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900000000055

第55章 箴言四十九活到老 学到老

第二篇第四十九章 箴言四十九活到老 学到老

《托拉》应反复研读,因为它包罗一切;要对它反思,直到老去也要孜孜不倦;学习《托拉》不得心神不安。这是最好的准则。

——《塔木德》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犹太人曾被多次召集起来学习上帝授予他们的律法。摩西这样命令各长老:“把你们各支派的男人、女人、孩子都召集来,将这些律法说与他们听,让他们研读。”

摩西死后,约书亚成为犹太人的领袖。上帝第一次召喻他就说:“这《律法书》不能离开你的嘴,要日夜诵记,好使你谨守书上所写的每一句话。”

在犹太教中,勤奋好学不只是仅次于敬神的一种美德,而且也是敬神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把学习和研究提到这样高度的,几乎绝无仅有。

《塔木德》中写道:“无论谁为钻研《托拉》而钻研《托拉》,均应受到种种褒奖;不仅如此,而且整个世界都受惠于他;他被称为一个朋友,一个可爱的人,一个爱神的人;他将变得温顺谦恭,他将变得公正、虔诚正直、富有信仰;他将能远离罪恶、接近美德;通过他,世界享有了聪慧、忠告、智性和力量。”

学习之为善,在于其本身。它是一切美德的本源。

12世纪的犹太哲学家、犹太人的“亚里士多德”,精通医学、数学的迈蒙尼德明确把学习规定为一种义务:

“每个以色列人,不管年轻年迈,强健羸弱,都必须钻研《托拉》,甚至一个靠施舍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讨的乞丐,一个要养家糊口的人,也必须挤出一段时间日夜钻研。”

由这一原则所带来的结果是形成了一种全民学的传统。尽管并非人人都有“研习”的能力,但确实人人都把各种程度的“研习”视作当然之事。

这样一种为学习而学习的传统,对长期流散的犹太人尤其是其中的青年人来说,在调节其心理、保持其民族认同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即使从现代的立场上看,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培养、激发人们的学习积极性的价值观念来说,也深深浸透着犹太人的独特智慧。

在犹太人看来,不管一个人到了多大岁数,也不论他有多么贫穷,只要他是人,就可以学习。人们可以透过学习保持“青春”,保持年轻人的心态,还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财富”,取得精神上的富足。

“忍冻学习的西勒尔”的故事,是一个为犹太人熟悉的故事:

名垂千古的西勒尔年轻的时候,抱着一个很大的希望,那就是专心致志研究《塔木德》。可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裕的金钱。因为他实在太穷了。

在左思右想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办法:拼命地工作,靠工钱的一半过活,把剩下的钱送给学校的看门人。

“这些钱给你,”西勒尔对看门人说,“不过,请你让我进学校去听课,我很想听听贤人们在说什么。”

西勒尔就靠着这种办法听了不少课,可是他的钱实在太少了,到最后他连一片面包也买不起。这时候,看门人坚决地拦住了他,不再让他走进学校一步。

怎么办呢?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沿着学校的墙壁慢慢爬上去,然后躺在天窗边。这时候,他就可以清楚地看见教室里面上课的情形,也可以听到教师讲课的声音。

安息日前夕,天寒地冻,冷风刺骨。第二天,学生们照常到学校去上课,屋外阳光灿烂,可是屋里却漆黑一片。

原来,西勒尔躺在天窗上,已经被冻得半死。他在天窗上已经躺了整整一夜了。

从此以后,凡是有犹太人以贫穷或者没有时间为借口不去求学,人们就会这样问:“你比西勒尔还穷吗?你比他还没有时间吗?”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些话:

“对于像孩子那样学习的人,我们把他比做什么呢?就像用墨水在新鲜洁净的纸上书写。

但对于像老人那样学习的人,我们把他比做什么呢?就像用墨水在破旧不堪的纸上书写。

世界只为了学童们的呼吸而持久存在。”

拉比阿基瓦是一个贫苦的牧羊人,直到40岁才开始学习,但后来却成了最伟大的犹太学者之一。

拉比阿基瓦在40岁之前什么都没有学过。在他与富有的卡尔巴?撒弗阿的女儿结婚之后,新婚妻子催他到耶路撒冷学习《律法书》。

“我都四十了,”他对妻子说,“他们都会嘲笑我的,因为我一无所知。”

“我来让你看点东西,”妻子说,“给我牵来一头背部受伤的驴子。”

驴子牵来后,她用灰土和草药敷在驴子的伤背上,于是,驴子看起来非常滑稽。

他们把驴子牵到市场上的第1天,人们都指着驴子大笑。第2天又是如此。但第3天就没有人再理那头驴子了。

“去学习《律法书》吧,”阿基瓦的妻子说,“今天人们会笑话你,明天他们就不会再笑话你了,而后天他们就会说:‘他就是那样’。”

