。据《十洲记》称:昆仑山有三角,其一角为天墉城,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崆峒]又作空同,道家幻想的仙人所居之地。《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蟠桃]仙桃。《十洲记》云:东海有山,名度索山,上有大桃树,蟠居三千里,曰蟠桃。
“赏析”
此曲是王举之为凭吊奇人贯云石而作。站在昔日贯公潜修佛学的栖云庵来凭吊他,王举之感慨良深。贯公短促的一生(只活了三十九岁)奇行甚多,他一而再地拒绝爵禄,最终归隐江南,在天目山拜访中峰禅师之后,自觉道味日浓、世味日淡,遂到栖云庵参禅学佛。如今这贯公藏修之所却早已寂然不见奇人的踪影,惟见苍苔覆盖他的诗碑。贯公身在何处?这是王举之首先想到的。按照道家和道教的观念,王氏以为贯公已在遥远而清凉仙界,成了十二楼中的仙人,也许已经尝过仙露滋养的蟠桃了。贯公昔日绸缎换芦花被的佳话,已如梦一般过去,徒然留给人们美好的谈资而已,目睹那布满苍苔的贯公诗碑,作者不禁惆然。然而,他立即感到贯公虽已仙去,身后萧然,可是他的清名远播天地之间,贯公有知亦当欣慰了。由此可以看出,王举之总体上以道家和道教的尺度评价贯云石,同时又未能完全摆脱世俗观念的影响,字里行间仍隐约地为贯公的早逝而惋惜。
“作者简介”
周德清(约1280—1351年后)字挺斋,江西高安人。宋代词人周邦彦的后人。工乐府,善音律。有感于世人作散曲而用韵不规范,遂著《中原音韵》“以为正语之本,变雅之端”。散曲创作今存小令31首,套数3篇。《录鬼簿续编》有小传,称赞“德清之韵,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