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9003400000002

第2章 概读:南北分野的状况

1.南北分野的特性

一条黄河,把中国分为南北。

一条长江,又把中国再分为南北。

一个长达三百五十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更把南北概念,牢牢地拴在了中国人的根性上。

中国地域的自然分布,中国政治的人为格局,已然造成了南北文化心理结构的分野。

这种历史上的南北分野,已被许多学者反复论证。如北方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烈士贞女,而南方多秀才书生、师爷谋士、才子佳人。

2.南北的性格差异

我们中国人的生性很复杂,很特别,很奇异,也很别致。

“生性”这一语境,指一个人的出生地与这个人的性格及外貌,都有着休戚相关的天然关系,甚至决定了一个人在一生的兴衰荣辱、成败得失、沉浮起伏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就理所当然地注定了——同是吃五谷杂粮,但人的习性造化就是不一样。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在不同的地域也就自然而然地滋生出各种各样的习性殊异的人物来。其中不乏性情温良敦厚、知书达理的人物;也有性情乖张鲁莽好斗、恃才傲物、狂放而不知收敛者;也有行事诡异怪癖、圆滑刁钻算计的人;还有言语刻薄、轻诺寡信或偏狭任性、文雅淡泊者等等。

然而,归根结底,中国南北地域的分野,不仅带来了外貌、性格上的差异,同时也带来了浓厚的乡土意识的差别。

3.南北的外貌特征

中国人的一般特征是:身材中等;肤色浅黄;黑发且发型较直;额头宽阔;眼睛多为深褐色;眼睛与眉骨齐,无凹陷;鼻子中等宽、鼻梁中等高,偏扁平;颧骨突出,面部扁平;嘴部不前突,嘴唇不厚不薄,身上体毛稀少。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真正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三项特别的生理印记:一是铲形门牙,两颗门齿的两侧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形似铲子,白种人只有8.4%的成人具有这种门齿;二是青斑,新生婴儿屁股的骶部等部位有青灰色斑块,而白种人和黑种人婴儿均无青斑;三是内眦褶,即眼的内角处上眼睑微向下伸展,遮掩泪阜而成一个小小的皮褶,亦称蒙古褶。

南北相貌以北方人和华南人为典型,区别包括:北方人“丹凤眼”较多见,华南等地的人眼睛的开度大,眼皮有一两条横纹;北方人鼻梁较直挺,华南人则鼻梁上翘的较多,鼻子较宽;北方人嘴唇较薄,华南人唇厚10毫米以上者超过40%;北方人的脸型,以长方形、卵形、圆形为主,南方人中脸型呈菱形和五角形的比例较多。因而,身材高大、五官分明、鼻梁高挺的北方男性在中国的男演员中占绝对优势,他们较集中地产生于哈尔滨、青岛等几个北方城市;女演员,尤其是歌舞演员,则侧重在江南的城市中挑选。

中国人的外貌从地域上分,大约有以下五种类型:

1.河北人(居住在黄河以北,也就是古代被称为中原地方的人)。

2.山东人(主要是指居住在山东的人,也包含黄河下游平原)。

3.上海人(居住在长江的河口、江苏和浙江的南部的人)。

4.闽南人(居住在福建南部、沿海地带的人,也包括厦门)。

5.客家人(居住在广东、福建北部、山岳地带以及一部分住在四川的人)。

至于东北人、天津人、湖北人和湖南人,要细分的话,也可以参照分类。

4.中国人的乡土意识

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籍贯,乡土观念根深蒂固。

因此,中国人十分重视同乡人,重视同宗族人的团结,并形成了强有力的派系。在这样的派系之间,常常喜欢互相嘲讽或挖苦。

在中国北方,广东客家人被称为“小气鬼”,福建人则被称为“马马虎虎”的“差不多先生”;农村人会说城里人是“马大哈”,城里人称农村人为“乡巴佬”;南方人说北方人是“北方佬”,北方人称南方人为“南蛮人”……互相挖苦对方的缺点,彼此贬低对方的特征。其实,在其他的国家,如居住在日本关东和关西(即东京和大阪)的人,他们之间也会存在这种互相比较的情况,但是像中国这样含有强烈的乡帮、同族和同乡意识的情形,确实是个特例。

[附记]人的本性

一、本性的特点

人的本性(本性:指人的性情与性格)首先是求生存。求生存,是人固有的特点,这既是人的天性使然,也是习性使然。

人的本性原是厚道的,但厚道与持重,一般泛指北方人,而机灵的本性,一般指南方人。鲁迅认为:北人“厚重之弊也愚,南人机灵之弊也狡。”如果两者兼而有之,则是贵不可及之人了。

但凡厚道人,当能“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对于一个单纯地求生存的人来讲,一般会出现“比而不周”的状况,至于对求发展的人来说,一般会出现由“周而不比”到“左右逢源”的局面。然而,他们对生死与富贵的观念,却是一致的。

如河南人老子认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只不过是心理上的不尽相同。山东人孔子曾经很自信地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这自是圣人之见。

但人的本性是懦弱的,只有在防护措施较为完备,比如有一根棍子,就不足惧于狼;比如有一把佩剑,也就可以壮行色;又比如有一碗酒,也就可以壮胆行刺秦始皇了。古人如此,今人也是如此。再比如对付非典,只需要一只口罩,就可以出发了。

然而对于一个有理念的人来讲,他认为不死的是精神。只要这根理念的精神支柱不倒,人就不会或寂然或轰然地倒下去,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在它们之间仅有的是高贵的本性与平庸的本性之别罢了。

二、本性的异同

人的本性,按左思的意思是:“人有异同之性。”这种异同之性除了上一节所述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1、性直或性曲;

2、性急或性慢;

3、性刚或性柔;

4、性阳或性阴;

5、性善或性恶;

6、性高贵或性低劣。

三、本性的善恶

人之本性的善或恶,从古至今,争论不休,就好像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无法给他下个定论。中国儒家的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古代的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作为亚圣的孟子,却持一种折衷主义的态度,他认为“性无善不善”,或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他极推崇的儒家文化领袖孔子的理论,认为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性相近,而习相远”。孟子似乎意识到,对于人性的问题,是不能用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的,所以,他干脆来个客观而中肯的地域论。

对于孔子把“人的本性”论置于地域文化来谈,不只是现代人对这个论题感兴趣。早在宋代,一位享有盛名的理学家朱熹,在其《论语集注·阳货》篇上就大发阐述,他的解释是超乎寻常的,也是合乎理性的。朱熹说:“所谓性,兼气质而言,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而“所谓习,是模仿、学习,学习于善则善,学习于恶则恶”。

朱熹所说的,正如俗话所讲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字经》头一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12个字可以作如下解释:“人在降生之初,先天的本性,就本质上来说是善良的。每个人的性情及其气质,也是相当接近的。只因为各人后天的学习与模仿的不同,这种性情与气质,相互之间才隔得远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的先天善良的本性,如果不经大人的指点迷津,那么这善良、厚道的本性,就会渐进地转移到恶劣的方向。

四、本性的根

人的本性——性情、性格、气质,包括善良、恶毒、厚道、刻薄、狡诈等形式,它同时又深受着种族、地域的影响。由此,中国的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本性就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但是作为个人的本性,尽管有了后天的教育和自己刻苦的学习,每个人却仍就摆脱不了那深置于内心深处的本土的根性。而这种根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环境的优劣而定的。假如你认可了这一点,那么就不会对中国人的一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感到奇怪了。