阿基瓦妻子的意思就是他40岁去学习,即使别人会嘲笑他,但是第3天就不会嘲笑了,因为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

因此,犹太人常把西勒尔说过的一句名言挂在嘴边:“此时不学,更待何时?”以此激励自己或鼓励别人去学习知识。

只要是活着,犹太人总是不停地学习。因为对犹太人来说,学习是一种神圣的使命。犹太人认为到达天国以前,人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学问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有的犹太人一向秉持着这样一种观念:肯学习的人比知识丰富的人更伟大。

在犹太人眼中,学问不只是学习,而是以本身所学为基础,自行再创造出新东西的一种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另一个教师,也不是人的拷贝,而是在于创造一个新的人。

在犹太人看来学生有4种:海绵、漏斗、过滤器、筛子。

海绵把一切都吸收了;漏斗是这边耳朵进那边耳朵出;过滤器把美酒滤过,而留下渣滓;筛子把糠秕留在外面,而留下优质面粉。

因此,犹太人倡导:学习知识,应该去做筛子一样的人,只有学习才能使人更接近完美。

日本人和犹太人对学习态度有很大区别。

日本人把做学问称作“勉强”(在日语中,做学问一词即为汉字“勉强”。),意为强制性地激励自己努力学得一技之长。在做学问上,日本人也需要激励和强制的手段。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私塾,日本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是“痛苦的”。

和日本人的“勉强”相对,犹太人把学习称作“重复”。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亲自读、说、听,多遍地练习,最终将文章全部内容记住。这种韧性在犹太人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韧性是在犹太人的生活方式中养成的。年复一年,犹太人在自己的节日到来之际,整整一周时间都会吃一种无味的面包,以体味辛劳的感觉。饭后,他们还要诵读经文,感谢上帝的恩赐。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遵守着这种传统。

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的犹太子女,即使不聪明,也会不断地通过练习和复习来达到对某事物的理解。正是这种努力进取的热情使犹太人比别的民族明显高出一筹。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犹太人对教育的热情早就人所共知。在希伯来语中,教育是“hinukh”,有服务、奉献之意。就是说,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能为上帝和社会做贡献的人才。

犹太人喜欢探索,敬畏事物背后隐藏的神秘。犹太人关心的问题不是人类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拥有了多深的造诣和洞察力。

犹太人在教育方面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贯彻完全的幼儿教育和一生学习的生涯教育。对日本人来说,“勉强”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但是,对于犹太人,学习却是一生的课题。

70多年前,有一个基督教徒想在街上雇一辆马车。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排犹太人的马车。走近一看,马正在吃草,却找不到车夫。他就问在路上玩耍的小孩:“车夫哪去了?”小孩回答说:“在车夫俱乐部吧。”于是,这个基督教徒就来到街道深处的车夫俱乐部,看到在狭窄的屋子里面,车夫们都在学习《塔木德》。虽然是车夫,但他们一有时间就学习圣书。

这就是传统犹太人的写照。

犹太人实行的是“投入式”学习法。

在研究《塔木德》的学院里的学生中,很多都是从早到晚一直学习的。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捧着书,口中不停地读着什么。这种学习热情真是让人感慨万分。

犹太人的学习方法可以称作“投入学习法”。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动用全身的器官进行辅助。

犹太人学习是将眼睛看、口读、耳朵听等各种方式综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地阅读。课文虽然单调,但他们可以用一种旋律来吟读。这种旋律和他们以圣歌为原形改造的歌曲(做礼拜时吟唱)的风格一样。无论是《圣经》还是《塔木德》,他们都用这种旋律来吟读。

犹太人读书的时候,除了抑扬顿挫地朗读,还要按一定的节律左右摇摆。他们一边用右手按着课本,一边动用所有能想到的身体器官,按照文章的意思,将自己完全投入进去。这种同时使用看、读和听的学习方法,比单纯默读效果好多了。

犹太人早礼拜的祈祷文有150页左右,如果每天早晨都反复朗读,谁都可以记住。

普通的犹太人很少能用希伯来语将《圣经?旧约》全部背诵出来。但《塔木德》的研究者却有人能记住经文的全部内容,他们就是用带有节律的吟读的方式将《塔木德》“印”到大脑里面去的。他们在记忆文章的线索时,经常先背诵某一提示性的句子,然后再反复诵读《圣经》和《塔木德》,直到眼前能出现所背文句的出处。

犹太人海歇尔博士就有这种卓越的记忆力。有一次,一个学生给他借来一本非常珍贵的书。因为不断地遭受迫害,犹太教的典籍多数已经流失,那本书就属于残存不多的孤本之一。

古籍书店表示要把这本书送给他,而东岸书屋表示要帮他影印。海歇尔博士用两三天读完了这本书,便对学生说:“谢谢你了。这本书已经全在我的脑子里了。”

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视学习为终生使命,再加上自己特有的“投入式”学习法,犹太人由此获得比其他民族更胜一筹的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